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万伟】享受思想丰富的人生——《有思想的生活》简评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4-03-14 19:43:02
标签:

享受思想丰富的人生——《有思想的生活》简评

作者:吴万伟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布



本文评论的书:Lost in ThoughtThe Hidden Pleasures of an Intellectual Life

 Author: Zena Hitz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20


 

作者: [美] 泽娜·希茨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智识生活如何滋养我们的内在世界

原作名: Lost in Thought: The Hidden Pleasures of an Intellectual Life

译者: 吴万伟

出版年: 2024-1

页数: 288

定价: 4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21761320

 

丰富的人生就是思想丰富的生活。---细娜·希尔兹(Zena Hitz)

 

书籍能打开我们与他人的连接点,我们可以通过书看见他们,他们通过书看见我们,不是把书当作获得权力和快乐的工具,而是在认识他人和世界之路上的同行者和工友。就像所有共同事业一样,学习是将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我们的差异逐渐消退,随后带着新的价值观优雅地回归。

 

---细娜·希尔兹(Zena Hitz)

 

一、出版背景

 

在全球疫情大流行冲击下的困难时刻,在亲人去世的悲哀中,在充斥着各种危机的交易和技术世界,文学和哲学已经变得多余了吗?此时,去学什么文学、哲学、诗歌、数学,究竟有什么用呢?这些不都是平安时期属于个人爱好的业余活动吗?现在不是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迫切地要求我们投身于为了邻居和同胞的利益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去吗?2020年五月,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PUP)正式出版的专著Lost in Thought:The Hidden Pleasures of an Intellectual Life(《有思想的生活》)给出了否定的回答。该书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逃离尘世的束缚,回归内心丰富的智慧生活。

 

书籍封面

 

在作者看来,尘世是我们竭力获取成就、认可、财富、权力之所,其支配性价值观是竞争、攫取和痴迷自我。尘世强大的诱惑力表现在野心、自欺、真理追求的工具化、出人头地的渴望、和随波逐流的舒适感。[1] 她提出禁欲主义---心甘情愿地承受痛苦和接受我们自由的局限性---是获得人类尊严所必不可少的部分。(98)作者想让读者看到“智慧生活”---即没有利益纠葛的学习---作为特殊形式的禁欲主义其实是我们的最佳和最高利益。人生应该重新定位于追求无用的学习和刻意的自我节制,因为复兴内心丰富的生活对维持人性至关重要。该书是对智慧生活“精彩用途”的赞歌,也是对致力于狭隘和抽象研究的技术化学界的声讨。不过,作者不是试图以理服人而是要以情动人。[2]读这本书感觉就像和睿智和亲切的伙伴坐在阳台上手拿威士忌就熟悉的内容聊天。[3]

 

这里有必要简要介绍一下作者。圣约翰学院的细娜·希尔兹(Zena Hitz)曾在剑桥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接受过古典学和古代哲学的良好教育,9-11袭击的恐怖场景加上对学界日益不满驱使她离开学界投入加拿大天主教社群的生活,但是在认识到思考本身可能是快乐、安慰和尊严的源头之后,她重新返回母校教书,呼吁有尊严的非实用性的智慧生活。

 

作者照片Author Zena Hitz. Photo: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该书一经出版旋即引发学界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热烈探讨,英语世界主流报刊《华尔街日报》、《洛杉矶书评》、《高等教育记事》、《国家评论》、《刺猬评论》、《澳大利亚书评》纷纷发表书评文章予以推介,作者还频繁接受美国和欧洲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采访回答读者关心的各类问题。除了著名学者推荐之外,还有青年学者谈及阅读该书引发的震撼、发人深省甚至极其痛苦的反思。难怪有评论者宣称,阅读此书,风险自担。

 

二、智慧生活的内容

 

(一)、读书

 

本书的核心主张之一就是为学习而学习,推崇无用的学习,没有利益纠葛的学习,也就是为书呆子辩护,为爱读书的傻瓜辩护。

 

其实,明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国人同样清楚“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格言,书呆子往往是被嘲弄的对象。德国神学家塞巴斯蒂安·布兰特(SebastianBrant)的讽刺作品《愚人船》(1494)描述了112种不同类别的傻瓜。登上这艘船的第一个人就是嗜书如命的书呆子。[4]西蒙·克里奇利说哲学家是“笑柄、心不在焉的小丑、众多玩笑嘲弄的对象”,不仅如此,他们因为受到自由的熏陶,享受悠闲的时间,有一种像魔鬼像天使或者像两者结合的可怕的怪异性,往往成为替罪羊而招徕杀身之祸如苏格拉底。[5]

 

读书场景

 

但是,爱书人---无论是不是呆子都没有因受嘲弄而却步。英国社会学家弗兰克·菲雷迪(Frank Furedi)说书总是地位和优雅的象征,甚至对讨厌书的人来说也是自我价值的展示。虽然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书籍的象征意义仍然显示出在文化上受到尊崇的地位。如何读书和读什么样的书被广泛认为是个人身份地位的标志。美国女小说家伊迪丝·华顿(EdithWharton)在“读书之罪”(1903)中坚持,“读书不是美德;但优雅地读书是艺术,是只有天才读者才掌握的艺术。”事实上,读书已经变得非常高贵,在公共空间为孩子读书的父母等于向全世界宣布,父母现在做一件高尚之事,花费相当多时间和精力鼓励孩子拥抱书籍。[6]日语中有个单词“买书成瘾却不读”(Tsundoku積ん読),意思是你在家里堆放了一摞又一摞的书,却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7]更有甚者,有人还专门写书教你如何谈论一本你根本没有读过的书。这是法国文学教授兼精神分析学家皮埃尔·巴雅尔(Pierre Bayard)的著作的书名[8],亚马逊网友在评论该书时说,谈论没有认真读过的书并不丢人。就算有人从摇篮到坟墓一辈子除了读书什么事都不干,也不过读几万本书而已。这与人类已经写出的数以亿计的书和每年出版数以万计的新书相比不过是沧海一粟。最伟大的书虫也不过是读过几十本经典著作罢了。[9]

