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泽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忠孝节义”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10-17 09:51:21
标签:

杜泽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忠孝节义”

来源:文史哲杂志

时间:“儒士軒”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九月十四日癸丑

          耶稣2024年10月16日

 


作者 | 杜泽逊,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主编兼编辑部主任、山东大学讲席教授

来源 | 2024年3月23日杭州国家版本馆“文润讲座”第六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忠孝节义”》山大杜泽逊-哔哩哔哩】https://b23.tv/RBhDiio

 

尊敬的吴馆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朋友,下午好!

 

吴馆长要我来杭州的国家版本馆做讲座,其实我是很没有底的。因为在学校里上课的内容比较固定,在这个场合来讲有一个“怎么样跟各位对接”的问题,所以我就报了这么一个题目。希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能够向各位汇报我的一些思考。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无尽资源

 

我们国家历史非常长,区域非常广,在全世界来说它是非常大的、文明特别长的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它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我们国家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认识上也出现过一些反复。例如我们国家在清朝后期遭受了外国的入侵。外国入侵的时候,他们有比较先进的军舰,同时也有比较先进的武器。我们在抵御外来侵略过程当中感受到人家比我们强,于是就希望赶上先进的水平,在清朝后期表现得比较强烈,希望尽快摆脱落后的局面。当时也有各种各样的方案。例如张之洞提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就是保持中国固有的政治体制,当然也包括文化体系。同时也要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军事技术。让我们国家能够不再受外来的欺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有一些中国的学者对中国为什么落后有一些思考,在这些思考当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基于这样一种思路,就进行了文化方面的一些革新。尤其是辛亥革命,我们国家由封建帝制进入了资本主义框架的社会体系,辛亥革命建立了一个新的制度。新的制度推翻了帝制。1911年辛亥革命,1912年教育部部长蔡元培,也是浙江文化的巨匠,他代表政府宣布取消“经学”学科。取消经学学科是一件大事情,因为经学就是我们现在认定的国家古老的经典,《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穀梁传》《春秋公羊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等这样一些书籍,它们构成的学科叫“经学”。经学学科取消证明了什么呢?证明一个学科它不能在高校里单独存在了。经学废掉了之后,我们还要不要读经书呢?于是就要有一些新的替代方案。

 

按照国外的学科框架,经学的典籍就分流了。比如说《诗经》就不再作为经学,而是作为古代的诗歌总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作为文学欣赏的对象。《左传》《尚书》,史学色彩比较浓厚的,就归到历史学学科。当然像《论语》,哲学学科也看,文学学科也看,教育学学科也看,多学科的都要看。但是有一些书就边缘化了,比如《仪礼》就边缘化了,中文学科不看《仪礼》,历史学科也不看《仪礼》,哲学学科也不看《仪礼》。儒家文化被称为“礼乐文明”,标志性的书是《仪礼》。这本标志性的书不归任何学科了,图书馆分类当中可能会进入到综合类。所谓的综合类,我们也许可以认为是“其他”,各学科归不进去的,它的边缘化很严重。严重到什么程度呢?就是现在重新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礼”的核心经典就是《仪礼》。能够在大学里把《仪礼》一字一句跟学生讲清楚,这样的老师可能是个位数。我们有十几亿人口,也就是我们基本上丢掉了传统文化当中比较核心的那本书,就是《仪礼》。

 

100多年来,从辛亥革命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们所走过的路基本上是批判传统的。辛亥革命之后有很多先生在对经书做注释,但这个注释有一个倾向,就是去孔子化、去皇帝化。我们的《诗经》直截了当对接先秦文学了。从汉朝把经书作为国家的指导思想、行为的标准、是非的标准,从汉武帝之后到辛亥革命,《诗经》这本书作为经书究竟对我们的国家、对我们的人民、对我们的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呢?这一页大约2000年一下翻过去了,不看了,直接对接先秦文学,这就是我们现在对待《诗经》的态度。

 

