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东 著《原儒:体用视域下先秦儒家的“一贯之道”》出版暨序言
书名:《原儒:体用视域下先秦儒家的“一贯之道”》
作者:崔海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9月出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以体用为纲,理势结合,分析了先秦儒家“一贯之道”的展开。
上篇“体论”分别讨论实体、工夫、本体。实体即真实无妄的物体,分为道体、性体和心体,总称为“实体三态”。工夫指针对心性情欲作自我调节、控制与优化的理性的道德实践,其在逻辑上展开为一种“下→上→下……”、“知→养→行”连绵不绝之运动,包括下学而上达、上达而存养、存养而践履,总称为“工夫三阶”。本体指人凭工夫重新认识到的实体,包括境界与气象,分为“欲仁斯至境”与“君子气象”、“仁民爱物境”与“圣人气象”、“天命流行境”与“天地气象”。总称为“本体三境”、“气象三位”。
下篇“用论”则讨论仁心之发用。道心苏醒,仁体方首出庶物,打开属人的世界,开始其自觉的旅行,由己及人,层层发用,开启忠恕之行,经历齐家、化乡、治国、平天下,更参赞化育,最终峻极于天。
本书初步建构起一个囊括先秦儒家基本义理的自洽体系,还原了孔门“体用一贯”的结构与先秦儒家的本旨。
【作者简介】
崔海东,1975年生,江苏南京人,哲学博士,江苏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哲学、政治哲学与政治思想史、中国古代科技史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社科基金文脉专项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在期刊发表学术文章50余篇。
【本书目录】
绪论/1
上篇 体论
第一章 体论综述/15
第一节 原实体/15
第二节 原工夫/19
第三节 原本体/25
第二章 实体·道体/28
第一节 道体正义之一:人伪道体/28
第二节 道体正义之二:天道曰圆/35
第三节 道体正义之三:地道曰方/40
第四节 道体正义之四:人道曰和/44
第五节 道体分裂之一:浑沌之截停——庄子之自然/49
第六节 道体分裂之二:神性之歧出——墨子之天志、明鬼/60
第七节 道体分裂之三:知性之歧出——《易传》之形而上下/68
第八节 道体分裂之四:气质之歧出——法儒之出现/72
第九节 道体分裂之五:仁性之歧出——孟荀以王者为圣/78
第三章 实体·性体/84
第一节 性体正义之一:何为性体/84
第二节 性体正义之二:天地之性曰仁/87
第三节 性体正义之三:仁生诸德/91
第四节 性体正义之四:气质之性曰气/96
第五节 性体正义之五:智识之性曰智/98
第六节 性体正义之六:存神显仁/102
第七节 性体正义之七:新性三品/108
第八节 性体歧出之一:无善无恶与善恶混/113
第九节 性体歧出之二:荀子之性恶善伪/116
第十节 性体歧出之三:智识之性之翕弱/121
第十一节 性体歧出之四:能群之性之陷溺/123
第四章 实体·心体/127
第一节 心体正义之一:原心/127
第二节 心体正义之二:未发为意/132
第三节 心体正义之三:已发为情/136
第四节 心体正义之四:已发人心之危曰欲/138
第五节 心体正义之五:已发道心之微曰端/140
第五章 工夫·下学/146
第一节 下学正义之一:见仁见智/146
第二节 下学正义之二:养之以事/148
第三节 下学正义之三:博学以文/150
第四节 下学正义之四:约之以礼/157
第五节 下学歧出:泥于小道/159
第六章 工夫·上达/162
第一节 上达正义之一:何为上达/162
第二节 上达正义之二:醒觉心体/164
第三节 上达正义之三:心体之境界与气象/166
第四节 上达正义之四:反躬性体/169
第五节 上达正义之五:性体之境界与气象/171
第六节 上达正义之六:对越道体/173
第七节 上达正义之七:道体之境界与气象/180
