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朵生】微言短语(集二)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2-07-08 08:00:00
标签:
慕朵生

作者简介:慕朵生,男,独立学者,曾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并任总编。

 



作者简介:慕朵生,男,中国儒教网站长。


整理人:羽箫(儒士社社员,新浪微博@儒士社知行学堂)


【勇於內鬥、怯于外爭——悲哀】當下的知識界也好,網民紛民也罷,因對中國對官方的不滿,形成一種凡官方組織或支持的活動就一律反對,凡官方禁止或限制的 活動就一律支持,比如我微博提到的加藤嘉一事件、解振華事件等!我有些不理解,也感到有些悲哀!我重申:內爭民權和外爭國權二者並行不悖!(2012.6.8)


【呼籲中國媒體封殺加藤嘉一】加藤嘉一在中國媒體界非常活躍,經常為一些報紙如《環球時報》撰寫評論文章,并時常在央視路面。因他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鼓吹釣魚島為日本領土,甘肅省教育廳已制止其到本省高校演講。支持甘肅省教育廳,呼籲中國媒體封殺加藤嘉一【若同意,請轉發】(2012.6.8)


【所谓公共知识分子】经常抛头露面、奇谈怪论的人倒是有,但称不上公共知识分子吧!试问,哪位公共知识分子不拿或拒绝出场费呢?所谓公共知识分子,判断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能为正义鼓与呼,是否是社会良心的守护者!!!(2012.6.8)


【关于读书和做人的感慨】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多诱惑以及职业分工日趋精密的时代,能有时间读书和写作,从事思想和学术的探索,本身就是一个很奢侈的事 情——痛苦并焦虑着!好在,真正的儒者,并非全然靠知识和学问堆积起来,儒行是为最重要的!知而不行,非儒者;行而不知,不愧儒者也!(2012.6.8)


【国学与汉学的关系】需要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框架下加以思考定位,高扬“国学为体,汉学为用”的旗帜,坚持“以中解中,汉话汉说”的原则,警惕和防范“国学”的“汉学化”。
(2012.6.8)


【国学与汉学之别】“国学”是指中国固有之学问;“汉学”是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的学问;侧重于中国现实研究的“中国学”是“汉学”的新形态。对中国人而言,“国学”是“自我观之”,“汉学”是“自他观之”。 (2012.6.8)


【所謂儒者】人,天然就是儒家的胚子。有不忍之心,行仁義之事,當下即是儒者。當然,一個純碎的儒者,最好有儒家文化的素養,有家國天下的理想,有捍衛道統、匡扶正義的行動!(2012.6.7)


【錢寧編《新論語》解構經典!!!】第一,迎合西方,學術和文化自我殖民!!!第二,論語篇章次第,皆往圣先賢反復論定,豈可打破?可笑的是,竟然有許多大碗熱捧錢氏蹩腳著作!!!錢賓四先生有知,真不知作何感想!!!(2012.6.6)


吉祥兄對朱子如此評價,大大超乎我的預料。我將宋明道心學程朱陸王學視為儒學在不同階段的特色發展,且有其時代問題意識及其必然性!(2012.6.6)


【求教于方家】退之《原道》有云:“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道德果为虚位乎?退之之言,如何诂解?(2012.6.6)


【陕西书院今何在?】首屈一指当属关中书院,但无儒者讲学(如图)!目前陕西仍然有书院之实的两大书院,当属陈忠实为院长的白鹿书院和贾平凹为院长的太白书院。实话实说:看到这两个人,尤其是贾平凹担任山长,我就知道现在的书院为什么不是书院了! (2012.6.6)


【求教诸位通儒:经与法何者为大】读韩愈《讳辩》,见有“考之于经,质之于律,稽之以国家之典”之语,此是并列语气,还是次序语气。无论如何,经与法何者为大?或者,常道与法制何者为大?“依法治国”是现代政治之根本,还是工具?(2012.6.6)


【中国有经学,无哲学】姜广辉先生要编撰《中国经学史新纂》,近来抛出了自己的构想。中国只有经学、道学、理学、心学等,唯没有哲学,所以编撰经学史,我是赞同的。问题是,经学史不能平铺直叙、庞杂无序,关键是要有经为大的立场和情怀,如鹿门《经学历史》,本乎公羊家法者也!(2012.6.6)


