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云】朱熹讲学福州遗迹探寻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4-03-06 13:37:14
标签:

朱熹讲学福州遗迹探寻

作者:岫云

来源:《福州晚报》

时间:西历2020年10月29日

 

 

 

濂江书院

 

“熹登第五十年,仕于外者仅九考,立朝才四十日。”《宋史·朱熹传》说朱熹在考中进士后的五十年里,外地做官二十七年(古代官吏三年一考绩,九考则为二十七年),朝中做官四十日,其他时间“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著书立说做学问。他为《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作注的书,被历代学校作为教材。他四处设馆,讲学传道,足迹踏遍了全国各地。他曾到过福州十余次,其中隆兴二年(1164年)、淳熙十年(1183年)、庆元二年(1196年)至庆元六年(1200年)三个时期在福州讲(游)学,留下的遗迹值得探寻。

 

紫阳书院讲堂胜境

 

学堂书院是聚众讲学之所,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地点多设在山水优美、环境清幽之处,由名儒学士,或在野地方官宦绅僚和私人兴办。福建书院的兴起则在南宋时期,在以朱熹为代表的一批理学家倡导下,开办成立。据史料记载,早在宋代时期,以朱熹创办的“紫阳书院”为代表,福州汇集了十几所书院,成为全国理学中心。

 

“紫阳书院”的开办颇费周折,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朝曾任吏部尚书、为人正直的诗人、散文家汪应宸,为朱熹从表叔,常与往来研究学问,知福州,招朱熹至福州,拟由福建帅司差遣,未能如愿。隆兴二年(1164年)二月,朱熹到延平(今南平)吊祭老师李侗后赴榕向汪应宸问安。同年四月,汪应宸特地派兵丁到崇安(今武夷山)延请朱熹到福州商讨政事,滞留较长,朱熹得以在福州东门创办“紫阳书院”。

 

因朱熹曾称“紫阳先生”,为纪念朱熹在该地办学,该地称为“紫阳村”,即今天的紫阳社区。遗憾的是“紫阳书院”已不见当年胜景,没有历史文献,无铭文记载,只留下“讲堂前”的地名与“讲堂”。王庄老一辈人口口相传:朱熹门生遍布天下,也曾在我们这儿开堂授课。

 

如今在王庄紫阳,仍有几处“讲堂”。

 

紫阳社区服务中心斜对面新村楼房一隅,可见一座规模不大庙宇状的古建筑物,大门正上方挂的漆黑色牌匾,醒目的鎏金四个大字“讲堂胜境”,底下一小行鎏金小字“紫阳朱熹讲学堂旧址”。门两边黑底金字对联:“紫气东来胜境,阳光普照讲堂”,首字嵌“紫阳”二字,似乎诉说着当年朱熹讲学的故事。

 

“紫阳书院”在千年的漫长岁月中,被百姓以讲堂形式,保护建成普通的祭祀地方神圣的庙宇,即福州民间俗称的“境”。朱熹也被奉为神,供奉其中,相传正殿里曾挂着朱熹亲笔题字的匾额,如今这块匾额不复存在。今大殿里没留有朱熹任何墨宝、画像,但挂有“东周孔子创儒家学派,南宋朱熹成理学大师”“承朱子理学”等鎏金柱联。朱墙黑瓦的“讲堂胜境”像一位智者,静静伫立守望着千百年的变迁。据说当年的大讲堂,也随着王庄的兴迁,陆续“缩水”,如今面积不到当年的十分之一。

 

长乐中路75号有一座“讲堂东境”,庙宇的前墙面,镶嵌着福州民俗专家刘湘如教授撰写的“讲学堂庙碑志”青石碑。晋安南路东侧,面向晋安河公园有标“讲堂正境”一庙宇,门上竖牌“泰山庙”。公园河边有一座“讲堂陞胜境”庙,庙边墙上有大字“砌池庙”。逢每月初一、十五,庙宇大门洞开,香火缭绕。2019年建造的晋安河公园“讲堂胜境”,仿宋歇山顶斗拱结构重檐廊亭三座,壮观大气,屹立河畔。

 

朱熹开办“紫阳书院”若干年后,于晋安区竹屿村创办“竹林书院”(竹林精舍),今为“竹林境”,由女婿黄榦在此讲学。

 

