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分享会,张卫红教授:认命不是躺平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8-10 11:22:42
标签:

原标题:认命不是躺平

作者:张卫红

来源:“广东清远岭南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十一日辛巳

          耶稣2024年7月16日

 

如何突破命运的有限性,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面对这个问题,儒家的智慧可以总结为四句锦囊:

 

敬畏天命:尊重规律,不以有限的思考判定是非。

 

顺受其正:接受现状,不以个人的喜好对抗外界。

 

自强不息:投入现实,从深沉的存在中获得动力。

 

以德立命:超越现象,从长远的变化中洞见真实。

 

儒家把世人看重的是非成败都交给天命,这不是教人不作为,而是告诉我们不要过度期待。

 

用求道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去安顿形而下的物质世界和有限的肉身,用天道扛起内在的精神生命,这才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应该交上的完美答卷。

 

 

 

张卫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中国哲学,讲授“四书”、“传习录”、“宋明儒学”等课程,近年致力于宋明儒学工夫论的研究,已出版相关学术论著数十种,承担数个国家级课题。

 

4月13日,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卫红在岭南书院(江心岛书院)分享“以德立命:儒家的天命观”。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学术的主题,但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其核心内容是儒家如何看待命运。

 

什么是命?

 

一般人认为,“认命”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不服输、不认命才是积极的,但儒家的天命观却不这么认为。我们今天常说的“认命”其实是传统价值理念的辐射,与儒家、道家的思想都有关。

 

儒家文化里有很多对命运的解释,这些看待命运的方式能够帮助我们安顿身心性命,在今天仍有积极的适用价值。

 

那么,如何从古人的智慧里寻找可以借鉴的资源,选择更有利于自己身心健康,有利于事业、家庭等发展的人生态度呢?首先我们要对古人所讲的“命”做一个解释。

 

 

 

在甲骨文中,“命”和“令”是一个字,写法基本上是一样的。商周时期的金文写法,跟甲骨文没有太大变化,一直到汉代小篆,字形的区别都不大。

 

西周时期,“命”和“令”开始区分,“命”在“令”旁边又加了一个口。清末民初的文字学家林义光先生在《文源》中解释“令”说:“象口发号、人跽伏以听也。”可以理解为,有一个比你更高的存在,你要按照他的指示去做,这就叫做“令”。所以“令”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发号也”,即发号施令。

 

号令在人的头顶之上,最高级的号令,古人称之为天。清代的文字学家段玉裁在注解“命”字时说:“命者,天之令也。”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命”和“令”是人力天生没有办法对抗的。

 

古人认为,人类社会的种种发展,始终都遵循一个固有的规律,而“命”有这样的含义。

 

中国传统思想无法用下定义的方式给“命”一个明确的概念。不同的经典对“命”字的解释,和经典所要传达的意图,以及背后的故事都有关。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有代表性的经典去理解什么是“命”:

 

《礼记》中说:“大凡生于天地之间者皆曰命。”天地间的万事万物——人和动物,草木和山川——都有其独特性,都有各自的生存规律,这个规律就是命。

 

但有时候,这些规律难以认清。所以《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庄子》也说:“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很多事情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走到了今天这一步,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说不清楚,这就是命。

 

 

 

《左传》说:“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之以福,不能者败以取祸。”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命虽然是受之天地,但是每个人的命长短不一。古人认为,命不是莫名其妙发生的,那样人生就没有规律可言了,人生一定有其内在的道理,顺应生命的道理,就能长寿,反之,就会夭折。

 

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天命,即天道之流行而赋于物者。”命是老天爷安排的,是老天爷赋予每个生命不同的特点。

 

儒家为什么很少谈命?

 

儒家承认命,而且重视知命,却很少专门言说“命”。

 

《论语·子罕》篇第一句话就是:“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孔子很少说利、命、仁这三件事,因为,一般人很难真正理解这三件事背后的深刻道理。

 

一般人认识的“利”都是功利性的“利”,但眼前看得见的利益在儒家看来不是真正的大利益。大利益是真正利于生命成长的东西。儒家所认为的利益与世俗意义的利益差别不小,所以孔子不讲利益最深的道理。

 

关于仁,孔子说了很多,但究竟什么是仁,孔子也没有下定义。

 

 

 

那么,为什么儒家很少说命?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道是不变的规律,不因为有尧这样的好皇帝才存在,也不会因为出现了夏桀这样的暴君,天道就消亡了。从古人的眼光来看,即使是如今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每个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其规律。因为命的道理太难认识了,所以儒家很少说命。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面对命运,或是积极进取,或是躺平,或是无奈。在我们今天的时代,不同态度之间的冲突似乎更大。

 

命有哪些类型?