 

那么,作者是如何为书呆子辩护呢?她提到自己当年在攻读哲学博士学位时陷入的意识危机,觉得自己无法整日呆在图书馆,必须“做出改变”,要帮助治愈陷入四分五裂的世界的痛苦。但做出改变的欲望并不总是很容易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事业”的冲动区分开来。咆哮和抱怨很容易,知道接下来怎么办却困难得多。她指出将学习和社会服务与真正的思想和心灵生活隔开的两堵高墙。一是沉溺于幻想中的趋势,一是喜欢舒适、安全、和成功。我们在思想上的舒服感就是我们的确定性、信心、正义感、以及与观点一致者生活共处的安逸。任何破坏这种舒适感的真正威胁都会令我们生活在困惑和孤独中。[10]书中引用颇具影响力的美国人权主义者多萝西·戴(Dorothy Day)作为例子说明书籍不是逃避之路而是遭遇真正世界之路。她是一位积极参加政治活动的女性,创建了天主教工人运动,在美国开办济贫院,开启天主教反对战争、抗议原子弹轰炸和核武器试验的积极行动主义传统,但在接受传记作者采访时说出她渴望人们记住她爱书如命这样令人吃惊的话。在戴看来,读书使她认识到被中产积极家庭成长环境彻底遮蔽的现实。[11]

 

其次,我们是能够认识和思考的动物,但在很多时候却生活在没有窗户的世界。书向我们展示看待世界的方式,从高处或低处瞥见自己从来没有考察过的东西。有时候作者与我们分享其与他人交往的故事,我们逐渐看清其思想、欲望和局限性。阅读是交流方式而不是转移注意力的工具。奥古斯丁说,书籍和学习能开发我们爱和选择的能力。书籍能打开我们与他人的连接点,我们可以通过书看见他们,他们通过书看见我们,不是把书当作获得权力和快乐的工具,而是在认识他人和世界之路上的同行者和工友。就像所有共同事业一样,学习是将人们团结起来的纽带,其中,我们的差异逐渐消退,接着是带着新价值观优雅地回归。边缘化的人和穷人的回忆录证明读书学习提升和形成团结纽带的巨大威力。受压迫者能够在书籍、运动、诗歌、天文学等找到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尊严。乔纳森·罗斯(Jonathan Rose)的精彩著作《英国工人阶级的思想生活》收集了很多类似证据。通过严肃的阅读,美国黑人学者和民权积极分子杜·波伊斯(W.E.B. Du Bois)在死者群体中找到了自己的尊严,在亚里士多德和巴尔扎克等死去的作者那里,他发现平等者组成的共同体,他们的肤色已经变得无关紧要。这个共同体提供了一个窗口让我们看见整体。严肃的阅读提供了坚忍不拔的实践,并为重新想象未来提供了新燃料。[12]在我们觉得轻如鸿毛的时代,伟大著作能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一本有800年历史的长达800页的书当然让你踏实很多。[13]

 

(二)、教育:对学界和高等教育的批判

 

《迷失在思想中》激烈批判了学界智慧生活的堕落,对智慧生活的爱不是为了它自身而是视为获得成功的工具,是要实现社会正义。作者并没有明确谈论当前在教育机构中喧嚣热闹的重大结构性转变,尤其没有为现今这种极度官僚化的大学结构辩护。本书更多是对问题的诊断而不是对问题的描述,不是用流畅的、常常抒情的文笔给读者描述具体的生活法则来治愈学界的种种沉疴宿疾,部分原因在于希尔兹的书并不仅仅是对高等教育的分析。它部分是自传,部分是为不切实际的理智主义辩护,部分是对文化衰落的哀叹,迫使我们反思能够拯救思想性的种种方法。[14]

 

其实,从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1987年的《美国思想的封闭》到威廉·德莱塞维茨(William Deresiewicz)2014年的《优秀的绵羊》再到马萨·诺斯鮑姆(Martha Nussbaum)的《不是为了利润:为什么民主需要文科》(PUP, 2016),批判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引起共鸣的话题,美国家长、学生甚至大学同事似乎对大学有永远也说不完的抱怨和指责。读者可能会发现希尔兹的诊断可能有些似曾相识。不过,希尔兹也辨认出新目标,或者至少是老问题的新说法。

 

学习场景

 

其中之一是大学的“观点化”(opinionization),她用这个词指代“将思想和认知简化为简单口号或没有经过斟酌的立场表述”的现象。希尔兹认为,无论政治倾向如何,披着学术之名的口号式观点已经渗透到高等教育机构的各个角落。“将一切都观点化导致的思想生活苍白贬低了学生。如果我们将大学校园变成回音壁或者各种各样观点的巧克力盒子,我们首先将年轻人当作观点的容器,内容的消费者,必须精心管理其生活经验的对象。差异只是观点的选择是相关官员做出还是交给观念的市场。… (p. 196)”“进步派积极行动主义支持的‘饱受诟病的教育’是主要寻求社会和政治结果的教育,‘进步派积极行动主义的对立面保守派则推崇有关自由市场的正确观念’,无论是哪种,当今场景中列举的很多所谓教育其实不过是培养一些正确观点罢了”。[15]总之,致力于外部目标的大学,无论是追求经济发展还是社会正义、师生的职业发展和事业,都不能促成智慧生活。

 

