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9-20 19:59:51
标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

作者:刘余莉

来源:学习强国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八月初八日丁丑

          耶稣2024年9月10日

 

在《论语》的开篇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以“学”字作为整部《论语》的领起,可谓意味深远,说明学是安身立命、经世致用的关键。古人所学乃圣贤之道,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不尊师则无法超凡入圣,修齐治平亦沦于空谈。故《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尊师、敬学对于明德、传道、治国、平天下皆至关重要。

 

尊师与明德

 

纵观当今之世界,无论贫富贵贱,大多身心不安。究其原因,实与不学圣贤教诲而迷失本性密切相关。正如孟子所言:“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礼记》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可见,古人所学者,道也;目的是明明德,成就圣贤。

 

《说文解字》谓:学,觉悟也,本作“斆”,篆作“学”。即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也。可见,师,先觉者也;弟子,后觉者也。弟子拜师,以求觉悟也,而觉悟是自性本具,必从真诚恭敬心中求得,因此师与弟子当两俱真诚,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尊师最重要的就是依教奉行,具体讲就是做到“知行合一”,用真诚恭敬之心去学习、落实老师的教诲。

 

在社会污染非常严重的情况下,更要懂得亲师择友,即亲近贤德的老师,选择善友。荀子说:‍“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智,必求贤师而事之,择贤友而友之”。人虽然禀性质朴、美善,心智聪慧,但必须求贤师学习,选择贤友交往。如果遇到真正贤明的老师,并向他学习,那么每天所听到的都是尧、舜、禹、汤这些古圣先王的大道;如果得到善良的朋友并且与他交往,那么所见到的都是忠诚信实、恭敬礼让的品行。‍每天进修仁义不断进步,却不知不觉,这是潜移默化的结果。‍反之,如果结交的都是不善之人,所听的都是欺骗、巧诈、虚伪的言行,所看的都是邪污卑下、放荡邪曲、贪图利益的行为,则将会使自己遭受刑罚杀戮还不知不觉,这也是潜移默化的结果。

 

古人还说:‍“亲附善友,如雾露中行,虽不湿衣,时时有润。”亲近善良有德行的师友,就像在雾水、露水中行走,虽然打湿不了衣服,但能时时蒙受其德风的滋润,自然能“德日进,过日少”,使自己也熏修成为有德之人‍。

 

 

 

尊师与传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道,即圣贤相传之道。孔子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师道其所以尊严,是因为真正的明师皆不标榜自己,而只是为往圣继绝学,传承古圣先贤道脉的传道者。这种无我的精神,正是为师者所以光载千秋、万众敬仰之原因。

 

中国传统社会重义轻利,医生和老师这两种职业最受世人尊敬。因为医生救人身命,不言财利;老师成就慧命,使人明道。古人云:“千金不卖道。”古代的老师不用学问谋利,如遇清寒而又真心向道的学生,不仅不收供养,还要补贴学生。正是为师者“谋道不谋食”的品质,深受社会尊重。

 

在中国古代,对师道的尊重是通过礼加以保证。《礼记·曲礼》曰:“男子二十,冠而字。”男子在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从称谓方面讲,此时亲友会赠予一字,自此以后,亲友都要称其字表示尊重。即便入朝为官,天子也要称其字而不称名。可以一生称名的只有两种人:一是生养自己身命的父母,二是培养自己慧命的老师。可见古人对于老师是何等尊重。

 

古人入私塾读书,要先行拜师礼。而行礼者不仅是学生,连学生的父母都要向老师行跪拜礼:父亲带领学生,先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神位”行最重礼,之后老师入座于夫子牌位前,接受父子二人的最敬礼。如果是一个家族礼请老师教育子弟,就由家中最尊长者代表族人向老师行最重礼。中国古代家道谨严,长幼尊卑秩序分明。试想,身为一家之尊的家长是怀着何等恭敬之心,才会向老师行如此大礼?而这种仪式,又会在孩子的心中烙下怎样深刻的“尊师重道”之印记?