 

“命”有哪些种类?以下主要选取先秦孔孟文献中对命运的阐释与大家分享。

 

《论语》中有两个很有名的故事。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这是孔子的两个弟子——司马牛和子夏的对话。司马牛因为别人都有兄弟姐妹,而他没有,因此感觉到很孤独。子夏说,我听过一句话(有注家认为这话是孔子说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一个人的生命有多长,生活得怎么样,都是注定好的,所以没有兄弟也是命。

 

 

 

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如何尽可能化解掉命中不好的东西?子夏给司马牛出的建议是,用恭敬的态度面对自己和他人,就会少有过失;对人有礼貌,以诚相待,就会交到很多好朋友,这些好朋友都是你的兄弟。这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每个人的生命和人生际遇都是有限的,关键在于怎样通过精神性的方法去去克服、突破命运的局限。这一直是儒家思想的一个主线。

 

儒家不太讲命,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即使了解了命,也改变不了,或者所能改变的非常有限。儒家思考的重心在于如何用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去面对、安顿有限的命运,让内在的精神不断成长。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冉伯牛的: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在孔子的学生当中是很有道德声望的,但是他得了恶疾,孔子去慰问他,从窗户里握着伯牛的手说:“亡,命矣夫!”亡字有读wáng,也有读wú,前者翻译为,伯牛快不行了;后者翻译为,这么好的人却不长寿,真没办法。两种解释都说明孔子也很无奈,这就是个体的命运。很多时候我们的人生经历也是如此,无法对抗命运。

 

以上两个故事说的都是第一种类型的命,即个体命运及其有限与无奈。

 

第二种类型,孔孟言论中还谈到社会历史的命运,比如国家兴亡、社会历史事件不以人力为转移的规律性。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孔子家语》)

 

鲁哀公问孔子,国家的存亡祸福,确实有天命,不是某个人能决定的。孔子却没有直接承认这是天命,而是认为不要将结果都归到外因上,国家的存亡祸福其实与君主的德行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儒家的核心思想。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体的命运,要用“反求诸己”的态度来思考与面对。

 

 

 

我们再看《孟子》中的一个故事: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孟子的学生乐正子跟他说,鲁国的国君答应来见他,但是鲁君身边的一个宠臣臧仓说了很多孟子的不好,阻碍了鲁君见孟子。孟子说:“国君来,是有人促使他;国君不来,是有人阻止他。但其实他来与不来,不是别人能左右得了的。我得不到鲁侯的赏识重用,这是天意,臧家的那小子哪能使我不被赏识重用呢?”

 

这里的“遇”不仅仅是两个人相遇,还有“遇合”之义,意思是两个人彼此投缘。孟子认为他得不到鲁侯的赏识重用,是天意。

 

所以朱熹注解说:“此章言圣贤之出处,关时运之盛衰。乃天命之所为,非人力之可及。”君子出处,儒家兴衰,关乎时运,乃天命,非人力。

 

乱世之下,孔子、孟子的思想主张都得不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和采纳,是必然的历史命运,孔孟也不是非要去做盲目进取的事情。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要努力地传播思想呢?因为他们都清楚儒家思想会流传于后世。如果他们没有去传道,今天的我们也不可能在这里学习儒家思想。

 

 

 

第三种类型的“命”,从形而下提升到形而上的层面,就是天命,就是天道,也是最深层次的命。

 

这种天命的提出与周取代商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司马迁《报任安书》“文王拘而演《周易》”,说的是周文王被商纣王拘押七年的时间里,推演宇宙、历史、人生的道理,其中最根本的道理就是天道,或者叫天命,这是形而上的存在之理。

 

现代人理解的道,往往指的是具体的规律,比如物理、化学这些纯知识性的定律,它们能解释部分事物的原则,但是不能解释统一的、根本的生命规律。古人把这个根本的规律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易”。

 

汉人将“易”理概括为三个特点:“变易”“不易”和“简易”。所谓“变易”,就是生活当中的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在不停变化当中;但我们不要跟着变化走,表象背后有共同的规律,这就是“不易”;抓住这个不变的东西,生活就变得简单了,这就是“简易”之道。

 

 

 

周取代商的历史命运,周文王在推演易理的过程中看到了,只是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做到,最终由他的儿子周武王实现。真正通达命理的人,一定是有安排、有计划的,包括个人的命运。所以文王拘而演《周易》不是迷信,而是打通了天人关系,建立了深刻的历史哲学观,确立天命的观念。

 

什么是德?

 

我们面对天命,尽管不明白它的深刻道理,但是文王、孔子给我们指示了方向,就是以德配天。如何理解德?乐于助人、做好事等,当然是德的内涵,但不是最根本的内涵。什么是德?依道而行就是德,或者说做符合规律的事情就是德。道是本体,德就是其应用,道是无形的,德就是把道开显为有形的生命形态。

 

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三种敬畏的对象,第一个就是敬畏天命,天命就是天道;其次敬畏有德行的人、权位高的人,这是中国古代的礼节;再次,敬畏圣人的教诲、经典。孔子始终从天命的角度来看待人世,看待他自身。

 

 

 

我们可以通过经典中的故事,去体悟什么是命理。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据说也是孔子的弟子,他跑到鲁国的权臣季孙氏那里去说孔子另外一个弟子子路的坏话。景伯是季孙氏的家臣,得知此事后告诉孔子,说:“季孙听了公伯寮谗言,已对子路有疑惑。但我有能力把此事向季孙说清楚,那样会使季孙杀了公伯寮,把他陈尸于市。”但孔子说:“正义之道要是能通行开来,这是命,如果不行,这也是命。公伯寮怎么可能抵得过天命呀!”

