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哀怨与节制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6-10 20:10:18
标签:

《诗经》中的哀怨与节制

来源:“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廿九日庚子

          耶稣2024年6月5日

 

2024年5月31日晚,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求是学院紫云碧峰学园主办的“经典研读社”第二期“《诗经》:伦理与政治”第四讲在碧峰4舍师生交流咖啡吧如期举行。本次讲座以“《诗经》中的哀怨与节制”为主题,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讲师朱赢主讲,校内外诸多师生热情参与。

 

 

 

讲座伊始,朱老师阐明了以《诗经》为中心的中国古典诗学的基本功能。“风”在诗六艺中居于首位,它的意蕴十分丰富。“风”的首要涵义是“自然”,也取“风化”之意,《诗大序》云:“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这表明诗兼具教化和讽谏两种功能。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在中国传统长幼有序的尊卑关系中,下级往往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向上级表达自己的建议或想法。《颂》大多与祭祀有关,而根据古典诗教的说法,《风》《雅》一般涉及人性、情感、风俗和政治事件等内容。从诗教的眼光来看,由《风》《雅》的编纂可以窥见周王朝的历史演进和政治德性的变化,既反映了王朝变迁的历程,也是向“君子(即君王)”言明志向。

 

朱老师指出,《诗经》中《凯风》《小弁》两篇讲述了由父母之过而造成的苦楚和灾祸,如何面对父母之过是一个重要的伦理难题。中国古代有两种主要的尊卑关系:亲子和君臣,两种关系紧密连接。《孟子·告子下》中,孟子与公孙丑曾围绕《凯风》《小弁》二诗是否为“小人之诗”展开辩论。孟子云:“《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小弁》的哀怨实际上仍然彰显了亲亲之道。《凯风》中亲人的过错小,而《小弁》中亲人的过错大。孟子曰:“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亦不孝也。”倘若父母过错大却没有一点埋怨,就是对他们疏远、没有感情;而如果父母过错小就去怨恨,可谓“矶”,即受不了一点刺激,因而是不孝。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在处理亲子关系面临的极端情况时,儒家诗教将个人情感的哀怨引向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品格,体现了节制中和的教义。

 

 

 

其次,朱老师带领现场师生精读了《凯风》全诗。《凯风》在《邶风》中,《邶风》紧接《二南》,是变风之始。《凯风》的字面意思,主要歌颂母爱的伟大。诗名“凯风”展现南风的生命力,“凯”取凯旋、快乐之意,把母亲比作南风,赞美了母亲的温暖包容和养育力量。诗句“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劳”比喻养育子女的辛劳和病苦,表达了内心对母亲的感激和喜悦。第二章“薪”区别于“心”,意在强调母亲将孩子养育成人,“母氏圣善,我无令人”,表达了对母亲将要离开的自责和悲伤。第三和四章出现了“有子七人”,也是后来闻一多《七子之歌》的典故来源。这首诗包含了古代人对待父母之过的基本情感态度,即父母犯错时要“顺其令、和颜色”,用子女的委曲求全承担情感中的痛苦,正因此《凯风》被后人称作“美孝子”诗。《礼记》云:“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子女不可以直接地去指责母亲的决定,而是用委婉的方式,和颜悦色地用自责来曲折传达出自己之“怨”,彰显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之义。

 

再次,朱老师为现场师生细致解读了《小弁》全诗。根据毛诗的说解,《小弁》不仅描述了家庭中亲子关系的矛盾,还牵涉到西周灭亡的历史。《大雅》《小雅》与西周灭亡的历史紧密相关,大量诗歌记载了周幽王的灭国之故。《小弁》通常被解读为周幽王放逐太子姬宜臼,以太子姬宜臼的口吻表达了对周幽王的讽谏,实属长歌当哭,八次反复表达了深深的哀怨。第二章首句“踧踧周道,鞫为茂草”指本该平坦的大道长满荒草,比喻周幽王即听信褒姒的谗言,毁坏了政治德性。太子自述道:“我心忧伤,惄焉如捣。假寐永叹,维忧用老。心之忧矣,疢如疾首,”“假寐”意为“和衣而卧”,表达了太子深深的哀痛和控诉,被父王流放后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命运沉浮中感受着对骨肉亲情的深深绝望。第三章“维桑与梓”中的“桑梓”指代家乡,在古代指代长辈。太子感叹自身正如“譬彼舟流,不知所届”,不为父王和继母所容。诗中反复出现六个“心之忧矣”情感愈来愈浓,太子内心之悲哀和忧虑如滚滚江水扑面而来。朱老师指出,《小弁》涉及的不仅是一个家庭伦理中继母夺权的事件,更是一个政治事件。由亲子之情延伸到家国情怀,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最淳朴深厚的感情。

 

 

 

最后,朱老师深入阐释了家庭伦理与政治德性之间的关系。《凯风》《小弁》二诗并非只涉及家庭内部的伦理关系,而是指向君王应该如何培养良好的政治德性。朱老师将《史记》和其他史书的记载进行对比,揭示了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大一统”和“正当历史”意识。古代亲子关系不仅是温情,还关涉许多激烈且复杂的政治问题。孟子提到舜“五十仍然慕父母”,对父母的顺从和容忍是统治和教化天下百姓的重要品质,也体现出中国古代真正的政治底色是伦理关系,这种伦理关系必须承受家庭亲子间的激烈冲突。尧、舜、禹三代之所以成为悬置于中国古代历史之上的最好盛世,正是因为其对亲子关系、家国秩序的处理提供了后世效仿的最佳典范。朱老师最后还带领现场听众赏析《召旻》全诗,《诗经》寻求一种平衡中和的情感状态,即诗要“发乎情止乎礼”,学会合理适度地克制情感,才是中国古人追求的良好品格和诗意之美。

 

 

 

在讲座的问答环节,现场的师生踊跃提问。朱老师依次回答了如何理解孔子“哀而不伤”中的“哀”、如何看待传统孝道与政治德性的冲突等问题。朱老师强调,当我们回看历史、研究古典文学时,更需要站在历史当事人的视角,以当时时代的风向与观念来感受诗歌中体现的感情和秩序,才能真正体悟到其中蕴含的美学与智慧。整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拉下帷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