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星 李小成 韩歌子】论关中书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2-06-05 08:00:00
|
韩星
作者简介:韩星,男,西历一九六〇年生,陕西蓝田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出版有《先秦儒法源流述论》《儒法整合:秦汉政治文化论》《儒教问题:争鸣与反思》《孔学述论》《走进孔子:孔子思想的体系、命运与价值》等,主编《中和学刊》《中和丛书》。
|
论关中书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作者:韩星 李小成 韩歌子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
从西安钟楼南行,将至南门往东拐,便是书院门古文化街,街口有一座古韵十足的高大牌楼,牌楼上方是"书院门"三个金色颜体大字,两旁是"碑林藏国宝,书院育人杰"的醒目对联,街道两旁是青一色仿古建筑,街道为青石铺砌。书院门向东走到尽头便是碑林。书院门的地名起源于在街内的关中书院。关中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清代以后,关中书院屡经修葺与扩建,清末时已具相当规模,成为关中四大书院(关中、宏道、味经、崇实)中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所书院。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之一,西北书院之冠。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国学文化传承平台和高地,发挥陕西文化大省优势,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把西安建成中华“国学之都”,关中书院应该发挥出应有的巨大的作用,共建复兴关中书院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就关中书院的历史和发展简论如下,与同仁共商。
过去:经世致用薪火相传
关中书院的诞生,源于明朝历史上一个传奇的人物——长安人冯从吾。
关中书院门前就矗立着书院的创办者——明代名儒冯从吾的塑像。冯从吾,号少墟,长安冯家村人。他出身士大夫家庭,自幼苦读儒家经典,研求宋明理学。明神宗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官任监察御史。冯从吾为官清廉刚正,不媚权贵,敢于直言。万历二十年,他上书批评万历皇帝置军国大事于不顾,终日以身体欠佳为名在宫中饮酒作乐,声色犬马,且滥施淫威,随意杖毙不听话的官员。万历皇帝羞怒异常,革去其官职。冯从吾从此退居家乡,开始了30多年的讲学生涯。
万历三十七年,经地方官员出面,将宝庆寺东小悉园改建为关中书院,冯从吾主持院事,当时从学者五千余人,世人尊称他为关西夫子,礼学大师。 明朝时,关中学人辈出,在这前后三百多年间,关中的理学家就达百人,当时著名大儒王阳明曾感叹说:"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沉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
陕西关中地区自北宋张载以来,形成一个理学派别,史称“关学”。关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反对坐而论道,空谈理论,主张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其学风敦厚朴实。冯从吾最早与好友萧辉之、周淑远等在南门内宝庆寺讲学。他们继承关学优良传统,又吸收其他学派一些理论成分,强调儒家学说要在实际生活中推广应用。由于他知识渊博,品行周正,授课严谨,又曾居高位,一时从学者达数千人,其中不乏一些地方官吏。时人评其曰:出则真御史,直声震天下;退则名大儒,书怀一瓣香。
天启元年,冯从吾应召任左都御史,面对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专政,他挺身而出行使御史职权,弹劾阉党,却受到魏党分子的迫害,冯从吾气愤之极继续回到关中书院讲学。此后,魏忠贤权势日盛,全国均为他建立生祠,唯独陕西没有,这正是冯从吾在关中书院讲学设教的结果。天启六年,魏忠贤在陕党羽为迎合魏禁灭东林书院的旨意,派人捣毁关中书院,并将中天阁内供奉的先圣塑像拖出“掷之城隅”。冯从吾见自己呕心沥血经营多年的书院毁于一旦,悲愤成疾,第二年便去世了,终年72岁。
冯从吾第十二代嫡孙冯致远先生,这样叙说祖先讲学的目的:“他就是要教育大家做好事、存好心、行好事,他有一副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另一个目的,就是要和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做斗争,关中书院的讲堂就是他与阉党斗争的阵地。”
崇祯元年,关中书院复建,由冯门弟子继掌其学,继续推行“德教为先”、“务戒空谈”的教学思想。康熙五年(1666年),西安知府叶承桃扩建关中书院,并礼聘学者李顒主持讲席,为李拒绝。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总督鄂善复修关中书院,再次邀请李顒主持书院,李顒再三推辞后才就聘。李顒登台讲学之初,一时“德绅名贤、进士举贡、文学子衿之众,环阶席而侍,听者几千人”,甚至总督鄂善和陕西巡抚阿席熙也前来听讲。这是关中书院自冯从吾讲学之后的再度复兴。
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西安知府、咸宁知县督修关中书院,并扩院址,增设东廊,作为讲学先生之寓所,并设西圃,作为学生憩息之场所,又建“精一堂”五楹,左右胁堂及两厢各五楹。使书院一度成为督学使署。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中书院再度修葺一新,院内房屋总计370余间,书院占地130多亩。