第八节 上达歧出:《荀子·天论》之第二次“绝地天通”/182
第七章 工夫·存养/185
第一节 存养正义之一:何为存养/185
第二节 存养正义之二:静之存养/189
第三节 存养正义之三:动之存养/192
第四节 存养正义之四:中之存养/194
第八章 工夫·践履/196
第一节 践履正义之一:何为践履/196
第二节 践履正义之二:发念/198
第三节 践履正义之三:自讼与对治/200
第四节 践履歧出之一:隐逸、狂狷与乡愿/202
第五节 践履歧出之二:礼之两端/204
下篇 用论
第九章 用论综述/209
第一节 仁心之发用/209
第二节 东亚之茧与水轮政治/214
第十章 原礼——返本和用与人文世界之化成/218
第一节 青铜时代:礼者豊也/218
第二节 礼乐时代:礼者仪也/223
第三节 道德时代:礼者敬也/229
第十一章 下行·齐家/234
第一节 家之理的规定/234
第二节 家之势的发展之一:殷之氏族与周之宗族/239
第三节 家之势的发展之二:先秦家之字义演化/246
第四节 正夫妇为齐家之始/250
第五节 明孝悌为齐家之本/255
第十二章 下行·化乡/261
第一节 乡党之理的规定/261
第二节 乡党之势的发展之一:作为实体的“社会”之呈现/267
第三节 乡党之势的发展之二:作为名称的“乡党”之形成/274
第四节 化乡之一:教明其德、化成其俗/282
第五节 化乡之二:政治自主、民生互助/288
第六节 《大学》《中庸》化乡之缺失/293
第十三章 上行·治国/298
第一节 国家之理的规定/298
第二节 国家之势的发展/310
第三节 论政体:孔孟荀之政体观/320
第四节 论政权:孟子公权观发微/326
第五节 论政道:孟子之革命观/335
第六节 论治权:治权在贤/341
第七节 治道之一:恒产如何可能——经济及其限度/344
第八节 治道之二:恒心如何可能——教化及其限度/352
第九节 治道之三:制度如何可能——徒法不足以自行/357
第十节 分配权:公平与效率之平衡/366
第十一节 分配之道:度量分界之具体方案/369
第十四章 上行·平天下/373
第一节 天下之理的规定/373
第二节 天下之势的发展:青铜时代/377
第三节 平天下之一:上古之悬设唐虞/380
第四节 平天下之二:当今之天下定于一/386
第五节 平天下之三:未来之协和万邦/392
第十五章 上行·参赞化育/398
第一节 《礼记·月令》成书及背景/398
第二节 时之纵贯:理论基础之宇宙论/399
第三节 令之统摄:实践主体之公权力/402
第四节 物之完成:实践路向之参赞化育/403
结语/406
参考文献/412
后记/419
【序】
一日,海东传来新完成的大著《原儒——体用视域下先秦儒家的“一贯之道”》,洋洋四十余万字,构制巨宏,脉络清晰,文字典雅,新论迭出,是一部具有鲜明特点的学术著作。概而言之,如下几个特点或许可以与读者朋友分享。
一是敏锐的问题意识。学术研究成功关键之一,就是能够发现问题,一旦找到了新的真正的学术问题,那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研究成功率就非常高,而且其学术价值亦由此奠定。时至今日,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成果非常的繁富,学术观点也是千姿百态。海东在硕士期间便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这种优秀的品质延续至今,使其能够不断地提出新问题。在这部著作中,这个优点完美地得到了延续和发扬光大。《论语·里仁》载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那么先秦儒家到底有没有这个完整自洽的“一贯之道”?本书认为是有的,而且先秦儒家诸多的流派、人物和思想都只是这个“客观的”体系的一个发展环节。那么,此体系内在的发展逻辑是什么?本书认为相较于汉唐“有无空之变”、宋明“理心气之变”、清代以降“新旧之变”,先秦儒学是为“一多之变”,其“一”表现为孔子之圆教,而“多”则表现在横向上的孟、荀、庄、墨等对孔门义理的发展,以及纵向上的修身、齐家、化乡、治国、平天下直至参赞化育的发用流行。再者,先秦儒家这个义理体系如何才能恰如其分地予以表达?本书认为可以用体用范畴,通过“本体→工夫→发用”此一序列来予以还原与重建。可以说,本书充满了问题意识,是一部由问题组成的重要巨著。
