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衍华】从“和实生物”思想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8-30 18:11:44
标签:
魏衍华

作者简介:魏衍华,男,西元 一九八二年生,山东菏泽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研究员。著有《阙里论学:经典·思想·社会》《原始儒学:早期中国的大成智慧》《悌德与中国文化》《孟子与<孟子>》《悌德诠解》等。

“和实生物”思想看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作者:魏衍华(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阐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重大创新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心理根基与践行路径研究”项目组成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七月廿五日甲子

          耶稣2024年8月28日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这些突出特性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推动着中华文明的赓续绵延。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塑造与中华文化要素和文化精髓密切相关。关于中华文化要素和精髓的理解,自古以来人们存在不小的分歧,但是对“和”以及“和”思想的认识却有着较高的一致性。提到“和”,人们通常会想到孔子的“和而不同”,会想到有子的“礼之用,和为贵”,会想到《中庸》的“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其实,早在西周末年,“和”思想就已经相当成熟了。《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郑桓公与周大史史伯之间讨论西周王朝的政治命运,其中“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一语可谓使人振聋发聩。“和实生物”的意思通常解释为“和的状态孕育世间万物”,此语既对中华传统文明的演进有着深刻的影响,也对化解人类现代文明危机提供有益的思想智慧。

 

“和实生物”智慧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史伯最早将“和”与“同”作为一组相互对立的概念放在一起讨论。在他看来,西周末年最高统治者已经抛弃了文王、武王、周公等人所确立的“和”理念,“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困”,趋向于“去和而取同”,结果是导致政权走向衰落。究竟何谓“和”?史伯说:“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按照通常的理解,“以他平他”就是不同属性的事物或者“生物”之间相和或相克以至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否则必将会出现“以同裨同,尽乃弃矣”的悲剧。如,当发生火灾时,正常人会选择用水去灭火,而不是添火;当发生水灾时,正常人会选择用土去挡水,而不是添水。所以,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五千余年而从未中断,既与坚守中华文明主体立场有关,也与坚守不同文明之间“和实生物”的理念密不可分。

 

“和实生物”智慧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无论是人类的过往,还是生活的当下,生命经验似乎都在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并不复杂的道理:一个生命或者文明的共同体要实现《大学》所描述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以及“周虽旧邦,其命惟新”的理想状态,很大程度上都需要所有“生物”之间保持一种“和实”的状态,避免走向“同则不继”的困境。史伯对此阐释得非常清楚,他说:“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在中国古人看来,世间所有的“生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通过有机组合产生新的“生物”,这既为人类的生活增添新鲜血液,也为人类文明共同体的延续注入勃勃生机。与此相反,假如某些族群或者特定团体为谋取私利或者满足私欲而一意孤行地“去和而取同”,泯灭中华圣王们确立的“以他平他”的理念而使政权与文化走向僵化,自然也就无法孕育出创新性的思想智慧,也就会由于弊病的骤增而呈现出衰亡的趋势。

 

“和实生物”智慧与中华文明的统一性。《诗经·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语是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对从“王朝统一”到“文明统一”的一种理解。在史伯看来,虞、夏、商、周皆是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统一王朝,都是中华文明精神统一谱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就王朝建立的过程而言,它们的“统一”主要依靠的并非单纯的武力,而是奠基者的“大功”,也就是史伯说的“成天地之大功者”,比如虞朝祖先虞幕“能听协风,以成物乐生者”;夏朝祖先大禹“能单平水土,以品处庶类者”;商朝祖先商契“能和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以及周朝祖先周弃“能播殖百谷蔬,以衣食民人者”。人们从中能够感受到虞、夏、商、周四代祖先的突出特性,感受到四代时期中华文明的独特色彩。当然,四代时期独特的文明色彩并不影响彼此之间的融合,并不影响前后的传承、转化和创新。正如孔子将三代礼制关系沿革概括为“因革损益”,四代时期中华文明色彩的演变同样是“因革损益”的关系,也就是说此前中华文明的精髓最后都融入“郁郁乎文哉”的周代礼乐文明之中。

 

“和实生物”智慧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自从人类出现后,就曾诞生过数不清的“生物”,有些旧物种在演进中消失,也有新的物种在演进中诞生。通过观察周围“生物”的生存状态,人们会惊奇地发现,它们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这些存在差异的“生物”并非一盘散沙,并非彼此不相容,而是构成共生共存的共同体,甚至有的还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在中国古人看来,世间万物特别是处于同一时空中的“生物”理应是“和实生物”的关系。“和实生物”思想在本质上是强调“生物”的多样性,强调彼此之间的和谐性,强调彼此之间的包容性,最终形成一种新的局面。正因如此,以中原区域为主体的华夏族和华夏文明并不排斥来自其他区域的族群和文化,甚至还积极主动地汲取其他民族、其他文明的优点和文化精髓,为我所用。所以,史伯的“和实生物”是早期中国先哲们对万物相容共生思想的一种深邃理解,是对天下“生物”相互包容、生生不息状态的一种精确把握。

 

“和实生物”智慧与中华文明的和平性。史伯的“和实生物”思想将“以他平他”作为多样“生物”之间相处的一种基本法则。“以他平他”强调的是“阴阳相生”,强调的是“异味相合”,从而推动中华文明“王道”思维更加突出、更加典型。尽管在特定族群或者特定时期中国历史中曾出现过“以我平他”的“霸道”思维,也曾出现过特定时期、特定族群的“以他平我”的“同道”思维,但是中华文明的主体无疑是“以他平他”,特别尊崇世间族群、文化和文明之间的多样共存。以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长城为例,中国人修筑的长城是防御性的,防御的是来自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原华夏文明的入侵或者骚扰,同时自然也就限制了华夏族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侵扰与扩张。正如《国语·郑语》史伯所说:“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在他看来,此语应该就是“和实”的至高境界。其实,中华民族与其他外来民族、中华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外来文明之间的相处,一直坚守着“以他平他”的原则,反对“以我平他”的思维,从而共同塑造出“王道”引领下的和平性的中华文明。

 

应该说,周王室史伯的“和实生物”思维是中国古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人生命体验的一种高度凝练,它规范了中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同时也影响着此后中华民族与其他外来民族、中华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以及中华文明与其他外来文明之间的相处模式,形成一种和谐共生的生存模式。当然,“和实生物”不仅适用于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样态,而且也给当今世界人类文明的生存提供一种重要的启示。《孟子·滕文公上》:“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其实,不仅器物与器物之间的关系是如此,族群与族群、文化与文化,乃至文明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同样如此。世界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唯有坚守“以他平他”的“王道”思维,摒弃“以我平他”的“霸道”思维,杜绝“以他平我”的“同道”思维,人世间的“生物”才会有勃勃生机,人世间的“文明”才能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