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喜】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4-07-04 18:21:25
标签:

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作者:庆喜

来源:“石庵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廿二日壬戌

          耶稣2024年6月27日

 

十四天的徒步,让我不断反刍家庭、老师、朋友如何影响一个人的成长。

 

十四天徒步在朱子曾经走过的足迹上,大家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人走可以很快,一群人走可以很远”。真切感受到团队、朋友的力量。走不动时,爬不了时,队友的鼓励陪伴,是自己能继续坚持的动力。所以他们说:

 

“一趟趟下来帮大家背包,并不觉得累,原来帮助别人,这么快乐。”

 

“看到先锋队不断下来帮我们背包,我心里很感动,又过意不去,觉得自己要做点什么,就去帮他们按摩。”

 

“杨队一直鼓励我,让我能坚持下来。”

 

 

 

席地而眠

 

如果还有来自于老师的力量,来自于家长的力量,来自于经典的力量,几股力量都朝着一个方向,汇聚成一股劲儿的话,那将会怎么样?

 

朱子的父亲朱松,广结好友,他这些好友基本都成为了提携朱子的善知识。朱松临死托孤,把朱子托付给五夫的三位好友。好友竟尽心抚养教导朱子。不是朱松的人格感染他朋友的话,恐怕也难有这样动人的故事。

 

朱子的母亲祝夫人,出自名人望族,她的父亲祝确,乐善好施,无形中影响着祝夫人和朱子。朱子的成就,建立在家族的福德之上。而朱子一生不忘父母的教诲,不违父之道,在日常中处处缅怀。如取房名为“韦斋”,自号“紫阳”,在父亲言“他年可以卜居”处,建书院,纪念父亲。

 

我们其实也都在受用着祖先的福德,谁都不是一无所有,从零开始的。所谓慎终追远,就是追念感恩祖先一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福德。而我们作为上下衔接的一环,我们将给下一代留下多少德分?来自于祖先德分的滋养,和下一代成长的渴求;来自上一代的给予,和下一代的期待,我们要做好自己这一代的成长。

 

 

 

在朱子像前热烈的分享

 

朱子一生谨记老师取字“元晦”的寓意,中堂上挂的牌匾是他老师临终时的叮嘱“不远复”,常回顾走过的路,不忘初心。多次徒步去拜访李侗求教,从学李侗“主敬”“致中和”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理学。

 

这样浓厚的师生情在朱子和他弟子身上依旧可见。

 

朱子的大弟子蔡元定,一直跟随朱子。朱子在哪里建书院,他就在附近结舍学习。朱子学说被判为伪学时,蔡元定坚持师说却被流放,但他依旧说“断不负所学,此心天可知”。

 

朱子的女婿和衣钵传承者黄榦,在除夕之夜,辞别母亲,远赴五夫向朱子求学。恰巧朱子在外未归,黄榦就在门口等朱子,白天捧书而读,晚上和衣而睡。后来为纪念这段拜师从学的日子,感恩朱子的教诲,黄榦建了潭溪精舍,并尽其一生写下《朱子行状》。

 

弟子拳拳求学,老师教诲不倦,师生心心相印,薪火相传。这是古时的师生情。而今作为学生是否有求学的拳拳之心?是否能放下自己的主意、想法,诚心接受师教?作为老师是否还有育人的赤诚之心?是否有教学相长,不断求道的自觉?

 

 

 

齐心协力,共创奇迹

 

朱子的老师相继去世后,朱子的学习遇到了瓶颈。他转而去与他的朋友进行切磋辩论以提升完善自己的学说。于是有了,朱张会讲,鹅湖之会,朱陈之辩。他们以道义相交,求同求异。鹅湖之会后,朱子在武夷山分水关写下了“水流无彼此,地势有西东。要认分时异,须知合处同。”并让自己的儿子拜辩友陆九渊为师。晚年,好友吕祖谦、陆九渊相继去世,他痛哭不已。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道义相交,而不是以利益相诱。有位同学说:

 

“我就是常常以利益交友,以前觉得这方法很好用,现在才知道它的危害,希望自己以后能多注意,并改正。”

 

 

 

微光下的心流

 

每天的总结会上,大家敞开心,真诚分享,或发现某位同学身上的优点,或惊讶于自己发挥出来的潜力,或反省自己的一意孤行、不友好等等。偶尔会针对一件事或者一位同学,各抒己见,切磋琢磨,层层剖析,这或许也可以说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过程吧。有同学说:

 

“每天收获最大的就是总结会,在总结会上,总能听到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感受、视角。也总能让我反观自己的不足。”

 

所以总结会上,大家体会最深的是“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氛围,给自己带来的触动、思考。同行在这条路上,先行者的精神引领着后行者,后行者的感谢又激励着先行者。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处,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共同奔向同一个目标。

 

 

 

荷塘童趣

 

成长路上,如果有朋友可以辅助自己修仁,有老师可以指导自己求道,有家长可以示范自己立德。大家志同道合,走在“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求学路上,那是非常非常大的幸运。

 

感恩先贤的庇佑,感恩各位老师的付出,感恩各位家长、同学的信任,“不远之复,以修身也”,这段旅途,值得时常回望。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