作者认为将教育简化为职业培训不仅片面而且邪恶,威胁到自由和平等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文主义的冒犯。她提到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David Graeber)2018年的《狗屁工作》,即名声好待遇好,却不能给他人带来任何好处、任何价值的工作。在当今全球大公司盛行的时代,将教育称为“就业培训”就等于是“学习如何听从他人的命令”。职业培训不会培养发挥想象力和批判性判断的习惯,而读书学习和研究有能力将我们从偏见和压迫中解放出来。自由学习假定个人决定自身命运,依靠思考、想象和判断塑造未来,而不是简单地迎合现成的成功阶梯。即使在失败或遭遇最大困难之时,自由学习帮助我们思考,反思和发现我们的尊严。[16]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天生的学习欲望并帮助它充分成熟。一个受到良好教育的人不用拥有证书帮助他们过上物质富足和舒服的生活,而是精神上自由的人,能认识到让人生深刻和真正幸福的那些好处并从中获得快乐。这本书可以说是作者的哲学自传,从非传统父母的热爱学习的小姑娘到小型文科学院学习伟大著作,再到名牌大学出人头地的学术探索的整个教育轨迹,揭示出学术生涯越成功,对学习的热爱和个人尊严上做出的妥协也越多。因此,从学习的工具性价值转向内在价值刻不容缓。[17]

 

这个观点与著名社会批评家,批判教育学的创始理论家之一亨利·吉鲁的观点异曲同工。他注意到教育是道德和政治实践,不仅仅是生产预先指定的技能的工具性活动。教育的任务是鼓励人的能动性,在个人身上激发正义观,承认世界可能不同于现有权力关系框架内描述的情况。教育是个人能够想象自己是有批判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行动者。黑人作家詹姆斯·鲍德温(James Baldwin)说“闭上眼睛不看现实的人不过是招徕自身的毁灭,在无辜已经死亡之后仍然保持无辜状态的人是将自己变成魔鬼。”马尔科姆X说“教育是走向未来的护照”,捍卫自由的力量要比独裁和压迫的力量更大,因为真正的力量来自我们的信念,能产生不妥协行动的信念。”[18]

 

芝加哥大学女教授马萨·诺斯鲍姆(Martha Nussbaum)也提出了类似的文教育观点。她说哲学教育的现实目标有两个:理性的自省和世界公民。一方面,完整的人生应该是充满了积极的、批判性自省的生活;另一方面,优秀公民应该具有超越个人狭隘边界的能力,具有文化敏感性,能够与其他传统的成员对话。在“为了利润的教育,为了自由的教育”中,马萨·诺斯鲍姆还特别提到世界公民的第三种能力“叙述想象力”(narrative imagination),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用心倾听别人的故事并理解当事人可能具有的感情、希望和需求。同情心的培养是现代进步教育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的道德想象力往往因恐惧感和自恋欲而变得迟钝麻木,除非通过同情心和怜悯心的培养而使其得到激活和净化。学会把他人看作完整的人而非物品并非易事,必须通过教育来推动。正是人文科学和艺术创造了一个值得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19]

 

总之,最好的教育不是实用目的而是个人发展。智慧生活有天生的好处,内心是尊严之源,读书和学习是重新发现自己真正价值的方法,找到个人满足。其次思想活动让人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深刻纽带”,培养共同体意识。大学应该重新确认其对智慧生活的承诺。[20]

 

(三)反思

 

希尔兹在分析莫娜·阿查切(Mona Achache)2009年的电影《刺猬》时,提供了为学习而学习的四个特征,这也是本书论证的框架:提供了隐退和反思的“场所”,从世界撤离的机会,尊严的源头和真正的人类共同体。[21]本书特别强调反思的重要性,反对制度化的思想生活。希尔兹认为“真正的学习是隐蔽学习”。人们害怕回归自我的个体,本能地知道独处让人反思,带来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内心革命。鼓励自我推崇而不是自我否定,不能培养真正勇敢的思想习惯,导致我们将精力浪费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华丽研究,随手去挠思想上的痒痒而不是想办法治愈生存伤口。[22]她特别提醒我们要警惕自恋式反思,即试图排除所有引起痛苦、缺乏控制、不充分、脆弱性等的源头,沉溺于自己在思想和书籍的世界里战无不胜,无所不能的幻觉中,柏拉图、普鲁斯特、佩索阿(Pessoa)等都有这种幻觉。作者讲述了圣母玛利亚、爱因斯坦、马尔科姆X、哲学家奥古斯丁、诗人约翰贝克(John Baker)和化学家普利莫列维(Primo Levi)和神秘的宗教圣徒圣十字若望(Saint John of the Cross)的故事,阐述思想是漂亮的佣人和可怕的主人。[23]

 

可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为学习而学习,就像为艺术而艺术,为体育而体育,这些都是精彩绝伦却又无足轻重的东西,但它们又以某种方式触及人类精神的最深处。正如荷兰语言学家和历史学家约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的术语“游戏人”(homo ludens)所暗示的那样,美好生活是游戏玩得好的生活---就好像这游戏绝对重要,虽然我们内心深处都明白它一点儿都不重要。[24]为学习而学习?不是为了外部结果而是为了对学习者本身的影响。那这个影响是完全依靠自己把握求知对象还是与其他人或者超验性存在的联系?对此疑问,作者似乎无法满意地解决。在希尔兹看来,真正的智慧工作依靠亲密的背景、坦诚的对话、和小规模“共同体”。她希望读者看到智慧生活出现在各行各业的机会,让人们意识到职业教育和社区大学的重要作用。她说,“体力劳动让心灵能够自由沉思和考虑,这是其他劳动所不能提供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木匠活、园艺和家务劳动能给人带来满足,而在方框内打勾、做办公室文书工作或者思考复杂和琐碎问题却无法提供这种快乐。”在某个时候,她甚至单独挑出来谈及垃圾清运工的美德。[25]这种强调平等和对穷人的意义与阿兰·布鲁姆《美国思想的封闭》中的精英主义形成对比。希尔兹坚持认为,思想生活不是贵族的休闲,对那些因为边缘化和被剥夺了公民权和受贫穷困扰的人来说,其真正价值变得更明显。在这个世界被拒绝了尊严和团结的人,只需要沉浸在内心思想中就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找到丰富的内容。[26]她在接受波士顿在线杂志《艺术导火索》采访时,就学界智力生活向艰苦的体力工作转变的动机回答说,任何用手的工作都是思想活动的补充,但不一定是累折腰的重体力劳动。手工劳动不能作假,而任何在根本上依靠语言的工作有可能产生令人恐怖的幻觉和欺骗。知识分子骗人的潜力还会欺骗我们自己,手工劳动提醒我们受到材料和环境的限制,我们可能失败,我们会死掉。我们习惯于承受认识到自己局限性的痛苦对我们来说很重要。[27]