钱学森之子钱宁编《新论语》,称《论语》平淡无奇、颠三倒四】将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钱氏说:“当西方学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拜读《论语》时,看到的是什么?是一些散乱的道德箴言,不过是劝诫大家要做好人。箴言平淡无奇,话还说得颠三倒四。”我无语!大家谈谈看法吧!(2012.6.6)


【文化和制度变迁谁更重要?】邵建认为:今天,不是没有传统文化就没有民主宪政,而是没有制度层面上的民主宪政,就很难有传统文化的优良传承。窃以为,五四一代,恰恰是因制度走不通,才反观文化。邵建先生深谙五四,不会不知吧!当然,我不认为宪政制度这种顶层设计不重要!(2012.6.6)


【许嘉璐频发儒者之言】中华文化的主干是儒家思想,中华文化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与此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前,要客观地评价中华传统文化,必须澄清长期以来认为儒家(儒家思想或儒家学说)“保守”、“反对新事物”、“反对开放”、“重义轻利”等误识。(2012.6.6)


【外来宗教道场超过本土宗教道场】我国现有经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近13.9万处,其中佛教寺院约3.3万处,道教宫观约9000处,伊斯兰教清真寺约3.5万处,天主教教堂、会所约6000处,基督教教堂、聚会点约5.6万处。非常想知道,会所和聚会点,是个什么概念?是否合法?(2012.6.6)


【求教于方家】退之《原道》有云:“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道德果为虚位乎?退之之言,如何诂解?(2012.6.6)


【关于公民“孝假”问题】已有多位同仁希望我主笔做一呼吁书,内容为:一、行带薪休假(多半休不了)在父母寿诞时;二、重阳节法定放假一天(关键是年轻人 放假);三、行三月之丧(三年以后再说吧)!应对:少子化、老龄化、流动化、现代性下的中国人口危机、道德危机和文化危机!请讨论!(2012.6.6)


【經典闡釋須有開放性】闡釋本身就是一種開放,經典闡釋尤其如此。甚或可以說,闡釋的開放性,特別是多樣化闡釋的歧義性,是經典之為經典所在。淨空大和尚以“仁者無敵人”解“仁者無敵”,置於孟子語境下的確不合,但從闡釋學角度看,未嘗不可!(2012.6.5)


【世界環境日你做了什麽?】我家的做法:第一,吃飯後斷掉所有電器,外出散步半小時;第二,用抹布抹桌子,而不是用衛生紙!(2012.6.5)


【拉丁化汉语拼音宜废除】王浩瑜在《魅力中国话》提出确立中国话的正统地位,包括汉语普通话要作为国语,要成为国际流行语言,且汉语普通话是开放性的,比如实行拉丁字母注音方案!我不是语言专家,但认为拉丁字母注音,对汉语言文化破坏甚大,至少现在很多人都是拼音打字!(2012.6.5)


【尚不能断定广东模式即儒家文化】秋风认为,钱塘江以南中国较多保存儒家文化,这让该地区基层社会之组织化程度较高,这对其经济、社会、政治生活均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了“儒家式现代秩序”之雏形。中国是否有相对独立的治理模式,是否已经具备儒家秩序的雏形,我持保留态度。(2012.6.5)


基于某的儒教徒立场,以为孔子是生而知之的,至诚前知的。当然,孔圣虚怀若谷、奖掖后人,不以生知自居,故其言曰:“吾非生而知之”。又曰:“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012.6.5)


【关于文化自觉】我喜欢王晖的京味学术,但其《变动秩序中的文化自觉》实在一般问题不在我们要不要文化自觉,而是要什么样的文化自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费孝通老游曲阜,撰《孔林片思》,拈出文化自觉命题,厘定其主题即复兴儒家文化——此实现中国文化自觉不二之途也!(2012.6.4)


【儒学社会基础荡然无存???】 有一种主张是恢复儒学或曰建设儒教。且不谈共产党是否允许在官方批准的五大宗教旁边再成立一个儒教,这种主张本身就是脱离实际的。儒学的社会基础已经荡然无存。唯物主义或许还可与儒学中的“气本论”混为一谈,无神论怎么可能与有神论混淆?(2012.6.4)


