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儒者之风,君子之德》
来源:“湖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八月廿三日壬辰
耶稣2024年9月25日
编者按
指导、答疑、问学,尊师的教诲汇成了滋养学子的涓涓细流;对话、反思、同游,年轻的声音也化作了老师源源动力。他们是师生,也是并肩而行的战友,在双向奔赴中彼此敞开,彼此启发,彼此成就,携手度过珍贵灿烂的学问时光。
即日起,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联合推出“师道与问道”专栏,聚焦于湖南大学的优秀导师学生团队,通过师生之间多角度的访谈,讲述一个个生动的育人故事,教学相长,且思且行。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说起对导师的第一印象,岳麓书院2016级硕博连读学生李江和2020级博士生李文文不约而同地引用了《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论述。在书院学生眼里,他也是公认的有“儒者风度”的学者。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岳麓书院肖永明教授和他的学生的故事。
01 治学与问学
多年来,肖永明深耕中国古代学术史、思想史的研究,坚守教学一线。他开设的《中国思想史》《宋明理学史》和《中国学术史专题》等多门课程,互有关联又各有侧重,由浅到深、由博到专,能够很好地契合本硕博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目标与能力,广受学生好评。
李江跟随肖永明问学12年,系统地上过肖永明开设的思想史相关课程。在他看来,这些课程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在方法论层面,都为自己独立开展思想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书院的人才培养,肖永明有自己的设计和思考。从2009年开始,他主导并大力推行具有书院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力图用传统书院的优长弥补现代大学教育中的不足。导师制增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让同学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3级本科生、现已在高校担任教职的蒋明对导师充满感激。他回忆,正是在肖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在本科阶段就大量地阅读文献典籍及期刊文章,同时定期与同门师兄师姐交流切磋,由此奠定了日后治学的基础。
让李江感受最深的是,经常在凌晨收到肖老师的回复邮件。“肖老师身兼行政职务,白天需要操持的事情很多,但从来没有减少对我们的关心。”回忆起自己读研初期,对撰写学术论文还摸不着头脑,一篇论文甚至要与导师邮件沟通或当面请教数十次,而肖老师总能给予悉心指导。“肖老师每次修改论文都会详细做批注,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让我认识到自己在逻辑、思维、表述等方面的差异与不足。”在循环往复的对比和调整中,李江的学术写作水平有了明显提升。
岳麓书院殷慧教授,也是肖永明带的2005级博士生。她回忆,自己在读博初期基础薄弱,需要恶补的课程很多,很多书目都只是匆匆略过,来不及精读。诸如这些问题,肖老师都记在心里。他会根据每个同学的学习进度,定制不同的考核任务,既突出学习重、难点,也敦促大家端正态度、练好基本功。
肖永明指导学生毕业论文。
02 共读与共修
在岳麓书院,读书会是同学们除日常课程之外的“第二课堂”。肖永明的读书会上,不仅有师门在读的学生,也有其他学校和学院的学生慕名而来,很多书院毕业生也会在闲暇时刻“回家”,以求“温故而知新”。
在每两周举办一次的读书会上,同学们会彼此推荐最近看到的好书,分享心得体会。读书会上没有固定的“领读者”,肖永明自己也只是参与者,他尽量把发言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关键的时刻点拨几句。
2014级本科生贺向前回忆,有时候同学们会因为一个问题而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让谁,这时候,大师兄则会跳出来主持大局,四两拨千斤地把症结化解开来,大家笑作一团。“这种画面最令人难忘。既学到了知识,又增进了感情。”
对李文文来说,读书会不仅是自己思考学习的过程,更像是一种研究生的“生活方式”,他的许多研究好点子都是在这种“生活”中偶然摘得的。
