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璧书院,历史回照的光辉
作者:欧阳霞林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西元2023年11月24日
清末进士李希圣曾就读连璧书院。
废书院设学校后第一位校长蒋德钧。
连璧书院档案照。
【简介】
连璧书院位于娄底。清乾隆十年(1745)湘乡县知事张念斋率邑绅倡建,取庄子“以日月为连璧”之义,故名。自创建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到奉命改称“连璧高等小学堂”办新学止,历时达161年。现书院院址,除拾掇残存石牌十一块外,院房、文物、图书等皆荡然无存。
无数次,在节假日的月夜里,我错开人潮纷扰,独自来到娄底二小的校园。在流淌着古老月色的校园里,我一圈圈独自徜徉。
当年回廊相连,翠柏相拥,桂花相罩的连璧书院,早已湮于历史烟云。那棵穿越270年时光的古老的樟树,在兴衰更替的轮回里,见证了多少世态沧桑与人间的变迁……
一
旧时的连璧书院,从山长到课长,从先生到弟子,哪怕伙夫、门房(相当于现在的门卫)都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先生们以“继往圣、开来学、为万世典范”为铭,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责;学子们则人人自觉树立“志慕圣贤、视正端行、穷理居敬”的良好品格。民间崇教兴学、尊重师道之风兴盛。
那时的现娄底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域,地处湘乡西部边缘,属与新化、安化接壤的三角地带,且仅为一小集镇。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文化、经济、交通等都欠发达地区。直到900多年前宋朝在新化治县,从江西、安徽等地迁来的大量移民,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明,让此地的地域文化与中原先进文化有了大的相融。
在宋元明期间,这里虽有大量散落于民间的私塾、蒙馆、经馆、族学,但却一直未有一所较为高等的书院。娄底、杨家滩、谷水、壶天一带的学子欲想深造,就得箪食壶浆往返奔波到湘乡、长沙等地求学。
清乾隆年间,眼界渐开的娄底人深感本土无“养士育材希贤入圣”的高等学府,不能为本地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是一个遗憾。当湘乡县知事张念斋前来考察时,本土乡绅提出了办连璧书院的请求,得到了同意,并由县衙每年拨发20两白银,由地方乡绅颜又学、彭华翥等捐资筹建书院,形成了公办民助的办学雏形。
最初的书院,办在望湘门东边乡绅捐的几间民房内,规模小,条件相当简朴。因经费紧缺,在断断续续的停了又开、开了又停中,终因“师生住斋者少,久而日就倾颓”。书院从乾隆年间的1745年到道光年间的1824年,维持了80年之久。
清道光四年,已残破不堪的书院再也无法正常办下去了,娄底人以移建书院为名,请求县衙增拨款项。县里不仅没批准,还以娄底没有能力办好书院为由,停拨了原每年的20两白银。
一向好强的娄底人发誓要争一口气,决定发动本地乡民以自己的力量共同建好办好连璧书院。在乡绅李东崖、李安轩、成锦元等14人的主导下,以自愿为原则,有田的捐田、有钱的捐钱、有木材的捐木材……什么都捐不出的,就捐苦力。众皆以竭尽所能参与建好连璧书院为荣。
李安轩等首倡者认为建书院是为子孙计的大事,得谨慎从事,不仅要“择形胜之地,挹山水之秀”,且得请风水先生“卜吉于斯”,方可定夺。几经考察比较,最后决定以娄底邑绅李华轩义捐的位于观化门左侧山坡上的24.4亩田地为书院建设地。此处背靠茶亭子右山,两侧清溪环流,水塘相拥;山后松林茂密,山下坪地开阔;不远处是终年清泉长涌的观化井,前面是万古长流的蓝田水(现名涟水河),确不失为一块灵秀宝地。
书院仿照长沙岳麓、城南书院结构精心设计,精心选材,精心施工,“阅一寒暑”终建成书院主体。建设中,所用木材没有借用旧处一椽,用的都是全新的材料。
清道光九年,书院主讲谢琇、陈光应、易纶等呈请鸠捐。在原有基础上于书院右建大成殿,并东西两庑,其规模之大十倍于前。道光二十三年,谢琇、李仁棠、彭永典等复鸠捐置田,举行孔子诞祭。所以培植文风、感孚士气者深且远矣。其时谢琇主讲书院,各首事以序言为请,谢乃作《移建连璧书院记》为序。
接下来,又相继“扩学田、立经营、增束修”,几经大众举力,配套设施方臻完善。后又经续建,书院渐至拥有孔庙一栋,读书楼两栋,东西边住房各39间,藏书楼一栋。到同治三年,书院拥有学田242亩、竹林1处、柴山3亩、旱土8亩、鱼塘4口,其规模基本上可以与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比肩。
建成后的连璧书院参照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的管理体制和教学方法,步入了为本土“养士育贤”的轨道。书院实行的是“山长”负责制,当时的“山长”相当于现在一些学院的院长。书院对“山长”的择定标准非常严格,首先必须是在岳麓书院或城南书院学习过、通过科举考试考中的举人,同时要有“德能孚众”的良好品德,有出类拔萃的才华学问,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有首屈一指的地域声望。嘉庆年间的举人谢琇,被选中成了第一任“山长”。继他之后,历任山长中的颜大登、刘豫履、李葆元、李拯仪等人,他们的学问品行一直为时人称颂,后世景仰。