 

三、智慧生活的影响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希尔兹对比了赞美智慧生活和因为财富、荣誉追求和热爱奇观以及将学习作为特定政治议程的工具而造成的学习腐化。[28]第3章“无用之用”展示了当今大学的“狭隘、肤浅、政治投机、分裂”。在她看来,智慧生活的价值在于增加人性的深度和广度,适当理解的智慧生活能够让我们摆脱时空限制,培养人们心中的避难所,重新找回被日常生活没完没了的要求消磨殆尽的尊严。智慧生活不限于大学,还可以出现在出租车、海滨度假区、图书俱乐部、甚至监狱。培养心中的小花园,我们能在封闭的压迫性的世界海洋中制造自由的岛屿。我们能发现、阅读和思考伟大著作,暂时忘却各种忧愁,与这些作者对话。马基雅维利1513年写给朋友(Francesco Vettori)的信中也谈到他在晚上过着一种严肃而愉快的精神生活。“黄昏时分,我就回家,回到我的书斋。在房门口,我脱下了沾满尘土的白天工作服,换上朝服,整我威仪,进入古人所在的往昔宫廷,受到他们的热心款待,我在只属于我的精神食粮中汲取营养,这是我天生就适合于食用的。在那里,我毫无顾忌地跟他们交谈,问他们出于什么动机而做出那些行动,他们亲切地回答我的问题。在四个钟头里,我毫不感到疲倦,我忘记了一切烦恼,我不怕穷,也不怕死,我完全被古人迷住了。”[29]

 

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人性论》第一卷的末尾反思了他继续进行哲学思辨的理由:

 

当我倦于娱乐和交游,而在我的房间中或在河边独自散步时恣意沉思,这时我又感到自己的心灵思集中内向,自然地倾向于把我的观点转到我在读书和谈话过程中所遇到的争论得很多的所有那些题材。对于道德上的善恶原则,对于政府的本性和基础,对于推动和支配我的那些情感和倾向的原因,我都不禁有一种乐意加以认识的好奇心。我如果不知道我是根据了什么原则,赞许一个对象,而不赞许另一个对象,称一个东西为美,称另一个东西为丑,判断其真实和虚妄,理性和愚蠢:那么我想起来便觉得不安。现在的学术界在这种种方面都是出于可怜的无知状态,我对此很感关切。我感觉自己雄心勃勃,要想对于人类的教导有所贡献,并借我的发明和发现获得声名。这些感想在我现在的心情中自然而然地涌现起来;我如果转到其他事情或娱乐上去,借以驱除这些感想,那么我觉得就快乐而论我将有所损失。这就是我的哲学的起源。”[30]

 

哲学作为哲学只有在它让我们蔑视答案时才能成功。我们在转变为哲学家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看到的是,如果我们转型成功将会发现人生乏味无聊,令人痛苦不堪。[31]


 

哲学家

 

但是,智慧生活也意味着风险。思考就是与人疏远的过程,真正认真反思的人可能毁掉自己的幸福,陷入痛苦的深渊,乃至自杀。约瑟夫·克伊金(Joseph Keegin)说,他从来没有停止思考,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思考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提出错误的问题(或太多问题)让数不清的同事和导师感到沮丧和厌烦,也让他和朋友和家人的关系变得紧张,让他在积极分子活动中也不受欢迎。思考最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能颠覆生活稳定性的东西,一种破坏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行为。在最糟糕的时候,它成为痛苦和折磨,一种致命的、无法消除的忧郁和怀疑。无论那种情况,唯一理性的做法就是竭力回避思考。他谈及了先后在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读书,也一辈子与临床忧郁症做斗争的评论家乔治·斯夏拉巴(George Scialabba)的书《如何成了抑郁症患者》。他谈及生活中遇到的那些求知欲最强的读者和思想最深刻的思想者往往也是最习惯于痛苦和悲伤的人。他们肩负的智慧所带来的更多是痛苦而不是快乐。[32]这些话让人想起苏轼的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人类需要思考,但他们也需要吃饭。一方不可能取代另一方,也不能以牺牲一方为代价换取另一方。但是,拥有这些并不能保证获得幸福的生活。当人们开始这个旅程时,有些思考即使最终不可能成功也让人处于更好的位置,有些思考则让人没有立足之地,陷入被遗弃和恐惧之中。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将思想描述为“狂风”,有些人被这阵狂风卷走,转移到最高处的天堂,有些则发现他们的世界的牢固基础被连根拔起吹走了,留下一片狼藉和瓦砾。那么,在思想的后果如此难以预测之时,如何迎接它的到来?[33]

 

