吴寒 著《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从1901到1931》前言暨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3-12-22 21:59:51
标签:

吴寒 著《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从19011931》前言暨后记

 


书名:《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从1901到1931》

作者:吴寒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5月

 

【内容简介】

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学者打倒了《诗经》的“经字招牌”,为它量身定做了“文学”这件华丽的外衣,《诗经》也完成了从“经”到“文”的转型,从而确立起了《诗经》解读、研究的新范式。本书正是以晚清民初的诗经学为对象,从“破”和“立”两个方面分析《诗经》由经学到文学的转型如何发生、发展,如何经过教育制度变迁、文学学科建立确立出“新典范”,进而探讨这个“新典范”的性质、思路、预设、方法、规范和理论框架。 


【作者简介】

 

 

 

吴寒,女,西元一九九〇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曾任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中国古代文学及文献、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建设、经典图像、古舆图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美术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诗经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

 

【目录】

 

第一章  道德的重塑:从正夫妇到保国家

 

第一节  传统教化体系与《诗经》

第二节  晚清学制变迁中的《诗经》

第三节  经训/伦理教科书中的《诗经》

第四节  “家事”与“王事”的冲突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打下“经字招牌”:整理国故与解构《诗经》经典地位

 

第一节  经典史料化:从“六经皆史”到“六经皆史料”

一、章学诚:“六经皆先王之政典”

二、章太炎:“六经都是古史”

三、整理国故:“六经皆史料”

第二节  斩除藤蔓:从《诗经》回到“诗三百”

一、否认孔子删诗:斩断《诗经》与圣人的关联

二、废《毛诗序》:瓦解早期阐释体系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诗》学理论与“文学”建构:从古典诗学到现代文学观念

 

第一节  从“文”到“诗”:以诗学为中心的文学史建构

一、“诗言志”:“文学”的不用之用

二、雅俗互动:从民间取向到民族形式

第二节  “情”的转向:从伦理到个人

一、传统“诗言志”论

二、鲁迅对传统“言志论”的改造

三、“情”和“抒情传统”的重新阐释

第三节  民间取向:大众与精英的本位倒转

一、传统诗教观念:上达政制,下通民众

二、“五四”重释《诗经》之民间取向

三、“民间传统”的挖掘和阐释

第四节  “兴”义走向平面化

一、从“美刺比兴”到“山歌好唱起头难”

二、传统“比兴”论:政治—教化—审美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诗经》阐释与“中国”身份:从天下叙事到民族国家

 

第一节  以今度古:“中国文学”的系统整合

一、《诗经》与“中国”的地域边界

二、《诗经》与“中国”的时间脉络

第二节  以西律中:“中国文学”的世界定位 

一、“讴谣—韵文—散文”的文体演进脉络

二、“史诗—抒情诗—剧诗”的诗体分类

三、他者的眼光:抒情与叙事之二分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诗经》研究与“科学方法”:历史考据中的启蒙价值

 

第一节  《卷耳》论争:历史考据还是审美本位?  

一、“假想敌”的变化

二、文学研究会的态度:古典之为“次要” 

三、创造社的立场:“青春化”与“原始化”是同一过程

四、《卷耳》论争中的内在张力

第二节  《野有死麕》讨论:“科学方法”与价值坚守  

一、《野有死麕》阐释中的启蒙意识

二、俞平伯、周作人的批评:朴学家嫡派

第三节  《静女》讨论:“求真”还是“猜谜”? 

一、字里行间求“原义”

二、“科学方法”之迷思

第四节  小结

 

后记

 

【前言】

 

今天翻开任何一本文学史,《诗经》的地位都十分明确:它是一部古老的诗歌总集,是中国文学的开山典范。《诗经》作为“中国文学源头”的身份被广泛接受,甚至几乎成为当代人的唯一理解。不过,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诗经学的漫长历史就会发现,《诗经》被定格、局限于这个身份不过百年时间。新文化运动时期,以胡适、顾颉刚、钱玄同、郑振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科学方法”作为强大武器,打倒了《诗经》的“经字招牌”,为它量身定做了“文学”这件华丽的外衣。伴随着整理国故运动、古史辨运动、白话文运动的激烈争论,诗经学经历了从“经”到“文”的转型。

 

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与晚清民初启蒙救亡的时代主题有密切联系。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固有的社会结构、政治体制、思想模式、学术体系都受到西学的剧烈冲击。晚清学者积极反思传统,提出种种方案回应时变。历经数十年的探索与积累,最终在民国初期发展出“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文化运动,瓦解了作为传统学术主脉的经学,建立了现代学科体系。于是,过去被奉为五经之首的《诗经》,其作为经典的权威地位被消解,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进入文学学科之中。从晚清到“五四”时期有非常多关于《诗经》的讨论,可以说,这些讨论塑造了一个新的《诗经》,这一时期的许多关键论述直到今天还是大部分人理解《诗经》的起点。