黄榦出生于福州东门浦下村,14岁时经朱熹门生刘清之(南宋后期宰相)介绍,受业于朱熹门下。后朱熹将其女朱兑嫁给黄榦。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还特别到浦下黄榦家里见他的女儿,写了一首著名的《葱汤麦饭》诗。

 

清康熙本《坚瓠集》载:朱晦庵(朱熹号晦庵)访婿不遇,其女出葱汤麦饭留之,意谓简亵不安。晦庵题诗云:“葱汤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麦疗饥。莫道此中滋味薄,前村还有未炊时。”说朱熹去看望女婿,女婿不在家,女儿留父亲在家里吃饭,因家里太穷了,一时又拿不出好吃的,只得端出葱汤和麦饭,父亲难得来一趟,女儿觉得很过意不去。朱熹见女儿面露不安之色,于是便写下这首诗。

 

紫阳附近牛岗山落款“晦庵”的“凤丘”“鹤林”朱熹题刻,今还在。“鹤林”村地名由此而来。

 

濂江书院守护千年

 

濂江书院,是福州保存最好的宋代朱熹讲学的古书院,坐落在仓山区林浦的平山,面对鼓山,北邻闽江,风光秀丽,环境幽静。《福州郊区教育志》载:“南宋时朱熹曾到书院讲学,并题‘文明气象’匾。后人于书院右侧建朱子祠,祀朱熹。清咸丰十年(1860年),林春、江云初重修朱子祠。”

 

濂江书院始建年代有几种说法,有文道始于唐代建中四年(783年),原为鼓山涌泉寺廨院,后改为书院,宋代正名濂江书院,有说始建于宋代。《福州市志 书院》干脆利落地写道:“始建年间不详,现为清代建筑。书院坐南朝北,木结构,面阔、进深均三间,双层楼房,穿斗式构架,单檐歇山顶,占地764平方米。楼前有小庭院,相传朱熹曾在此讲学,并题有‘文明气象’四字。”

 

今濂江书院四周围墙,门墙呈品字形,正门上石雕“文昌阁”,书院门口洁白照壁墙上刻“濂江书院”四个大字。书院主体建筑为文昌阁,又叫朱子厅,杉木单檐歇山顶构造,面阔三间,为两层木构建筑,飞檐翘角,独具匠心的建筑形制,尽显古朴、庄重之感。

 

书院内目前分为朱子讲堂、朱子祠、家风馆三部分。讲堂书斋门前正面上方悬挂朱熹题刻的“文明气象”匾额,两边柱联为“三台平步上,百尺举高头。”面积不大的学生书斋,清净敞亮,摆设古时师生的书桌、文房四宝等。斋内供奉朱熹画像,画像两边是“立修齐志,为邦家光”。右厢是当时朱熹的寝室。

 

书院前平台上放置师生洗笔用的石臼,上刻“知鱼乐”三字,抒发了学子强烈求知欲望得以实现后的淋漓畅快。平台前的石栏板上,内外分别刻着笔法苍劲的“濂水龙腾”和“文光射斗”八个大字,精辟简练地展现了师生勤耕好学的蓬勃景象。主体建筑后面是“朱子祠”,楼内后壁竖“宋朱熹讲学处”一巨碑,石碑上最后几个刻字是“朱熹亲临讲学”。

 

附近城门有朱熹题刻的《岩屏》诗曰:“青碧晋奇胜,登高四望平。天光笼雾障,佳气列云屏。结屋宁楼鹤,纹苔却照萤。藏书多乐事,奕叶踵芳声。”

 

据说自宋朝到民国,物换星移,风雨侵袭,濂江书院的读书声从未间断,即使在日寇侵华福州沦陷期间,被驻军占用,曾搬到村中祠堂一段时间,仍然坚持上课,优良学风千载连绵。掩映在苍茫古树中的濂江书院,就像一位睿智长者,诉说着历史沧桑。

 

濂江书院民国时曾更名为濂江高等小学堂、林森县四维第二中心小学。后来在书院旁边建起红砖、白砖两排教室,学生在新教室学习,保留濂江书院。1949年1月挂牌林浦小学。如今,设施现代化的林浦小学与古老的濂江书院一墙之隔,书声琅琅,文墨溢香,千年相传。