智慧生活对那些穷人、失败者、成瘾者---受教育不多或根本没有受到教育的人还有那些甚至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向上爬的“后排人”的影响如何呢?那些来自并不合适背景的人,那些“被哲学毒蛇咬伤的人”最终可能因为痴迷于思考而变得更加边缘化和与世隔绝。他们成为“拼命挣扎来舔噬伤口的可怜人”。[34] 书中谈及意大利著名作家埃莱娜·费兰特(Elena Ferrante)那不勒斯小说的两个人物埃莱娜(Elena)和里拉(Lila)身上吸取的教训。两位姑娘都来自其社会后排,都才华出众。但是,其中一个的智慧因为生活所迫而被延迟、放弃、甚至感到害怕,另一位的智慧得到培养和利用。埃莱娜考上大学,利用迷人的魅力和天赋竭力往上爬,进入知识分子的核心圈。相反,尝试过思想生活的里拉却因为自己的贫困家庭而被剥夺了机会。她的父亲甚至在一怒之中把她从窗户扔到了大街上。她开始出去打工,后来结婚,再后来出现心理障碍,饱尝生活的艰辛和被虐待的痛苦。埃莱娜是从后排爬升到前排的成功原型,里拉则一直停留在出生时的社会环境中,完全与思想世界无缘。埃莱娜一辈子痴迷于思想生活的物质表现,对各种奖励和荣誉孜孜以求以便确认自己是智慧人,同时也要确认露脸的机会。另一方面,里拉没有停止读书、写作和探索,她还自学了希腊语。里拉曾在某个时候将日记交给埃莱娜保管----埃莱娜急不可待地读了日记,接着却将它扔到河里。埃莱娜不过是平庸之辈;里拉则永久地萦绕在人们的头脑中。上文提到的遭受痛苦折磨的作家乔治·斯夏拉巴的例子说明哲学的创伤可能有用---其意义不在物质财富上而是成为替他人疗伤的代表。伤口如果能帮助他人认识自我,它就可能成为送给世人的礼物。思考就是腾空自我的过程。[35]

 

克里斯托弗·伯哈在为克莱尔·卡莱尔(Clare Carlisle)的新著《心灵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焦躁不安的一生》写的书评中说,克尔凯郭尔从美学、伦理和宗教三个维度阐明信仰的跨越。美学生活中没有内在的矛盾冲突促使我们走出来,我们必须选择伦理生活作为个人意志的行动。伦理空间虽然给我们坚持某些法则的满足感,却不能推动我们走向更伟大的目标,我们持续感到焦虑和绝望,如意识到任何数量的坚持行为都不能改变我们和我们所热爱的人命中注定要死去的事实,因而我们需要从伦理生活转向宗教生活,寻求内心安宁。克尔凯郭尔最著名的深刻见解之一是生活必须是朝前走着过的,哲学家教导我们的只能是从后面倒着理解。人人都应该以一种创造的方式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但当今文化将该工程当作一种表演来对待,依据外表由别人评判。无论是社交媒体的公共表演还是没完没了给我们选择的消费文化都在干扰我们对存在真相的认识,朝前走必然伴随着焦虑和绝望,响应内心的召唤就是学习如何爱,先从从改变心灵开始。[36]

 

正因为如此,杜克大学神学院教授保罗·格里夫斯告诫那些热衷思想生活的青年千万别去做知识分子。他说,大部分美国家长如果得知孩子宣称要当知识分子,往往会感到震惊,担心孩子若真的倾听内心的召唤,很可能将来生活陷入贫困、痛苦、和默默无闻的境地。他提到的做知识分子的第四个要求是需要对话者,这一点特别值得强调独处和隐蔽学习的本书读者关注。他说,“你不可能在没有对话者的情况下开发出所需要的技能或改善你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你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完成这一切。独处和孤独是很好,但独处必须源于与其它人对话的营养,且持续得到这种营养。他们也在思考,也在思考你思考的问题。那些人就是你的对话者。他们或许是死者,那样的话,你能得到的是其身后留下的东西:文本、记录、他人的报告,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私人的。”大学作为面对面交流和思想探索之地的重要性正在下降,大学不过是寻找对话者的众多地方之一。[37]

 

四、比较与评论

 

笔者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也注意到有学者分析对比该书与同期出版的同类书籍的异同。通过对比,我们往往能获得更全面或更深入的认识。澳大利亚天主教大学副教授马修·克劳福德(Crawford Matthew R.)对比了希尔兹的《迷失在思想中》和埃里克·阿德勒(Eric Adler)《古典学的战争》。在他看来,这两本为智慧生活辩护书与从前为大学辩护的方式不同。从前的辩护有两种,一是经济的,强调大学给社会带来的经济利益,如批判性技能;一是道德或政治的,强调人文学科在诊断社会疾病辨认出不公不义和权力压迫方面的作用,帮助世界变成更好的地方。希尔兹的智慧生活不是集中在具体内容上而是对任何话题的思想探索,我们从多样的人物故事中看到不受限制的思想探索的好处,培育内心生活,提供人类尊严的避难所。阿德勒的英雄是新人文主义运动代表人物白壁德(Irving Babbitt),推崇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和白壁德的人文学科自我改善。两本书的共同点是反对当今盛行的身份认同政治,坚持人类体验的共同核心,两者都认为智慧生活是基本的善,一旦成为其他任何东西的工具,就丧失了它的用途。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或许更能取得良好效果。[38]

 

圣玛丽大学哲学教授约书亚·霍奇希尔德(Joshua P. Hochschild)则对比了本书、艾伦·雅各布斯(Alan Jacobs) 的《与死者共用圣餐》、纽斯托克(Scott Newstok)的《如何像莎士比亚一样思考》。希尔兹的书是个人迷失的故事,接着重新发现了使命感,感受到思想智慧的召唤,是投入到慷慨服务和奉献中的智慧生活的证明。艾伦·雅各布斯的书关心的是与远离我们生活体验的作者交往带来的挑战、个人利益和联系。他认为读书就是“用我们关注的鲜血浇灌死者,让他们重新说出话来。”跨越时空障碍努力寻求与过去的思想家们交往,与人类社会其他成员感受共同体意识。纽斯托克的书阐述思考是什么样子,如何在不同背景下思考,用具体例子说明学生可以独立思考而非简单的考试机器。纽斯托克是激情满怀、学问渊博的热心人,希尔兹是给人带来安慰的温和导游,雅各布斯则是发人深省的综合性批评家。但三者相互补充,都显示出他们是尽职尽责,全身心投入的教师。虽然他们的职业是在学界,但他们的著作并不是专为大学师生写的。其目标对象是包括希尔兹所说的“日常知识分子”在内的广大读者:“谦卑的书虫、博物学的业余爱好者、喜欢思考的出租车司机。”三位作家都谈及真正知识分子的核心问题:作为人意味着什么?纽斯托克帮助我们看到,人类独特的思考活动和我们体现的人性分不开。希尔兹注意到“思想生活是人类尊严的来源,恰恰因为它有时候超越了政治和社会生活。”雅各布斯在总结他有关文学的追求时引用泰伦斯(Terence)的一段话:我是人,人的所有东西对我来说都不陌生。(Homo sum, humani nihil a me alienum puto)这三本书通过证明富有成效的思想生活提醒我们意识到,我们在塑造年轻人的心灵方面仍然有一种选择,教育学生在经过文化的、经济的、政治的冲击后变得相互更容易理解对方,更容易理解自己。[39]