【我们都是客居者】看到江海客一生兄的名字,忽然想起东坡的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感慨万千,曰:无论身居何处,只要我们找不到自己的精神寄 托,找不到这个民族的精神家园,即使我们身居豪宅,但都永远是客居者!维科云:“我是故乡的异客!”孟子云:“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 (2012.6.1)


【北京司机的仁义道德观】晚上打车,中间和儒学同道通电话,谈及孔子。后来司机师傅说:孔子说做人要有仁义道德,但还有谁能做得到呢?假如有个老太太被撞 了,过去一百个行人都能未必能有一个人停下来救护!我的礼仪廉耻,就是如果你丢了钱包,我会追上给你!我说,师傅,这就是仁义道德!(2012.6.1)


【不算是秘密】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从事儒学事业,只是我的业余爱好,而非我的职业。但是,唯有业余的而非工作上的爱好,才是一个人真正的志向所在。所以,尽管研修并推动儒学复兴只是我业余生活的绝大部分,但却是我的生命指向。(2012.6.1)


【我对私塾的看法】学在山林,道在民间!我支持私塾以及书院、精舍等志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任何民间道场的存在和发展。但一是须以研修儒家文化为主,二是须读 书和礼仪相结合。此外,私塾是必要的,但不是重要的,关键是将儒家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这是解决中国文化歧出的根本方式!(2012.6.1)


【我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看法】下面这个六句话很重要:文化意识、文化自觉、文化自尊、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安全。很显然,实际上只有很少人能做到这点。 正因如此,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人,包括我,会感到痛苦和焦虑。不过还好,信之弥坚,痛苦愈小!毕竟,儒家文化是用生命来传承的!(2012.6.1)


【关于我推广儒学的效果】这 个不好说。事情是自己作的,效果是别人说的。但我建议你看看儒教网和儒教复兴论坛的几大呼吁书,包括以孔子誕辰為中國教師節(54學者),慎重對待耶誕節 (10博士生),致電影孔子劇組公開函(60家儒家社團),停建曲阜耶教教堂(儒家10學者)等,数十万点击量或算一效果吧。(2012.6.1)


【我推广儒学的方式】礼有来学,无往教。推广云云,儒学中衰不得已而为之而已。我的方式包括,建立儒教网站和论坛,撰写学术及评论文章,邀请国内外儒家学 者、社团、网站等发布公开呼吁或抗议,支持并参加民间儒学同道祭孔等礼仪活动等。更重要的是,我力图按照儒学理念,像一个儒者那样生活!(2012.6.1)


【答我为什么推崇儒家文化】一个人若没有了历史,就会得失忆症和精神分裂症;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了历史、文化和传统,同样会如此。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主体、主干和主导,既能为中国,也能为我自己,提供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所以我推崇儒学并献身于她的复兴和重光!(2012.6.1)


【请帮忙,一起想】我想叙说几点我们这个国家、政府、社会值得我感恩的好处,请帮我提供点线索!我在微博几乎没有看到人性的亮点,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相去甚远,我有些郁闷和失落!(2012.5.31)


祝贺女儿六一儿童节快乐!虽然我认为三月三风筝节应是中国孩子最宜过的节日!原谅爸爸,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参加你学校的家长会了,已很久很久没有在你记事本上签字了!不过,爸爸是最爱你的!永远!(2012.5.31)


王绍光对西式民主评判有力,但对中国民主之路尚无建树,盖其缺乏传统和儒家支撑之一环也!//@刘毅-法学院: 绍光兄应该再讲讲重庆,不知能否坚持己见?(2012.5.28)


【梁漱溟不认为儒学是宗教】原因是中国更重伦理和道德,故淡于宗教,远于宗教窃以为,过去儒教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就像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空气,所以中国人感觉不到儒教的存在而已!今则不然! (2012.5.28)


【徐悲鸿宗教信仰填儒教】上次提到,蔡元培先生出国期间宗教信仰栏填的是儒教,今得知,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建国前在自己的护照宗教信仰一栏,填的也是“儒教”。 (2012.5.28)


【纪念胡适逝世50周年】他是个典型的自由主义者,早年反传统,但更研究传统;晚年依然坚持自由主义理念,但对儒学和传统多了一份温情和敬意。不过,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身上体现了传统士大夫的风骨:本着良知,追求光明和正义!他是我这个儒生的榜样,我自愧不如!(2012.5.28)


