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书院2024年第十二期读书简报 ——师生研读《史记·周本纪》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4-06-09 18:17:32
标签:

落笔书院2024年第十二期读书简报

——师生研读《史记·周本纪》

来源:“海南落笔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十一日壬午

          耶稣2024年5月18日

 

2024年5月12日上午九点,落笔书院开展了本学期第十二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由陈彦军老师讲解并翻译,其余同学给出自己的见解。

 

 

 

陈老师首先翻译解释,全面概述了《史记·周本纪》的东周部分。陈老师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开始讲,讲到从此时开始,周王室开始衰败,齐、楚、秦、晋等诸侯国开始强大,政令开始由诸侯国们掌握。郑庄公曾来朝见周桓王,而周桓王不予郑庄公礼遇,郑国于是开始怨恨周王室,并且和鲁国交换了周天子用来祭祀泰山的许田。陈老师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东周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诸侯不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东周时期礼崩乐坏与周王室自身不守礼,导致上行下效有关。

 

平王东迁不到一百年,春秋时期首位霸主齐桓公出现,他任用贤相管仲,并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成功成为了春秋时期首位霸主。此后春秋时期又出现了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越王勾践等霸主。其中的楚庄王甚至曾派人到洛邑向周天子打听有关九鼎的情况,这更是反映了周王室的羸弱。陈老师认为楚庄王的称“王”以及后来更多的诸侯国国君称王反映了诸侯国们早已把周天子不放在眼里了。

 

 

 

陈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史记》中为什么要特别强调鲁隐公即位的年份,因为孔子所作《春秋》就是记述从鲁隐公即位开始的历史,《史记》中强调这一点也是反映了司马迁的儒者身份。周定王十六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消灭了智伯并瓜分其领地,三家分晋开始,意味着历史由春秋向战国的过渡。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王室放置九鼎的王城地震,周王也分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史记》中周太史对秦献公所说的:“始周与秦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似乎预示着周朝的灭亡,新的王朝即将兴起。周赧王即位后,周王朝唯一控制的地区洛邑也分裂成了东周和西周,周赧王迁都到西周。周赧王五十九年,秦昭王派兵进攻西周,西周君投降,献上西周地区的全部城邑和人口。周赧王去世后,周的百姓向东逃亡。不久后,秦取得九鼎并灭掉东周。周王朝断绝了祭祀,周朝也就此灭亡。

 

 

 

在文本的最后,司马迁总结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历史,并指出汉朝建立后积极寻找周王室的后人,找到之后将周王室的后人封为周子南君,以恢复和继续周室对其祖先的祭祀。陈老师认为,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兴灭继绝”的传统,在王朝灭亡后,后来的朝代要给之前朝代王室的后人一块封地,让他们可以继续祭祀祖先,同时也表现出对之前朝代的尊重。

 

陈老师领读结束后,社会学2301班蔺睿熙同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周制似乎比秦制更有生命力,周朝拥有八百年的国祚,而秦制只有十五年的国祚,秦之后的王朝的国祚也鲜有超过三百年的,与周朝八百年的国祚根本无法相比。周朝的这种权力与责任下移的手段似乎更能维持一个王朝的长期存在。周朝的文化也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流,周武革命后的周朝将原先商朝的鬼神文化改为了一种更具人文主义色彩的文化,人的价值高于鬼神,“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正是表达了这一内涵。而孔子在春秋时期所要恢复的也正是这种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的,重视人的价值的周代文化。正如孔子所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代的人文主义,民本主义的文化深刻改变和影响了中国历史,对今天的中国也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