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庙军】清华简与先秦诸子思想交融研究新进展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9-02 19:59:58
标签:

清华简与先秦诸子思想交融研究新进展

作者:吕庙军(伊犁师范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七月三十日己巳

          耶稣2024年9月2日

 

迄今为止,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已发布13辑清华简整理研究报告,凡64篇简文。清华简公布以来,以其丰富内容和珍贵文献价值,在海内外学术界产生极大反响。清华简向以经史类文献而著称。随着清华简的陆续公布,学者发现其中也包含相当数量的反映先秦诸子思想内涵的“子类”佚籍。与此前郭店楚简、上博简等战国竹简相比,一个显著特点是先秦诸子思想交融现象表现突出。如清华简(五)《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清华简(八)《治邦之道》《邦家之政》《心是谓中》,清华简(九)《治政之道》等竹书中,或儒道交融,或儒墨交融,甚或儒墨道法诸家交融,均属前所未见之佚籍,弥足珍贵。这些子学文献为研究先秦诸子思想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首先,清华简再现先秦诸子思想交融问题。在清华简发现之前,学界对诸子思想交融的关注,主要始于对信阳长台关楚简《申徒狄》、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上博简《鬼神之明》《容成氏》等简文的学派性质及归属的讨论,其中对于儒墨交融问题的争论尤为激烈。清华简《治邦之道》《邦家之政》等简文的发现,使得儒墨交融问题重新彰显。此与清华简(五)《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殷高宗问于三寿》儒墨道交融前后交相辉映。由此,先秦诸子思想交融问题再度进入学者的视野。

 

清华简所见思想交融问题不断引起学者探讨。李均明《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概述》(《文物》2014年第12期)认为,《殷高宗问于三寿》主要承自儒家,但也汲取道、墨等家的思想元素。曹峰《清华简〈三寿〉〈汤在啻门〉二文中的鬼神观》(《四川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认为,《汤在啻门》可能是儒、道共同的思想资源。刘成群《清华简与墨学管窥》(《清华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指出《汤处于汤丘》《殷高宗问于三寿》黄老作品中有墨家思想的某些特点。朱君杰《从清华简〈心是谓中〉看战国儒家心性观的演变》(《广西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认为,《心是谓中》杂糅儒、道、法思想。对于《邦家之政》《治邦之道》,李均明《清华简〈邦家之政〉所反映的儒墨交融》(《中国哲学史》2019年第3期)指出《邦家之政》乃儒墨交融之产物,贯穿儒家的为政理念。陈民镇《清华简〈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思想性质初探》(《清华大学学报》2020年第1期)认为,《治政之道》《治邦之道》思想总体更接近儒家,但也不无其他学派的痕迹。黄德宽在清华简第九辑发布会上谓《治政之道》兼容儒、墨、道、法思想。这些简文的诸子思想交融现象引起学者极大关注,成为清华简研究重要课题之一。

 

不少学者已认识到清华简中思想交融文献的重要学术价值。然而,学界究竟该如何理解和诠释其中凸显的诸子思想交融现象,是当前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诸子思想交融文献的时代和地域。清华简抄写时代在战国中期偏晚,但其成篇时代早至何时则无定论。以《心是谓中》为例,其成篇时代有战国早、中、晚期三说。学者以为《心是谓中》是对孟子以来心性观的阐发,为荀子心性论的先声。简文对主体性的心有明确论述,日本学者池田知久指出此在《荀子》中始见,这种观点现在需要重新予以审视。清华简是战国中晚期抄本,说明《心是谓中》可能在战国中期以前即已成书。

 

