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有时候精明人的善意,释放的恰恰是“善毒”。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5-23 21:17:34
标签: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有时候精明人的善意,释放的恰恰是“善毒”。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初一日壬申

          耶稣2024年5月8日

 

【一】灵应

 

5月6日湖南岳阳一男子在婚礼上想起自己去世一年多的外婆,前些天给外婆发了信息,说很想念外婆,多希望外婆能出席自己的婚礼,并祈愿:如果外婆想参加他的婚礼,请变成一只蝴蝶儿,落在他的肩膀上。男子含泪动情地说完这句话,居然真有一只白色的蝴蝶儿飞了进来,绕男子一周后落在他的胸前。男子当场失声。

 

幸亏有视频为证,否则不知道有多少人又质疑并呼吁打假。

 

这就是老人常说的灵虫儿,可以理解为沟通人与超现实时空的天使。我小时候,每见飞蛾、蝴蝶儿、小飞禽等,村里老人必认真叮嘱不要打它们,“这都是灵虫虫儿。”小孩子中有破译的说:这是谁的先人云云。

 

可见此现象自古就有,不可思议,很玄妙,又分明人人可以亲历。

 

一般在扫墓、上坟、祭拜、分享、祈祷乃至意念之后,随即会有比如蝴蝶儿、小鸟、小蛾子等出现,飞舞盘桓小栖后离开。来得神秘,去得也神秘。曾见东北某地有老人去世后,家中突然有仙鹤来临,在屋中从容踱步巡视后,再从容离开。

 

我和朋友等交流此事,皆有类似所遇。

 

有学生问:会不会是有人提前在旁边准备好一只蝴蝶儿放出来的呢?

 

长叹一声,教训道:换了你,会这么无聊?会拿这事儿开玩笑?你这就是古人说的“见善则疑,闻恶则喜,满腔杀机。”岂不闻自古有灵应之事,不绝于史籍,不泯于众说,所谓“天人感应”不可稽核者,在信与不信。常见人言其亲友师者去世,辄祈祝在天堂如何如何,何不云在地狱如何如何?此便是信。

 

孔子云上古渺杳不可征者,故遣之以理而已。

 

今日迷信科学,推崇实证。大多数从事学问者,先抛弃与生俱来之天性,只顾考据,不顾后果。前日与在高校供职学问的某兄言及一事,有云:凡学问之发现,倘若有道破因果、揭开迷信者,兄请舍弃学问而保全因果、回护迷信,不必求无异裨益于世道人心之学术。

 

【相关链接】:

 

许枫——即便是提前准备好的,那个做准备的人便是天使,受天地委派来给新郎的外婆当“车驾”当“车夫”的,在他起心动念的瞬间便已应命了,不管有无知觉,皆是禀受,彼人应命来成全如此一段佳话,当知惜福,切莫乱语自败功德,如尸不语。

 

【二】造孽

 

上海某七十多岁老太太的“人间清醒”视频,她说她非常孝敬老人,服侍老人到最后,期间内心也曾嫌弃老人,但她能克制自己内心的真实嫌弃,做到孝敬。但正因如此,她不指望儿女不嫌弃自己,即使儿女嫌弃,她也不怨,能理解并接受云云(大意)。

 

鄙陋如某,固不智无学。所谓教学生、课徒弟,大多数是应机而说,即他不问,我不言。但作为老师,为他们操心是自然的。因此偶尔也会发个题目,互动交流。遂将此视频发给数人,请其发表观后感。

 

收到不同程度的反应。

 

畏壮侮老,此禽兽蛮夷之性。人未能尽去其性者,故不免。人情有差等,物性恒未齐,故见理从化、闻风向道者,先后不一。

 

虽然嫌弃不免,倘若能心怀惭惧,畏人言公议,则孝义未泯,盘桓于胸也。

 

这个老人尽管极坦诚,但她的话同样造孽了。不该说这种“打穿后背”的话。说这话,只能让嫌弃父母的愚钝之人看了心里踏实,不再惭愧,不畏人言公议,甚至心安理得地嫌弃父母,甘当禽兽矣!

 

听其声音、观其辞色,这位老人无疑属于精明之人。精明之人最容易犯的就是轻易释放“善毒”。近人阎锡山有言:事未有不坏于精明者,此所谓“善毒”之害也。

 

故云厚德载物。未闻机敏巧智精明能载物也。

 

2024年5月8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