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编辑部参与主办“儒家思想中的祖先与天地”学术研讨会暨鹅湖书院说《中庸》活动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9-21 10:00:08
标签:

《孔子研究》编辑部参与主办“儒家思想中的祖先与天地”学术研讨会暨鹅湖书院说《中庸》活动

来源:“孔子研究杂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八月十二日辛巳

          耶稣2024年9月14日

 

 

 

2024年9月6日至9月8日,“儒家思想中的祖先与天地”学术研讨会暨鹅湖书院说《中庸》活动,在位于江西铅山的鹅湖书院举办。此次会议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与文献期刊部、孔子研究院、《孔子研究》编辑部、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饶市鹅湖书院景区管委会、铅山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主办。会议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山东省泰山学者、孔子研究院易学研究中心主任、《孔子研究》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海明发起,邀请了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南昌大学、湘潭大学、华侨大学、山西大学、扬州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40余名专家学者、青年学生齐聚一堂。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温海明新著《中庸明意》一书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旨在从儒家经典《中庸》出发,重新发掘《中庸》中“祖先”与“天地”的哲学意涵,探讨鹅湖之辩的现代价值,促进思想交流与对话。开幕式后,举办了七场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第一场

 

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虎群主持。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杨柱才认为,温海明教授所作的《中庸明意》很有新意。传统理学家认为《中庸》向来难读,但又不能不读。温海明教授在一系列中英文解读的基础上来解《中庸》,具有哲学意义和现实意义,将引起学界对《中庸》的进一步关注。此外,温海明教授所阐发的经典著作当中的“意”,既指经典文本自身的意义,又是就《中庸》这一经典所指向的思想当中的“意”进行解读与阐释。《中庸明意》是一个新的读法和写法,这种新注疏方式带出了一种妙境和妙意的意趣。从这一角度来说,《中庸明意》有利于推动《中庸》等儒家经典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广泛传播。

 

湘潭大学教授陈明认为,《中庸明意》的写作方式有两点新意。第一个是宗教性,过去人们倾向于把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当作一种伦理学的读法,而不是宗教学的读法,温海明教授在书中突出了它的宗教性。第二个是关于“中”,温海明教授认为“中”是“诚中之意”,并提出祖天就是中,祖天就是以祖为天,当以祖为天的时候形成的感觉就是《中庸》文本要传递的“意”;同时将“意”与《周易》和朱子关于《中庸》的注释以及多种英文翻译相比较进行讨论,认为祖天的概念实际上是对朱子理学的纠偏,在学理上有很多推进。这些都是意本论哲学体系在当代哲学思想建构方面取得的突破。

 

华东师范大学文明互鉴研究中心主任方旭东在发言中提到,温海明教授系列“明意”著作的出版应引起当代学人的重视。方旭东指出,鹅湖朱陆之辩是宋明儒讲学传统的代表,讲学除了读先贤的书,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是师徒、朋友之间的论辩问难。随后,方旭东回顾了温海明教授的心路历程,认为温教授的学问基础是阳明易学,在美国时又充分接触西学,开始形成其特有的“实意学”。回国后,尤其是近十年,陆续推出明意系列,目前已出到七本,这一系列成果展现出三教融合的特点,在当代中国哲学研究者中可谓独步。方旭东指出,王阳明当年龙场大悟,悟到格物就是格心,而温教授自述在印尼悟到诚中之意就是祖天之意,这与阳明龙场悟道有异曲同工之妙。祖天之意,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细节虽然还有待商量,但其初衷是立足于比较宗教学视野、回应明代以来天学对中学的挑战,是值得欣赏的学术工作。

 

主题报告第二场

 

由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杨柱才主持。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李虎群认为,应该从当代中国哲学应该如何“接着讲”的角度来理解意哲学的构建。首先,在中华文明整体演进的视域下,“意”哲学有其合理性和先进性。他以广陵派学和意拳拳学的呈现历史为例,阐发了意哲学在心之发动处这个“机”来把握宇宙人生的用心及其挑战。其次,意哲学经传注疏的书写方式,体现了传统学术与现代哲学之间的张力。最后,“祖天之意”真实不虚,海明教授理论表述中的“宗教性”体悟,是中国哲学运思的源头活水,有此则生意无穷,离此则苦思力索。

 

华侨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少涵围绕温海明《中庸明意》著作当中发明的诸多新概念展开讨论,认为《中庸明意》融会了唯识学、心学、现象学等内容,具有明显的理论创新。他认为“祖天之意”可以说是现象学所谓最边缘的晕圈,而“诚中(zhòng)之意”则是晕圈的中间,二者皆不可被对象化地理解。杨少涵教授认为,用现象学解读儒家思想存在一定限制,因为现象学的晕圈意识是平的,而儒家是立体的;用唯识学解读“祖天之意”也需要对转识成智的路径做出具体回应。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翟奎凤以祖先与天地为主题进行讨论,表示“祖天之意”其实就是通过“意”使祖先意识与天道相感通。他赞同温著对“天命”的解释,即“天命”没有人格神意味,但也提出对《中庸》的宗教性可以不必作纯粹义理化的解读,认为可以更具体地说明如何从“天命之谓性”过渡到“中和位育”,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祖先的联通化境。

