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培 著《书经之成立》出版暨序言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4-09-20 20:24:35
标签:

赵培 著《书经之成立》出版暨序言

 

 

 

书名:《书经之成立》

作者:赵培

出版时间:2024年6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理者简介

 

 

 

赵培,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编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关注与此相关的《尚书》学、早期典籍经典化、经学史及古文字学。曾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在《中国语文》《文献》《学术月刊》《文史哲》《清华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其中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一项(“孔传本《古文尚书》成立与流传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3VJXG007)、一般项目一项(“《尚书》经典化研究”,项目编号:18BZW035),参与多个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博士论文《〈书〉类文献的早期形态及〈书经〉成立之研究》获北京大学2017年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内容简介

 

《尚书》是中国渊源最古的典籍之一。其文本佶屈聱牙,向称难读,而在流传过程中,又历经秦焚书、汉今古文聚讼、东晋伪古文淆乱、唐天宝改字等项厄难,以至原本面貌隐晦,成书过程亦不得其详。清华简《书》类文献的发现,为《尚书》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学界围绕简本与传世本的对读,《书》类文献的成篇、纂集与流传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在《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经典化的过程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揭示。本书系统讨论以上问题,路径约略有四: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四是在此基础上,结合后世流变,把握和分析以《书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成立的一般过程及其独特性。

 

目录

 

上编 理论、方法与综述 1

绪 论:早期典籍经典化理论的初步构建 3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术语释义 3

一 选题缘起:古典学重建与先秦两汉文献经典化研究 3二 经典化视野下的《书》类文献及相关概念 7

第二节 研究方法:早期文本经典化研究路径的思考 34

一 文本层次分析 35二 异文层次分析:“共时文本”和“历时文本”概念的提出 44三 经典与传统:古典学重建视野下《书》类文献的经典化研究 61四 新语文学(New Philology)、早期文明研究理论及文本校勘、分析方法的启示 63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70

一 《书》类文献的早期形态研究 70二 《书》类文献的经典化研究 86

 

下编 从早期《书》学到《书经》成立 93

第一部分:先王之政典:《书》类文献的早期形态 95

第一章 口传社会、书契之生与口耳、竹帛并行立言论说 100

第一节 成文记载以及口传与书写并行时代的出现 100

第二节 口传文化之兴衰与口耳竹帛并行立言略说 105

一 口传社会的记忆 106二 耆艾与瞽史:竹帛与口耳并行时期的口传文化 113

第二章 西周以前之《书》类文献及其流传追索 139

第一节 《书》类文献之权舆 139

第二节 关于夏商时期《书》类文献的记载与记忆 144

一 关于夏代《书》类文献的记载及“夏《书》”“夏事”之流传 144二 商代之《书》类文献及其性质述议 161

第三章 西周的《书》类文献与《书》学 190

第一节 训典与政典:传世典籍所见西周《书》类文献形态 190

一 西周的典籍与西周之《书》 190二 宗周政典的名实之转:从《训典》到《书》 193三 作爲“政典”的宗周之《书》 202

第二节 国子教本与王者鉴戒之《书》与《书》学 204

一 国子教本 205二 王者鉴戒 207

第三节 西周铜器铭文与《书》类文献之关系 211

一 《书》类文献和铜器铭文的分类 211二 宗周史官记录、铜器铭文和《书》类文献之关系 215

第四章 三代王官学之嬗变及西周《书》教之核心 226

第一节 《书》学的“三代损益”:《尧典》“观象授时”部分的知识传承 226

一 “寅賔出日,平秩东作”与“寅饯纳日,平秩西成”的传统传解 231二 甲骨刻辞中“四方凤”与《尧典》所载之“四时厥民” 253三 余 论 266

第二节 公盨及相关《书》篇所见宗周之《书》教之核心 268

一 公盨铭文中的天命观念与周人之“德”及其内涵 268二 从大盂鼎铭文和《牧誓》看周人之殷鉴思想 293三 同姓同德:“政典”与“族典”及周王室的治统逻辑 295

