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孝敬仁义是立身的根本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1-30 12:57:34
标签:

孝敬仁义是立身的根本

作者:刘余莉

来源:节选自 《 领导干部读群书治要·君道卷 》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群书治要》卷二十六《魏志·王昶传》

 

在《王昶传》中记载,王昶,字文舒,是太原郡晋阳县人。王昶后来升任了兖州刺史,他为侄子和儿子取名的时候,都依照谦虚和诚实的意思来取,体现出他对儿子和侄子们的期许。他的侄子,一个叫王默,字处静;一个叫王沈,字处道。他的儿子,一个叫王浑,字玄冲;一个叫王深,字道冲。王昶告诫他们,为子之道最重要的事情是珍爱自己的身体,培养良好的品行,并以此来使父母的名声显扬。孝敬仁义是各种品行当中最重要的品行,也是立身的根本。人们只有讲孝敬,家族内部才会安定;讲仁义,才能深受乡亲们的尊重。

 

富贵和声名,可以说是人人都喜欢的。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哪一个人不喜欢富与贵?这是一般人都愿意追求的。但是君子有时候能得到富贵声名,却不想要,不愿意要。这是因为他们厌恶不由正道而得来的名利。人生值得担忧的事,是只知进而不知退,只知放纵欲望而不知满足,所以,才会有遭受困辱的忧患,才会犯下令人悔恨的过错。常言道,人不知足,往往会丧失其所拥有的,知足的富足才是长久的富足。

 

观察往事的成败就会明白,追名逐利、贪得无厌的人,没有能保持家族不衰而长久享有福禄的。王昶希望儿子和侄子们立身处世要遵从儒家的教诲,奉行道家的箴言,所以用深沉、静默、谦和、淡泊之意为他们取名字,希望他们不敢违背、逾越圣人的教诲。古时候,盘、盂上都铸有铭文,几、杖上也刻有教戒,为的是低头抬头都能看见圣人的教诲,以提醒自己不要有越轨行为。更何况这些警言就在自己的名字之中,能不随时提起警诫吗?接着,《魏志·王昶传》中写道:“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夫”是“凡、所有”的意思。“疾”,就是快速的、疾速的意思。“就”是成功、完成的意思。“朝华”,这个“华”也写作花草的“花”,指早晨开的花朵。“隆寒”是指严寒。“大雅君子”是才德高尚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地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我们观察自然界,能看到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而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大学》中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道德是根本,财富等只是末枝。财不仅指财富,还指一个人的声望、地位等。古人说“厚德载物”,一个人的德行深厚,他才能承载很高的名声、很多的财富、很高的地位而没有祸患。观察自然界,我们发现,植物根深,才能够叶茂。

 

孔子说:“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凡事愈是求迅速,愈是达不到目标。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结果反而把大事给耽误了。《大学》告诉我们:“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你追求财富,想一夜暴富,采取了种种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坑蒙拐骗的手段,最后给自己招致了灾祸。古人提醒我们,财富若是以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也必将以不好的方式败散掉。

 

古人教诲后人真可谓用心良苦,把不好的败散钱财的方式都给我们概括出来了,总结为5个方面:第一是官府。譬如说,这个钱是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换来的,结果东窗事发,自己锒铛入狱,所有的不义之财被没收、充公,最后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后悔后悔,是到后面才悔,悔之晚矣。第二是水灾。第三就是火灾。这些不义之财会被洪水夺走,被大火焚烧掉。第四是盗贼。古人讲“盗亦有道”,有些盗贼也讲道义。他们的道义首先体现在他劫富济贫上。他们看到一些富人的钱来路不明,又没有拿去做慈善事业、救济穷苦,于是专门偷盗、敲诈、勒索为富不仁的人。第五是不肖子孙、败家子,防不胜防。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孔子的眼里,古时候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所以称为“为己之学”。

 

有一句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人不提高自己的德行就会天诛地灭。但是现在很多人把这句话给理解错了,认为人就是要为自私自利而生存,如果不追求自私自利的话,就会“天诛地灭”,这个是不符合道理的。

 

“今之学者为人”,孔子认为,现在(春秋时代)的学者学习的目的是在聚会时引经据典,说“子曰”“诗云”的一大堆别人听不懂的话,以此显示自己才学突出,胜人一筹,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这就叫“为人之学”。

 

可见,读圣贤书的目的是志在圣贤。读圣贤书就像照镜子一样,自己身上的毛病、习气、问题被照得一清二楚。我们不读书就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读了书之后,傲慢心无论如何也生不起来了,愈学愈谦虚,愈学愈觉得自己和古人的境界差得远。

 

修身的目的是成就自己、自利利人、自觉觉他。古人说“理得心安”。理得心安的人才不会像一般人那样忙忙碌碌地去妄求,甚至采取一些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追求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我们再来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发现自然界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如果我们的事业还处在春生的阶段,就不能指望它立刻有所收获。我们都知道《孟子》中有一个揠苗助长的故事,如果你嫌禾苗长得太慢,把它拔高起来,它很快就会枯萎了,这就叫适得其反。