要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怎么度过来的,不可能不了解他们看什么书,尤其不能不了解他们怎样理解这本书。我们这样一页掀过去是不行的。经学学科,从经学角度认识经典,至少从汉朝到辛亥革命是一个常态。常态到什么程度呢?从小就要念这个书,就要念朱熹的《诗集传》,因为科举考试要考这个东西,不念的话考不上,所以它的普及度极高。由普及度极高到放在一边另作解释,我们文化上就把主要的部分放在一边了。《诗经》还在念,但作为经学的《诗经》没有了。经学当中所蕴含我们的行为规范也就没有感受了。我们还承认“仁义礼智信”是中国文化,还承认“忠孝节义”是中国文化,但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和认识逐渐概念化了,空了。

 

今天,我们重新看一看传统上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认识,中国文化是什么。我们在杭州国家版本馆能够深切体验到什么叫建筑文化,这个建的太美了!建筑和周边的环境非常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这个属于建筑文化。当然我们说穿什么衣裳,这属于服装文化。我们要吃饭,这是饮食文化。数不清的文化,但总要有一些核心性的概括。如果有人问你中国文化是什么,那么你说有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图书文化、版本文化,都没有任何的错误。但这样数下去就没有边了,所以中国的先人对中国文化从几个角度做了一些概括,其中之一就是“仁义礼智信”。

 

仁,仁者爱人,当然是爱他人,也爱自己。

 

义,实际上就是舍己为人。你有困难,我帮你一把,但并不图回报。我可以去出把力,也可以去拿点钱,也可以说几句赞扬的话。总而言之,是你用自己的行为,你付出的大或者小都不要紧,那是你的。但你的行为或者资源是为了他人,这就是“义”。我们举行一场音乐会,我们把收来的门票钱用来建希望小学,这就是“义演”。哪里出现了灾害,我们要捐钱,捐1块钱也可,捐10块钱也可,捐1万块钱也可,这个钱是你的,你给了他,对他有帮助,这就是“义”。“义”是很典型的无偿帮助别人。当然你帮助的别人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社会。比如你爱护卫生,这是为了大家共同的环境好,这也是“义”,义举。

 

礼,它和另外一个词相连,就是让。开车说礼让行人。“礼”的表现就是让,就是让着别人。老师称呼同学为“同学”,老师和同学是不是同学呢?不是。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老师为什么要称学生为“同学”呢?老师把自己的规格、高度降得和学生一样。这就是老师矮化自己,用这样的方式抬高学生。因此“同学”的称呼纯粹是个礼。学生不能称老师为“同学”,足见它是不平等。不平等非要拉得平等,这就是“礼”。礼的本质就是让,“礼让”连在一起。

 

智,智慧的智。这个解释起来比较隐蔽一些。《孟子》对“仁义礼智信”的“智”有一个解释,他说“是非之心”就是智。我们说读书干什么?读书为了明理。明什么理?明是非之理。凡是好的事我去做,别人做的好事我去赞扬。非,不对的,我不去做,别人这样做我不表示赞成。这样一种表现,这样一种心情,是智。

 

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了要算,尤其是有契约的时候更得守信。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仁义礼智信”提倡的“信”比较多,是为了国人之间打交道以及与外人打交道,需要信守诺言、信守契约、信守合同。

 

“礼”讲的比较多,但“仁”和“义”讲的不是太多。这五个字是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概括,当然不一定是最权威的概括,我们没有继承好。浙江省在做古籍的数字资源。我是搞古籍的,我们以前要看古书时要出差,要到北京、上海、浙江,住下来,到图书馆里去,写好了书单,我要看什么书,可能还要拿介绍信。人家上班了,我们递上书单,管理人员到库房里把书提出来,你在这里看。你可以拿铅笔抄,戴上白手套。等到人家快要下班了,书要收回去,人家要入库,晚上肯定是不行的,休息日或者馆里内部整理,也不行。所以阅览的效率不高。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国家图书馆第一批挂出来的善本书1.6万种,有的书一种就是一大摞。我所在山东大学图书馆的善本书总量也就2000种,因为大学图书馆要服务于教学,没有钱买善本书。国家图书馆一次挂出1.6万种,这是难以想象的。当然我们说海外的藏书机构,比如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他们的善本书通过中国国家图书馆网站挂出来。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早稻田大学以及静嘉堂文库也都逐步把书挂出来了。这样我们在单位上,在家里,就可以登录有关网站,登录有关平台,来看这些珍贵的版本,效率就提高了。原来一年可以办的,现在一个月就办了。所以大家现在为什么那么忙呢,因为节奏快了!