 

第二部分:波动的“成立” 303

第五章 道裂与学坠:春秋王官《书》学的承与变 303

第一节 东周王官《书》学的传承 303

一《国语》用《书》论《书》及相关问题 304二《左传》用《书》论《书》及相关问题 319三 春秋时期王官《书》学之承继 332

第二节 道裂:王官《书》学的新变 337

一 明德迭更与昊天不惠:治道之裂 337二 礼乐崩坏与“变风”“变雅”“变《书》” 341

第三节 天子失官:“道术将爲天下裂” 350

第六章:旧典与新经:“《书》亡而后《春秋》作” 356

第一节 经定:孔子之于《书》学 356

一 “《周官》之法废而《书》亡” 356二 作爲诸子之一的孔子:定经与子学精神的注入 361三 作爲“素王”的孔子:经典中的王官与诸子两重性 364四 以述定经:孔子的《书》教与《书》学 370

第二节 学分:“儒分爲八”及其《书》学 376

一 孔子后学之《书》学 376二 学分与希圣 386

第三节 孔门经典教本之《书》的成立 388

一 从儒、墨用《书》之别观百家言对王官学之去取 388二 孔门《书》成立之推测 397

第七章 经残与学立:新王官学中的《尚书》 402

第一节 秦之焚《书》与王官学与诸子学之争 402

第二节 错位的成立:儒学独尊和汉代《尚书》中的经、子张力 405

一 子学、经学与儒学 405二 西汉儒学的层次性 410

第三节 立而未成:儒学独尊和汉代《尚书》中的王官、诸子张力 425

一 “经残”“学分”与汉代“新王官学”《书经》之确立 425二 “立而未成”:两汉诸子之“希圣” 428三 “新王官学”《书经》传解中的“诸子因素” 432

第八章 波动的“成立”:经典与道统 440

第一节 《书经》:波动的“成立” 440

第二节 经学之于后儒的遗産:希圣与尊经 443

一 希圣拟经与道统构建 444二 道统与学统之张力:从创经、补经到疑经、改经 449

 

一:本书部分章节涉及铜器器形图、铭文拓本及隶定释文 453

二:本书涉及典籍引《书》问题相关统计表 462

参考文献 504

后 记 531

 

 

《尚书》是中国渊源最古的典籍之一。《汉书·艺文志》有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爲《春秋》,言爲《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所谓“左史”“右史”之分,不尽可信,但早期王朝和诸侯之政事记多出自史官之手或由其保管,应该不成问题。今本《尚书》的主体内容,当即取资于此类官方档案文献素材,经过选编、改写,层累而成。同类性质文本,先秦通称作《书》,相传凡三千余篇,数量可观。早期典籍《左传》《国语》《墨子》《孟子》《荀子》《礼记》等屡屡引《书》,但是多有不见于今本的篇章,反映出尚未达至成书定本形态。今传《逸周书》文本性质相近,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亦有类似篇章,都可帮助先秦《书》类文献之流传形态。

 

先秦学在王官时代,《书》类文献或因其内容的鉴戒、教化功能,而被选编作爲王公贵族子弟的教本。“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礼记·王制》)待至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源出官书旧典的《书》类文献成爲诸子施教的公共素材。孔子当是在此背景之下,编纂辅助教学的文献选编,并予以阐释发挥,逐步形成具有儒家教育特色的孔门六艺,其中《书》应是今本《尚书》之源。孔门六艺涉及君子的天人观念、历史观念和道德修养、文史修养,显然是经过选择设计和文献加工的结果。相较而论,其他家派也会有类似的教学设计和文献编选,只是历史选择了儒家,并经由官学化的途径,塑造爲经典,成就了影响深远的专门之学。

 