 

 

 

晦翁岩龙峰书院读书处

 

 

 

晦翁岩

 

史料记载,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在丞相赵汝愚举荐下,任焕章阁侍讲,为皇帝讲解经史。不久,权臣韩侂胄为排斥异己,将赵汝愚“诬以不轨,下贬永州”。朱熹因上书陈情受到牵连,被革去官职,剥夺俸禄。此后的庆元年间,朱熹避居闽中,四处设馆,讲学传道,足迹踏遍了全闽各地。民国时期的《连江县志》记载:宋,朱晦翁于庆元间遭伪学之禁,遁迹三山,转之长乐。寓居“晦翁岩”。

 

从长乐滨海大道进入潭头镇二刘村,沿山路上就至晦翁岩,景区门口大型假山上,摹刻着晚清名臣沈葆桢所书敦厚洒脱、雄伟挺劲的“晦翁岩”三个大字。进大门不远,巨大的岩石上,还有明万历三年刑部右侍郎郑世威所书的摩崖石刻“晦翁岩”。

 

晦翁岩原名“龙峰岩”,明万历《福州府志》载:“朱熹避伪学禁来此,二刘(刘砥、刘砺)师之,大书‘读书处’三字,勒于石。后人因名其岩云。”朱熹号晦翁,因此龙峰岩改名“晦翁岩”。

 

嶙峋怪石的“晦翁岩”,到此览胜的文人墨客、达官显贵,留下许多记述朱熹和龙峰书院的诗词歌赋、摩崖石刻:明万历三年(1575年)刑部侍郎郑世威,携同知县韩绍游览龙峰书院所书的“晦翁岩”;明代首辅叶向高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同万侯编、蒋膳部行义登晦翁岩。昔避伪学讲于此,有祠且废,乃修复之,爰赋二律》的石刻;明郑善夫诗《宿石门晦翁读书处》等。

 

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时,曾到此岩并修葺龙峰书院,后人又称之为“三宝岩”。明隆庆六年(1572年),知县蒋以忠推崇朱熹,便又改为“晦翁岩”。

 

史载,宋朝陆续在龙峰山上建龙峰书院、文昌阁、讲易堂、石门精舍和“禅堂”。

 

朱熹在此讲学期间,村里有兄弟刘砥、刘砺,同拜朱熹为师,虚心请教,跟随朱熹潜心研究理学思想。南宋庆元五年(1199年)四月,朱熹的《跋刘世南行状》说:“长乐刘砥及其弟砺,相与来学,累年于兹。更历变故,志尚愈坚。”在朱熹的悉心指导下,他们学问精进,弃旧图新,成为朱熹的得意门生,名扬儒林。该村因此得名“二刘村”,乡间又将二人读书的龙峰岩称为“二刘岩”。明嘉靖年间龙峰书院改名为“三贤祠”,祀朱熹及其弟子刘砥、刘砺。

 

龙峰岩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晦翁岩”崖刻东北向有一个山洞叫白鹿洞,相传朱熹在此洞内专心读书,感动了山中的白鹿,每天去找食物和陪伴朱熹。前些年,洞中塑有正襟危坐,似在做功课的朱熹石像,一尊口衔5粒桃子的白鹿石像,与朱熹相对而立。传奇故事增添了白鹿洞的神秘色彩,让晦翁岩多了一股仙气。

 

朱熹晦翁岩讲学有室外与室内两处场所。室外天然的教学点是“读书处”。在晦翁岩景区,密林中一处嶙峋岩石的石门崖壁,竖刻着“读书处”三个大字,每字长0.94米,宽0.77米。手书原系朱熹,因年久已湮灭,现存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刑部侍郎郑世威补书。石门内登上五六级石阶,只见里面的岩石围成宛若天成的天井,中间有青石桌凳,旁边竖立明内阁大学士叶向高的《重修晦翁岩三先生祠记》碑刻,对着石桌凳的一面崖壁上横刻着“朱刘讲席”。

 

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环境清幽的“龙峰书院”是室内教学点。“三贤祠”外墙山门,一边紧靠石岩,一边砖石墙体相连,葱郁的树木遮挡了阳光,显得十分清静,山门上横写“龙峰书院”四个大字,左右对联:“六七月间无暑气,二三更里有书声。”对联道出了当年书院学子们勤勉学习的景象。院内的桌椅、墙壁、木柱、地板等基本保持宋朝风格。