 

可是还是有很多很多的图书馆不舍得把古籍数字资源挂出来,而这些不往外挂古籍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他们的工作人员,他们每天都在使用网上的信息,每天都在使用数以十万、百万计的古籍图像资源,是人家投放上去的,而你自己并不愿意把手里东西投放上去,“仁”和“义”这两条一个都不沾,这是肯定沾不上的。所以我们这个行为觉得很正常,但实际上不正常。至少朋友之间,我都挂出去了,你每天都看,你不给我看,这个不仗义。不仁不义的人能交吗?可以说我们国家大部分图书馆都没有挂出来资源,我想“仁义礼智信”,“仁”和“义”怎么衰退的,我们可能感受不到,但我举这么一个例子,你可能就感受到了。

 

再比如很多医院血库里存着救人命的血液是严重不足的,为什么?因为愿意献血的人少。以前还有献血的“队伍”,他们用什么办法能够稀释血液,多喝水或者怎么样,这个队伍有什么传染病更要了你的命了。愿意献血的人少。我的一个学生跟我说,他每年都去献血,他没有和任何人说过,我觉得这个人是有仁义之心的。为什么?因为这个东西能救人的命。春节期间北京大学一位教授回家过年,他的父亲得了重病紧急抢救,做手术需要输很多血,怎么办?连夜把家里的人从农村叫来六七位,献血。是不是他们献的血直接用于这位病人呢?不是,库存的血用上了,下面再来的人怎么办呢?所以动员他们献血,以便于为下面的病人用,可见资源是很不充足的。献血对人的健康损害不大,可以说极小的损失可以救人的命,这些都属于义举,属于仁义,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今天为什么要重提这些老话题呢,是想表达一个感受,就是我们在这方面有点淡漠,而这是我们中国文化最为宝贵的东西,最为核心的东西。有了仁义,中国人是有文化的、文明的民族,才成立。没有仁义,基本上就不成立了。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无尽资源,这是我要表达的第一个看法。所有人的行为都有指导思想,所有人的所有行为背后都是文化在指挥着你,所有世界上的争端,它的背后几乎都是文化支撑的。所以国家要发展,尤其是要健康地发展、文明地发展,文化是一个巨大的资源。我们的吴雪勇馆长非常勤奋,社会各界都有很多勤奋的人。勤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呢?是不是勤奋一点就多给一点钱,没有。也没有说你勤奋一点就有人跟着唱赞歌。到底什么东西驱动着他呢?背后有文化,有信仰,这个东西是最最核心的。所以我们可以发明这、发明那,但背后都要有一个问号,你发明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呢?肯定是对人类社会有用,这个文化是看不见的资源。

 

1978年算是改革开放的开端,1980年之后基本方向没有变。我1981年上大学,亲历了这个过程,国家发展得非常快。最初的时候,我们会买一些很落后的机器,因为它便宜,有人就说了这个东西都是人家淘汰的,你为啥要买?淘汰的我们也没有。我们是想买好的,没有钱,于是就买差一点的。买来以后很快我们也淘汰了,淘汰的速度之快难以想象,所以我们迅速就跟上了人家的先进水平。而人家在研发的过程当中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不舍得让我们这样用的。于是当你接触到更先进技术的时候,人家要保密。你为什么自己不发明创造?原先没有手机,手机从我开始。和人家有了手机,我们也要有,还要做得更好,这样的思路是不一样的。在缺钱的情况下还要快一点发展,只能采取这个跟进的办法,所以我们走过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路。

