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栋】战国竹简推进“夏商周释地”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7-01 09:25:10
标签:

战国竹简推进“夏商周释地”

作者:魏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出战国竹简地理史料的整理与研究”负责人、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副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十三日癸丑

          耶稣2024年6月18日

 

20世纪以来,“地不爱宝”(大地不吝啬它的宝藏),出土文献大量涌现,70年代以后更是进入出土文献大发现时代。出土文献主要指地下出土的带有文字信息的文物资料,甲骨文、金文、简牍是其大宗,还有玺印、封泥、陶文等杂项类。其中的地理信息,给“夏商周(包含西周、东周)释地”工作不断注入新动能。而战国竹简因其出土数量不断攀升、文字内容丰富且连贯,日益成为推进“夏商周释地”工作的强引擎。

 

地理史料价值

 

目前发现的战国竹简除小部分为战国晚期秦简外,其余全部属于楚系简牍。按照内容性质,战国竹简可分为典籍简与文书简两大类。前者如上博简、清华简、安大简等,后者如曾侯乙墓竹简、包山楚简、葛陵楚简、三眼井楚简等。两类竹简都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史料,对于利用二重证据法开展“夏商周释地”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战国竹简往往可见传世文献失载或与传世文献记载有异的地理史料,为破解上古史的地理谜团带来新线索,也能增进对上古时期人们地理认知的了解。例如,作为华夏大地的代名词“九州”,上博简《容成氏》记载,“九州”为夹州、涂州、竞州、莒州、蓏州、荆州、阳州、叙州、且州。《容成氏》“九州”既不同于经典的《尚书·禹贡》“九州”,也与《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尔雅·释地》中的“九州”存在显著差异,被视为战国时期别具一格的新“九州”系统。

 

战国竹简能够激活旧有的地理史料,引起对过往不受关注边缘地理史料的重视,或可凭借纠正对旧史料的错误认识并基于此发掘出新的地理史料。清华简《汤处于汤丘》记载夏代末期“(商)汤处于汤丘”,一度被认为是一条全新的史料,后来学者发现北宋类书《太平御览》所引《尸子》便记载有“汤复于汤丘”。清华简“救活”了长期被忽视的《尸子》汤居汤丘的旧史料。《左传》襄公三年记载,楚令尹子重伐吴,“为简之师”。自西晋杜预将“简”字解释为动词选练后,千余年来人们未能真正读懂“为简之师”这句话。上博简、清华简中常见“为城濮之行”“为平阴之师”“为南怀之行”等“为某之师/行”文例,据之可推断《左传》子重“为简之师”意思当是在简地打仗,“简”字乃是地名。

 

当然,在带来新知的同时,战国竹简蕴含的新地理史料往往也会引发一些新的学术课题。清华简《楚居》记载:“(熊)丽不从行,溃自胁出,妣厉宾于天,巫并赅其胁以楚,抵今曰楚人……至武王……众不容于免,乃渭疆浧之波而宇人焉,抵今曰郢。”《楚居》以楚人视角记述楚事,为楚人、楚国与楚都郢得名的缘由提供了全新且可靠的资料。随之而来产生了如何理解《楚居》“巫并赅其胁以楚”“渭疆浧之波”含义的新课题,能否正确解决新课题对准确理解楚、郢的得名缘由关系颇大。再如,包山楚简、葛陵楚简、清华简《楚居》提供了30余个不见于传世文献的“某郢”等形式的楚王居处地名,如何认识其性质并考证其地望无疑是又一研究方向。

 

赋能上古沿革地理研究

 

所谓沿革地理,是指历史时期疆域与政区的沿袭、变革及历史地名变迁。战国竹简丰富的地理史料,为推进上古疆域、政区与地名研究提供了强大动力。

 

地名研究主要包含对地名的音、形(写法)、义、位(地理实体的地望与范围)等要素的研究。具体到上古地名研究,最受关注的是地名地望。合理运用地名系联、通假等手段,并注意地名层级、类别等多种制约因素,有望考证出一些上古地名地望。战国竹简中的地理信息提供了地名地望考证的新线索。例如,《左传》记载吴楚两国发生鸡父之战,但并无明显的信息来推定鸡父的地望。清华简《系年》第十五章:“伍鸡将吴人以围州来,为长壑而洍之,以败楚师,是鸡父之洍。”州来在今淮河北岸的安徽凤台县,吴人通过开挖名叫鸡父的长沟(地名鸡父由此而来)攻打州来,暗含了鸡父当在淮河北岸且与州来不远的信息,再结合《水经注》有关鸡水、鸡陂的记载,可以推定鸡父当在今安徽凤台县境内,这是近年来利用战国竹简新资料考定上古地名的一个代表性案例。战国竹简还对校正传世古书地名文字起着显著作用。传世先秦古书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抄、翻刻,难免存在失真之处。一般来说,战国竹简保存了先秦古书更本真的原貌,往往更可靠。经审慎考量,判断《左传》郑伯克段的“鄢”当作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的“邬”,《左传》春秋吴师入郢战争期间秦楚联军破吴的首战之地“沂”当作清华简《系年》的“析”,二者皆因历史上字形相近而致混。