 

此外,希尔兹关注学界机构之外的智慧生活机会让人想起政治理论家马修·克劳福德(Matthew Crawford)2009年为体力劳动辩护的书《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工作哲学:让工匠精神回归》。虽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从来没有出现在《迷失在思想中》,但是在鼓吹思想生活方面,希尔兹和阿伦特之间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当她写到“以学习形式出现的沉思是充满活力的人类之善,本身就有宝贵的价值,值得我们投入时间和精力资源,”希尔兹呼应了阿伦特在《人的条件》中两种生活:行动的人生(vita activa)和静观的人生(vita contemplativa)。在《极权主义起源》中,阿伦特也称赞“独处”是健康的智慧修道院,那里“我独自与自我相处”,和自我在一起,因此是二合一状态。鉴于希尔兹对大规模教育的不信任和她的观点“真正的学习是隐蔽的学习”,将这两位女性作为遥远的对话者一起来阅读可能更具建设意义。[40]希尔兹的思辨性智慧生活是某种非常不同于密尔式观点市场的竞争模式的东西。希尔兹对演讲大厅和选举集会现场的“虚假交流”场面疑虑重重,反而鼓励支持在寂静中发现政治共同体的悖论。在很多情况下,希尔兹对政治的批评简单地呼应了她对挤满了人的大礼堂的极度怀疑。[41]其实,西方学人所刻画的“知识分子”的基本性格竟和中国的“士”极为相似。他们各自被都视为“社会的良心”。余英时说西方文化史上常常区分“静观的人生”(vita contemplativa)和“行动的人生”(vita activa)。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是以“精神贵族”自居,以“静观暝想”为人生最高境界。虽然重视理性却不屑于将“理论理性”用于康德所谓的“公共事务”之上。启蒙以来的西方“知识分子”则代表一种新的现代精神。和基督教传统不同,他们的理想世界在人间不再天上;和希腊哲学传统也不同,他们所关怀的不但是如何“解释世界”而且更是如何“改变世界”。对照西方,中国的“士”文化、孔子来自中国文化的独特传统,代表“士”的原型。他有重理性的一面,但并非“静观暝想”的哲学家;他也负有宗教性的使命感,但又与承“上帝”旨意以救世的教主不同。中国知识人特别注重精神修养,主要是为了保证“道”的庄严和纯一。以道统来驯服“治统”是后世儒家知识人所最为重视的一件大事。这是中国超世间的理想在世间求取实现的唯一途径。[42]

 

当然,像任何著作一样,《迷失在思想中》也并非十全十美。就笔者有限的阅读面而言,争议部分涉及到书中的观点、出版的时机以及写作手法等多个方面。埃里克·施莱塞(Eric Schliesser)就对作者区分学习和学术研究的做法不以为然。他认为希尔兹对学术研究不怎么友好,她赞美为学习而学习,学术研究是某种脱离了最初冲动的学习形式,显然是变态的学习。学术研究应该融入日常生活,但她没有讲为什么学者的快乐就不值一提呢?她认为学术研究产生思想的疾病,真正快乐的丧失,即古代僧侣所说的“漠然”(acedia),她没有解释为什么学术研究一定产生漠然,孤立的学术研究本身也是围绕竞争性模仿组织起来的,其名誉也与其成就密切相关,也存在竞争性啊。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亏欠任何人任何东西,它效忠的是真理和构成真理的卓越标准。[43]也有学者认为在疫情施虐期间,在学界同行在在线远程上课的当下,要求人们阅读希罗多德和聆听巴赫的音乐有些刺耳,在很多人失去工作甚至吃饭都困难的情况下更有些不合时宜。作者个人的天主教社区实践活动显示她不过是穷人社区的游客,那里民众的痛苦现实,读者仍然看不到,其精英主义色彩毕竟难以完全避免。这一点还体现在她对垃圾清运工的赞美上,她对社会功利性学习的敌对态度并不利于打破弱势群体获得最低工资的现状,因而被指责只是个花招。[44] 至于本书的写作风格,总体上读起来亲切流畅,但有时候写作似乎陷入停顿,作者提出的某些区分似乎并不特别重要,或者长篇大论阐述一些其实并不重要的内容。有些部分似乎从他处借来的一样,变化有些突兀,连贯性不强,如多萝西·戴的生平部分。[45]

 

结论:

 

现代生活变得单一和肤浅,热衷表面华丽的景观,但人是唯一会思考的动物。就算是不信仰宗教的人,面对人生悲剧、疾病、灾祸、死亡,也必然思考为什么的问题。本书认为智慧生活的培养开始于“内在性”和安静和反思的隐蔽空间,休闲才能深思。她谈及好奇者(curiositas)和勤奋者(Studium)的对比,这似乎对应苏格拉底在《理想国》中热衷引人注目的景观者和真正哲学家的区别,一个热衷热闹的景观,满足暂时的欲望,一个打破砂锅问到底,但探索真理的研究拥有巨大风险,带来的结果是疏远朋友、家人和习惯了的生活。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他人的尊严,更加尊重和关爱同胞,不是将其作为人的抽象概念而是有自身尊严和价值的个人。本书的话题虽然是思想方面的,但目标读者并不仅限于思想界而是所有关心思考的非专业人士。[46]让我们记住本书的最后一句“让我们充分发挥人类的才智和想象力,将内心的追求建立在最重要的事情之上。” (205)

