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秉洪】《孟子注》整理前言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4-07-11 22:21:07
标签:

《孟子注》整理前言

作者:谢秉洪

来源:“南师古文献”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初二日壬申

          耶稣2024年7月8日

 

 

 

《孟子注》整理前言

 

一、孟子生平事迹

 

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邹国(故城在今山东邹城市)人。西汉司马迁编撰《史记》时曾作《孟子荀卿列传》,简略地记述了孟子的籍贯、受业、游历和著述等方面的情况。司马迁之后,又有班固、赵岐、王肃等诸家之说。今天人们研究和了解孟子的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就是《孟子》一书,其中记载了孟子主要的言语和活动,阐述了孟子的基本思想观点,有不少内容涉及其生平事迹,可以相互印证。下面依据《孟子》一书做简单介绍。

 

 

 

《史记》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

 

人们通常都认爲“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其实这种说法明显有问题。《孟子》一书中“轲”字凡三见,至于其字爲何,《孟子》一书则未载。

 

关于孟子的里居,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爲“邹国”,一爲“鲁国陬邑”。从《孟子》一书来看,“邹”字凡十见,且多与孟子居邹有关。孟子青少年时代和晚年著述、讲学都在邹国,中年游历诸国期间亦曾多次返邹,可见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皆在邹国,爲邹人而非鲁人。

 

孟子的家世,《孟子》一书及《史记》均未载。赵岐《孟子题辞》云:“或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故孟子仕于齐,丧母而归葬于鲁也。”据此,则孟子是春秋时期鲁国公室宗亲孟孙氏的后人。

 

关于孟子的生卒年,历来衆说纷纭,学者们通常认爲孟子生于周烈王四年(前三七二)、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前二八九)、寿八十四岁的说法比较合理。且学术界一般认爲孔子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前五五一),卒于周敬王四十一年(前四七九),享年七十三岁。照此推算,孟子的生年上距孔子的卒年一〇七年,这与孟子所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尽心下》一四·三八)大致吻合。

 

相传孟子早年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在《列女传》《韩诗外传》等书中记载了不少关于孟母教子的传说,其中“三迁”“断织”等脍炙人口的故事,两千多年来一直爲人们所传诵,成爲后世教育子女的典范。

 

 



《列女传·邹孟轲母》

 

孟子青年时代在鲁国求学,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成爲一代大儒。司马迁认爲孟子师事子思的门人,其说法爲大多数后人认可。而且子思和孟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属于同一体系,史称“思孟学派”。

 

在先秦诸子中,孟子游历的诸侯国不算很多,他主要是在齐、宋、邹、鲁、滕、魏等国从事政治活动。孟子在四十岁以前,主要是在邹、鲁一带活动。大约四十四岁(前三二九)时首次至齐,正当齐威王(前三五六—前三二〇年在位)之世。之后去了宋国,不久又回到了邹国和鲁国。滕文公继位,欲行仁政,孟子便去了滕国。但滕国毕竟只是个方圆不到五十里的小国,孟子很难实施自己的“仁政”抱负,于是在梁惠王后元十五年(前三二〇)来到了魏国。第二年梁襄王继位,孟子对他印象很坏,便离开魏国再次来到齐国,并担任了齐宣王的客卿。齐宣王终究不能采纳孟子的主张,孟子因此辞职回到了家乡。孟子晚年不再出游,授徒讲学,著书立说,“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二、《孟子》的成书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孟轲自着、弟子辑成、师生合著三种说法,诸说各有依据,但似乎第三种说法较能爲人接受。

 

关于《孟子》的篇章,西汉司马迁作《孟子荀卿列传》,只说“作《孟子》七篇”;而到了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穷通篇》中却说“作《中、外书》十一篇”,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也着録“《孟子》十一篇”。赵岐作《孟子章句》的时候,对此十一篇进行了甄别,他在《孟子题辞》中称:“又有《外书》四篇,《性善》《辩文》《说孝经》《爲正》(“正”一作“政”),其文不能弘深,不与内篇相似,似非《孟子》本真,后世依放而托之者也。”赵岐认爲《外书》系后世假托,弃而不注,遂使《外书》逐渐亡佚了。故《孟子》一书实存七篇,依次爲《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赵岐作《章句》时,把七篇各分为上、下,遂成十四卷的形式,流传至今。

 

三、孟子的学说思想与影响

 

性善论是孟子全部学说思想的基础,更是其伦理道德和仁政学说的理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是指人具有爲善的可能性。孟子认爲,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向善,那就是“自暴”“自弃”“自贼”。爲了使人的“善性”能够保存和扩展,孟子提出了一整套修身养性的功夫,如:“尽心”“存心养性”“寡欲”“求放心”“反求诸己”“养气”等,这其中既蕴涵了他的认识论,也包含了他的道德哲学。

