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笑非作者简介:吴飞,字笑非,号太常、经礼堂,男,辛酉年(西历1981年)生,山东济南人。业郑学,尊周书院(网站)、道里书院(网站)管理员。出版有《汉学读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4月)《礼学拾级》(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2月)。 |
儒家主張的國體政體
作者:吳笑非
來源:“尊周書院”微信公眾號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六月初十日庚辰
耶穌2024年7月15日
國體、政體應當是近代翻譯概念,由於中西概念體系背景不同,所以我也搞不清到底什麼意思。所以這裡只是籠統理解為關於state(類似中文政權,但不等同於國)即politics(類似中文政策,但不等於政)的概括觀念。當然,本篇藉助西方概念,但主要不討論西方形態。
1、許多人以為儒家崇尚禪讓。不,從理論上講,禪讓有兩個嚴重前提:
a、國主是聖人。
b、又找到一位聖人可以讓位。
考慮到孟子所言,五百年必有聖人出,則聖人並出理論上是極小概率事件。所以把良治寄託於禪讓,基本上和寄託於觀音菩薩顯靈或者末日審判一樣,甚至是比這些宗教學說還要虛無縹緲的。
所以,大家應當能夠反思:聖人怎麼會有如此兒戲的想法?
或者,有人如果強說禪讓,認為國主不必是聖人,被禪讓的也不必聖人。那結果呢?不就是魏晉宋齊梁陳嗎?所以通過降格為禪讓打補丁,簡直就是顛倒黑白。
所以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近代人有一種禪讓崇拜,或者說無君崇拜罷了。但那是現代人,不是孔子。
孔子在著作是《春秋》,核心是“繼正”。就是要按照立法傳承君位,從而君位是確定的,由來是正當的,君不是靠貴族、元老院、禁衛軍、宦官的擁躉,而是命中註定就是他的。
好處是什麼?無所恃也。
今天吹捧的國家元首如何合法,但其即位都是有所恃的,甚至都不是單純的所恃,而是明暗兩方面的多重依賴。他們能夠上位,靠的是民選,是民選後面的政黨機器,是服務選舉的媒體壟斷,是操縱媒體的金融寡頭,又或者,是軍閥,是宗教,是貴族,是異族、外國操縱。而即便表面上的選舉過程,也依賴於偶像的塑造,政治的潮流,甚至政治聯姻,和頗有家資。甚至追蹤下去,從他上道的那一刻起,其實就已經被politics所裹挾了。而他的理想,早已被政治所掩蓋。
我不是說今日的statesman都是politician,但他們是嚴重依賴政治權術的。
要知道,道上混的,都是要還的。你有所恃,就得與人方便。
《春秋》的正,就是無所恃。他成為君,不是大夫的擁戴,不是庶人的歡呼,而是按照立法,就應當由他即位。我並不認為這一定美好,但至少如果他有一點理想,可以少一點障礙。
當然,如果大家喜歡,如果即位的法度滿足我所說的無所恃,那麼不用世襲也可以。比如,傳說希臘有一個“抽籤制”。
一旦大家想通了這個,就明白了,禪讓其實仍是一種選舉制,你以為聖人真的能被選上嗎?
所以孔子所崇尚的是禮法至上,類似歐洲近代的立憲君主制,或者開明專制(西文應當說是開明君主制)。或者如果有一種無所恃的策略選出國家元首,可以借鑒的,比如希臘傳說的抽簽制,明朝賜予活佛的金瓶掣簽制(其實就是抽籤,來自吏部傳統)。還有一個更靠譜的,是科舉制,如果科舉直接產生國家元首(比如首輔)。
2、古代儒家事實上選擇的,是類似立憲君主制,在強化禮法的同時,把中心從君主轉移到官僚係統來。這個系統可能是宰相-首輔一家獨大制,也可能是宰相會議制,也可能是六部分職加學士咨詢制。總之,這個文官系統就是代天理政的。
然後天子如果進取,可以如漢武帝一般有所作為。如果保守,也不放如漢文帝一般從諫如流。相對而言,文官係統更傾向文帝類型。
但核心在於,元首要在禮法的前提下貢獻自己的魄力或者堅忍。哪怕漢武帝只是發揮略過,便要被史官所詬病了。
但基本上,由於設官分職體系的存在,君主基本已經納入規範之中。所以古代中國不可能產生西方式的divine rights,因為天子也只是天之臣。也不可能產生magna carta,因為天子已在法則中,無需也不會強調制衡。
甚至中國都不會有權力意識。因為當西方人還在爭奪權力(power)的時候,中國關注的是官僚系統的結構,因為結構決定power。因為power是流動的,而設官分職的結構,決定power的流向。這就是先進性,就如中國人談投票,還停留在投票箱階段,而西方人整天為了選區劃分,計票制度,投票時間爭地不亦樂乎。
3、既然《春秋》貴繼正,那為何推崇堯舜禪讓?因為貴讓國。
也就是說,孔子並不會認為禪讓是理想制度,但他肯定讓國是那個上下交征利的時代有助於挽回世道人心的道義擔當,或道德模範。
繼正是制度,是義理所在。禪讓是德行,是可以同情的個人發揮。但如果要把道德淩駕於制度至上,那就是倒持太阿了。
另外,《春秋》是有真實背景的。孔子稱頌讓國讓天下,是為誰稱頌的?在周德已衰,甚至《公羊》以為天降徵兆的情況下,孔子是為周天子暗示最好的歸宿。
責任編輯:近複
【上一篇】第十一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在山东邹城举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