支持弘毅、徐柯设想。秋风的贡献,是在自由主义和儒学存在巨大张力的情况下,不再像港台新儒家一样,将内圣开外王即儒学开出自由和民主的新统作为根本政治诉求,而是直接诉诸儒学基本价值,通过儒学宪政方式,吸收自由、民主观点,虽有因革损益,然无改道之实,纯儒之行也!(2012.5.28)


【两岸学生谈恋爱——中国统一新方法】5月26日,中共中央台办副主任叶克冬在台湾“首府”大学表示,大陆生来台就学制度刚建立,不急于进展太快,以便保证陆生质量。叶克冬称,大陆生要多了解台湾,他鼓励来台陆生多与台湾学生谈恋爱,了解台湾的思想与文化。
(2012.5.27)


在政绩、面子成为当下官员首选之际,白水县长此举难能可贵,不仅保护了传统文化,而且从长远看必将收可观的经济效益,造福当地民众,而这正是仓颉所乐看到的,可谓不负往圣先贤矣!(2012.5.27)


无语泪双流! 【这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广东模式”?】3月20日下午6时,两人去天河城逛街时,被强行塞入面包车,众目睽睽下,被押着穿过闹市,开入越秀区法院。姚在 拘留所关了13天。李洁娥直到3月28日才离开,让她惊惧的是,家已成废墟。就在被关押的次日,3月21日,房屋已被越秀区法院“依法”拆除。(2012.5.21)


中国外交取得重大胜利!在不知劫持殴打中国渔民的朝鲜方面为何机构和人员的情况下,在我渔民没有获得任何道歉和补偿的情况下,我们安全赢回了被绑架劫持人员!(2012.5.21)


【如何建儒教】上次说到,我问庞朴公,很多学者不认为儒教是宗教,怎么办?庞公回答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信儒教的人,要不断呼呼,向公众展示,关键是像 儒教徒那样生活,儒教就出现了。在这里,可再加上一句:即向孔华威先生那样,每次在自己的宗教信仰栏里,必填儒教——若遭拒绝,必申诉!(2012.5.20)


【蔡元培先生信仰儒教】看到孔华威先生说以后再宗教信仰栏填儒教,甚为感佩。我多次说过,民国时期,儒教和士大夫流风遗韵犹存。以极力引进西学和西式教育,又禁止读经的蔡元培先生为例,一九0八至一九一二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期间,他在宗教信仰栏里填写的是“儒教”!(2012.5.20)


【期待马英九就职演说阐述两岸文化政策】我一直认为,马英九就是一名儒教徒,就是一名传统的士大夫,无论其祭孔、祭黄帝陵,还是坚持中华文化正统,做中华文化领航者!台湾是儒家文化的试验区!(2012.5.20)


【老外氣憤北京出租車難打】上午開完會,率先竄出來打車,半天不果,結果出來個德國人,聊了近二十分鐘,我還給他起了個中國名。他問我北京為何如此難打到 出租車,我回答說:一是北京人收入提高,打車人增多;二是出租車司機因油費上漲、份費提高,賺不到幾個錢,紛紛轉行。最後,兩人同到地鐵站告別(2012.5.20)


【中國國服要有共識】今天見一朋友,穿中華立領主持國際學術活動,對我說:作為中國學者,在正式場合下,穿中國特色的禮服,是對外國朋友的尊重!【評】中 國社會宜有國服共識!所謂國服,即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服裝,如漢服、唐裝、旗袍、中山裝、中華立領,皆在其列。至於中華禮服或正裝,我喜歡中華立領!(2012.5.19)


【严重抗议】教育部禁止高考学生用繁体字、文言文写作文!评:教育部是中国最没有教育水准、最没有文化素养的部委,因为阅卷老师根本就不认识繁体字,看不懂文言文!马英九说台湾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称繁体字是正体字,我支持!!!(2012.5.18)


李向平先生对陈明公民宗教持欣赏态度,对蒋庆儒教宪政之主张持警惕态度。我深受蒋庆影响,所论不出其囿,更承认当下反王道者比反民主者多。但是,数量不代表质量,是吧?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绳墨”。又曰:“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2012.5.17)