 

疆域、政区是沿革地理的核心内容。西周以降,列国间战争频仍,疆域盈缩变化剧烈。东周列国的疆域研究存在不平衡问题,对一些大国(如楚、晋)疆域的研究相对充实,中小国家(如郑、宋)疆域研究则比较薄弱。战国竹简中的疆域变迁史料,一定程度可以改变东周列国疆域研究不平衡的现状,也有助于列国疆域研究走向精细化。例如,清华简《郑文公问太伯》“(郑武公)西城伊涧,北就邬、刘,萦轭蒍、邘之国”,可增进对春秋初期郑国西北部与周王室之间疆域划分的认识。再如,清华简《系年》第二十三章记载战国前期郑、楚、韩、魏激烈争夺榆关地区,发生桂陵之战、武阳之战等。榆关地区的多次易手,细化了对当时列国在这一地带疆域变动状况的认识。在政区方面,战国竹简中有较为丰富的不同层级政区资料,尤以县级政区资料最受关注。在战国竹简中已经累计发现近百处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县级政区地名,这些县级政区大都属于楚县。包山楚简中的县级政区资料尤为丰富,其中有的楚县可与后世的千年古县准确对应起来,刷新了千年古县的始置年代。清华简《越公其事》中的一些内容涉及勾践时期越国的县,这在文献上是首次出现,无疑增进了对越国县制的了解。

 

解析上古历史事件的地理空间

 

许多重要上古历史事件因年代久远、文献记载疏阔而显得地理空间过程混沌,战国竹简中新的地理史料有助于推动对一些重要上古历史事件的地理空间解析。

 

上古历史事件地理空间过程混沌,或表现为古书缺乏相应的地理空间记述,或表现为异说纷纭。对于地理空间解析中的异说,战国竹简的新资料有助于消弭分歧。以楚人起源与早期迁徙为例,学界历来有北来说、东来说、土著说、西来说等。清华简《楚居》记载商末楚先祖季连的迁徙路线为騩山→穴穷→乔山→爰波→汌水→方山→盘→常羊→京宗。经学者考辨,对楚先祖季连迁徙关键节点的地望逐渐取得共识,季连降生的騩山即其迁徙的起点,位于今郑州市新密东南与新郑交界一带的具茨山(又名大騩山),迁徙所经的汌水即今南阳市淅川县老灌河。虽然季连迁徙路线中的部分地名地望目前难以稽考或尚存异说,但楚先祖自中原腹地向西南迁徙至江汉一带的地理空间大势是难以撼动的。

 

有的战国竹简地理史料可以与旧有史料、旧有观点相互印证,为上古历史事件地理空间解析中的一些旧说提供补充证据。长沙马王堆帛书《战国纵横家书》记述秦人源于今山东曲阜一带的“商阉(奄)”。无独有偶,清华简《系年》第三章记载:“飞廉东逃于商盖氏。成王伐商盖,杀飞廉,西迁商盖之民于朱圉,以御奴虘之戎,是秦先人。”《系年》的商盖就是商奄。飞廉参与周初三监之乱,失败后东逃到商奄,周成王讨伐商奄,杀掉飞廉,强迫商奄之民向西迁徙到朱圉(今甘肃甘谷一带),这些西迁的商奄之民就是秦的先人。清华简《系年》有力补证了旧有的秦人东来说。

 

古书记载上古历史事件有时语焉不详,在交代地理空间方面往往亦然。两周之际平王东迁,是中国古代历史进程上具有关键意义的大事件,综合《史记·周本纪》《秦本纪》与古本《竹书纪年》的记载,平王东迁的地理进程为宗周→西申→洛邑。清华简《系年》第二章有更详细的记述:“(周幽)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晋文侯乃逆平王于少鄂,立之于京师。三年,乃东徙,止于成周。”据《系年》所记,平王东迁过程非常曲折,东迁路线为宗周→西申→少鄂→京师→成周。平王东迁所经之地除了西申,还新见少鄂、京师,虽然有关少鄂、京师地望的观点还需争鸣,但《系年》的记述无疑细化了对平王东迁路线的认识。

 

几十年来,战国竹简不断出土,作为出土文献领域里的一棵“常青树”,是“夏商周释地”工作的强引擎。但以战国竹简为重要推动力的“夏商周释地”工作仍具有较高挑战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涉及古文字学、历史文献学、中国古代史、历史地理学、考古学等学科,属于多学科深度交叉的学术领域。今后,战国竹简等古文字材料中的地理史料将会得到深入、系统的整理,相关上古沿革地理研究与重要历史事件的地理空间解析工作必定会得到进一步加强,更多中华文明早期发展的地理密码会被破译,中华大地早期历史发展的空间舞台也将会变得愈加清晰可辨。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