 

山西大学哲学系教授梅剑华表示,现象学的缺席与在场的区分是思考祖天意识可行的起点,也面临解释的困境。他指出,中国哲学的底层逻辑是“感应”,西方哲学的底层逻辑是“因果”。此外他指出《中庸明意》的问题意识与心灵哲学的三个基本问题可以互通:一是意向性问题,即心理状态为什么是具有意向的,如何解释这种意向性。二是现象意识问题,即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物理主义如何解释现象意识问题。三是心理因果问题,即如何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物理主义框架下解释具有广泛常识基础的心理因果。《中庸明意》中的祖天之意正是一个中国哲学视野下回应“感应”和“因果”问题的极佳案例。

 

主题报告第三场

 

由华侨大学哲学系教授杨少涵主持。

 

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研究》副主编宋立林在发言中指出,温海明教授的《中庸明意》及其明意系列,不仅注解经典,更建构了自己的哲学体系。这种新经学体例有四个部分层层递进,还结合古今中外诸家的理解,尤其是英语世界中对经典文本的诠释,展示出中西文化在经典解释过程中的交流和碰撞。本书的另一个创造在于“祖天之意”,这个概念需要我们回到经典的背景中去理解,儒家思想中的祖先与天地本来就是我们文化的基础。而近现代受西方文化影响,我们在抹杀祖先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这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戕害,《中庸明意》中的“祖天之意”是对传统文化根基的唤醒,这正是新经学应当肩负的使命。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研究员路则权从与温海明的交往谈起,认为“明意”系列著作不仅是其学术创造,更是其生活实践状态,符合儒家“知行合一”理念。包括《中庸名意》等“明意”著作不仅在学术界特别是青年学者中引起共鸣,在社会各界也有很多同道和读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明意著作中“明意”部分能引起阅读者“意”的共鸣。路则权指出,温海明教授“意”哲学以现象学为参照,创新性回答了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中庸明意》中“祖天”概念的提出,就是要接续“人天之意”,重塑中国人的“精神祖先”。同时路则权也以李泽厚的“积淀说”和伽达默尔“视域融合”为参考,提出经典诠释的契合度问题。

 

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董春从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儒家思想中的祖先与天地”入手提出疑问,按照一般的讲法是先有天地后有祖先,如《周易·系辞传》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都将祖先放到天地之后,而非天地之前。在阅读完《中庸明意》后发现,温海明教授将祖先置于天地之前,乃是基于其“意本论”哲学,将人、祖先、天地看作类似三位一体的关系,“祖天”乃是如天一般的祖先意识,那么在意本论哲学体系当中,将祖先置于天地之前,体现了“意本论”圆融无碍的哲学思想,这也正是《中庸明意》的独到创新之处。

 

中南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谭忠诚从《中庸》的主旨出发,认为《中庸》是尊德性和道问学的学问,从道路上讲就是“自诚明”与“自明诚”二者的交集问题。与前面学者提到的《中庸》向来难读不同,谭忠诚认为《中庸》好读,因为这部经典重点强调了“至诚”问题;“诚”在《大学》中是一个功夫的问题,在《中庸》中是一个境界的问题。他赞同二程在《近思录》中的解读,认为“寂然不动”就是中,温教授在《中庸明意》很多处都把“中”读作zhòng,强调要中(zhòng)于祖天之意之中,实际上就是诚于祖天之意之中,也强调了“诚”,这是《中庸》解读史上的一大创新。

 

 

 

主题报告第四场

 

由尼山世界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交流合作部副部长路则权主持。

 

扬州大学哲学系副主任樊沁永表明,如今我们仍然处在中国学术国际化的重要阶段,温教授意本论系列著作是这个时代从跨宗教、跨文明对话的角度,以“意”为中心整全地思考宇宙人生根本性问题的哲学系统。他指出人类理想最积极的表现在于哲学理念的共通性和交流性,意哲学体系的构建体现了全球化视域下学者应该承担的使命。此外,他认为意哲学契合徐梵澄精神哲学的理论旨趣,融合了传统形而上学、审美、伦理等理论维度和超越性的精神追求。

 