 

明朝的张居正,在少年时就非常聪明,7岁的时候就能够通达六经大意,在荆州府很出名。13岁的时候他去参加举人考试,文章写得非常好,考官看了之后大为欣赏,准备录取他。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看到了张居正的文章之后,虽然觉得他的文章写得很好,认为他有宰相之才,但是如果13岁就能中举人,恐怕他以后会骄傲自满,所以应该给他一些挫折,以便他以后更加奋发有为。于是,他就让考官不要录取张居正为举人。后来,张居正在官场上走得很平稳,对明朝的贡献很大。他知道顾璘曾经对他有意培养之后,对顾璘一直心存感激。他认为如果没有顾璘,也许他后来不会成为内阁首辅。

 

古人常说:“少年得志大不幸。”孩子从小就聪明,又接触圣贤教诲,写一手好文章,走到哪里大家都对他赞叹,随着赞叹声愈来愈多,骄傲的心也会日渐生起。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这个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华,但如果又骄傲又吝啬,其余就不值一提了。少年得志容易长养一个人的骄慢之心。

 

《尚书·大禹谟》里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骄傲自满给自己招来损失,因为他觉得他比别人都强,他就不会再有好学的度量,他的人生就很难再进步了。谦虚使自己受益,一个人谦虚好学,对人彬彬有礼,做长辈的、做老师的,都愿意提点他,他的进步就会很快,走到哪里都是一帆风顺。《论语》中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是一个结果,原因就在于“君子敬而无失”“恭而有礼”,他为人处世恭恭敬敬,没有什么过失,对待每一个人都彬彬有礼,能够看到对方的需要,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走到哪里,哪里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这些教诲,如果我们很早就能够学习到的话,相信我们的人生会少走很多的弯路。

 

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文章中记述:金溪县的贫民方仲永,世代都以耕田为业。方仲永5岁的时候都不曾认识书写工具,也就是不认识笔墨纸砚等。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就从邻居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没想到,方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要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等,并且传给全乡的秀才欣赏,大家对他的诗都很肯定。从此以后,凡是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都能立即完成,而且诗的文采和义理都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很奇怪,渐渐地邀请他的父亲去做客,甚至还有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做有利可图,于是每天都拉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再让他继续学习了。

 

到方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王安石再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让他作诗,结果一看,他写的诗已经不能与他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7年,王安石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他的才能已经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方仲永本来天资聪颖,年仅5岁就能够写出好文章、好诗篇,但是他的父亲急功近利,整天带着他去赚钱,没有让他继续学习,结果到他20岁左右的时候就和平常人一样了。所以,王安石在评论的时候这样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高许多,但最终沦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像他那样天生聪明、有如此才智的人,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尚且沦为普通人,那么那些本来就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愿意接受后天的教育,恐怕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都很难了。”

 

可见,人有天分要珍惜,再经过后天的勤奋好学,才能够有成就。更何况一个人要取得成就,才华是次要的,根在于德行。

 

对于修学的人而言,要扎两个根:第一就是德行的根。扎德行的根要从学习《弟子规》做起,这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才能学习完并落实。第二就是文字学的根。扎文字学的根要从学习《说文解字》开始,这样才能够领会四书五经,乃至“十三经”、《四库全书》的义理,否则很容易望文生义。如果依照我们现代的语义去理解一个字,往往那个甚深的义趣是领略不到的。

 

正所谓:“板凳要坐十年冷。”没有10年的工夫,我们的德行、学问都很难扎根,像那一样,根扎得不深,遇到风一吹,很容易就枯萎了;如果把根扎得很深,即使遇见大风大浪,也不会被摧毁。更何况一个人要在德行上有长进,要改变自己的种种不良习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长时间的工夫。

 

我们调伏浮躁的习气需要10年、20年的功夫,更何况习气毛病那么多。譬如说,别人赞美你几句,你会不会很欢喜呢?自己没有受到应该有的尊重,会不会心生烦恼呢?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会不会心生嫉妒呢?忽然听说某个人成名了,会不会想那个人为什么不是我呢?“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我们做到了看到别人有获得,就像自己有获得一样喜悦吗?看到别人有损失,就像自己有损失一样难过吗?

 

譬如说,当听到领导在表扬某一个同事的时候,你心里是为他的成就感到高兴、心生欢喜的吗?恰恰相反,愤愤不平之心、嫉妒之心常常就生起。当领导在批评某一个同事的时候,我们是为他的过失感到难过吗?恰恰相反,有些人会想,他做的错事、坏事终于被领导发现了,于是心中窃喜,幸灾乐祸。这些心理都是和人们本来的同情心相违背的。同情心就是和别人有同样情感的心,别人感到悲伤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同身受;别人感到欢喜的时候,我们也能够为他感到喜悦。

 

不学圣贤经典,确实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即使看到了自己的问题,要想调伏浮躁之气,改正过来,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