 

仿古双层混凝土结构“三贤祠”,大门镌刻着朱熹手书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古人心。”正厅堂中供着神态飘逸的朱熹画像,左右是刘砥、刘砺;两旁的对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据说也是朱熹手书。祠内收藏有朱子语录等拓片,还有历代研究朱熹的学术论文集及志书等。

 

铁冶场龙津书院

 

面向滔滔闽江的亭江镇长柄村,树木苍翠的龙津园里屹立着“朱子祠”,曾是朱熹前往长乐龙峰书院前讲学的“龙津书院”遗址。《闽书》载:宋绍熙五年(1194年),宁宗即位,次年宣布“禁伪学”,朱熹避伪学之禁,至闽县合浦北里铁冶场讲学。民国《福建通志》记:“铁冶场,在龙径溪旁,宋时鼓铸处。朱文公以伪学禁,遁迹至此。”清四川夔州知府王有树在《龙津书院祀典记》中记载:“吾里龙柄,宋之铁冶场也。自绍熙五年(1194年)伪学之禁兴,紫阳朱夫子避地居此。”

 

史载合浦北里铁冶场是今福州亭江镇长柄村,唐时属闽县合浦里,宋、元时属合浦北里,明万历后改属合北里,旧名龙柄,亦称龙津,因宋时为冶铁之所,故又有“铁冶场”之称,占地面积约6700平方米。《福州百科全书》记载:宋代冶铁遗址,在龙径溪旁,遗迹尚存,占地约七千平方米,今辟为农地。20世纪80年代,随地可捡到铁渣。铁渣沉重而坚硬,为研究当时冶炼技术提供了实物资料。冶铁场附近,留有摩崖石刻“得月潭”“跃龙津”等,附近的长安村有朱熹的“仙苑”榜书题刻。

 

朱熹避伪学禁时,朱熹的同榜进士梁汝昌帮助他在这溪山清静之处办学,取朱熹“跃龙津”题刻为龙津书院。书院的规模不大,招收当地童生五六个,兼收生员,同时还是文人、士子温书赴考的歇憩场所。有朱熹这一“金字招牌”,龙津书院聚集了不少学者。

 

福州城门梁厝村梁姓始祖梁汝嘉、梁汝熹兄弟在梁厝燕山脚下创办“梅涧书院”,请朱熹前往讲学。朱熹离开时,他俩请其题匾,朱熹见燕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燕子,遂亲笔题写“贻燕堂”三字相赠。后来“贻燕堂”就成为梁氏宗祠的堂号,高挂于宗祠堂中。来龙津书院的学者还有永福县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梁汝霖,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梁汝昌、郑庸斋等。他们之中,有些比朱熹的年龄大,但都成为志同道合的挚友,延展“书院”的文华、文气与文脉。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连江进士董应举和长柄村人郭心山为祀朱熹,改龙津书院为“朱子祠”,主祀朱熹。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至六十一年(1722年),汉军正红旗人吕犹龙任福建巡抚期间,对朱子祠十分重视,他上书朝廷获批,拨附近的怡山院渡(也称亭头道渡)税银给朱子祠,作为春秋二季的祀典费用。同治四年(1865年),定每年集钱三千为祀典费用,此制度一直保持到清末。清光绪年间,书院有学田25.45亩,加上渡口税收作为办学经费。

 

朱子祠在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咸丰三年(1853年)、同治六年(1867年)多次重修。今祠坐北向南,土木结构,两边设风火墙,穿斗式木构架,依山而建,前后递升,由门楼、回廊、天井、大殿、后天井、文昌阁等组成,占地面积506平方米。正门上镶嵌的青石碑,直书“朱子祠”,青石、白墙、灰瓦显得格外古朴静穆。祠内保存有朱熹题刻“跃龙津”,门墙内壁嵌的明董应举《建紫阳先生祠题词》、清朝王有树《龙津书院祀典记》等5方碑刻。大殿正中立着朱熹全身塑像。殿后文昌阁,为古来合浦北里文士禊集之所,民国时期曾辟作小学。