清华简整理者认为《治邦之道》《治政之道》系“同篇异制”,但对其认识不一。刘国忠《清华简〈治邦之道〉初探》(《文物》2018年第9期)以为《治邦之道》乃是一篇与墨学有关的佚文。黄德宽指出《治政之道》是战国中期前后楚人写的以儒家思想学说为主导的作品。李守奎《清华简〈治政之道〉的治政理念与文本的几个问题》(《文物》2019年第9期)认为是楚人的政论文,成文时代在楚肃王时期,与庄子同时。又《殷高宗问于三寿》,整理者认为是战国中期楚人作品。刘成群《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揆中”思想与战国时代的政治化儒学》(《史学月刊》2017年第7期)则认为是孔荀之间作品;向净卿《清华简〈殷高宗问于三寿〉“揆中”与荀子“礼义之中”》(《邯郸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推测是春秋末战国初期孔门或其后学作品。这些简文是否可能在战国早期以前形成,处于孔孟之间,值得重视。

 

与以往战国楚简相比,清华简集中出现诸子思想交融文献。儒墨交融尤为突出。作为楚地遗物,清华简展现了楚国的文化面貌、特征。因此,诸子交融与楚文化应该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楚地发现大量竹书,楚文化水平超乎我们的想象。儒、墨作为当时显学,对楚文化影响自不待言。楚文化偏向诸子交融,正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相互激荡而形成的一道学术景观。

 

再以《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为例,学者主张属于道家或黄老学,且认为黄老学是流行于齐地的学说。帛书《伊尹·九主》证明战国时代不仅在东方齐国有学术中心,在南方楚地亦然。儒墨诸家交融与“楚学”之杂学特点甚相吻合。清华简多见儒墨交融文献反映了楚国墨学之兴盛,也与楚人好信巫鬼习俗若合符契。以往学者将齐国稷下视为当时唯一学术中心,现据清华简记载,应予重新审视。这些诸子思想交融的文献未必仅与齐稷下之学有关。战国黄老学实有南、北中心之存在,墨学也当如是观。当然,《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也有可能是战国早期中原文化的佚作,属于诸子思想的公共资源。

 

最后,诸子思想交融文献的学派性质和历史地位。对先秦诸子思想交融文献的学派性质和历史地位进行研究,涉及清华简子学文献定性及其学术价值评判等关键问题。

 

我们以《汤处于汤丘》《殷高宗问于三寿》《汤在啻门》为例,其中儒墨道思想交融,但其学派特色较为模糊,反映了战国早期以前思想的真实面貌。而传世文献所见特色鲜明的学派可能与后人的加工润饰有关。这些文献应形成于春秋战国之际。当时未必有后人所谓的严格门派观念。故不必拘泥于其学派属性,而强给它贴上某一学派的标签。这些诸子交融思想很可能为先秦诸子的母体或前诸子之思想。而一些学者将这些文献视作战国中晚期作品,似是而非。

 

清华简所见交融思想对先秦诸子和中华民族主流文化形成、发展均具有重要的影响。譬如,对诸子思想交融与百家争鸣关系的认识,学界一般认为百家争鸣是先秦诸子最重要的特征。从简帛文献看,诸子不但有争鸣,也多有交融。诸子思想交融是百家争鸣的另一面相。百家争鸣并不能反映先秦诸子思想的全貌,更不能体现前诸子时期的特征。战国早期以前是诸子初创期,思想彼此交融、并行发展,并无明确的学派意识;战国中期,诸子走向对立和争鸣,学派特征明晰;战国晚期,诸子思想再趋融汇合流。这些思想共同塑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华简所见诸子思想交融文献多属前所未见佚篇,与传世文献对读互证难度较大。近年公布的清华简第八、九辑,学者对简文编联释读、内涵和性质均有争议,尤对简文的学派归属分歧较大。如何正确看待这些歧见异解的价值,将清华简和传世文献相结合,深入挖掘其中历史和思想内涵,是学者需要攻克的难题。以往不少学者对《唐虞之道》《鬼神之明》《容成氏》等竹书学派归属问题研究,已取得了颇具学术启迪性的研究成果。对此,如何在继承、利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另辟蹊径,将这些问题置于清华简等新材料的视野予以综合考察,争取有所突破,这是当前清华简与诸子学研究的艰巨任务,也是一项颇具创新意义的工作。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清华简所见先秦诸子思想交融问题研究”(20BZS013)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