《尚书》依照朝代次序分爲《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大致以记言篇章爲主,也有部分记事或记言兼记事的篇章。其中《虞书》《夏书》记载尧、舜、禹、皋陶、啓等远古帝王的言行,应该不是源于直接的历史记,而是战国时期“案往旧造说”的作品。《商书》《周书》的主体部分当是源自王室档案文献,具有重要的原始资料价值。在世界几大古老文明之中,早期文献多爲神话故事和荒诞无稽的内容,相比较之下,《尚书》保存有公元前九世纪以前的档案文献内容,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尚书》文本佶屈聱牙,向称难读,而在流传过程中,又历经秦焚书、汉今古文聚讼、东晋僞古文淆乱、唐天宝改字等项厄难,以至原本面貌隐晦,成书过程亦不得其详。清华简《书》类文献的发现,爲《尚书》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学界围绕简本与传世本的对读,《书》类文献的成篇、纂集与流传等问题,发表了许多研究成果。但是,在《书》类文献的文本层次厘析、经典化的过程等方面,仍缺乏深入的研究揭示。

 

赵培的博士论文以《书》类文献的早期形态及《书经》的成立作爲研究对象,而且试图跳出传统经学研究的窠臼,选题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论文立意于古典学重建与先秦两汉文献经典化研究的切入视角,契合因出土文献陆续发现而展开的学术新局,可称爲别开生面的预流之作。本书是以博士论文爲基础,经过全面修订与补充完善而成。其路径约略有三:一是基于文本细读和出土材料佐证,展开文本层次分析,提出“共时文本”与“历时文本”的概念,力求揭示《书》类文献的复杂构成与演进过程;二是考察文字形态的历时性变化,总结字迹、字形、用字等项特征在文本衍生及流布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三是通过经解赋义的角度,梳理《书》类文献从王官之学到诸子之学,以至汉代新王官学的经典化历程。作者具有较爲强烈的理论方法自觉意识,在论证过程中,既能体认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理念,又能借鉴西方古典学、新语文学的文本校勘分析方法,从理论、方法到结论,形成较爲严密的逻辑链条,堪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范例。书中诸如考察《尚书》用字的演变,厘析《尧典》的文本层次,蠡测《书》类文献的早期样貌,以至对于《尚书》经典化的演绎,均不乏内容详实的论证,创获甚伙。此外,作者不仅能够熟练运用传世文献,还能够吸收利用甲骨、金文以及出土文献,特别是最新发布的清华简等项材料,显示出较爲扎实的文献功底和古文字释读能力。《书》类文献虽然拥有传世文本与出土文本,材料较爲丰富,但是相对于其成篇、结集、经典化的复杂性而言,仍然存在突出的“文献不足征”问题。本书尝试利用有限的材料,勾勒《书》类文献的早期文本面貌与经典化过程,但难免捉襟见肘,存在拟测的环节。如《书》类文献早期流传经历纯粹口传、口耳与竹帛并行、成文记载诸节点的判定,三代王官之学的嬗变等问题,易于引发学界的争议。但是,学术囿于定见,就会裹足不前,我们应当鼓励不同向度的探索。作者有段自注,颇见爲文旨趣,姑迻于下,以示共鸣:

 

古史辨派学者喜欢寻找文本当中最晚的信息,我们则倾向于探寻文本当中最早的信息。事实上,正如最晚的信息不能证明其篇章即晚一样,最早的信息也不能证明其成篇就早,因爲期间还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流传过程。所以,与执着于讨论篇章形成时间不同,我们更倾向于讨论文本信息跨越时空的传递及由此所形成的信息层。这些信息层的沉淀同文本形态的不断变化直接相关,很多时候并非后者简单的资料来源。当我们意识到“甯可疑而过,不可信而过”(胡适语)的“铁血考证”是有其边界和逻辑局限的时候,我们才能展示出对经典文本应有的温度和尊重。用温度和尊重替代现代所谓“科学考证”的傲慢,我想这才是科学的。

 

以上是閲览该书的粗略体会,不足以推介全貌,聊应赵培博士之请,置诸书前,充作导引之用。

 

刘玉才

癸卯年夏书于北京大学燕归庐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