 

 

 

龟山阁

 

五虎山下七里文风

 

宋淳熙十年(1183年)八月,朱熹赴泉州,并历闽中数县,讲学扬道,为时4个多月。《闽侯七里志》载:是年朱熹在闽县尚干乡下卓村结庐讲学,称“吟翠山楼”。

 

下卓村在方山(五虎山)今辅翼村三溪口水库附近。三溪口的湖光山色吸引朱熹在此建书院,传播其学说。在村民的帮助下,很快就建起了石屋草堂,朱熹取名“吟翠山楼”。五虎山下尚干七里洋的乡绅名士、村民文人听说朱熹在此讲学,不仅送子弟到吟翠山楼,也常来书院拜访,诗酒互答,弦歌相和,谈玄论道。现今,下卓自然村一个小山包上,还残留着吟翠山楼的遗迹。

 

朱熹讲学论道之余,与友人去方山(五虎山)攀绝壁履巉岩,留下墨迹。明万历《福州府志》记载:“方山……有峰曰天柱,跨于闽、侯二县。上有石坛、石床、石棋局、灵壁岩,有悬岩架空,朱熹仰书‘怡山良石,神仙所居’八字于岩下。”明王应山《闽都记》亦载:摩崖石刻在五虎山第三嶂悬崖顶,有宋石刻3处,题刻5处……题刻一为“怡山良石”楷书直下,字径约11厘米;二为“神仙所居”,双行成方形,刻在心形石刻内,隶书,字径约10厘米,传为朱熹所书;至今石崖犹存其,石刻因年代久远,风化严重,字迹较模糊。同时,朱熹写有《方山》诗一首:“到山不识山面目,但见九鼻盘溪曲。归来兀坐小窗下,倚天百里剖寒玉。”

 

这期间,朱熹还到尚干杨厝村凭吊先贤祖师,著名历史典故“程门立雪”中的主人公杨时。师传渊源,理学即程颢、程颐的道学,“二程”传杨时,杨时传李侗,李侗再传朱熹。

 

杨厝村民皆为杨时后人,村里建有一座小阁楼叫杨厝阁,后名龟山阁,依山傍水,供杨氏族人子弟读书。传说,朱熹到此凭吊且讲学时,惊叹周边钟灵毓秀之风光,又欣喜地看到理学先辈的后人在此繁衍生息,遂挥毫写下题匾“鸢飞鱼跃”赠予杨氏后人。惋惜的是,该匾于“文革”期间被窃,后人据记忆临摹一块新匾置于“龟山阁”。

 

《福州市志 书院》载:“龟山阁又称朱子阁,位于闽侯县青口镇杨厝村西侧。建于明崇祯年间,清重修。为纪念杨时、朱熹而建。”作为族人延师课读之场所,因阁中主祀的杨时,号龟山先生,故又名龟山阁。

 

《福建通志》和沪屿杨氏支谱记载:龟山阁前身是兴龙院外园庭,始建于南宋乾道年间,造型小巧而精致。龟山阁于南宋建时,初名杨厝阁,到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杨氏十一世祖杨逸荃进行了第一次重修,作为族人延师课读之场所,之后又在明天启、崇祯年间进行了第二次翻修、改建,最终建成江水环绕、古树参天、风景如画之佳境,遂更名为杨家江带阁,因阁中主祀的杨时,号龟山先生,故又名龟山阁。

 

“龟山阁”建于碧波之上,江水环流阁下,坐北朝南,为全木结构双层楼阁,基础用方形条石垒叠成“井”字形墩式基,上铺方形磉盘石,鼓形石柱础,花格门、窗雕刻工艺精致,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青灰瓦作,鹊尾正脊,特别是阁四转角处,结构奇巧,角椽板以角梁为中心像四把合扇展开,上下两层四周均置环廊、木花格倚栏和临水美人靠。现扩建为“龟山阁”公园。

 

朱熹在五虎山下虽不太久,但开创了“书院兴起、文风鼎盛”尚干七里洋和南港九十三乡的文儒之旅,当年朱熹在兴林寺讲学所建的朱子楼遗址,今留存于闽侯二中校园内。

 

宝林寺与朱子祠

 