 

要想发展经济,就得搞好科技;要想发展军事,就要搞好科技。科技人才从哪儿来?学校。于是抓教育。教育、科技和经济建设、军事事业紧密挂在一起,这是我们发展的急需。但高校里培养科技人才,是不是也要培养文化人才?尤其重要的是,是不是要把科技和文化融在一起来传授?我们经常讲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还要开思政课程。山东大学有2位入选了院士,一个是陈子江,医学家。一个是李术才,工程学家。他们在入选院士座谈时回忆成长过程,他们只讲自己的导师,认为是自己的导师教导他们、影响他们,尤其是这些老师艰苦奋斗的精神。我没有听到他们表扬哪个学院院长,也没有听到表扬哪个校长和辅导员,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教书和育人是一回事。我们的工匠精神,就在工匠教他们的学生当中传授的,所以我们文化和科学技术、经济发展、军事建设应该是拧在一起的,应该是不可分离的。作为专业,杜老师是搞传统文化的,把它分离出来了,这个适合于做研究,不适合于做教育。做教育的时候应该把文化融到各个岗位上来,这样我们才不至于丢失,成为行业规范。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国家成为经济大国,还要成为文化大国,而这两个要拧在一起,就是一个良性的状态。国家对这个问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所以总书记讲话多次,杭州国家版本馆有一个轮番播放的视频,把总书记在文化领域视察讲话做了非常精要的介绍,我觉得这个做法特别好。国家对这个问题的认识非常清醒,所以要采取措施来加强文化建设,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样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脉,这是国家领导人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非常有针对性的。国家要成长,文化要跟上,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发展的无尽资源,是这么一个意思。我想在座各位对此是同意的,所以就不再多说了!

 

对传统文化的概括,“仁义礼智信”是一套,还有一套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好多年前台湾大学编了一套台湾地区用的《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一共8本,16开的。每一本不是太厚,并且字大一点,适合学生看。《中国文化基本教材》编好之后,他们来中国大陆访问,征求一些人的意见,正好我是被征求者。我看了《中国文化基本教材》8本,它到底是什么内容呢?完全来自《四书》,对《四书》里基本内容做了新编。原文是什么样的,注释也很好懂,再加上串讲,非常容易接受。《中国文化基本教材》贯彻的东西非常明确,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书名就叫《中国文化基本教材》。但修身和齐家不能分开,修身和治国、平天下不能分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放在一起理解。不能单独讲修身。民国年间《修身教科书》,它的编者就是蔡元培,它的“修身”讲的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确说不能单独讲“修身”,要和治国、平天下放在一起讲。“修齐治平”是一种概括,还有一种概括是“忠孝节义”,我今天把“忠孝节义”拿出来和大家一块学习学习,和另外那些概括是不矛盾的,是一样的,只不过角度不一样。

 

二、关于“忠”

 

我们说忠君爱国。为什么要忠君呢?因为“君”是国家代表,他不是个人。当了国家领导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立场就是国家立场,大约不会再考虑一个月的薪水是多少,家里房子怎么样,这些问题都要放在一边,考虑的是国家发展,这是他的职责。在这个意义上,“忠君”和忠于国家是一回事,忠君爱国是一回事。

 

当然忠于职守,也是忠。我们说忠于国家,你不能光在那里念口号,做好你应该做的工作就是忠于国家。如果你是个学生的话,你就要好好学习,不能贪玩。你是一个工作人员,你做好职分内的工作,这些就是忠于国家的表现。如果我们的国人都是这样的话,国家肯定会健康地发展。

 

