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敬峰 著《关学<中庸>学研究》出版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4-05-25 09:11:43
标签:

李敬峰 著《关学<中庸>学研究》出版

 

 

 

书名:《关学<中庸>学研究》

作者:李敬峰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将关学《中庸》学视为一个动态发展的整体,将其置于关学学术思想演进和《中庸》学诠释史流变的双重脉络之下,从文献学、经学史和思想史相结合的角度,对关学《中庸》学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提炼和总结;既密切注意学术思想的变迁对于关学《中庸》学发展的宏观影响,又重点从不同的视域考察主要的《中庸》学成果,揭示关学《中庸》学在诠释方法、哲学义理、主导问题等方面对关学宗师张载、理学、心学等《中庸》学的继承、融合、突破和发展,从中把握关学《中庸》学相关哲学问题的理论演进,进一步揭示出由此而形成的关学思想的逻辑脉络、主导问题和话语系统,力图更为丰满、更为厚重、更加贴近历史原貌地展现关学《中庸》学的演进历程和发展轨迹,凸显关学《中庸》学的学术价值,确立关学《中庸》学在《中庸》学史中的地位。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北宋:关学《中庸》学的始创

第一节 心解《中庸》、由明至诚:张载的《礼记说·中庸》

第二节 以中为体、求中为要:吕大临的《中庸解》

第二章 金元:关学《中庸》学的萎靡

第一节 金元关学的定位

第二节 轨辙程朱,零星推阐:金元关学《中庸》学

第三章 明代:关学《中庸》学的中兴

第一节 质疑朱注,矫正流弊:王恕的《石渠意见·中庸》

第二节 依违朱子,慎独为功:吕柟的《四书因问·中庸》

第三节 合本体工夫为一,融会朱王:冯从吾的《读中庸》

第四节 洞源达本,慎独为功:张舜典的《致曲言》

第五节 酌采朱王,阐明真性:王徵的《学庸书解》

第六节 以义理解经,融会朱王:寇慎的《四书酌言·中庸》

第四章 清代:关学《中庸》学的鼎盛

第一节 圣学统宗,调和朱王:李二曲的《四书反身录·中庸》

第二节 明道尽性,会通朱王:王心敬的《江汉书院讲义·中庸》

第三节 论道言学,推重心解:王吉相的《四书心解·中庸》

第四节 《中庸》为纲,羽翼朱子:孙景烈的《四书讲义·中庸》

第五节 广泛引证,归准朱注:王巡泰的《四书札记·中庸》

第六节 不废训诂、发明朱注:刘绍敛《四书凝道录·中庸》

第七节 首重乎诚,尊奉朱注:张秉直《四书集疏附证·中庸》

第八节 兼采汉宋,学宗朱子:李元春的《中庸论》

第九节 究心义理,发明朱注:贺瑞麟的《中庸》学

第五章 民国:关学《中庸》学的终结

第一节 关学下限辨析

第二节 赓续关学,恪守程朱:孙迺琨的《中庸全篇讲义》和《中庸集义》

第三节 墨守朱注、终结关学:牛兆濂的《中庸》学思想

结语:关学《中庸》学的特质、贡献与不足

第一节 关学《中庸》学的学术特质

第二节 关学《中庸》学的学术贡献

第三节 关学《中庸》学的学术不足

第四节 关学《中庸》学的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李敬峰,1986年生,河南洛阳人,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2020年破格晋升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明理学、四书学的研究。先后在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并在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各1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一等资助、二等资助项目,陕西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 AHCI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现代哲学》、《孔子研究》等期刊发表文章50余篇。出版专著《关学四书学研究》《二程后学研究》《二程门人》。科研成果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入选第五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国学星斗计划·新秀"奖、陕西省"青年拔尖人才"和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