 

参考文献:
 
1. Beha, Christopher. Difficulties Everywhere Can Kierkegaard tell us how to live? https://harpers.org/archive/2020/05/difficulties-everywhere-soren-kierkegaard-philosopher-of-the-heart-clare-carlisle/
 
2. Craiutu, Aurelian. The Beginning of Our Salvation December 20, 2020, 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3. Crawford Matthew R. A common core New ways of defending intellectual life,
 
https://www.australianbookreview.com.au/abr-online/current-issue/964-june-2021-no-432/7864-matthew-r-crawford-reviews-lost-in-thought-by-zena-hitz-and-the-battle-of-the-classics-by-eric-adler
 
4. DeJak, John M. The Life of the Mind, March 2021,
 
https://www.chroniclesmagazine.org/the-life-of-the-mind_1/#.YEuhlIrwLxs.twitter
 
5. Dinan, Matt. Lost Together https://hedgehogreview.com/issues/who-do-we-think-we-are/articles/lost-together
 
6. Duncan, Sophie. Reader with a Cause https://zenahitz.files.wordpress.com/2020/06/hitz_literary-review_6-1-2020_r-1.pdf
 
7. Frey, Jennifer A. The Real Value of an Education https://blog.cltexam.com/the-real-value-of-an-education/
 
8. Furedi, Frank, Bookish fools https://aeon.co/essays/are-book-collectors-real-readers-or-just-cultural-snobs#
 
9. Griffiths, Paul J. Letter to an Aspiring Intellectual https://www.firstthings.com/article/2018/05/letter-to-an-aspiring-intellectual
 
10. Giroux, Henry A. Fighting back against the age of manufactured ignorance: Resistance is still possible, Salon, https://www.salon.com/2021/07/03/fighting-back-against-the-age-of-manufactured-ignorance-resistance-is-still-possible/
 
11. Hallwas, John. The decline of commitment to intellectual growth https://www.mcdonoughvoice.com/story/opinion/columns/2020/07/02/decline-of-commitment-to-intellectual-growth/114332922/
 
12. Hanson, Matt.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2020-05-28 https://artsfuse.org/203793/book-interview-zena-hitz-on-the-pleasures-and-values-of-the-intellectual-life/
 
13. Hitz, Zena. In defence of Bookworms https://zenahitz.files.wordpress.com/2020/07/20.07.11.pdf
 
14. Hitz, Zena. Why rebranding higher education as “job training” is an offence to humanism, 21 August 2020 https://www.newstatesman.com/politics/education/2020/08/why-rebranding-higher-education-job-training-offence-humanism
 
15. Hochschild, Joshua P. The Intellectual Vocation https://www.firstthings.com/web-exclusives/2020/06/the-intellectual-vocation
 
16. Keegin,Joseph.Wisdom That Is Woe: On finding a place for philosophy https://thepointmag.com/examined-life/wisdom-that-is-woe/
 
17. Knippenberg, Joseph.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January 10, 2021 https://voegelinview.com/lost-in-thought-the-hidden-pleasures-of-an-intellectual-life/
 
18. Lang, James M. In Dispiriting Times, It Helps to Get ‘Lost in Thought’ JULY 28, 2020 https://zenahitz.files.wordpress.com/2020/08/in-dispiriting-times-it-helps-to-get-e28098lost-in-thought.pdf
 
19. McNamara, Charles. Minds Stocked Only with Opinions ‘Lost in Thought’ https://www.commonwealmagazine.org/minds-stocked-only-opinion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 Montas, Roosevelt.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Summer 2021, pp.499-502.
 
21. Rothfeld, Becca. The Art of Not Concluding https://hedgehogreview.com/issues/eating-and-being/articles/the-art-of-not-concluding
 
22. Schliesser, Eric. On Hitz's Lost in Thought 2020-07-28 https://digressionsnimpressions.typepad.com/digressionsimpressions/2020/07/for-intellectual-life-to-deliver-the-human-benefit-it-provides-it-must-be-in-fact-withdrawn-from-consideration.html
 
23. Simms, Luma. Thinking Is Self-Emptying https://thepointmag.com/examined-life/thinking-is-self-emptying/
 
24. Storey, Jenna Silber. Surface Tension December 22, 2020, https://www.realclearbooks.com/articles/2020/12/22/surface_tension_654159.html
 
25. Wooley, Alexander. A cure of Tsundoku? https://www.the-tls.co.uk/articles/a-cure-of-tsundoku/
 
26. Zoonen, Derek van.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https://nexus-instituut.nl/en/review/lost-in-thought/
 
27. 吴万伟《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简评,《儒家网》2014-11-21 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4524
 
[1] Montas, Roosevelt.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Summer 2021, pp.499-502.
 
[2] Montas, Roosevelt.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Summer 2021, pp.499-502.
 
[3] Lang, James M. In Dispiriting Times, It Helps to Get ‘Lost in Thought’ JULY 28, 2020 https://zenahitz.files.wordpress.com/2020/08/in-dispiriting-times-it-helps-to-get-e28098lost-in-thought.pdf
 
[4] Furedi, Frank, Bookish fools https://aeon.co/essays/are-book-collectors-real-readers-or-just-cultural-snobs#
 
[5] Simon Critchley, What is a Philosopher? A Laughingstock, an Absentminded Buffoon? https://lithub.com/what-is-a-philosopher-a-laughingstock-an-absentminded-buffoon/
 
[6] Furedi, Frank, Bookish fools https://aeon.co/essays/are-book-collectors-real-readers-or-just-cultural-snobs#
 
[7] Wooley, Alexander. A cure of Tsundoku? https://www.the-tls.co.uk/articles/a-cure-of-tsundoku/
 
[8] Pierre Bayard, How to Talk About Books You Haven’t Read, Bloomsbury USA,2007,ISBN-10 ‏ : ‎ 1596914696
 
[9] https://www.amazon.com/Talk-About-Books-Havent-Read/dp/1596915439 accessed on 2021-07-26.
 
