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会议纪要(二):【论坛一】《公羊》学研究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7-01 11:39:13
标签:

经学会议纪要(二):【论坛一】《公羊》学研究
来源:“经学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十七日丁巳

          耶稣2024年6月22日

 

第二届春秋学学术会议论坛一 纪要

 

论坛一

 

 

 

-第一组-

 

主持人与评议人:

 

 

 

主持人: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评议人:高瑞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发言人:

 

 

 

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题目:《春秋》的“补敝起废”——《太史公自序》“余闻董生曰”新解

 

作者认为《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太史公”回答中大夫壶遂的那一段话,应该是“太史公”所谓“余闻董生曰”的内容,并非太史公本人的观点。《春秋》“新王”受命而改正朔,制正月,不再奉周之正朔,则重新建构出一个道统。公羊学话语系统中的《春秋》绝不只是一部史书,而是一部阐发王道、揭橥真理的伟大经典,是一部不朽的义书。

 

评议:余老师这一篇文章在考据方面十分精审。但有一个疑惑,《春秋》如何能够变成孔子范围天地的经书?如果《春秋》能范围天地,那其他五经的必要性又在何处?

 

 

 

朱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题目:从天道到教化:董仲舒的公共性思想

 

作者认为董仲舒延续并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公共致思取向,建构了以“天”“君”“礼”“教”为核心观念的公共性思想。在解决公共性的治乱问题上,教化之道优先于政刑之具,以儒家价值为内容的公共教化是将天道、君意、礼治等精神在民众中推广开来的必由之路。董仲舒的公共性思想是儒家公共性思想脉络中的重要关节,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政治思想文化传统有着标志性作用。

 

评议:朱老师这篇文章特别的清晰有条理,文章特别重视公共性的话题。但问题在于,这个公共性的问题在当下儒家的这种发展中是如何可能的?

 

 

 

张靖杰(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题目:宽柔与刻削:董仲舒《春秋》决狱的“两幅面孔”

 

作者认为《春秋》决狱中,一方面由董仲舒所提出的“本其事而原其志”的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多偏宽宥,体现出对于秦政刻削的补偏救弊,以收稳定民心与政局之效;另一方面,由“原心定罪”衍生而来的“君亲无将”成了刘汉王朝翦灭诸侯势力的经义根据,服务于“封建”向“郡县”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宽宥亦或刻削,《春秋》决狱始终以维护“大一统”为目的。但在后世,董仲舒尚宽柔的《春秋》决狱被“异化”为酷吏舞文之具,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

 

评议:张老师这篇文章视野宏大,讲了经学进入到制度领域体现了宽容和刻削两个方面。但有一个疑问,对《春秋》决狱的这两个方面从亲亲和尊尊角度是不是也能理解?

 

 

 

王磊(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题目:董仲舒仁学的内在逻辑

 

文章观点是董仲舒仁学的内在逻辑以仁道政治为核心而展开。仁为天心,为仁道政治确立了形而上的天道合法性根基。取仁于天,将天道之仁下贯为王道之仁和人性之仁,从而确保仁道政治的现实展开。仁在爱人,由亲亲推至爱人类、爱万物,为仁道政治的展开提供一种实践路径。礼庶于仁,表明在仁道政治中仁乃礼之本,仁道乃是礼法施行和权变的依据。董仲舒通过对仁学的创新阐发,目的在于建立仁道政治,从而为现实政治提供一种理想的政治形态。

 

评议:王老师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其哲学素养,带有浓浓的一种宋明理学的色彩。然有两个问题,第一在天为天之仁,在人为人之仁这个说法跟理一分殊是否有区别?第二,普遍人性和政治德性是什么关系?

 

 

 

蒋爽(辽宁大学哲学院讲师)

 

题目:何以为圣?——《公羊传》中的孔子形象探析

 

《公羊传》塑造的孔子是和历史相互作用,互相成就的圣人。《公羊传》中的圣人之智体现为对当下周文之弊的把握和据此建立《春秋》新制的洞察前瞻,而圣人之德体现为对同时代人造成的“三月不违”“齐人归田”的服膺认可,乃至跨越时空直至汉代仍在经传诠释中体现出的“素王”“受命”认同。《公羊传》中的圣人孔子形象不是人伦日用之间的个体性存在,而是在政教变革之际推动历史,又被历史承认的整体性符号。

 

评议:蒋老师这篇文章十分精彩,认为孔子形象在《公羊传》里面不断阐释,但孔子本人没有这样的意识,天命是后置的。那么问题在于,若董仲舒可以后置孔子,我可不可以这样后置孔子?