同年,关中书院改建为陕西省师范大学堂,当时成为西北5省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直至解放。现在为西安文理学院初等教育学院。
在关中书院延绵几百年的办学历史中,其名人争至,桃李争辉,人才辈出。明、清两代著名学者周淑远、柏景伟、刘古愚、牛梦周等曾在这里讲学。出身于此的名人难以计数:王杰,是清王朝开国后陕西省第一个状元;王鼎,道光年间任东阁大学士,追随林则徐为国尽忠;路德,被誉为清末陕西第一嘉士。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公车上书,陕西籍参加者多达五十五人,其中大多数人曾就读于关中书院。
清末,西学传入中国,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学子的需求,陕西官府当局将关中书院改办为具有西方教学特点的师范学校,至此,关中书院淡出历史舞台,而书院精神,却变成一种情怀,沉积在陕西文人士子的血脉当中,学院培养“士之气”的办学传统,已作为社会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深深附着于这里的一屋一舍、一砖一瓦。
辛亥革命时期,更名为师范学堂的关中书院有多名学生开展反清运动。大革命时期,这里已经有了地下党的组织;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就读于这里的学生积极开展学潮运动,历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前夕,古城的爱国学生游行队伍正是从这里出发,前往临潼向蒋介石请愿的。邓颖超、彭德怀等先后在此举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宣传活动。今天,书院一侧墙壁上仍立有“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全国总部遗址”的标牌,正是那段烽火岁月的历史见证。
现在:教学一如既往
走过400多年历史风雨的关中书院,依旧完好地保留着明清建筑风格和古代书院建筑风貌。一条主干道作为中轴线,将书院分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主体建筑如二门、三门、允执堂、泽园等都集中于轴线上,左右两边排列着5个院落,并以回廊相互连接,与主体建筑合为整体,对称严谨,典雅庄重。如同中国历史上的所有书院一样,这种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结构,除了营造一种庄严、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角效应以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历史上的关中书院几毁几建,现存建筑多为清末所建,经过不断翻修,今天还各自发挥着教学的功能。
现在的关中书院,整个建筑独具风格,从外到里给人一种典雅清新的感觉,又不失古学之风 。步入关中书院,首先是造形古朴的三门石牌坊,上面正中是“关中书院”四个大字,左右 两边及背面刻有“崇文”、“尚德”、“慎思”、“笃行”八字,学府气息可见。牌坊左前侧立一石碑,为著名书法家雷珍民先生所书“陕西省西安师范学校简介”,书院历史沿革由此可知。穿过石牌坊,大殿左右两面墙壁上榜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特别醒目。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院内新建有“书画长廊”,陕西著名书画家卫俊秀、曹伯庸、吴三大、石宪章 、李成海、赵熊等在此都有墨宝。其中有两副对联:“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笃行, 出则友贤”(著名书法家卫俊秀书)和“满目青山峰连峰攀登无止境;长江春水浪推浪接力有 后人”(著名书法家曹伯庸书),书院气息颇浓,对莘莘学子寄予希望。
书院里随处可见的碑匾楹联,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沿东边回廊走过,细细阅读墙壁上几块碑石上镌刻的文字,便可了解书院的历史变迁。再看过院子里遍布各门及回廊的30余副楹联,更可以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灵魂”。其中有无名氏为大门所题的:汇人间群书博览之,何其好也;集天下英才教育之,不亦乐乎。有无名氏为仁在堂所题的: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还有当代教育家陶行知在偏廊所题: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些楹联,是历代人们对书院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昭示着一代代继承者不变的志向:学以致用,济世觉民。
比起楹联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里所保留的更弥足珍贵的,是院子里19棵种类不同形态各异的古树,有皂角、杨树、槐树。其中最古老的是“允执堂”前的4棵唐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树干早已中空,仅剩半张树皮,虽靠钢管支撑,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这4棵古槐,每到春天依然发芽抽枝,夏日更是绿荫繁茂。几百年来,这些古树林木荫翳,为一代代的学子遮阴挡雨,并默默守望着书院的兴衰沉浮。