二是圆融的体系结构。虽然关于儒学体系的梳理已有非常多的成果,但本书还是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此是对儒学研究的重要贡献。本书的目标是“以体用为框架,还原孔门‘一贯之道’,建构儒学基本的‘原始反终’之体系,即一元宇宙实体为道体,道体生生不息、大化流行,下贯演为性体、心体,仁心‘首出庶物’,自做工夫,下学而上达,上达而存养,存养而践履,发用经历下行之修身、齐家、化乡,上行之治国、平天下、参赞化育后,峻极于天,复归道体,由此就形成了‘本体→工夫→发用’此一从无间断、首尾循环、上下对流、内外共生之宇宙生命模式”。那么,本书是否达到了这个目标呢?回答是肯定的。本书以体用为枢纽,分为体论与用论两大部分,依照先秦儒家内在的义理脉络次第展开,每一章自成一个系统,首先论及实体,从道体至性体,至心体;其次论及工夫,自下学上达,至上达存养,至存养践履;再次论及发用,自下行至上行。可以说,每个章节都做到互相呼应、循序渐进。在每个系统的论述中,通过对概念的考察界定、对文本的诠释再造、对义理的剖析梳理,从而环环相扣,由无数个小螺旋构成一个精致圆融的大系统,将先秦儒家的义理体系的圆融性和完整性展示在读者面前。
三是典雅的叙述风格。当今提倡国学复兴的大背景下,学术著作要求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本书在追求这个目标上也有精彩的表现。从形式上看,不论是标题的遣词,还是正文的行笔,海东的论述均努力塑造一种古典的语言风格,非常端正典雅,文字清新,读起来非常舒适,可读性很强。从内容上看,其关于儒家思想的思考也表现出明显的中国特色。比如“醒觉心体”“反躬性体”“对越道体”,都是直接取诸儒家原典。又如“化乡”的提出,就是对《大学》修齐治平的有益补充,也更符合儒家义理。再如“东亚之茧”“水轮政治”等闪光点,都是基于对中国社会、历史与政治的深刻提炼而形成的颇具启发的思考。而且,本书完全在先秦子学内生性精神视域下,深入文本,反复锤炼,探析先秦儒家的义理体系,形成了厚重的中国气派。故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如何从研究中国哲学的著作中显示出来,本书或许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四是严谨的学术态度。由于本书希望以一套完整、自洽之体系,来解读、还原先秦儒家,对儒家义理表现出新的理解,书中涉及的相关概念、命题等都需要做新的解释,在这点上,作者表现出了非常严谨的学术态度。比如,对儒家固有概念、术语如“儒”“帝”“天”“神”“鬼”“道体”“性体”“心体”“家”“乡”“国”“天下”等,作者都进行了词源学与儒家义理的双重界定与交待。又如,作者对后起概念如“体用”“本体”“工夫”等在先秦研究中使用的合法性也予以了论述,认为其在先秦时处于有其实而无其名;另外还区分了实体与本体等,认为所谓本体,是人凭工夫重新认识到的实体,此全新之体证,心之所会为境界,面之所显为气象。再如对于自创概念也予以了说明,如“四维之性”“新性三品”“化乡”等,均能持之有据、言之成理。
五是创新的学术观点。虽然关于先秦儒学研究的成果非常多,关于先秦儒学体系的梳理也不乏其人,但本书仍然表现出了不同的亮点,从本书看来,作者创新欲望非常强烈,提出了一些属于自己的独特思考。比如,对儒家本有名实,但是不成体系的旧有义理予以整理归纳,将道体、性体、心体定为“实体三态”,使三者层层下落,更级级上达,始有系统。又如,将本来或有名实,但是残缺不全,不成体系者予以整理归纳。如工夫三大环节,其中下学而上达、上达而存养,分别是孔子、孟子理论自觉,已经明确提出的,存养而践履则儒家虽有其义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故作者予以总结,并将三者归纳为“知→养→行”此一首尾循环、上下对流的体系。