民国时期的《连江县志》记载:宋,朱晦翁于庆元间遭伪学之禁,遁迹三山,转之长乐。与其徒刘砥、刘砺抵连,寓宝林寺。

 

宝林禅寺位于连江县丹阳镇东平村宝林山下,是一座久经风霜的千年古刹,始建于唐文宗大和五年(831年),是福建古代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宋庆元四年(1198年),理学大家朱熹带得意门生刘砥、刘砺蛰居于此,讲经布道,宣扬他的理学思想。

 

宝林禅寺古有“宝林十景”之称,其中著名的“虎跑泉”与杭州西湖“虎跑泉”齐名。千余年来,正是这股虎跑泉滋养了古刹的万物和历代僧人。当年朱熹还留下墨迹“天下第二虎跑泉”,并撰一联句:“虎跑雷移肇始皈入法界”,并亲书木板,下联留给后人应对。可惜此联板毁于“文革”,至今无人对上。今宝林禅寺山坡雷移石,上面还保留着朱熹真迹手书“雷移”和“降虎峰”摩崖石刻,字体苍劲有力,落款略显模糊。

 

据《连江县志》记载,朱熹与刘砥、刘砺两位弟子,寄居在宝林寺,复至官地村结庐讲学,今犹名其村为“朱步”。朱熹等人在连江官地村结庐讲学,对连江教育发展有很大影响。连江县潘渡乡官地村为纪念朱熹,改名朱步村至今。朱熹等人又寄居在安中里仁山,传说他为主人家在厅堂门上写下“大学圣经”四个大字,这户人家世代就都没有遭受瘟疫,说是朱熹题字的缘故。

 

朱熹流寓连江等地,所居之处,大部分是穷乡僻壤,荒山野岭。环境虽恶劣,但年近古稀的朱熹仍坚持其学说,在小沧七里乡撰写《楚辞集注》等。在丹阳坂顶村、朱公村、潘渡贵安村等地结庐讲学,并留下“凤出丹山熠生辉”的美好祝愿。

 

敖江镇九龙山下上山村,山环水绕,民风淳朴,尊师重教,朱熹认为这里是避乱隐居的好地方,流连数日,在上山村住了两夜,留下许多遗迹,后人们就在此地建起“朱子祠”来祭祀朱熹,朱子祠成为历年莘莘学子求学攻读之地。1919年,朱子祠内创办“龙峰初等学校”,名盛一时。

 

如今,重修后的朱子祠焕然一新,祠后是蜿蜒的九龙山脉,清水一湾绕祠前而过。 朱子祠的门楼飞檐翘角,巍然壮观,横匾上端庄地写着“朱文公祠”。门楼中间有大门,两侧各有小门。进入大门是一个小天井,小天井两边是走廊,墙上碑刻记叙朱文公祠的历史。上几个台阶,就是朱文公祠大殿,大殿高大宽敞,古风古韵,正中央祀学者风范的朱熹塑像,神情和穆,手执经书。塑像旁有对联:“宦海屡浮沉,忠心不二;名山传道统,正气长扬。”正殿四壁,诗作楹联,琳琅满目,最引人注目的是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缅怀朱公的师德,连江县城、丹阳、上山、幕浦、贵安、朱公、朱山、定海等地都建造了朱子祠以祭祀朱熹,香火不断。朱公村有连江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朱子祠”,贵安“朱子祠”存有朱熹亲笔手书的“诗书执礼”“道崇礼范”题匾。

 

朱子祠规模较大的首推丹阳。宋朝时,丹阳书院原是一处祠庙,明末,始改为朱子祠。清雍正九年(1731年),邑人陈拱斗、章联芳、陈学泗等重修丹阳朱子祠。丹阳朱子祠由花圃假山、前厅、庑廊和正殿组成,单层,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单进,歇山屋顶,四角檐拱精雕细刻。厅堂中安放朱子塑像,殿前有石拜台,环境清雅。在路口设有门坊,上嵌“朱子祠”竖碑,摆设两只守门石狮,显得肃穆尊严。可惜1986年一场火灾,除坊门石匾、石狮外,均被烧毁,今丹阳中心小学操场就是当年朱子祠的遗址。

 

 

 

韶溪草堂紫阳朱先生书院

 

 

 

蓝田书院

 