[10] Hitz, Zena. In defence of Bookworms https://zenahitz.files.wordpress.com/2020/07/20.07.11.pdf
 
[11] Ibid.
 
[12] Ibid.
 
[13] Wooley, Alexander. A cure of Tsundoku? https://www.the-tls.co.uk/articles/a-cure-of-tsundoku/
 
[14] McNamara, Charles. Minds Stocked Only with Opinions ‘Lost in Thought’ https://www.commonwealmagazine.org/minds-stocked-only-opinion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5] McNamara, Charles. Minds Stocked Only with Opinions ‘Lost in Thought’ https://www.commonwealmagazine.org/minds-stocked-only-opinion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16] Hitz, Zena. Why rebranding higher education as “job training” is an offence to humanism, 21 August 2020 https://www.newstatesman.com/politics/education/2020/08/why-rebranding-higher-education-job-training-offence-humanism
 
[17] Frey, Jennifer A. The Real Value of an Education https://blog.cltexam.com/the-real-value-of-an-education/
 
[18] Giroux, Henry A. Fighting back against the age of manufactured ignorance: Resistance is still possible, Salon, https://www.salon.com/2021/07/03/fighting-back-against-the-age-of-manufactured-ignorance-resistance-is-still-possible/
 
[19] 吴万伟《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简评,《儒家网》2014-11-21 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4524
 
[20] Hallwas, John. The decline of commitment to intellectual growth https://www.mcdonoughvoice.com/story/opinion/columns/2020/07/02/decline-of-commitment-to-intellectual-growth/114332922/
 
[21] Dinan, Matt. Lost Together https://hedgehogreview.com/issues/who-do-we-think-we-are/articles/lost-together
 
[22] Storey, Jenna Silber. Surface Tension December 22, 2020, https://www.realclearbooks.com/articles/2020/12/22/surface_tension_654159.html
 
[23] Zoonen, Derek van.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https://nexus-instituut.nl/en/review/lost-in-thought/
 
[24] Craig Clifford, Splendid Triviality: Philosophy, Art, and Sport in a Time of Crisis https://quillette.com/2021/04/14/splendid-triviality-philosophy-art-and-sport-in-a-time-of-crisis/
 
[25] McNamara, Charles. Minds Stocked Only with Opinions ‘Lost in Thought’ https://www.commonwealmagazine.org/minds-stocked-only-opinion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6] Keegin,Joseph.Wisdom That Is Woe: On finding a place for philosophy https://thepointmag.com/examined-life/wisdom-that-is-woe/
 
[27] Hanson, Matt.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2020-05-28 https://artsfuse.org/203793/book-interview-zena-hitz-on-the-pleasures-and-values-of-the-intellectual-life/
 
[28] Dinan, Matt. Lost Together https://hedgehogreview.com/issues/who-do-we-think-we-are/articles/lost-together
 
[29] 引语借自:潘汉典译《君主论》商务印书馆,2009年,译者序,xii页。
 
[30] 引语借自:休谟著关文运译郑之骧校《人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上册,第一卷,第四部,301-302页。
 
[31] Rothfeld, Becca. The Art of Not Concluding https://hedgehogreview.com/issues/eating-and-being/articles/the-art-of-not-concluding
 
[32] Keegin,Joseph.Wisdom That Is Woe: On finding a place for philosophy https://thepointmag.com/examined-life/wisdom-that-is-woe/
 
[33] Ibid.
 
[34] Simms, Luma. Thinking Is Self-Emptying https://thepointmag.com/examined-life/thinking-is-self-emptying/
 
[35] Ibid.
 
[36] Beha, Christopher. Difficulties Everywhere Can Kierkegaard tell us how to live? https://harpers.org/archive/2020/05/difficulties-everywhere-soren-kierkegaard-philosopher-of-the-heart-clare-carlisle/
 
[37] Griffiths, Paul J. Letter to an Aspiring Intellectual https://www.firstthings.com/article/2018/05/letter-to-an-aspiring-intellectual
 
[38] Crawford Matthew R. A common core New ways of defending intellectual life,
 
https://www.australianbookreview.com.au/abr-online/current-issue/964-june-2021-no-432/7864-matthew-r-crawford-reviews-lost-in-thought-by-zena-hitz-and-the-battle-of-the-classics-by-eric-adler
 
[39] Hochschild, Joshua P. The Intellectual Vocation https://www.firstthings.com/web-exclusives/2020/06/the-intellectual-vocation
 
[40] McNamara, Charles. Minds Stocked Only with Opinions ‘Lost in Thought’ https://www.commonwealmagazine.org/minds-stocked-only-opinions?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41] Ibid.
 
[42]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618-619页。
 
[43] Schliesser, Eric. On Hitz's Lost in Thought 2020-07-28 https://digressionsnimpressions.typepad.com/digressionsimpressions/2020/07/for-intellectual-life-to-deliver-the-human-benefit-it-provides-it-must-be-in-fact-withdrawn-from-consideration.html
 
[44] Duncan, Sophie. Reader with a Cause https://zenahitz.files.wordpress.com/2020/06/hitz_literary-review_6-1-2020_r-1.pdf
 
[45] Montas, Roosevelt. Review on Lost in Thought, American Political Review, Summer 2021, pp.499-502.
 
[46] DeJak, John M. The Life of the Mind, March 2021,
 
https://www.chroniclesmagazine.org/the-life-of-the-mind_1/#.YEuhlIrwLxs.twitter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