北京大学医学部副研究员胡丹以对“诚中之意”的理解引入,指出“诚于祖天之意之中”是将《中庸》的修养境界论与阳明“致良知”思想融合起来的创新性解读。她表示,书中儒家祖天之教、家教等提法在现代社会中很有新意,今天的人们心理危机频发,因为广泛的心理问题引发了众多公共卫生问题,所以非常需要强调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突出家的理念在个人道德修养、社会和谐发展中的基础性意识,这对重建心理健康、公共卫生健康的社会环境尤为重要。同时《中庸明意》一书所体现的跨文化比较和对话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让《中庸》智慧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彬从三个方面评释:第一,温教授采取中国传统学问的诠释路径并另有新意,既关注西方哲学前沿内容,又不乏经典文本的根据;第二,“意哲学”的七本著作连成体系,有开宗立派的气象;第三,温教授把治学与体悟结合在一起,使其著融汇中西、可读性较强。据此,温教授可以继续对《中庸》与天赋王权、生死的连续性、秩序的重要性和体知的可能性等问题深入诠释。

 

尼山世界儒学中心文献期刊部副部长、副研究员常樯表示,温著既有“尊德性”,又有“道问学”;既有“致广大”,又有“尽精微”;既有“极高明”,又有“道中庸”。他从儒家的精神“信仰”出发,把“意”理解为两个层面:第一层是“意义”,体现在对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上,其所对应的是忧患意识;第二层是“意思”,其所对应的是乐观精神。两者共同构成“忧乐圆融”的儒家精神,这正是儒家精神的核心要义之所在。

 

主题报告第五场

 

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翟奎凤主持。

 

江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德明回顾了温海明教授回国之后的学术发展历程,他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关注中国传统哲学认识论,提出“心通物论”;第二阶段丰富了基于美国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儒家实意伦理学”,提出了意本论的雏形;第三阶段是依托7部儒释道经典建构意本论哲学体系阶段。温教授的7部《明意》系列著作,通过译、注、解、意的体例,对儒释道经典形成了由浅至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关于《中庸》,温教授在2009年给硕士生上课时就强调了《中庸》包含的宗教性和超越性的意蕴,到现在《中庸明意》一书强调“祖天之意”,可以说是一以贯之、不断丰富和完善的理论建构过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郭诺明长期关注阳明学,认为王阳明用良知与万物一体的相互锁定来确保良知的流行无间;在温海明的著作中,有自觉推进王阳明致良知教的理论意识,将天地之心、祖天之意和良知凝结为一,打通了传统与现实、宗教和哲学、外烁与内圣。郭诺明指出,“意”是阳明学的重要概念,在阳明学中“意”有三种用法:一是意欲、意向,二是心之所发为意,三是主宰之发动。温海明的“祖天之意”的“意”应当是从主宰之发动的层面上作出的新解。最后,郭诺明提问,《中庸明意》的人—祖—天结构中,祖先其实比天地有更中心的位置,但现在家庭都已经处于一个崩解的状态,我们应当如何去激活当代人的祖天意识,家庭如何重振教化(培育祖天意识)的能力,这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

 

江西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周锋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从家庭教育入手做出相关的思考,即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出来。他指出,当代年轻人少有机会去学习和深入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传承缺少深入思考,不少社会问题由之引发,应该加快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面的教育和普及。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心理教育,建立健全人格;二是用传统文化提升个人精神境界,培养高尚品质,只有让整个传统文化的生态变得更好,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更好地传播,才能让当代年轻人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山西大学哲学院讲师刘勰娇从《中庸明意》的方法论为切入点,认为当前学界对《中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解释和篇章的逻辑划分,这种对象化的研究方式是可疑的,在现象学的意义上,这其实就是对《中庸》原意的遮蔽。祖天意识虽然是源远流传的中国哲学意识,但经过现代性思想的遮蔽已经隐而不显了,这种遮蔽不仅仅会让一些经典文本的概念变得难以理解,更让我们祖先本来非常熟悉的世界,在当代虽处于存在、在场却被人遗忘的状态之中,人们通常难以克服遮蔽去建立祖天观念,更难以自身处境去建立与祖天具有说服力的关系,而这种具有说服力的关系正是温教授书中强调的“中于人伦之用”,温教授用现象学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遮蔽下的、晦涩的古典世界的“林中路”。

 

主题报告第六场

 

由山西大学哲学院教授梅剑华主持。

 

江西省书院研究会副秘书长、鹅湖书院分管负责人叶正林从鹅湖书院的历史引出中庸之道的重要性。他表示在鹅湖书院以“祖先与天地”为主题谈论《中庸》,恰恰是对儒家思想中自然与历史关系的深刻体现。在儒家看来,祖先文化是我们的源头,天地是我们生存的根基,只有尊重祖先,顺应天地,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从温著对经典的诠释当中能看出对祖先的崇敬和对天地的敬畏,这对当代发扬传统书院的功能和价值非常重要。

 