主干道直通向“允执堂”,这是当年关中书院的大讲堂,取儒家学说的 “允执厥中”之句,即遵守中庸之道。据史料记载,当时堂前有半亩方塘,大师们在堂前开坛布道,弟子都临水而听,并互为答辩。解放以来,西安师范学校的大会、讲座多在此举办,学生们围坐在图书馆前开会听报告的场面,与几百年前大师们聚众讲学的情景如出一辙。如今站在“允执堂”前,眼前所见的场景仍与史书上勾画的书院景象依稀相似。二门两侧的屋舍,曾是书院的起居室,今为学校办公室,不时有夹着教本的老师进出;左右5个小院落,今天仍作教习室,分别为三个年级的教室和学校的实验室,朗朗的读书声从一扇扇朱红色的大门后传出,穿过回廊上的醒钟亭、暮鼓亭,回荡在院中,徜徉其中,400年前的学府气息扑面而来。
未来: 国学讲堂传承基地
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办私学的人之一,其私学承诺社会公共伦理责任,又面向公众,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普及性的公共教育基础。后来儒者更广泛地立私塾、廷训、经堂、乡校、书院等,形成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愚夫愚妇、渔牧陶樵等来者不拒。陕西关中书院和关中乡学、南方的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就是很好的例子。正因为如此,儒家知识分子得以融入大众、嵌进社会;大众得以下学上达,儒家精神成为公共意识形态。
儒家的社会影响基于社会化教育的开拓;北宋以降,儒家对抗释、老,靠的仍然是这个体系。不过,由于经济的原因,儒家教育社会化仍不充分,多是局限于士人阶层以上家系,因为广大劳动者、平民阶层无经济、无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他们常常是间接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濡化而吸收到儒家人文观念。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一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西安市人大和政协两会最近提出,要把西安建设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那么以书院门“关中书院”为代表的儒学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争取多方社会力量的合作与支持,共建复兴“关中书院”,将成为皇城复兴计划的重要举措。精心组织以儒学为中心、关学为重点的国学系列活动,让西安更具传统文化韵味,并成为继曲阜、北京、南京等地市之后的优秀传统文化重镇,努力形成西安“道家有湘子庙、儒家有关中书院、佛家有卧龙寺”的传统文化格局,是未来关中书院的奋斗目标。
一、成立共建复兴机构: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主体,由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陕西孔子研究会、省市文史馆等单位组成共建复兴“关中书院”筹备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进而成立省市政府共建复兴关中书院委员会及办公室、关中书院日常管理机构等。
二、共建复兴措施:
1、与省、市政府有关部门联系,争取“关中书院”成为以研究和传承国学为主要任务的市级教育或研究事业单位,行政隶属西安文理学院管理,初等教育学院学生迁走后学院文科科研机构入驻书院开展研究活动;
2、积极与市规划局协商扩建现关中书院后院,由政府或企业投资打通关中书院后门至东木头市,建成西安国学文化步行街,使关中书院成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国学高地,为建设文化强省做出贡献;
3、陕西省国学艺术研究会、陕西孔子研究会等社团入驻关中书院,成为社团的永久会址,在此开展各种国学传承活动,为全市全省企事业单位开展国学活动提供支持和指导;
4、联系香港孔教学院捐赠孔子塑像,立于书院门校区图书楼前,代行文庙职能,开展祭孔、汉服成人礼等活动;
5、在关中书院主干道长廊两侧竖立关中大儒塑像,营造儒学氛围;
6、在书院总体规划指导下,筹建西安关中书院博物馆、西安乡贤民俗文化博物馆及西安汉服博物馆;
7、营造共建复兴“关中书院”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更多的、更为广泛的社会支持。
三、国学传承活动:未来关中书院系列国学活动主要包括:国学研究系列活动,市民国学论坛(每月一次),小型国学专题研讨会,国学经典诵读和汉服礼仪表演活动,传统节庆活动,周公、孔子、张载、冯从吾、李颙等历史文化名人纪念活动,琴棋书画和茶艺等表演交流活动,著名作家和艺术家创作交流及少儿、成人国学院培训活动等。
加强与省内外书院的联系和交流,筹备召开全国书院联席会和国学研讨会,进一步扩大关中书院的国内影响和国际影响。
四、费用来源:共建复兴“关中书院”筹委会、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关中书院日常管理机构的运行费用和开展系列国学活动的费用主要来源于文化专项经费、科研项目经费、企事业单位合作赞助和举办文化产业活动经营性收入等。
“移风易俗,教化为先”,“秦川浴德”。关中书院历经坎坷,曾经有着辉煌灿烂的过去,近几十年又一直教学绵延,书声琅琅,无论是培养中专生,还是大专生,这里一直是活着的书院,在中国书院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迹。随着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日益彰显,关中书院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将大书特书在西安的版图上。如果说古城墙是西安历史的标志,那么关中书院就是西安传统文化的标志。书画不能代表书院门的文化,而只有复兴关中书院的经典诵读和研讨活动才是传统文化的根本。这就是关中书院的未来!“魂兮归来”!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