具体的表现就是忠于你的岗位,我是一个老师,我要上课,于是我要备课。我在1999年给山东大学文学院全体研究生开了一门必修课“文献学”,领导谭好哲院长让我开这个课,我那时候36岁,一个星期4个学时,一次上完,从下午2点一直上到6点。我这一个星期任何事情都不干,只为这一次上课来写讲稿。写多少讲稿呢?100页的稿纸,以前用稿纸抄,100页稿纸,小方格有300字,也有400字的。100页稿纸,我每个星期写1本。一学期18周,我写了18本,这个课就上完了,讲稿也写完了。为什么要这样干呢?因为我是一个老师,必须得上好课。那时候对于教学成果的评价比较不值钱的。比方说我出了一本《良渚文化研究》,这是10分。我出了一本《文献学概要》,才5分,要打对折的。我的课讲得非常受学生欢迎,在我评教授时一点用处没有。什么时候有用呢?你在教育类的杂志上,C刊发文章管用。能发教育学C刊的老师不一定能上课好,所以教学显示度低。但作为老师,好几十个学生听了两个小时一无所获,你能对得住这些学生吗?作为老师到底合不合格呢?所以我要花一个星期时间来准备这一次课。当然我的课是大课,好几十人,也没法点名。可能上着上着,学生越来越少,那就要了命!

 

我第一次开课时非常清晰记得换了三次教室,不是从大换小,而是从小换大。为什么要换3次教室呢,总是坐不下,旁听的越来越多。我的课在1999年大获成功。我的老师霍旭东先生曾经告诉我:“上好一门课就是一碗饭。”作为老师能上好一门课就不会丢饭碗了,这个概念只是忠于作为老师的岗位而已。如果你不能全心全意地上课,就是对这个岗位不忠。你对这个岗位不忠,作为老师就是不合格的。你想赢得学生对你的尊敬,也是没有任何可能的。所以“忠”作为一种文化,它是我努力备课背后的力量。为什么说文化是一种资源呢?所有人的行动背后都有一个文化,也许你自己没有这样去考虑,我们拿正面文化把自己武装起来,对我们的一生处理好任何事情都会是一个资源。

 

什么叫资源?资源就是兜里有钱。我到了商店里可以买喜欢的东西,我到了书店里可以买好书,这叫资源。你没有这个资源,这个书再好,你也不能买。所以资源这个东西是人人都需要的,所有的资源永远是正面的。文化资源呢?看不见又摸不着,可是它比金钱重要得多。忠于职守,这是一个“忠”的表现。

 

还有一个是忠于老师,我在一次山东大学开学典礼上讲到学生对老师要“忠”,有的学生在空间里反对。学生对老师忠有什么不好?如果这个学生不忠于老师的话,那对老师的话就不当回事了。在座各位有些属于青年同志,你没有到我这个年龄,你到了我这个年龄可能会有新的经历。什么经历呢?就是我的学生,我大会的讲话请他录下来进行整理,他会查考一些我提到的人、地、年份,可能有错,因为演讲很难不出问题。他一一查清楚,并且告诉我这个地方有错,我就会和他说改。他整理老师的录音,只要忠于这个录音就可以了,这是一个底线。我怎么说的,他怎么整理,他不添错。但他觉得这样对老师还是不够的:“我们不能让老师出错,让外人看这个东西时对老师有看法。”他这么想,他就有了维护老师的心,这是“忠”。

 

当老师体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是很感动的。老师没有让你这么做。所以忠是一个非常宝贵的东西。你在单位上,或者你是学生,你这样做能带来什么呢?就是下次有艰巨任务的时候,老师会首先想到让你去办。为什么?因为没有时间再反复了,一定要在规定时间一次性达到最好的水平,把这件事情做完,不能再商量了,来不及了。这种情况下,他就会委派给一个他认为最可靠的人。我们的军队提拔指挥员,基本机制全世界都是“积功”制度。“积功”带来提拔,这是军队的基本制度。怎样才能“积功”呢?你自己擅自做主跑去立了一个功,这是不行的,部队上有纪律。因此,你圆满完成任务的能力极大,你获取关键任务的机会就多。你完成这样的任务多,你的“积功”就多。你积的功不是领导送的,是你自己用能力和忠诚换来的。

 

