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与解释”讲习班学术讲座:郑开老师讲《为什么是心性论——从心灵秩序的角度看》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8-13 21:05:53
标签:

“经典与解释”讲习班学术讲座:郑开老师讲《为什么是心性论——从心灵秩序的角度看》

来源:“解释”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二十日庚寅

          耶稣2024年7月25日

 

2024年7月25日上午,北京大学的郑开老师在贵阳孔学堂为“经典与解释”暑期讲习班的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为什么是心性论——从心灵秩序的角度看》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华中科技大学的白辉洪老师主持。

 

 

 

郑开老师就中国早期“人性论”提升为“心性论”的过程为大家进行讲解,并指出心性论是中国哲学中具有范式性的核心内容,对我们理解中国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郑老师就前诸子时期的人性论资源进行了探讨。老师指出,我们对“人性”的讨论源远流长,在前诸子时期就已经蕴含了人性论的各种可能性。傅斯年先生指出,早期人性论的基础是“族类”,比如《国语·晋语》中所讲的“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傅先生还讨论了早期“性”与“命”的关系,指出中国早期的“性”与“命”紧密相关。这些内容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常识。    

 

接着老师谈到,人性论的概念在先秦时期的“哲学突破”中变得非常丰富,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相关语词。比如《老子》中表示“性”的词语,抽象的有“德”、“生”、“命”,所谓“复命”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复性”;具象的则有“素”、“朴”、“婴儿”,等等。其他早期经典也是如此,各位思想家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自己对“性”、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此时,一方面大家对“性”的表述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另一方面,“性”的“与生俱来”的意思非常强烈。

 

接着,老师就人性论在孔孟之间出现的重大变化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诸位思想家开始讨论“性”有无“善恶”的问题。老师指出,孔孟之间的史料虽然较为缺乏,但我们可以从出土文献以及具有相关记载的其他史料中获得许多资源,比如《论衡》、《易传》、《五行》、《中庸》等。这些资料显示:孔孟之间的诸位思想家,如密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等人,包括之后的子思,他们对人性的讨论已经偏离了孔子所讲的“性相近,习相远”那样一种朴实、朴茂的习性观念,而开始讨论“性”的善恶问题。若仅仅从“与生俱来”的角度界定人性,是不需要讨论“善恶”问题的,讨论“善恶”意味着我们已经把价值判断带入到我们对人性论的思考之下。

 

老师指出,在众多史料中,思孟这一条线特别值得注意,一方面我们对子思的学说已经有所了解,另一方面《五行》篇的出土为我们带来了更确凿的文本依据。子思强调“心”的重要性,他将“心”和“耳目”相对,以“心”去主导“耳目”。这是子思开辟的新方向,他赋予了“心”以更高层次的任务,在《孟子》中表述为“心之官则思”,所思的对象就是“礼”、“义”等价值。思孟学派重视“思”,并强调发出“思”的器官是在于“心”,由此赋予了“心”以重要的地位,这已经触及到了“心性论”的边缘。    

 

随后,老师就“心性论”范式在战国中期的正式确立进行了讨论。老师首先对众多“心性论”概念进行了澄清,指出此处的“心性论”既不同于宋明理学所讲的“心性”,也不同于近代新儒家所说的“心性”。在战国中期,“性”的概念已经趋于复杂,但同时它也简单明了,只包含两方面的重要内容:一是“生之谓性”意义上的与生俱来的“性”,二是对“生之谓性”的提升,它有众多丰富的表达,如孟子从“性善”的角度去定义“性”。孟子将人性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是“生之谓性”意义上的“性”,所谓“食色性也”,它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性”,但不是人性的主要部分;第二个是“性善”意义上的“性”,这是人所独有的、人性最重要的部分,它告诉我们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能过一种“伦理的生活”、“道德的生活”。因此,孟子的人性观是组合起来的,他批评“生之谓性”,正是想把“生之谓性”的合理性包含着自己的伦理理论当中。

 

与孟子类似,庄子区分了两种层次的“心”:一是“成心”和“机心”,是一般意义上的心;二是“常心”和“无心”,是觉照意义上的心。庄子常用一些特殊的语词向我们提示第二类“心”,如“灵台”、“灵府”,“宇”,“舍”,等等。以此为参照系去思考孟子的“本心”和“放心”,会更清楚地看到“本心”是“诚”,是“明”,是良知所处的部分。因此,“性”和“心”都具有两重意义结构,宋明理学所讲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我们所说的“人心”和“道心”,都是在这个“两分”的框架中展开的。    

 

 

 

以两分法为主体的“心性论”是我们讨论中国哲学问题的牢固基础。宋明理学有一个很重要的说法叫做“心无内外”,它的意思就是:人心是有壁障的,只有通过打破内外关系,才能求得所谓的圣人气象,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同样,“性无内外”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所有的存在都有一种内在的联系,这是“心性论”哲学所要追寻的目标,它要天下人的事情都是我一个人的事情,其他存在都与我有各种各样的关系,要世界上没有一座孤岛。它永远要求“性”支配“情”、“良知”支配“知”的心灵性情秩序,而不会反过来讲,这是它的内在条理。

 

随后,老师就“心性论”哲学内蕴的“精神哲学”的旨趣予以阐发。老师指出,儒家哲学一直以来都在强调“为己之学”,所谓“古之学者为己”。如果我们所做的学问不仅对自己产生不了任何影响,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使得眼睛也花了,头发也掉了,走路也不稳了,这绝对不是真正“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强调德能润身,强调真切的修养能够帮助我们变得更好,能让我们实实在在地体会到它的力量,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心性论是中国哲学的重要部分,主要讲我们关于人性、人情和人心的秩序。就“心”而言,一方面是以“知”为代表的理性意义上的常态之“心”,另一方面是更重要的属“灵”之“心”。就“性”而言,一方面是具有局限性的“生之谓性”,另一方面是经过提升以后具有伦理意义的“性”,如儒家之“天地之性”“义理之性”、道家之“真性”。这种“性的双重性”告诉我们,虽然每个个体的人性都是有局限的,但人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没有边界、不可被限定的,这是古代哲学留给我们的重要思考。随后老师提醒大家,中国古代的宇宙论,本体论和心性论之间相互包含,我们要警惕用近代以来所翻译的西方语词去进行解释,这会导致这些概念的失真。中国哲学的很多内容在知识论、逻辑学上是讲不通的,只有在“心性论”的范式下才能得到合适的解释。因此,对“心性论”的挖掘是我们此后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

 

供稿:郝昱

照片:郝昱、樊籽妍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