 

对于《诗经》来说,这可谓是一次“范式转型”(库恩语)。晚清民初的学者们从现实需要出发,推翻或改造了既有的知识体系,建立了对于《诗经》的新认识,确立了全新的学术结构、视角与方法。这一论述典范建立后,借助文学学科的建构和文学史书写,迅速成为研究者的共识,且影响深远,直到今天,《诗经》研究的大体框架、基本方法和问题意识仍奉这一范式为圭臬。所以,不管是反省作为经学的《诗经》,还是思考作为文学的《诗经》,“现代转型”都是值得研究的一个关键节点。

 

本书讨论的时段主要集中于1901年到1931年。1901年清末新政拉开序幕,清政府在军事、政治、教育、商业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举措,这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其中废科举、兴学堂等教育改革对于儒家经典地位的转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考察《诗经》在近代学制变迁中的位置,可以作为我们思考其现代转型的出发点。顾颉刚所编《古史辨》第三册出版于1931年,这本书结集了51篇关于《诗经》的研究文章,包括胡适、郑振铎、顾颉刚等新文化运动主力干将的重要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大致囊括了现代诗经学所关注的基本问题,可以算作“五四”一代诗经学的一个总结。

 

【后记】

 

《诗经学的现代转型:从1901到1931》这本书脱胎于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这项研究源自我从本科开始的学术兴趣。百年前的学者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怀揣着对时代危机的深重关怀,力图为旧邦开出新命。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框架瓦解了,现代学科体系在中国迅速搭建起来。“古今之变”的剧烈震荡深刻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诗经》来说,这个转变往往被简单地勾勒为“从经学到文学”。但是,作为经学的《诗经》究竟是什么?作为文学的《诗经》究竟是什么?经学与文学各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越是深入挖掘,越会发现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绝不简单。其背后的宏大问题,是再次考量着全球变局的我们,再次瞩望于返本开新的我们,必须思考与回应的。

 

当然,和所有人一样,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写作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过程。当我选择晚清民初诗经学作为研究对象时,我并不希望仅仅把它视为诗经学史上的一个阶段,而希望把它作为一个支点,去撬动一些文学学科成立之初即面对并延续至今的,事关文明自我定位的根本问题。这项工作的困难甚至说危险显而易见。既有的知识框架来自百余年来那些最聪明的头脑,其背后的根本问题意识隐身于无数表象之下,难以窥破。一段时间中,我发现自己陷入了和表象缠斗的无尽痛苦,表象的分身重重叠叠,砍掉一个,马上又要面对另一个。我意识到,如果不抓住那个最核心的东西,就只能对着空气乱打一气,甚至打来打去发现自己在左右互搏,把自己砍得七零八落。文学的理论堡垒已经有无数人执盾把守,如果你不是服膺于它的修修补补,而是试图去撞击它,或者越过它去思考新的可能,那就会感受到处处碰壁的恐惧。路漫漫其修远兮,这种苦闷和迷茫是我在博士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常态。

 

毕业近六年之后,比照博论中的一些旧想法,我已有了新的思考和收获。比如关于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对《诗经》的重新定位,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就《卷耳集》写作的争论,我都有了进一步的研究推进。本书的这些内容已经远非博论的原貌了。但在此之外,其他部分仍然维持原样,原因在于,我在近几年的学习思考中发现,当年论文中简单铺陈甚至一笔带过的好些内容,其实指向了更为宏大的问题,尤其是关于诗乐关系以及言志缘情关系等问题,远比我曾经所意识到的更为复杂与关键。如果展开细讲,一来尚需时日研究,二来整个篇幅或许要大大扩充,结构、重心都要彻底调整——这样一来,文章的架构就要面目全非了。因此,除了那些已经修改完毕的并能嵌入原有架构的章节外,本书的其他部分维持博士论文的原貌。我将这本小书作为自己过去学习的一个里程标,也作为未来继续思考前进的自我鞭策。

 

我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徐正英老师,感谢我的硕士生导师吴洋老师,两位老师对我的学术指导以及人生道路的指引,使我与自己性格中的缺点和解,努力追求学术与生活间的通透,将成为一名学者树立为自己的理想目标。感谢徐建委、陈壁生、陈奇佳、徐楠老师,四位老师分别为我打开了不同的学术视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术的重量与魅力。感谢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国学院的各位师生,老师们的教育、同学们的陪伴,让我收获了幸福而充实的十年时光。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的王红总编辑、柏英主任、邓丽君老师,三位老师的认真与热情是本书得以顺利出版的保障。最后,感谢我的家人和朋友,你们是我一切努力的动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