 

 

 

李洁(汉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

 

题目:论公羊学中所蕴含的实践意义上的“仁”——兼谈“人我之分”与“书重”的意义

 

文章对“仁”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认为董仲舒的“仁”是爱人,“义”是爱己。广义而言,仁和义皆属于仁。故而,仁之中有一个人我之分。作者认为在《公羊传》体系中亦存在一个“人我之分”的独特视角,而通过“书重”原则体现。另外,《公羊传》“书重”原则所内含的“讳”又提示“正己”“爱人”都须“自得”。以上诸元素共同组成了一个能够以立体形式呈现的“仁”的实践,是《论语》中有关“仁”的叙述的重要补充。

 

评议:李老师这篇文章讲了很多问题,特别宏大。但有两个问题,文章认为爱我就是正我,就是贵己,这不仅有仁,还有义。若仅是从广义上说义属于仁,这样解释不是太具有说服力。另外一个,“书重”的书法在体现人我关系上似乎并不明显。

 

-第二组-

 

主持人与评议人:

 

 

 

主持人: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

 

 

 

评议人:张靖杰(上海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发言人:

 

 

 

郭晓东(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题目:董仲舒与何休对《春秋》“元年春王正月”的诠释

 

对于《春秋》开篇之六字以及《公羊传》的诠释,从汉代开始便被学者们总结为一种“五始”学说,并以之作为《公羊》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对“元年春王正月”及《公羊》传文的诠释,最为系统的莫过于东汉何休的《公羊解诂》。不过,早在西汉的董仲舒那里,也有诸多深入的讨论,并成为董仲舒《春秋》学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鉴于何休对“五始”学说论述之系统性与完整性,我们不妨以何休说为参照系,并以之对照董仲舒的论述,从而通过比较董、何对“元年春王正月”诠释之异同,以考察董仲舒与何休诠释《春秋》的旨趣与特色。

 

评议:郭老师认为“元”在董仲舒那里不是元气的含义,但就像郭老师提到过“天”可以有两种含义,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认为在董仲舒那里“元”其实也有不同含义?

 

 

 

王江武(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题目:《公羊传》“文王之战”的义理逻辑

 

《公羊传》对宋襄公的评价与《谷梁传》《左氏传》的评价势如冰炭。其背后的义理脉络值得深思。或以为《公羊传》推崇理想,而《谷梁传》注重现实。实则可以进一步探求,《公羊传》推崇的是什么样的理想,以至于会立足于与现实的社会生活经验截然对反的立场。公羊学不否定霸道,所否定、痛恨的是为求自保而致的富国强兵,以及相应的暴政,以及由暴政而致的无穷无尽的兼并与没有底线的征伐屠戮。《公羊传》对宋襄公“文王之战”之定评,毋宁是对王道理想下征伐之道的期许。

 

评议:王老师的文章是对《公羊》立场非常严正的一个坚守。但何休将宋襄公泓之战和文王伐崇类比,有一个细微的差别,宋襄公是大败,而文王则是退兵修教化。这两者之间在义理上是否有所不同?

 

 

 

王光辉(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题目:论康有为的“《春秋》改制,即立宪法”说

 

康有为认为《春秋》“辨名正分”与近代宪法确立的“国家分子对于国家之权利义务”一致。正是在此种意义上,他提出“《春秋》为宪法”一说,将古老的政治传统与现代政治观念对接,并把召开国会,制定宪法看作是挽救危亡的重要途经。

 

评议:王老师的文章探讨了改制和立宪在康有为思想当中的展开。但这里其实对于名有一个问题,就是名有权利和义务两个面向。文章特别提到了限制权利的问题,但是康有为对于正名的讨论有没有偏向于就是我可以去做什么呢?

 

 

 

郜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讲师)

 

题目:“九世异辞”——论廖平对《公羊》三世说的改造与重构

 

廖平针对《公羊传》中的“三世异辞”,提出独特的解读与重构,挑战了何休的解释框架。他通过《谷梁传》和《论语》构建新的三世体系,强调从“隐桓”至“定哀”的时间序列,及由远及近的变化,进而发展出“九世异辞”概念。廖平的解读旨在揭示《春秋》中蕴含的“用夏变夷”与“拨乱反正”双重主题,两者交织于《春秋》的立法精神中,旨在展现孔子理想中的“尊让礼乐之天下”,以及对治乱循环的深刻洞察。

 

评议:关于这篇文章有一个疑问,即是廖平是想用九世去取代公羊家的三世,还是附丽在三世之上?廖平还是用传统的那套话语,应该是有意想附丽在三世之说上。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又用了这样一套所传闻、所闻和所见的话语,那原来的含义还有吗?

