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鸿儒】荀子论解蔽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经典新解系列
发布时间:2024-06-10 14:44:29
标签:

荀子论解蔽

作者:陈鸿儒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廿七日戊戌

          耶稣2024年6月3日

 

《荀子》中的《解蔽》篇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专论思想修养的经典名篇,梁启超评价它“其言精深而肃括(意思是恭敬而有法度),最当精读,且应用之于修养”。在这篇文章中,荀子痛感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种种无序状况,深察其背后的思想根源,精心开出“药方”,极力向世人展现光辉的理想人格及思维境界。细读此篇,荀子作为先秦继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其强烈的淑世情怀扑面而来,深沉的哲学智慧沁透人心。

 

“蔽于一曲”:一种思想通病

 

荀子指出,人们思想上的一个通病就是“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其意思是:受局部性的东西蒙蔽,而不能明了真理。

 

那么,造成蒙蔽的情形有哪些呢?有什么危害呢?在荀子看来,万事万物之间存在差异以至对立,这些差异、对立面之间互相遮蔽。比如,在喜好与厌恶、开端与结局、远处与近处、广博与表浅或过去与现在二者之中,如果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个方面,就不可避免地会陷于片面性,从而蔽而不明,甚至塞而不通,而这就会招来蔽塞之祸。荀子从君王、臣子与诸子百家三个方面举例详谈蔽塞之祸。商王纣被爱妃妲己、宠臣飞廉所蒙蔽,听不进忠臣微子启的劝谏,因而思想惑乱、行为荒唐,最终丧失九州之地,国都变成废墟。宋国臣子唐鞅被权欲所蒙蔽,赶走了贤明的太宰戴驩,自己最终身首异处。法家人物慎到只从刑法方面把握大道,施政时受刑法蒙蔽而不懂得贤人的作用,结果是内政陷于混乱,外交上使人迷惑。蔽塞之祸,可以说是史不绝书。

 

如何解蔽

 

一个人知道了思想通病、看见了蔽塞之祸,就要时时刻刻注意解蔽。荀子从两个方面提出解蔽的方法。

 

一是不带偏见地列出全部的情况,并以正确的标准加以衡量,所谓“兼陈万物而中县衡焉”。兼陈万物,就能站到一个更高的视角看待喜好与厌恶、开端与结局、远处与近处、广博与表浅、过去与现在,认知不受它们的蒙蔽,万事万物无不呈现其本来面目。而正确的标准就是“道”,即规律与原则。荀子认为,心里懂得了道,就会认可道;认可了道,就能够始终持守并坚定不移地反对不合于道的思想;以认可道的心看人,就会与同道之人携手同行,而决不与道不同者同流合污。善治的关键就是要懂得道。道是恒常的,从作用上看千变万化、举之不尽,不是从一个角度就能完全把握的。认识有片面性,往往是因为只从一个角度把握道。只有精通于道的人,才能不局限于某一项事务,而能长袖善舞、兼治万物。农民虽然擅长种田,但未必可以做管理农业的官吏;商人虽然善于做生意,但未必可以做管理市场的官吏;工匠虽然精通制造器物,但未必可以做管理制造的官吏。而有些人,未必会这三项技能却能够管理这三种职业。这是因为,前面三者只是精通于某一项事务的人,而后者是精通于道的人。

 

二是虚心、专心与静心,所谓“虚壹而静”。心可以储藏、“兼知”,即同时了解不同的事物、运动,但也可以放空、专一、安静。虚,就是不因为已有的认识妨碍接受新的认识;壹,就是专注于某一事物时能够不受另一事物的干扰;静,就是不让幻梦与纷杂的思绪扰乱认知。人要涵养一颗“虚壹而静”的心,这样,心就如同一盘端正地放置而不加以搅动的水,污浊自沉,清明在上,足以照见自己的胡须眉毛甚至皮肤的纹理。人要涵养一颗“虚壹而静”的心,这样,就会领悟人心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自作主宰:心,是身体的主宰、精神的主管,是它发出命令而不是身体其他部位发出命令;心,能够自己限制自己、自己驱使自己、自己裁决、自己选取、自己行动、自己停止;外力可以强迫嘴巴或闭或开,形体或屈或伸,而心却不能由外力强迫改变其意志,不论处境如何,心都可以做到认为是对的就接受,认为是错的就拒绝。

 

光辉的理想人格与思维境界

 

一个在解蔽上高度自觉、不懈努力的人,必将塑造出光辉的理想人格,锤炼出“大清明”的思维境界。荀子在《解蔽》篇力倡“主其心而慎治之”或者“仁知且不蔽”的理想人格,而达致“大清明”思维境界者在他看来就是“大人”。

 

“主其心而慎治之”是针对君王而说的。周文王吸取了商纣“惑其心而乱其行”招来蔽塞之祸的惨痛教训,认真慎重地治理国家,因而能取代商王纣得到九州,生时被天下人歌颂,死后被天下人哀悼。这就是君王“主其心而慎治之”从而得到不蔽之福的典范。“仁知且不蔽”是针对臣子、思想家乃至普通人说的。齐国大臣鲍叔牙仁智兼备,不受蒙蔽,倾力支持管仲,其名声利禄福分可与管仲比肩。孔子仁智兼备,不受蒙蔽,能集思想之大成,其德行可比周公,名声可比三代开国之王。他们都堪称因“仁知且不蔽”而得到不蔽之福的典范。

 

从“虚壹而静”功效的角度,荀子提出了“大清明”的思维境界。他对这种思维境界毫不吝惜赞美之词。在他眼里,达到“大清明”思维境界的人,能通观万物而看清真相,考察治乱而知晓法度,治理天地而把控万物,推行大道而包裹宇宙;这种人不羡慕过往,不担忧未来,没有忧愁怜惜的心情,时机到了就行动,外物来了就应对,事情发生了就解决,对于是治是乱、是对是错,无不明明白白;这种人就是能与日月同辉、德被八方的“大人”。

 

在《解蔽》篇,荀子层层深入地剖析,从现象到本质,从思想“病理”到思想“药方”,最终落脚于思维训练、人格养成,尽显其说理深透、为文浑厚的特色。通过创建包括“解蔽”论在内的思想系统,荀子在赓续中华文化、重视道德传统的同时,大大拓展了重视认知的维度。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