 

古人云:“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谓人师,乃德行才识并皆卓越者,可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不必在朝在位。在人类历史中,出现了不计其数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等,但是真正的人师却如珍如瑞。因为他们无论在诚意正心的修养上,还是在平治天下的智慧上,都堪为学人表率,足为后世取法。正是他们表里如一地为人演说圣贤之道,才令无数人重拾对圣贤教诲的信心,使中华传统圣贤文化薪火不灭、代代承传!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圣贤之道有赖于行道之师而光大。孟子尊孔子,“虽未得为孔子之徒也”,却“私淑诸人”以求其教诲,学为“亚圣”而超于孔子门生。其原因只为“至诚”二字。所谓“至诚如神”,唯有至诚之心,才能感通天地之道,感通夫子之教。可见,对老师的尊重既是对圣贤之道的尊重,更是传承圣贤学问所必需。

 

尊师与治国

 

《论语》中记载,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同理,如果君主希望百姓尊师重道,就必须自己率先垂范。古代圣王都明白上行下效的道理,因此“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氏春秋》)

 

汉明帝就是一位尊师的典范。据《资治通鉴》记载,汉明帝为太子时,曾向桓荣学习《尚书》,在他做皇帝后,仍以学生身份自居。汉明帝造访太常府时,以师生之礼与桓荣相见,并设几杖,召集百官和桓荣的弟子数百人一起向桓荣行弟子礼,并由他亲自执礼,带头听受老师讲学。老师每有不适,明帝就派使者去慰问,而专门负责皇帝膳食和医疗的官员都络绎不绝地去服侍桓荣。明帝还亲自到老师家询问病情,进入老师所居住的街巷就下车步行,手捧经书走到老师跟前,轻抚老师,垂泪哭泣。他还送老师床具、衣物等用品,让老师更舒适地休养,久久不忍离去。从此以后,文武官员来探病,再不敢到门口才下车,而且都在桓荣床前下拜。桓荣去世,汉明帝亲自改换丧服送葬,并把老师安葬在尊贵的位置。

 

而唐太宗之所以在隋末战乱后短期内就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天下太平、万国来朝,与他尊师重道并赐予皇子、诸王们学习《群书治要》密不可分。清朝“康乾盛世”的缔造,更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设立了礼请儒释道大德为国师、坚持讲经教学的制度相关。反之,唐朝之所以衰于唐玄宗,清朝之所以亡于慈禧太后,与圣教的废弛、对师道的轻忽不无关系。

 

天子之所以应尊师重道,因为天子的职责是践行圣道,而老师的职责是传承圣道。天子唯有从师而学,才能修德明道,进而平治天下。纵观中国千年历史的兴衰,可以发现:凡是尊师重道的时期,都是政治清明,乃至盛世出现的时期;凡是轻师贱道的时期,都是王朝走向衰败和灭亡的转折点。正如《荀子·大略》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在古代,“天下之命悬于天子”,能否尽早为太子选择明师教导,决定着国家的安危。这说明,国家是否有真正的后继人才,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好老师的教导。所谓“天下有真教术,斯有真人材”。《淮南子》中记载,孔子“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尊师与平天下

 

“非圣人者无法”,由于东西方疏离了圣贤教育,结果,人们抛弃了伦理道德的标准,变得唯我独尊、为所欲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盛行,贪婪、傲慢、嫉妒、怀疑等负面思想蚕食着人之本性,致使人与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整个人类都处在巨大威胁之下而惶惶不安。

 

人类如何在未来世界中生存和延续?这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博士把人类未来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仁义忠恕。而传统文化必须靠师道的恢复,才能传承并发扬光大。如今,愈来愈多的志士仁人达成共识,“庄敬日强,安肆日偷”,人类要想延续,就必须对自以为是、恣意妄为的价值观痛加反思,并重振师道尊严,以谦卑的心态仰承古圣先贤的智慧,如此方可真正实现二十一世纪的和平与发展。

 

师道,背后承载的是千年万世的圣贤智慧。尊师,就是尊重古圣先贤、列祖列宗。唯有尊师重道,才能开启自性明德,把扭曲的人性导归正途,才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化解当今人类社会的种种矛盾冲突,把世界带向一个安定和平的未来。重振师道,无疑乃当今之要务;师道之隆,必然为天下之福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