浙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杨小婷指出,《中庸明意》一书揭示出儒家的认知和信仰模式的独特性,此书将着眼点放在中西文明比较的背景下,必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多有推动。杨小婷主要围绕此书的两个论点展开讨论,其一是“与祖天同在”的视域,有益于推进自明代以来的儒家与天主教的生死观的对话;其二是强调儒家主张的是“由祖而天”而非“因天而祖”,此书揭示出了“祖”的身份的关键性,即“祖”不可仅被理解为一种“媒介”而已,而这样的一种认知路径,亦将为理解儒家的祭礼的“真”提供一个良好的诠释空间。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博士后赵晨表示,温著重新诠释了《中庸》的时间观,赋予了中国古代时间观新的理解。他指出儒家传统视野里的时间观并不等同于西方流动的线性时间观,儒家关心的是“时位”。温著则从现象学角度对儒家传统时间观进行了全新的解释,认为祖先的时间在后代身上“驻留”,后代同时又“预持”着下一代的时间,从祖先到后代的时间是作为时晕的存在。“诚中之意”和“祖天之意”可以说都是建立在此种时间观上。因此,诚于祖天之意的“诚”“中”就是要平衡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种时间关系。由此也可以说,一个具备祖先和天地意识的人能够更有勇气地面向未来,开创和谐幸福的人生。

 

孔子研究院张海涛认为,从《论语》到《中庸》隐藏了一种关于“意”的同构性。进而他从《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出发,说明这与温著中的“诚于祖天之意”一以贯之,从中可以体会到儒家一脉相承的宗教感。他认同温著说法,中国的“国”与“家”是一种家国同构的关系,而不是西方宗教传统下来的契约、约定关系,儒家的宗教性是基于家庭的,不同于西方意义上超越、外在化的系统宗教。

 

主题报告第七场

 

由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孔子研究》副主编宋立林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刘科迪回溯了学术界对哲学体系的建构,认为从哲学发展的过程来看,“意本论”可以看成是哲学研究当中理论的“横向”扩展。《中庸明意》围绕“祖天之意”“诚中之意”所展开的具体论述则是理论的“纵向”深入。围绕着现象学的相关内容,刘科迪指出《中庸明意》当中的“意”尤为强调“意量”,以此,意量的扩充,天与意的双向互动下构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视域融合,祖天意识生发的状态是一种主动性而非给予性,“诚”则进一步保证了“感”的生发,这也是“感通”得以发生的关键。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庞子文从《中庸》“大德必得其位”有关的德福一致问题谈起,通过比较康德解决德福一致难题的路径,指出通过构建“祖天之意”,呈现《中庸》宗教性和超越性的合理性。她表示,相较于康德依靠超越的人格神预设和意识来实现德福一致的理想,“祖天之意”这种非对象化的、泛化的、非人格神化的宗教感,可以说是对康德解决德福一致问题的补正。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赵宇男从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总结自身对《中庸》的体会。他关注《中庸》中的社群问题,通过借助《中庸洞见》第三章、《儒家实意伦理学》中己人关系和主民关系章节相关的讨论,认为《中庸明意》中“切中伦常”的思维方式有助于调节当代社会存在的伦常关系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唐军从中国哲学意识的角度提出,《中庸》中的体悟和感通是中国哲学的特殊性所在,今人会面临更多古人没有遇见的问题,而传承古代圣贤智慧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古圣先贤之意,这正是《中庸明意》中所说的祖天之意,“诚于祖天之意之中”就是与古圣先贤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这也是赓续中国哲学意识(Chinese philosophical sensibility)的重要方式。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刘伊婧表示,在习读过程中注意到温教授讲“诚中之意”时提到,它是意念处于“诚中”的平衡和谐状态;同时,它是阳刚的,并不阴柔,也不具象,可见拒绝阴阳对待的理解。可见,君子要努力保持天地阴阳和谐的根本状态,通达祖先阴阳的平衡,不断在意识当中加以调控。

 

悟空读书会主理人黄燕从读者的角度讲述了她对明意系列作品的阅读实践,从每天早上六点半的晨读到晚上八点的晚读,从最初几人的阅读到现在一百多人的领读,她从温海明教授的明意系列作品中不断体会到新的感悟,感受到经典的力量,并表示会继续坚持学习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温海明对本次会议中讨论到的具体内容以及学者们提出的问题做出了回应与总结。他指出,《中庸》文本有深刻的宗教性,其基于家庭和祖先的宗教感是实实在在的,这是传统中国文化精神性的根源。儒家的超越性和宗教性建立在人与祖先感通的基础之上,从而与西方的人格神系统的宗教系列明显有别。新著《中庸明意》依托《中庸》文本的中英文解读,在中西比较哲学和宗教视野下,以“祖天之意”为中心,对传统文本解读做创造性转化,并回应西方哲学和宗教的理论性挑战,从而努力推动传统哲学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