【我為何反對民主】民主是程序的而非實質的,是數量的而非道德的,是大眾的而非精英的,是慾望的而非理性的,是平面的而非立體的——從孔孟到柏拉圖亞裏士多德,無不認為混合政體優於民主政體!簡言之,民主政治就是庸俗化的政治!(2012.5.16)


我的意思是說,過去,現在和將來,中國都需要自己的傳統,以為前行的基礎和動力,而不是包袱!一個國家和民族,沒有歷史,沒有傳統,沒有文化,就會像一個 失憶的人一樣,思想和信仰只能是散亂無章!那麼,如果伊承認自己犯過錯誤,就應該幡然醒悟、痛改前非,而不是僅僅說句現在我們需要傳統了!(2012.5.16)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明儒刘宗周在《重刻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序》谓:“良知之教,如日中天。昔人谓:‘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良知者,生而即有、不假外求者是也,即孟子所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2012.5.16)”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该赞词在宋明儒林中已经颇为盛行。在明代则有杨慎《丹铅余录》、叶盛《水东日记》、胡应麟《少室山房集》等都曾加以摘录或征 引。此外,该赞词还衍生出许多变语,如明刘宗周《论语学案》的“天不生仲尼,万世如聋瞶”,又如明冯从吾《少墟集》的“人不学仲尼,万古如长夜”等(2012.5.16)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韩愈说:“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朱子说:“自尧舜以下,若不生个孔子,后人去何处讨分晓?”阳明说:“孔孟之训,昭 如日月。”又说:“非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以上诸儒所言,透露的正是“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的意思。(2012.5.16)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冯友兰先生在《新原人》一书提到的“天若不生人,万古常如夜”等。冯先生变“仲尼”为“人”,文意致也!至若变“长”为 “常”,恐是无心之为,但“常”字意境又不如“长”字,盖“常”之外还有“非常”,则孔子不生亦会有“非常”,比照“如长夜”而言,降低些许孔子的地位(2012.5.16)


【共赏】陶渊明《饮酒》第二十首: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纯。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洙泗绝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 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2012.5.16)


道德不是发明的,诸如八荣八耻就是发明的道德。道德是人性的普遍诉求和传统的积淀。有道德没有法律的国族,或不堪法制国家云云,但只有法律没有道德的国族,肯定不是一个高尚和优雅的民族!(2012.5.16)


【感悟】博士未必是官员,官员一定是博士;一个人苦攻博士学位有点傻,不如苦攻官位,然后再求博士,轻而易举!原人大校长纪宝成说:“中国最大的博士群体并不在高校,而是在官场。”信哉!(2012.5.16)


【回答儒教是不是宗教的疑问】记得有次请益于庞朴公,问:大部分学者不认为儒教是宗教,如何应对?庞公答曰:这不重要,关键是你认为儒教是宗教,她就是宗教了——有一批认为儒教是宗教的人,向公众展示,向官方呼吁,重要的是像儒教徒那样生活,儒教就出现了!(2012.5.14)


以对上帝的信仰作为立国的基础,是不是说耶教就是事实上的国教,而不是法律上的国教。公民宗教的要义,我以为就是公民对宗教信仰的自由选择,未必能成为事实上的国教。这个似乎要有个区分!(2012.5.14)


共和肇造,熊十力拒绝门生赴台或赴港邀请留在大陆,其后即上书毛公,希望能创办中国经典研究所,积数十年之力培养精通原典的人才,惜乎未被采纳。高考的确不是选拔官员的,也不是选拔文化大师的。窃以为,高考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目前高考向权贵和资本低头!!!
(2012.5.14)


在港台新儒家中,我是最喜欢钱穆先生的,尽管余英时先生并不认为钱先生是新儒家。读钱先生书,想见其为人,而且敦厚自然,娓娓道来,欲罢不能。读其他诸家 之书,如牟宗三、唐君毅,则甚是苦。徐复观尚好些!无论如何,以西学格义中学,失之远矣,蒋庆先生视港台新儒家之为歧出,是耶!(2012.5.14)


@吴钩1975 : “民主政治为今日中国惟一所需,此毋烦论,盖惟有民主政治,既为世界潮流所归趋,抑亦中国传统政治最高理论与终极目标之所依向,故亦惟有民主政治,始可适应现势,符合国情。”——钱穆,一九四五年。
此是吴兄仅勾出钱穆先生对民主肯定的表述,但钱先生还有对民主过于关注程序化和大众化,而欠缺道德意识等因素的批评。另,钱先生尝言:三代之制在美国,但又将宰相制、科举制、御史制、国史制等,视为中国古代民主政治的创举,盖对君权和专制,有所限制也!(2012.5.14)


