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苇】修身成人——浅议《大学》的精神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1-15 10:42:23
标签:

修身成人——浅议《大学》的精神 

作者:施一苇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网发布

 

人生有限,时空无限。而人活在现实世界,终归是有所追求,会在不同领域追求自己存在的意义,无意义的人生就叫麻木不仁。修身成人,是需要一辈子去努力的方向。何为修身?何为成人?在《大学》中有了很好的解释。

 

《大学》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要义所在。“道”是什么?在中国哲学范畴里分为天道和人道。天道是无情的,人道是有情的,以有情通达无情,可谓一往情深。“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说明“道”并非是高高在上,它既独立于人类本身,却也在每个人身上体现。明道则能见微知著,这也是我们修身的目的所在。古代大学的用途,在于让学习的人明白善的行为,体现在爱民,从而达到天下和谐的目的。古人接受教育的多为贵族子弟,在于“成人”而后教化子民,是处上位,执教执权以匡天下。现代人接受教育,多是落入功名层面,而缺少更高的精神追求。但处上位不意味就是“成人”,也不意味着就能真正体悟到“德”。

 

“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表示发扬、彰显。第二个“明”是形容词,表示德性的光辉。在后文“八目”的关系中,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最后到平天下的关系递进,从八个方面共同阐述“明明德”,其中包含了从个体而至于公共的“亲民”,目标则为“止于至善”。

 

“致知在格物”。有关“格物”耳熟能详的就是王阳明七日格竹病倒了,“格”有分辨的意思,笔者认为王阳明在格竹上得不出想要的答案,是因为没有回归到“知”上,《大学》在后文写到:“物格而后知至”,单纯的看外在是无法看到内里深层的东西,所以说观照的本身是要能确切的联系到本体上。这里的“物”也不单单是所看到的具象物体,也包括发生的事情背后的真意,这就与每个人的“知”的层次有很大的关系。但我们生活里头很多是蜗角之争,蜗角之争是可以避免的,取决于入思角度。假如常因不善而落于表象,而我们又习惯于在自己的一方辩解,认为自己更有道理,其实是私意的满足。这时己身往往会缺少冷静和自观,若周围还有人应声道和,我们也常常会沾沾自喜,殊不知已经掉入了陷阱。长此以往,在时间的流逝中,会有越来越多相似的事情出现,而己身却自怨自艾,感慨不公。回到“格”上,明辨并不是简单的对立两面,而是能使对立和谐的至情至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情识分别。人容易移情,因为关系好,就会降低彼此的要求和水平点。要能做到至情至性十分难,直面自己都难,更何况人与人之间有羁绊呢?在面对分别时,我们是否能把事件本身看出来并帮助对方呢?这都是值得思考的。致知和格物两者之间是一个互证的关系,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体系,为的是能明辨,明辨后为的是能看清事情的本来面貌。

 

诚意最基本的是不自欺,“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闻到难闻的味道会心生厌恶,看到美好的景色会感到欢喜,这是真实的反应。从出生开始,最初的感知就是如此,随着成长身份的改变,在很多场景下,对于东西的真实反映,却会迁移。做出评判前,我们会思考前因后果、利害关系。可能做出的选择就不再是最真实的答案,而是最合适的答案,这也是做到诚意很难的地方。前面讲到了格物和致知的互证,“知至而后意诚”,这是说内心的慎独,有了善的充盈,在诚意上才会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这句话也很有意思,讲到人平常不做好事,有人看到了马上做点,为了给别人看而做,但在无人监管的时候却又不见得好,遂于患得患失中自我内耗。这里的好事不单单是指狭义的好事,笔者认为也可以指对于自己有益处的面子工程。虽在外面风光无限,但当自己独处时,更多的是空虚和猜忌,缺少善念的人,对于别人的善意很难感知,长久以来,“止于至善”对于他们终究有一层隔阂所在。吊诡的是,在危机的时候能感受到外在的追逐如昙花一现,而在得意顶峰的时候外在的东西又遮挡了内在。所以紧接着说到“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诚意最终还是回归到内在,明面的东西是外在的,在纷扰中要有自己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胸中要有宇宙。进一步说,“慎独”乃直面生命本真,接着由胸中宇宙转为“天下观”,故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可见,儒家的“天下”并非占领天下,而是恢复心性之“仁”。恢复心性之“仁”即“成人”,其要在修身。

 