 

孔子显然不赞同景伯的举动,因为命理太深刻了,一般人没办法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所以君子只有以道义安命。面对人生种种处境的时候,要做合于道义的事,做自己该做的事。

 

钱穆在《论语新解》里说:“人道之不可违者为义,天道之不可争者为命。命不可知,君子惟当以义安命。”道义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不需要表扬,不需要得到报偿,这是做人的法则。如果改变设定好的程序,这是愚蠢,因为人是不能跟天命去争的。

 

 

 

我们再看朱熹对这一则语录的注释:“言此以晓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圣人于利害之际,则不待决于命而后泰然也。”孔子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让景伯不要冒进,然后安抚路子,同时他还警示了公伯寮,因为这番话一定会传到他耳中。所以孔子面对某种必然性所采取的态度不是躺平,啥都不干,而是选择了一种合于道义又有所作为的做法。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的思想,都在探讨宇宙人生的规律,总体而言,一个人的健康、智力、性情、家庭、事业、运程、寿命等,都有自己可以努力的地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其实就是命。至于家族事业、民族家国兴衰成败的规律,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这是更大范围的命,都有其中的规律。

 

简单来说,命一般指由天(道)而来,落于人事的生命开展状态,呈现为吉凶、荣辱、寿夭等,命中自有法则。做合于规律、合于正道之事,就是德。

 

 

 

如何突破命运的有限性,安顿好自己的身心?

 

面对人生的有限性,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安顿自己的身心,不被拘束?

 

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不要去抱怨外在的环境,重要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命运。儒家最核心的态度,叫做以德立命。这背后的道理很深刻,绝不是简单地做个好人,做点好事。

 

对待命运,首先要敬畏。对自己不了解的道理、不了解的人事一定要持谨慎、敬畏的态度。孔子说君子有三畏,其中最高的敬畏就是天命。《论语·乡党》记载:“迅雷风烈,必变。”遇到刮大风、下大雨、打雷的极端天气,孔子脸色都变了,可见其敬畏的态度。

 

孔子甚至连鬼神都是敬畏的。孔子不提倡人们都去供奉鬼神,过分亲近鬼神,但没有否认鬼神的存在,他说:“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祭祀时的恭敬程度仿佛神就在他面前一样,“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如果自己没有参与祭祀,可以找人代祭,但孔子不会找人代祭,因为这样是没有诚意、很不恭敬的行为。

 

 

 

其次是顺受其正。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苦多于乐的,遇到不开心、不顺利的事情,孟子说:“莫非命也,顺受其正。”人生中那些莫名其妙、不知道怎么就到来的事情,可能就是你的正命。不要觉得自己倒霉,我们改变不了人生的有限性,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自己命运、看待世界的眼光,这就是修身之学。

 

《中庸》说:“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顺受其正,就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等待命运的安排,不要去期待趋利避害的结果。当然,顺受的是“正”命,对于不公平不合理的事情,还是允许合理合适地反抗、抗争的。

 

“顺受”这个词会让我们联想到另外一个成语,叫逆来顺受。这二者其实不同,庄子就指出了两者的不同。《庄子》说:“达大命者随;达小命者遭。”大命指的是最高的天道,宇宙人生的总规律,统摄每一种具体的小天命;随就是接受现实,就是我们说的随缘;但普通人往往做不到随遇而安,很多遭遇跟你的内心期待不吻合,让你难受,只能无奈地接受,这就是遭、遭受,就是不甘心。真正通达命理的人才能随遇而安。

 

《庄子》还说:“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改变不了,就得接受现实。正是因为能够做到无我无为,才能更好地自强不息。当然,这不是盲目进取,而是依道而行,而且动力并非来自于外在环境。

 

 

 

第三,面对命运,依然要自强不息。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这段话是其实对他一生的回顾,每一句话都是向里而不是向外说的,而且充满了自强不息的精神。这里的三十而立,不是成家立业,而是自我精神的挺立。

 

第四,以德立命。所有的自强不息、顺受其正,都要以道德、以利他为基础。想要自己好,就要先为他人付出,世界所能给予你的,一定是你曾经为这个世界所付出过的。

 

中国人对命运的理解和态度,可以总结成四句话:

 

第一,敬畏天命:尊重规律,不以有限的思考判定是非。

 

第二,顺受其正:接受现状,不以个人的喜好对抗外界。

 

第三,自强不息:投入现实,从深沉的存在中获得动力。

 

第四,以德立命:超越现象,从长远的变化中洞见真实。

 

 

 

儒家把世人看重的是非成败都交给天命,这不是教人不作为,而是告诉我们不要过度期待。我们要承认人生的有限性,但是精神生命是无限的,通过修身、反省、心性的探索去认识宇宙间最根本的道,让生命和道合为一体,这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

 

用求道的态度和生活方式去安顿形而下的物质世界和有限的肉身,用天道扛起内在的精神生命,这才是我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这个世界应该交上的完美答卷。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