從“新文化運動”算起到現在,大體上已經歷了三、四代人,中國文化已然丟失殆盡,以至於人們把儒教傳統,視為外在於自身生命的東西,當作客觀存在的物件, 加以把玩和鑒賞甚至挑剔都很容易,但對之抱以“瞭解之同情”與“溫情和敬意”卻很難,更不用說作為自己立身行事的法式了。(2012.5.13)


“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儒教重建未必能給人帶來物質生活上的收益,甚至需要國家和公眾提供必要的物質保障,但卻能收拾人心,維繫道德,康健社會,拯救國家和民族——此為儒教重建的無形之利、無利之利,乃利之大者。(2012.5.13)


中國目前已經處於深刻的危機之中,不是政治的危機,不是社會的危機,而是人心的危機,是精神和信仰的危機。這樣的社會,這樣的國度,人人以自我為中心,人 人彼此視為敵人,最終是人人無法倖免於難——此是國家和民族之大危機、真危機。解決此危機之道,就是重建儒教,從精神和信仰層面安頓人的身心性命(2012.5.13)


中國思想文化領域迭經進化論、無神論、科學論和革命化、西方化、市場化的衝擊,至今天整個社會都沒有了神聖性和敬畏心。國人從懷疑鬼神到批判聖賢,從顛覆道德到罔顧法律,從挑戰人倫到蔑視生命,名教覆亡,綱常淪陷,倫理失範,風俗坯變,人將不人,國將不國。
(2012.5.13)


中國人生於斯,養於斯,耳聞目染,習與性成,天然就傳承著儒教的文化基因,天然就對儒教的教義和禮儀有一種親近感。所以,儒教的根蒂和基礎在中國。海外華 人華僑以及儒家文化圈保持儒教的努力固然難能可貴,但是最終儒教能否復興和重光,關鍵在於十四億中國人能否選擇儒教,中國能否走儒教化的道路。(2012.5.13)


儒教無疑是世間最具普世性、包容性的宗教。因為最具普世性和包容性,所以儒教的原始初衷和遠大理想,是要為全天下的人,並且是基於全天下人的一種內在需 要,提供一種精神信仰和價值體系。事實上,儒教傳承五千年,流化全中國,並及部分周邊國家和地區,這就是儒教吸引力、凝聚力、生命力的體現。(2012.5.13)


猶太教認為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選民”;美國人認為美國是“山巔之城”,並由此形成“美國例外論”即“美國最優論”。“上帝的選民”已然在耶教徒意識中泛化 為因崇拜耶和華而蒙受其“恩寵”的所有的人,強化了“信耶穌者上天堂,不信耶穌者入地獄”的教條,使耶教越來越成為偏頗性、排他性、極端性的宗教(2012.5.13)


錢穆先生說:孔子之教直面人性、人心、人生,是關於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學問,極具體,但可達于極玄遠;極親切,但可達於極超脫;極平實,但可達于極幽 深;極分別,極零碎,但可達於極會通,極圓成。論其出發點,則人人盡知盡能;求其歸宿處,亦人人易達易到。而其中間過程,則可以極廣大,極多端。(2012.5.13)


儒教不存在“天定選民”的觀念,從不認為只有魯國人或齊國人天生就是儒教徒,趙國、魏國的人天生就不是儒教徒,或說就不能成為儒教徒。錢穆先生說:孔子思 想,乃針對世界全人類,無古無今,無地域之隔閡,無種族,無國界,無老無幼,無男無女,無智愚,無貴賤貧富,無種種職業階級,無一切分別設教。(2012.5.13)


人的信仰需求與生俱來,無法回避,不可剝奪,只能是要麼信仰這種宗教,要麼信仰那種宗教,而不能不信仰和無信仰。重建儒教,就是遵循天命之性,守護人的信 仰,呵護人的精神,賦予人的生命生存生活以神聖的、高尚的、優美的價值和意義,使人得以順天之命,盡天之性,最終達至天人合一的莊嚴境界。(201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