修身一方面在诚意,另一方面在正心。“忿懥、恐惧、好乐、忧患”,都会让心有所偏移。愤怒最为直观,怒气一上来,容易说伤人的话做出格的事情,但更加伤害的是自己的内心,一分恶语向人十分向己。但不是说在遇到令人愤慨的事情我们还嬉笑面对,而是说要将愤怒转为更加实际的行为,解决事情,尽己所能,诚意无愧面对自己的心,也是“明明德”所推崇的。恐惧也是人性本能,除了可怕的事情,对于自己要攀登的“高山”,退缩是常人之举,上坡难,向下走容易。现实中在遇到困境时,我们常常无意识落入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打破恐惧,有冲劲,是活泼泼生命的体现。好乐,不同于忿懥,恐惧,它在人生不同阶段都会变换新的形式,吸引我们的注意忘记自己前行的路,不自觉会使生活碎片化,久而久之志向被磨灭,心无法在其位,在应投入全身心精力的地方疲软,感受不到生活的意义。有一个前进的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时间进行规整,将碎片化规整,才能在闹中感觉片刻安宁带来的愉悦。只要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无论大小,都会有各自的忧虑烦恼,没有处理好将有隐患在后头。俗世的导向在功利层,在学校获得好成绩取得光圈,大家趋之若鹜,当光环越来越大,逐渐看不到阴影。读书如果在痛苦中,很难读好,因为把自己能喘息的空间压得很小。当光环一时没有照到,得失心会让人焦虑惶恐。寻求其他东西粉饰自己,受不得身上有任何一点阴影,娇、蛮、横就会掩盖我们本然质朴的样子,快乐变得难寻,与自己很难和解。有时需要一个有魄力的人在身边。“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在听到不同的话能否先把情绪放在一边,以诚意、正心回观自己呢?在我看来,处下位不是卑微,而是躬行,德性修为亦是如此。

 

身、家、国、天下,由小及大。前面谈格物时也提到了情识分别,在家中更加容易受影响。“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对于亲近的人会有所偏颇,尽可能的包容照顾,没有掌握好分寸,会使各自的身份混乱,出现更大的问题,孩子当起了“王”,大人卑躬屈膝,自我中心使得自己看不到更大的天地。待走出小家后,在更大的环境里受不到关注就无法自处。譬如对于敬畏的人会有距离,当两方的思维层次不在一条线上时,会将对方的好意代入自己的思维,于不对称中曲解误度,变成了恶意,此后在自以为是的日子里,错失了一次次成长的机会。再比如,对于轻忽怠慢的人,通常只看到了对方的缺点,无法以平和的心去应对,结局就是动气伤身。所以说当我们将情绪放在第一位时,看人和事情都在对立的两极。因此只有修好身,才能齐家。齐家关键的一点在于家风,“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家风的传递在于长者,长者以“慈”为先。“慈者,所以使众也。”每个人的成长需要大爱,慈有威严和力量,能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一味地宠溺疼爱,会把孩子的志向过早的磨灭,沉溺于物质和好言之中。

 

从家到国,家是基础,故而家风反映了国风。反之,国风也影响到了家风。《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再则,从国到天下,其要也在家风。当然,天下是一个范围更为广阔的实体,但在前面“明明德”的分析中,大家知道,如果仅仅把天下看作是一个地域性的认知,则会以利为利,陷天下于争夺战乱。故而,在“克己复礼为仁”的“明德”“慎独”中,建立天下的基础在“德”,即“以义为利”,而非“以利为利”。从家到天下,人的公共性显得很重要。从环境来讲,山水空间很广阔,但现代人的生存环境比较逼仄,加上各方面的压力,如果一路的成长缺少脚踩大地的质朴,本身思维只剩下利己,何谈公共呢?从成长来讲,若没有跳脱出应试教育的思维局限性,当结束了读书生涯,还能有多少向上心呢?所以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在我看来,从己身出发,参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再到家国,最后到天下层面,德性的发挥贯穿了其中。“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抓住“本”,再考虑“末”,就能接近道了。这里不难发现,修身是合内外之道,故“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综上所述,在对诚意、正心、修身三个方面的说明中,体现了明德的内在观照,继而于齐家、治国、平天下三个方面体现了明明明德在公共环境中的亲民。其中,修身是关键。而格物、致知既是修身的重要方向,也是止于至善的前提。止于至善是到达“仁”,是“成人”过程中的指南针。善是美好的,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受环境影响而心不在其位,遂使德性有所偏颇,而习相远,甚至远离了善。诚意是人的天性,但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常常因为受繁文缛节影响而不能立于礼。“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灵将恐废”,没有上善若水、止于至善,资源最终会干涸,心性最终会破坏。也就是说,有形终将灭亡。“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知”让我们从现实的有形转向“仁”的体认和印证,“止”是在“知”的前提下去行动,“定”是有了一个“善”的方向,“安”是内心的安定平稳,“虑”是在慎独中有周全的思考,最终才有“得”。这也是我读《大学》体认到的从现代性的语境转入儒家的传统之“在”的成人之路。简言之,成人之路乃生命在场。正由于生命在场,故而“大学之道”实则为一个生命体,理解这个生命体,《大学》从“三纲”“七证”“八目”展开论述,体现了儒家刚健有为的精神。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