 

 

 

敦煌古写本《孟子》(北大D224)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的地位。孟子认爲实行仁政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与途径:(一)在经济方面,首先要“制民之産”,以“恒産”来求得百姓的“恒心”。其次,要使农以时,保护农耕,促进生産力发展。与此同时,还要“取于民有制”,“薄税敛”以减轻百姓的负担。再次,要重视商业活动。(二)在军事方面,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仁义之战。(三)在教育方面,要普及学校教育,使民“明人伦”。(四)在组织方面,要尊贤使能,使俊杰在位。(五)在文化娱乐方面,要与民同乐。此外,孟子的学说思想中还有不少关于理想人格培养的内容,如“人皆可以爲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等传颂千古的名言,对后人积极进取、培养崇高的理想人格厥功甚伟。

 

“孟氏之儒”在战国后期是一个相当活跃和颇具影响的学派,以致后来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惨遭“徒党尽矣”的厄运。西汉孝文帝时,将《孟子》与《论语》《孝经》《尔雅》等同置传记博士,《孟子》一度被立于学官,直至汉武帝时取消资格。

 

到了东汉,人们对《孟子》一书比较重视,出现了多种研究《孟子》的专著,诸经通义也常常引《孟子》以帮助事理。

 

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孟子的影响日渐式微,连配享孔庙的资格都没有。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提出儒家“道统”说,将孟子列爲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从此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中唐以后,人们开始普遍地把孔子和孟子的名字连在一起,合称“孔孟”,“孔孟之道”的说法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到了北宋神宗熙宁四年(一〇七一),《孟子》一书首次被列爲科举考试科目之一,之后《孟子》一书升格爲儒家经典;元丰六年(一〇八三),神宗下诏封孟子爲“邹国公”,这是孟子死后第一次获得的正式封号,其后配享孔庙,享受人间的四时致祭。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爲“四书”予以“集注”,对孟子地位的提高影响极大。元朝至顺元年(一三三〇),孟子被元文宗加封爲“邹国亚圣公”。“亚圣”这个名目自东汉赵岐提出之后,直到元代才成爲正式封号,从此人们便习惯称孟子爲“亚圣”,地位仅次于“至圣”孔子。

 

 

 

〔宋〕朱熹《孟子集注》

 

经过历史的长期选择,从汉到唐,从唐到宋,人们终于选择了孟子。随着孟子地位的提高,孟学终于与孔学融爲一体,成爲儒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由孔子创立,得孟子而发扬光大。孟子作爲孔子的主要继承人,他的思想是“孔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对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后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将産生深刻的影响。

 

四、历代重要《孟子》注本选介

 

历代《孟子》研究著作不胜枚举,限于篇幅,不能一一介绍,只能从现存的著作中选择几种较爲常见且重要的代表性著作加以简单介绍,其余则存而不论。

 

(一)赵岐《孟子章句》

 

赵岐的《孟子章句》是汉代《孟子》研究之硕果仅存者,全书七篇,各分上、下,凡十四卷,共计二百六十一章,是完璧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孟子》注本,因此,它是研究汉代“《孟子》学”的唯一可靠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赵岐(一〇八—二〇一),字邠卿,原名嘉,字台卿,东汉末年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后汉书》卷六四有传。赵岐的注释比较平直,较少附会,在训诂方面保存了不少古义;尤其是他爲各章所作的章指,对后人理解《孟子》帮助不小。

 

据《宋会要辑稿》《玉海》等记载可知,《孟子章句》之初次校刻在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〇一二),由孙奭主持校勘,从当年十月开始,至次年四月完成,并送国子监镂板,直至七年(一〇一四)正月刻成。但是这个版本并没有流传下来。据古代书目文献记载,《孟子章句》之宋刻本,较具代表性的有南宋孝宗时蜀刻大字本、廖莹中世彩堂刻本、福建书坊刻音注本,可惜这三种版本也均已不存,今人只能依靠翻刻本、影印本想见其面目。蜀刻大字本有《续古逸丛书》本及《四部丛刊》《师顾堂丛书》影印本等,廖莹中世彩堂刻本则有宜兴相台岳氏荆溪家塾本与旴郡刊本两种元代翻刻本,坊刻音注本则有日本室町时代翻刻本。

 

 

 

《续古逸丛书》影印宋蜀刻大字本《孟子》赵注

 

 

 

元旴郡重刊宋廖氏本《孟子》赵注

 

(二)孙奭《孟子音义》

 