肖永明还会鼓励学生多到其他院系的读书会旁听。他认为,跳出日益精细狭隘的学科分类,杂取百家,开阔视野,打破学科壁垒,在各学科之间往复穿梭,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这也是思想史研究的应有之义。
蒋明清楚地记得,2014年那个充实而美好的夏天。“肖老师让陈峰师兄组织了一个特别的读书会,以夯实我们的学术基本功。”那个暑假,师生一起在明伦堂集体研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上)》和沟口雄三的《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还背诵了《大学》。那个充满琅琅书声的山间庭院,那段心无旁骛的纯粹时光,成为学生时代最难忘的回忆。
03 同伴与同游
古代书院一般建于名山大川,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读书讲学,旨在修身养性、涵养德行。在古代岳麓书院,山长经常带着学子们外出,或是爬山远游,或是喝酒吟诗,随时提点,师生其乐融融。
文献中记录的场景,今天依然可见,岳麓书院的老师经常带着学生在山野之间畅游。肖永明的每一届学生,几乎也都有过随老师、同门出游的体验。
2020级硕士生曾海鹏回忆,一次冬日傍晚读书会结束之后,肖老师兴致很高,带着他们夜爬岳麓山,大家一起参拜了吴道行、胡子靖等书院和湖大先贤的墓庐。“那是新年之前的一个月朗风清的夜晚,别有一番体验。”想起众人共登岳麓的场景,李文文感慨,“真有种《论语》‘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感觉。”
岳麓山上,湘江岸边,都留下了师生们的足迹和畅快的谈话。对肖永明来说,师生同游是繁忙工作中难得的放松;对学生们而言,平时自我感觉可能粗浅可笑的问题和思考,在轻松的氛围中更能随意表达。师生之间有来有往,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这些讨论,不止于学术,更多的是对国家、社会、个人发展的思考。肖永明会尽力纠正一些偏颇狭隘的观念,引导学生努力提升自己,而不拘泥于一时一事。思想史的学习,又观照当下,与个人的价值追求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跟着肖老师一起外出研学,也是同学们非常珍惜的时光。李江就曾跟随师门众人前往贵阳孔学堂开展研学活动,每天下午大家各自阅读,晚上写作,次日上午再由一位同学主讲,众人参与讨论。这样紧凑而忙碌的学习让所有参与者收获满满。师生朝夕相对,关系也更为融洽。
肖永明师生共同参与读书会活动。
04 言传与身教
肖永明对学生不仅有“言传”,还有“身教”。除了读书学习,他还以身垂范,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对蒋明来说,“这种感悟是铭刻在心底的。”肖永明的恩师陈谷嘉先生曾任岳麓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也是岳麓书院实现当代复兴最重要的设计者和推动者之一。对陈老先生,肖永明心中充满敬意,一直以来也十分关心老人家的生活起居。蒋明记得,2014年中秋,肖老师带着他们一起去陪陈老先生过节。“肖老师始终对老先生的谈话听得十分认真。对老先生的饮食偏好,肖老师也非常清楚,不断往陈老碗里夹着菜,而自己却没怎么顾得上动筷子。这一切都使我们几个学生受到很大触动。那个中秋节老先生特别开心,我们也感觉特别温暖,现在每每回味都是如此。我第一次对中国古人所讲的‘尊师重道’,有了切实的领悟。”
肖永明带给学生们的教育,体现在生活中为人处事的点点滴滴。李文文还记得,有年寒假自己为了赶毕业论文的进度计划留校学习,肖老师知道以后很严肃地找他谈话。“肖老师说我两年都不回家过春节,如果读书连父母都不管不顾了,那读书何用?”临近毕业时,他又因论文送审和就业去向而焦虑,肖老师知道后宽慰他:“人生中还会有很多这样的不确定的时刻,你就当这是‘事上磨练’,也是一种‘修身’。”肖老师的一言一行,让李文文深受触动,他感慨道:“真正的学术是生活中的学术,是源自于人现实的生活精神。”
教学相长是儒家提倡的一种经典教育理念。在互动过程中,肖永明也从学生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他谈到,同学们面对陌生的知识充满新鲜感,提问不受思维定式的拘束,往往新颖有趣,也能够激发自己重新审视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问题,带来重新思考的契机。
肖永明也会接触到一些来自偏远地区、家庭条件比较差的学生。在他看来,他们从遥远的家乡来到岳麓书院求学,经历了许多难与人言的艰难,身上往往带着一股拼劲和韧劲。这些品质也感染着他,时刻提醒他不忘肩上的责任。