并且作者将下学上达、上达存养、存养践履定为“工夫三阶”,将欲仁斯至境、仁民爱物境、天命流行境定为“本体三境”,将君子、圣贤、天地定为“气象三位”。再如,将本有其实,但无其名,散漫零落者予以归纳整理。如儒家之发用本分上行与下行,下行中,除齐家外,当有化乡。乡党是人类栖居的一大环节,化乡又为历代儒家经世之大根大本,舍此几不可言治。然而两千多年来,儒家于此虽有丰富的实践,却由于多种原因,未在理论予以总结,故作者据实定为“教化乡党”,补上此一节目。再如,对本来间有其实,然而混杂不清、不明就里者予以归纳整理。如儒家发用之治国,历来皆政、治不分,作者据公权、治理、分配这三种原则与办法,分为政权、政道,治权、治道,分配权、分配之道三组六项,以此来分析归纳儒家之治国理论。最后,在“平天下”之后,作者又着重提出并表彰“参赞化育”,将其作为儒家发用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完成“原始反终”此一进程,这是以往儒家义理研究中重视不够的。可以想象,作者花了非常多的心血,这些创新观点都是难能可贵的。应该说,本书中的新观点触目即是,正是有了诸多新的学术观点,本书才熠熠生辉,其学术价值亦因此而凸显。
六是广采时贤之精华。成功的学术成果,必须建立在对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分析、客观的判断以及深入的把握基础上。综览全书不难看出,本书无论哪个章节,都大量地吸收了时贤的成果。比如,对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钱穆等人的相关义理,作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与消化。又如,对当代中国哲学研究大家陈来、杨国荣等先生的相关成果,作者也予以认真的学习与吸收。再如,在其他相关领域,包括陈梦家等人的甲骨文研究、许倬云等人的古代史研究、张光直等人的考古研究、冯时等人的上古天文研究等,作者都做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对时贤研究成果的关注与引用,使本书立论具有客观的基础,也使本书的论述显得气势恢宏。
七是独特的启发性识见。在典雅的叙述中,本书也不乏予人以启发的学术观点。比如,在陈述道体演变中,作者将庄子、墨子、韩非、《易传》、孟荀视为五种道体分裂之象,为什么这些思想家或著作代表的是“裂变”而不是“一体”?值得大家思考。再如,本书对《礼记》中的《月令》非常推崇,认为《月令》以时的纵贯、令的统摄、物的完成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系,从而将古典儒家参赞化育的生态思想推上一个新的高峰,这也是很值得读者们思考的。
当下关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研究,不外两种情形:一是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发掘、梳理和解释,二是试图在研究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推陈出新。客观地说,前一方面的工作,我们做得很多很出彩,但后一方面的工作做得比较一般。就前一方面工作而言,本书非常出彩,就后一方面工作而言,本书亦进行了有价值的尝试。就本人学习、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学的经历而言,我们的思想被某些东西笼罩了几千年,故深切感受到从千年思想传统中开出新气象的必要和重要。海东年富力强,不仅理论基础厚实,而且充满关怀意识,因而希望他再接再厉,为学林贡献更多的佳作,为开创新的传统贡献智慧。
李承贵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霍宏伟】隋唐洛阳城空间体系研究
【下一篇】【程旺】朱熹的图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