《孟子音义》二卷,北宋孙奭撰。孙奭(九六二—一〇三三),字宗古,博州博平(今山东茌平)人。《宋史》卷四三一《儒林传》有传。据史载,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〇一二)孙奭等奉诏校定《孟子》,又撰写《孟子音义》二卷。该书依仿《经典释文》之体例,以东汉赵岐《孟子》注本爲据,对唐陆善经、张镒、丁公着三家《孟子》注,尤其是张氏、丁氏二家注正讹补缺,以注音爲主,兼有释义、校勘。《孟子音义》保存了唐宋之际赵注本的部分文字样貌,对于校勘赵注本有着不可替代的版本价值。同时,此书保存了唐代有关《孟子》著作的部分资料,是研究《孟子》古注和中古时期音韵系统的重要书籍。

 

据史料记载,《孟子音义》最早刊行于北宋大中祥符七年(一〇一四),由国子监刊行,虽宋本无存,但尚存明末毛扆汲古阁影宋钞本,乃目前所见之最早版本,今藏苏州图书馆,爲《三经音义》合装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二〇一九年出版的《苏州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据以影印。该本与蜀刻大字本《孟子》避讳下限相同,很可能是孝宗朝同时刊刻。

 

 

 

明毛氏汲古阁影宋钞本《孟子音义》

 

《孟子音义》现存版本中,除了上述汲古阁毛钞本外,尚有清宫天禄琳琅藏影宋抄本、乾隆间《四库全书》本、朱邦衡手校抄本等;刻本则有康熙间《通志堂经解》本、乾隆间孔继涵《微波榭丛书》本、韩岱云刻本、卢文弨龙城书院刻本、嘉庆间黄丕烈士礼居影刻钱曾述古堂影宋钞本、道光间许瀚校刻甘泉汪氏藏影宋本、咸丰间《粤雅堂丛书》本等。

 

 

 

清许瀚校刻本《孟子音义》

 

(三)《孟子注疏》

 

《孟子注疏》简称《孟子疏》,又名《孟子正义》,是北宋见于着録的第一部《孟子》注本,也是最早立于学官的《孟子》注本。此书旧题北宋孙奭撰,据前人考证,约成书于南宋初年,是假托孙奭之名的僞作。尽管此书是一部质量不高的僞书,书中又有不少释义错误,但大体上还是较爲平正通达和清楚明白的,且早在南宋时就已立于学官,作爲配套的经注之疏影响很大,在孟子学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宋两浙东路茶盐司刻本《孟子注疏解经》

 

研究表明,诸经单疏版本,目前可考者只有九种,而《孟子疏》不在这九种单疏之内。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孟子疏》,是与注文合刻的越刊八行本《孟子注疏》。南宋绍熙三年(一一九二),黄唐接任两浙东路茶盐司,继前任续刻群经,遂有《孟子注疏》八行本传世。其后又有建阳坊刻十行本,传世者多爲宋刻元修本与元刻明修本,著名的南监本即属于十行本系统。明嘉靖间,福建李元阳据南监本重刻,改作九行本,世称“李元阳本”,亦称“闽本”或“嘉靖本”;万历间又据闽本重刻,称“北监本”或“万历本”;崇祯间,汲古阁毛氏据北监本重刻,称“毛本”或“崇祯本”。由上可知,闽本、北监本、毛本一脉相承,以闽本爲祖;而清代武英殿本(简称“殿本”)祖述北监本,亦可以算是闽本旁系。其中,李元阳本作爲九行本的祖本,校勘精善,是十行本后、殿本之前的最佳本;毛本是清代最爲通行的版本,后来又有许多据毛本的翻刻本,已是混乱不堪,不能称爲善本;殿本虽然称善,可惜流传不广。殿本之后,能够称爲善本的,当属阮元于嘉庆二十年(一八一五)主持校刻的《重刊宋本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简称“阮刻本”。阮刻本所据底本善,校勘精,问世后取代毛本通行于世,后来历经重订和翻刻,自成一个系统,流传至今。中华书局一九八O年影印世界书局本成爲当代读书人案头必备之书。

 

 

 

明嘉靖李元阳刊本《孟子注疏解经》

 

 

 

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刊本《孟子注疏解经》

 

 

 

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刊本《孟子注疏解经》

 

 

 

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孟子注疏》

 

(四)朱熹《孟子集注》

 

《孟子集注》是宋人注释《孟子》的代表作。朱熹(一一三〇—一二〇〇),字符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别号紫阳先生、考亭先生等,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尤溪县),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集大成者。《宋史》卷一八八《道学三》有传。《孟子集注》是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系其精心结撰、反复修改、历时几十年而成的著作,堪称朱熹一生之学的精粹;而仅《孟子集注》一书中就选择、采纳诸家说解多达二十种左右,所以该书也是阐释宋代理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受到后人的追捧,对后世産生了极爲深远的影响。《孟子集注》的说解较爲精当,尤其对《孟子》中许多抽象的哲学命题能够掌握其中的精髓,用十分简洁的文字把含义抽象复杂的内容解释得清清楚楚,这是前代注家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朱熹的注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名物考证与词义训诂等方面显得较爲肤浅,但总的来看,朱熹的注释还是比较严谨的,在数量衆多的《孟子》注本中仍是佼佼者,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由于《孟子集注》是封建社会后期科举考试的必读教材,所以流传至今的刻本甚多,尤其是明清两代的刻本,更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四书章句集注》最早于南宋绍熙元年(一一九〇)在漳州刊行,之后又有嘉定十年(一二一七)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等。目前较爲常见的版本有中华书局一九五七年出版的《四书集注》本与一九八三年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本、岳麓书社一九八五年出版的《四书集注》本等。

