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向甘肃人学习爱干净:学校要学生自己打扫卫生、学习劳作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3-01 22:55:17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向甘肃人学习爱干净:学校要学生自己打扫卫生、学习劳作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正月二十日癸亥

          耶稣2024年2月29日

 

【一】正月理发

 

风俗:正月不剃发。

 

其实,风俗讲究外甥中年不得在舅家剃头理发。如果不得不理发,只须在舅家大门外隔一条街道找个角落也行。我小时候在外爷家过暑假,头发长了,要推头,拿个凳子到马路对面的涝池边上让人推头就可以了。

 

类似这这个风俗讲究,根本无需考证,也无需当什么大不了的事去反对、不遵守,遵守又不费事。实际上,你认这个事、服这个理就行。

 

风俗禁忌,皆有其深旨,不能考其源流而轻易释解。

 

网上消息,某男子在正月理发,未几其舅去世,舅妈遂将其告到法院。此俗考诸当今法律,固不获认可,即使在古人,亦不见采纳,区别在古人不轻易斥为无经无由。

 

此俗概申明“舅权之大”,使不可不敬重。

 

舅权何以重要,以前写过,在此不赘述。

 

【二】起床敬神

 

在潮汕、闽南,你让年轻人早上6点起床,他们当没听见。

 

可是,让他们早上6点起来拜神、营老爷、祭祖,他们4点就起床准备了。

 

其实,天下人心一般无二,外地年轻人也一样,所以说神理设教契合人心人性。

 

【三】小林子

 

甘肃小林子恭恭敬敬焚拜关公后,一语不发地扮妆,妆成,平时滴酒不沾的他,喝了三瓶白酒,飒然上街,此时大半醉小半醒的小林子,绿袍高盔长刀,借酒神之助,已入人神合一之境,昂然阔步,却大方稳当,龙行虎步,沿途为人挥刀断厄斩邪,恍然如见关公再世……许多人见此潸然泪下。

 

有人说关公只有温酒斩华雄,没有醉打山门……

 

这就是愚钝又刻薄之人的言语。

 

说其愚钝,盖不知这不是演关公饮酒,这是饮酒演关公。演员衣单,站得又高,甘肃巨寒冷,藉酒力以抗寒,又借酒神之助,得人神合一之境界。说其刻薄,是以求真之心机,瓦解信仰之神秘。少正卯之五恶,得其一则难逃圣人之诛,此愚钝刻薄之人,至少得其三:心逆而险、言伪而辩、记丑而博。

 

【四】甘肃人

 

越来越喜欢甘肃,甘肃人普遍有文化、懂礼数、厚风俗、淳朴,连甘肃话都好听。

 

甘肃人家,不论城乡,甚至农村人家,家家喜欢挂字画,挂得多但很得体,而且普遍水平不低。又喜欢张帖对联,尤其是还能创作。对文化是内心喜爱。在甘肃,大概不会发生把春联上下联贴反的现象。

 

甘肃是北方最有年味儿的省。

 

你去甘肃农村,荒寒贫瘠中却处处显得自尊自爱,单看村子气象,朴实中有坚韧的上进之气。柴禾垛、粪土堆不乱积乱堆,街巷门口院子里干净整洁,院子里连台阶都抹过似的,家里更不用说,什么东西都放在该放的位置,炕上平展无折痕,箱柜肃然。

 

农村的旱厕,垫干土,坑沿扫得干净无湿淋。

 

感觉甘肃人连风吹落一片树叶都会随时拣起来,不让乱飘……

 

看甘肃人爱干净,让我想起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要教学生自己打扫卫生、学习劳作?

 

因为习惯卫生劳作的人,其品行必然含有不苟之德,这个是最紧要的。

 

如果一个人,身上光洁而屋内杂乱,其人必遇事苟且凑合,在志则不够坚贞,在学则不求深纯,在德则难养其厚,在事则不可任重负责。

 

说实话,感觉甘肃人普遍有文化、守规矩、爱干净,言语行为多符合传统文化礼数。而且越来越喜欢听甘肃人说话,拙拙的、粘粘的、磕磕绊绊的,很好听,给人很实在的感觉。我们家族中有个远房祖母辈,是从陇西嫁过来的,村里人背地里叫她“陇西胡”——我们那里把外地人不是称“胡”,就是称“客”。她一辈子不改口音,一辈子过得贫苦,但为人善良本分。她因为口音,一直无法完全融入我们当地,跟当地人交流少,也因此少了一切是非纠葛,过得很简单。也因为穷困,不免受人些许歧视,比如许多人学她的口音玩儿——也仅限于此。我从前见人学她口音,自然地会不忍心。但今天感觉,她那种口音其实很好听。

 

2024年2月28日星期三整理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