05 开放与自由
宋时朱张会讲“三日夜而不能合”,开中国书院史上自由对话、相互论辩的先河。在全球化的今天,书院赓续朱张传统,交流的脚步也从未停止。
在担任岳麓书院院长期间,肖永明投入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广邀海内外名家前来书院讲学、交流,并推出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举措。比如,岳麓书院在2017年成立了海外学术交流中心,组织学生日常的英语翻译等活动,为境外交流做专项培训等。肖永明也希望,有更多的学生从书院“走出去”。
在肖永明看来,学术研究不应有“门户之见”,他也一直鼓励学生在喜欢的领域坚持下去。2015级本科生贺向前从小就对西洋史感兴趣,本科论文探讨的也是西方古典学范畴的相关问题,肖老师特地联系了校外老师为他提供指导。在犹豫是不是以罗马史作为将来专攻方向的时候,也是肖老师鼓励他:“中国文明能得到全球视角的研究,那么自然中国学者也能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研究世界。”这句话打消了贺向前的疑虑,让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肖永明不仅重视学生的专业发展,也没有忽略大家的“外才”养成。他发现,自己的学生大多有想法、有见识,却“内秀”不善表达,必须想办法提升大家的交流沟通能力。2020级硕士生曾海鹏回忆,自己研一时,肖老师特地请来了专业老师为同学们进行演讲培训,这对有求职面试需求的学生来说是“及时雨”,对性格腼腆内向的同学也是很好的锻炼。他知道,肖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优势。
06 反思与改善
肖永明非常注重学生的自主意识,他认为老师应当做好“引路人”的角色,尽力去把学生自身的独特性激发出来。一般而言,凭借自身经验,老师可以大概判断出学生的优势和兴趣所在,帮助他们尽可能少走一些弯路。但是,人生的道路终归还得学生自己去走。肖永明认为,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升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从1998年从教至今,肖永明已经在岳麓书院度过26个春秋。他看到的刚好是一代人的成长。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学教育体系的完善、专业发展的深度都有了明显进步,问题也随之凸显——社会风气日趋浮躁功利,学生愈来愈聚焦在分数上“内卷”,压力越来越大,青年人的内在活力却很难得到完全释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肖老师在思考,岳麓书院能做什么?他认为,岳麓书院这个现代教育的源头起点,更应该借鉴并发挥传统书院的优长,建设现代大学书院制,从重视人格的培养和品德的养成入手,一点一点改进工作。
回忆自己的求学经历,肖永明说自己对历史的兴趣由来已久,大学选择专业时也没有考虑太多,此后升学、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历史学的老本行。对他而言,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迄今为止,他依然能够从历史研究之中获得珍贵的幸福感,在教学中也一直启发学生寻找学习的趣味。他也很欣慰地看到,围绕在身边的很多年轻学子,内心深处都涌动着对学问的真挚热爱。
“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径莫速乎好其人”。如今,肖永明当年指导的学生,很多已经成为高校教师,5位学生任教985高校,2位博士生还成长为青年长江学者。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已经毕业多年,学生们都依然和肖永明保持着联系,或是汇报近期的学业和工作近况,或是一则简短的节日祝福。无论所处的人生阶段是高山还是低谷,他们总能得到老师及时的鼓励、提醒或启发。
“从1986年为作为湖大新生第一次走进岳麓书院,至今,我生命中的一半时光都是在书院度过的。”在岳麓山下三十年,“进进出出都在这个院子里”,所有的成绩也好,遗憾也罢,都在院子里发生着。“书院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肖永明说。
千百年来,岳麓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一批批的学生来此求道问学。今后,肖永明也会在先贤精神的感召下,继续带领年轻人不断前行。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