 

 

 

宫志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讲师)

 

题目:“经史”与“天人”:康有为三世说的支点

 

康有为他们那一代人,他们既把握了现代的特征,又不须准确、如实的把握。以康有为为例,无论经史问题,还是天人问题,他都是在中国的秩序结构和观念体系中把握和消化现代,从而创造出一个从中国文明传统中生长出的现代。他们在开端处的回答是理论性的原型,有待后续历史将其展开。他们深知只有完成古今之变,才能延续中国文明,保持更长时段下的古今一贯。

 

评议:宫老师的文章特别提到大同,作为一个面向未来的对象,其中有一点,就是对于从特殊当中开出普遍,从传统当中去开出现代的这样一个意义。但问题是,从普遍或者现代中开出的,是不是一种比较过于理想的一个状态?

 

 

 

于超艺(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

 

题目:天人相与之际:董仲舒、何休灾异说之异同

 

在《公羊》家看来,《春秋》记灾异,并不是对这些天象的简单记录,而是推求其原因、目的指向人事,即所谓“天人相与之际”。董仲舒与何休之论《春秋》,皆十分关注灾异问题,董仲舒、何休对灾异的解读亦有着共同的宗旨,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二者在具体的论述上又颇有分歧。因此,比较董仲舒与何休对灾异问题的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公羊》学之天人关系,以及董仲舒与何休对《公羊》诠释之旨趣,或有所裨益。

 

评议:这篇文章对于董、何二人的灾异说梳理的是比较细致的。但有两个问题,一是我们有没有必要进一步去区分《公羊传》和何休的灾异说?二是何休与董仲舒皆是重异不重灾,但是异在他们那里的作用是不是一样?

 

-第三组-

 

主持人与评议人:

 

 

 

主持人:黄觉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教授)

 

 

 

评议人:陈岘(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

 

发言人:

 

 

 

罗军凤(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教授)

 

题目:论晚清扬州学者的公羊学

 

本文所论晚清扬州学者,以占籍扬州的学者而言。扬州学者肆力于公羊学的研究,以凌曙为开端,以陈立为集大成,其时间在嘉庆至同治年间。扬州籍学者将公羊学当作扬州本有的文化传统加以发阐光扬,并以接续《公羊》绝学自任。扬州学者的公羊学,系乾嘉之后,乾嘉学者将汉学方法引申入公羊学研究,保存了经学的传承命脉,并为公羊学开创生机。

 

评议:罗老师的文章讲了扬州地区的公羊学,这是很受啓发的一个研究。那么想要向罗老师请教一个问题,就是三传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相互之间的一个交互性?

 

 

 

黄鸣(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题目:《春秋》学与汉武帝时代的战争

 

本文探讨了汉代儒家学者,尤其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春秋》学学者对于汉武帝时代的战争所持的态度,以及相应的《春秋》学观念是否对汉武帝的战争观念具有影响,并由此一隅来观察汉武帝时代儒家学者的真实处境,探究传统说法中所谓汉武帝“独尊儒术”的历史面貌。

 

评议:黄鸣老师文章的选题非常有趣,文章落脚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那就是说儒学跟汉武帝之间的关系。但有一个问题,在文章中,关于汉武帝和《春秋》的联系似乎并不密切。

 

 

 

代春敏(衡水学院董仲舒研究院副教授)

 

题目:从“春秋学”视域再评孔子对“初税亩”的态度——以《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为中心

 

“初税亩”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田税制度改革,学界大多从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角度给予分析和判断,却很少有学者从“春秋学”视野关注孔子的态度并进行评判。孔子对此的讥贬态度不只是为维护周礼,经深入探究,可知:一方面,“初税亩”是应势而生的一项革新,它的目的不是为保障民生,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土地买卖和兼并问题,所以,很难说是历史的进步;另一方面,孔子“择善而从”的历史观和变革精神,体现了他对信仰的坚守和追求,也是《春秋》欲返王道之根本的垂范和法则。

 

评议:代老师的文章对《公羊传》“初税亩”这一经文的梳理,是很清晰的。但是关于井田制历来有很多的争议,那么想请教的一个问题是,代老师对井田制1/10的说法如何理解?

 

 

 

陈姿桦(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

 

题目:论孔广森对“孔子制作”的理解

 

孔广森于乾隆四十八年完成清代第一部公羊学专门著作《春秋公羊经传通义》,但其《春秋》学常被批评为不守公羊家法。孔广森新立“三科九旨”、摈弃“王鲁”说,源于其对“孔子制作”的特殊理解。在孔广森看来,孔子作《春秋》绝非素王改制立法,而是在乱世中保存先王治天下之大法,以俟后王用之以治世。

 

评议:这篇文章从总体而言,对孔广森关于孔子制作的理解的梳理是非常到位的。对于西狩获麟,究竟它属于灾异,还是祥瑞,是完全不同的理解思路。作者抓住了这一点,就是“麟”和“获麟”之间它本身是有区别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