韶溪草堂紫阳朱先生书院

 

面朝滔滔兴化湾的福清新厝镇江兜村草堂山腰,有座建于宋代的“紫阳朱先生书院”朱子祠,俗称朱熹草堂。朱熹曾在草堂山读书授业。清乾隆《福清县志》记载:“草堂山,在光贤里新兴寺之西北……昔朱夫子筑草堂读书于此,故名。”

 

传说朱熹访问莆田宋代著名学者、史学家郑渔仲(郑樵)先生后,北返建阳,途经福清韶溪亭,听闻名人方伯谷先生在此修建草庐隐居,研修学问,收徒授业,于是上山拜访,切磋学问,住了三天三夜,两人结成知己。因山涧流水之声如韶乐,朱熹便将小溪命名为韶溪,草堂也因此得名“韶溪草堂”。朱熹要赶回闽北,离别时方伯谷先生恋恋不舍,因年老体弱未能远送。朱熹没走多远,眼前突然浮现方伯谷先生身影跟随,他感觉不妙,急忙返回,到草庐见方先生已溘然辞世。朱熹埋葬方先生后,便留在草庐为方先生继续招当地知名秀才为徒,授业教读。

 

明朝崇祯元年,县府士子敬慕朱熹先生,扩建草堂,继续办学。清朝清官陈善(硋灶村人),未成名之前也在这里收徒教读,从这里为师后进京考中进士。民国年间书院烧毁,原草堂荡然无存,唯有一块刻有“紫阳朱先生书院,明崇祯元年(1628)文字”的古石碑立于山中。

 

2001年秋,修复朱子祠书院古迹,挖出埋在地下的4块与“紫阳朱先生书院”一般大小的古石碑。这4块石碑的镌刻时间分别是明代崇祯十四年(1641年)春、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仲秋、嘉庆十三年(1808年)三月、同治十三年(1874年)。石碑底座及柱盘也同时出土。

 

石碑虽都遭破坏断裂,但碑文尚清晰可辨,分别详细记载了书院历史上四次重修、重建的史事,印证了“紫阳朱先生书院”(俗称“朱熹草堂”)的存在,确证朱子曾在此教读多年。而且从碑文上可以看出书院为宋代方伯谷所建,因朱熹先生造访改名为“韶溪书院”。 江兜村村民2015年捐资在原来基础上重新修建朱子书院,现为江兜八景之一“草堂春荫”。

 

据考证,朱熹先后至少三次来到福清,遗迹众多。清乾隆《福清县志》记载:“绵亭岭,宋朱晦翁大书‘绵亭’二字”,绵亭村在江兜村附近。县志还载:“闻读山,在福唐里……宋朱熹过此,题曰‘闻读’。”朱熹曾住在灵石山中的灵石寺,在山中的蝴蝶溪边一对雌雄石的雌石上题写“灵石山”三个字,留下“苍霞亭”匾额遗墨,写诗《游灵石》:“百尺楼台九叠山,个中风景脱尘寰。危亭势枕苍霞古,灵石香沾碧藓斑。佳境每因劳企仰,胜游未及费跻攀。何当酬却诗书债,遂我浮生半日闲。”

 

福清江阴镇门口村一座始建于南宋,纪念朱熹来江阴讲学而修建的“石帆社学”(原叫“石帆宫”,清嘉庆四年改现名),社学内祀朱熹像,现犹存,为1995年修复。

 

两次讲学蓝田书院

 

曾是福州十邑的古田杉洋,有座古色古香的“蓝田书院”,是八闽最早的书院之一,《福建通志·学校篇》载:“古田杉洋的蓝田书院,始建于宋开宝元年(968年)。”“蓝田书院”是辞官还乡的永贞县令(今罗源县)杉洋人余仁椿,倾一生的积蓄和田产,创建于宋太祖开宝元年。

 

史载宋乾道二年(1166年)余仁椿后人余端卿发起重建,宋到民国多次修葺扩建。民国十四年(1925年),蓝田书院占地已达941平方米,规模恢宏。遗憾的是,蓝田书院在1975年毁于一场大火中,只留朱熹亲书“蓝田书院”四个大字的石碑。2013年,余仁椿的第33代孙余云辉博士,筹资重建这座书香四溢的书院。