书院的教师称为课长。对课长的选拔也非常严格,首先他必须是秀才,且必须德才兼备。此外,学院还有首事、监院、讲书、斋长、堂长等教学行政管理人员及门夫、厨子等勤杂人员。书院所订的学规、学则、堂训等等,均从道德修养出发,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提出严格的要求,最终着眼于把学生塑造成品行端正、德才兼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用之材。山长、课长等人既是书院的管理者、讲学者,又是学生的道德楷模。这样的氛围培养出来的学子,个个品行端正、人格健全。
在短短几十年间,连璧书院便声名鹊起。后来,曾国藩慕名来到书院,有感于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及严谨的治学作风,欣然提笔写下“连璧书院”四个大字,并赠门联一副:“涟水湘山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圣贤豪杰都无种,在儒生自识指归。”
二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办新学,三十二年(1906),连璧书院奉命改称“连璧高等小学堂”。其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大致依旧。民国成立,才初步厘定国民小学制度,仿西学、设班级教学。1932年3月,连璧高小改办为“连璧职业学校”。新选校长罗绍业,系湖南省楚怡工业学校化学科毕业生,办事认真务实,校内设金工及应用化学两科,为当时湘乡空前未有之金工、化学职业学校。
1934年7月,第一届学生毕业后,该校办学成绩虽然突出,但因贴资办学亏款巨大,收支难以平衡,加上时局动荡,兵革连祸,天灾歉收,经费难继,学校不得不于1935年上期停办。抗日战争时期,湖南省第一师范迁来涟源桥头河,房子不够应用,一师附小安置于娄底停闭已久之连璧学校。
1943年10月,上里人傅善伯、胡刚父等24人,以先辈艰难缔造之基业不宜破坏废弃,决议召集十四乡镇联席会议,建议创办连璧初级中学。学校设有训导目标四条:一、高尚坚定的志愿与统一不移的共性——自信信道;二、礼义廉耻的信守与组织管理的技能——自治治事;三、刻苦俭约的习惯与创造服务的精神——自育育人;四、耐劳健美的体魄与保国卫民的智能——自卫卫民。
1950年,湘乡九区人民政府成立,呈准将湘乡三女校与连璧初中合并。1980年,这里更名为娄底第二完全小学直至今天。
据娄底市文教界知名人士、清末年间出生、原任教于湘乡第三中学的柳止一老先生讲述:在连璧书院创办过程中,出任山长或主讲者有上百人,然因当时没有详细的记载,除前文记述外,很多教职人员已不可考。学员则最少在千人以上,现在能肯定其曾入连璧修学,后以诗文鸣于时者,是清末中了进士的李希圣。
还有罗申田、姜齐贤、李孝达及现代教育家傅任敢、法学专家李步云、学者傅治同等名人均曾就读于此。如茶园之刘蓉,西阳之杨昌浚,均以秀才入仕,后以军功升巡抚和总督。西阳白鹭湾之罗长裿(申田),于光绪十七年中举。此皆娄底附近以科甲出身之佼佼者。但是否曾就学连璧书院则不可考。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叶,仅娄底附近之举人、秀才尚存几十人,其中于经史子集,造诣深宏者固不少,但大都为穷困秀才,晚景凄凉,仪态痴呆,尤其对社会生活、生产劳动全不娴习,互相流传之笑话轶事亦不少。
柳止一老先生说:“研究书院之学者,有以能多藏图书为书院兴起之重要契机。查连璧书院之图书,在书院名目早已废除之十年后(1916年后),我亲睹书院第二进厅堂楼上尚狼藉堆陈,蛛网尘封,满二楼房。如《十三经注疏》《二十四史》《图书集成》《诸子百家》《汉魏六朝百三集》《佩文韵府》《通志》《通考》等,无不应有尽有。图书大部分为连四官版,民间不易购得者。图书每卷之首,盖有长一寸之矩形朱砂红章,上首横刊‘连璧藏书’四字,下直刊两分行‘隐瞒撕毁,永绝书香’八字,意在永保无恙。不幸书院废后,无人问津,让蠹蛀鼠啮而已。更不幸者,其时正南北军阀混战,各地不少野心家,收集散枪,自封司令,本地有所谓肖司令(季凡),郭保初司令,尝驻营于书院,兵卒以图书作枕席。狡黠识字者,更扑之以去,于是几千册图书典籍不翼而飞。”
“关于孔庙祭器,因有首事轮流保管,专案移交,虽几经世变、搬迁,直至1949年娄底解放,由湘乡三中接收,尚存俎豆鼎彝百余件,或铜制铅制,计重五六百斤。学校执政者,为解决经济困难,竟雇民船,航运长沙火解,作原料出售,珍贵文物,毀于一旦。”
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连璧书院最终销匿,但其文脉一直在湘中大地传承不衰。连璧书院的最大成功之处,是对学子有一种人格力量的贯注,是师生们在学问道德上的相攀共比,是校园风气与社会风气的共同提升。这是值得当下及后世借鉴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台州儒学院在仙游县桐江书院揭牌成立
【下一篇】关中书院:一座院子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