 

 

 

《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宋嘉定十年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淳祐八年十二年递修本《孟子集注》

 

(五)焦循《孟子正义》

 

焦循《孟子正义》是清人“十三经新疏”的代表作之一。焦循(一七六三—一八二〇),字理堂(一作里堂),江苏甘泉(今扬州江都)人。清代著名学者。嘉庆六年(一八〇一)举人,后弃科举,托足疾在家十余年,博闻强记,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均有研究,尤精于《易》学。焦循自幼喜好《孟子》,早就有志重撰一部《孟子正义》。但由于秉承家学,潜心《易经》研究,一生大半精力萃于《易》学,直至嘉庆二十一年(一八一六)始编《孟子长编》三十卷,再编爲《孟子正义》三十卷,于二十四年(一八一九)成书,翌年即去世。《孟子正义》是爲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它以赵注爲基础,广搜清代学者考订注释《孟子》的成果凡六十余家,再加上自己所作的注释汇编而成。该书一反唐人“疏不破注”之成例,在疏中多所发明,无论典章名物的训诂,还是思想义理的解说,都有不少超越前人的创说。该书征引详博,考证精审,说理透彻,是《孟子》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不过,由于焦循对宋明理学存有偏见,因此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对宋明理学家解说《孟子》的观点一概不收,可以说是该书的一个缺憾。

 

《孟子正义》凡三十卷,清稿前十二卷爲焦循病中手録,后十八卷爲其子焦廷琥、其弟焦征在他死后誊録,传写误字未能在刊前校正。此书流传版本较多,但据前人研究表明,传世刊本主要有两个系统:一爲道光五年家刻单行本,后来的家刻《焦氏丛书》本及光绪二年衡阳魏纶先校印的《焦氏遗书》本,名称虽异,实是同一版本;二是《皇清经解》的两种翻刻本,即道光本与咸丰补刊本。目前最爲常见的是中华书局一九五四年出版的《诸子集成》本与一九八三年后陆续出版的《十三经清人注疏丛书》本。此外,沈文倬先生以咸丰十年补刊本爲底本整理的点校本,堪称善本,通行的版本则有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出版的《新编诸子集成》本及二〇一七年出版的《中华国学文库》单行本等。

 

 

 

〔清〕焦循《孟子正义》

 

(六)杨伯峻《孟子译注》

 

杨伯峻先生所着《孟子译注》是现当代最爲通行的《孟子》新注本。杨伯峻(一九〇九—一九九二),原名杨德崇,湖南长沙人。少承家学,由祖父亲自授读古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随叔父、著名语言学家杨树达先生学习,一九三一年又拜在国学大师黄侃先生门下,在《左传》学、古代汉语语法、虚词研究等方面造诣精深。一生著述颇丰,其中以《论语译注》一书影响最大,曾在香港、台湾多次翻印,并被日本的两所大学用作教材。《孟子译注》是《论语译注》的姊妹篇,该书译文明白流畅,注释包括字音词义、语法规律、修辞方式、历史知识、地理沿革、名物制度和风俗习惯等,还对某些问题做了简要的考证,在广泛吸收古今学者成果的基础上,颇多个人新见。书末附有《孟子词典》,与“译注”相辅相成,成爲古汉语教学与研究领域中不可多得的一大财富。

 

《孟子译注》(全二册)由中华书局初版于一九六〇年一月,收入《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海内外研究者和广大读者的追捧,成爲最爲通行的译注本,至二〇〇〇年九月即已重印十二次,印数达到二十二万左右。进入二十一世纪,该书又多次重印,并曾修订收入岳麓书社出版的《国学基本丛书》。二〇一六年六月中华书局隆重推出典藏版一册,颇便于閲读与检索。

 

 

 

杨伯峻《孟子译注》

 

《孟子赵注》系“十三经古注”整理系列之一,此次整理,《孟子》经文与注文以影宋蜀刻大字本爲底本,孙奭《音义》则以清许瀚校刻本爲底本分散録入。全书按整理统一要求施加标点,文字校勘力求吸收最新成果。限于学力,其中取舍或有不妥,不可避免会有错误与漏校,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谢秉洪

二〇二三年九月四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