 

原遗址重建的蓝田书院为宋代风格,坐北朝南,青瓦红墙,屋顶马头翘角弯曲,黑瓦白墙色泽分明,墙线错落有致,院落古朴典雅大方,为三进布局,窗棂楹柱雕镂精湛,用料质地考究,展现古代徽派建筑的征象。

 

书院后院池边有一块丈余见方石头,上面镌的“蓝田书院”四个大字是朱熹讲学期间留下的珍贵墨宝,落款“晦翁”“宋丁巳春三月吉旦”,现已用玻璃罩住免受风化损坏。

 

朱熹在蓝田书院讲学两次,第一次是南宋淳熙十一年(1184年),应其古田学生林择之、余隅等之邀来蓝田书院讲学,并造访其师李侗宗族祖籍之地,出游附近名山大川。

 

第二次是南宋“庆元党禁”期间,《余氏总谱志·东斋志》载:“子(朱熹)二度至尊师李讳侗公祖籍之地游学讲论。时庆元间避学禁,云集高第十有八人者于蓝田书院曰东斋为础,分赴诸院施教,门人遍闽。”

 

朱熹到古田三十九都(今古田杉洋一带)后,大力提倡兴办了擢秀、溪山、西山、螺峰、浣溪、兴贤、谈书、瑞云等九所书院,同时朱熹拖着老病之躯奔波于九所书院巡视讲学。

 

崇儒重教的古田杉洋和蓝田书院良好的教学环境,成为朱熹传播理学与后来避祸躲灾的理想园。在蓝田书院“雪堂”中,朱熹如鱼得水,忘却了自身遭遇的不幸,如他题写在蓝田书院的楹联:“雪堂养浩凝清气,月窟观空静我神。”他以浩然之气、凝清之神,气定神闲地与学生们白天谈经论道,详解理学要旨;晚上聚星台上,一起观星象,谈国事,占乾坤,论兴衰。清代杉洋籍学子李捷英写的《题蓝田书院》:“环列诸山送远青,当年夫子日谈经。尚余墨迹香千里,夜夜光摇北斗星。”穿越历史时空,生动描摹了当年朱熹在蓝田书院风生水起的讲学情景。

 

游学闽清留墨迹

 

朱熹避祸游学闽清,迹无定所,但也留下不少墨迹。清道光《重纂福建通志》记载:“朱文公于伪学之禁避迹无定所。其于闽清凡数至所历名胜题识殆遍。如广济岩之‘溪山第一’、白岩之‘闽山岳祖’,皆其亲笔,现勒石备存。”闽清县志记载,淳熙年间(1174-1189年),朱熹为避学禁多次来闽清,在梅溪坪、鼎峰、广济岩、珠峰、后峰、白岩山等处分别题刻“梅溪”“龙门”“溪山第一”“观云岫”“留云”“八闽岳祖”等字,前五处真迹今尚存。

 

朱熹游学闽清,还收了一个学生,即福州名人郑性之。郑性之曾居住在福州三坊七巷吉庇路(巷)。相传,郑性之曾受巷里一位屠户欺侮,衣锦还乡时,屠户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乡间许多人觉得“急避”二字有损乡贤名声,曾有更名“及第巷”的动议,未果。福州方言“及第”与“吉庇”读音相近,后者蕴含“吉祥庇佑”之意,后使用“吉庇”二字。

 

清林逸《侯官地方志》载:“郑性之少年家贫,得母亲倪氏恤,入梅溪书院,师承朱子。”据《闽清县志》记载:“朱子奇之,预言其必成大器。”郑性之得到朱熹赏识,更加发奋苦读,后来中了状元。郑性之在县城“梅溪书院”读书,常往返一无名岭的林间石道,中状元后回家乡,再次踏上这万树成林、松涛不绝的无名岭,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万松岭”三个大字。今山腰驿道旁矗立着一块巨石,楷书题刻“万松岭”,字高0.82米,宽0.60米,旁款“清溪郑性之书”,字径0.20米,字体结构严谨端庄,笔力遒劲苍老。

 

郑性之官至参知政事(宰相),感恩老师朱熹,为朱熹理学“解禁”奔走呼号,并将朱熹理学上升到南宋官方哲学高度,影响中国历史数百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