我们在其他岗位上也是这样,哪个学生不是好学生呢?当老师的能明白表达出来说A学生特别好,B学生不太好?当老师的不能这样表达。都好。但内心里到底有没有差别呢?肯定有差别。如果没有差别的话,孔子为什么说要因材施教呢?那一定是有差别。但老师不能说,都在心里。有重点任务要完成时,他会想到你。你在完成重点任务过程中得到巨大的提升,于是你的水平就上去了。你的水平上去了,当然你未来的发展,实现理想的脚步就快了。这样有什么不好呢?肯定没有任何不好。你发展得快,我也发展得快,我们的国家就快了,有什么不好?我们的家长也高兴,可以说没有什么人不高兴。当然有可能个别人嫉妒你,那是不好的。我们对别人的进步还是要乐见其成。总之忠于老师也是一种忠。

 

我举个例子,这是《左传》上的,这个人叫逄丑父。这个“丑”大约只表示天干地支的“丑”,“辛丑条约”的“丑”,与那个“丑俊”的“丑”不是一个意思。所以逄丑父不是不好看,可能是他出生的时间,丑时。商朝帝王大都利用这个取名字。什么“太甲”“武丁”“帝辛”,都是。“父”,读音fǔ,是说这个男子比较好,魁梧英俊,叫“父”,和杜甫的“甫”含义一样。姓逄。逄丑父做了什么事情呢?在春秋时一个大国是晋国,另一个大国是齐国,它们两个发生了战争。地点在济南市。一开始齐国占上风,后来齐国就处于下风。齐国的国君坐的战车当然是指挥车,他的旁边有一个人是逄丑父,他的武器长一点,在国君旁边。如果有危险的话,一下挑过去就可以排除危险。其实不一定要挑过去,因为对方看到你很壮,武器很长,他是不会靠近的,因此主要是威慑作用。

 

晋国反过来了,齐国处于劣势,齐国军队是战车,围着一座山“华不注”,“华不注”也念“华夫注”,齐国军队围绕这个山在前面跑,晋国军队在后面追,三圈,历史上叫“三周华不注”。这时候“华不注”山前面有一些树木,把齐国的战车给挂住了。这样跑不了了,国君就会被俘。这时候逄丑父认为敌人并不认识他的统帅,于是换了位置,让统帅当保卫,逄丑父自己当统帅。局面还没有很严重时,他让“国君”,就是假装的保卫,让他下去取水。下去取水的时候脱身了。人家以为逄丑父是国君,就把他抓起来了,后来发现他不是国君,就要杀掉他。他说好不容易有一个人愿意为国君死,你们把他杀了,你们的名声不好。于是晋国统帅就把他放了。因为杀了他价值也不大。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为国君去死。《论语》里说了,“贤贤易色,事君致其身”,你跟着国君干要随时准备献出生命。“事父母尽其力”,对待爸爸妈妈尽力就行了。“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你只要答应了朋友的兑现就可以了。级别是不一样的。逄丑父恰恰就是这样做的,他的行为就是忠。他被记载在《左传》当中。

 

至于说忠于老师,我们举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在《吕氏春秋》中记了一个故事,说孔子和他的弟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现在的河南),由于没有国君欣赏他,供应他们粮食,他们就断炊了,“七日不尝粒”,七天没有吃上粮食。“粒”也不一定是大米粒。在这个时候颜回去找米,找到了,当然大家都去找米。孔子已经饿得起不来了,在座各位没有经过那个困难的时候,老一辈是有一个丰富的经验,就是如果你早晨起来没有饭吃的话,千万不要起床。你躺在床上饥饿感很弱,你起来就不得了的。所以孔子昼寝,白天躺着,不是睡觉,而是饿坏了。颜回找到米之后就做饭,做了饭给老师吃。但孔子老远看到一幕:米快熟的时候,颜回伸手到锅里抓了一把吃了。

 

由于距离比较远,孔子觉得说不出来的滋味,他就装睡。颜回做好了米就捧着给老师送来了:“老师,吃饭吧。”孔子说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说饭食很清洁献上来。颜回的聪明在孔门弟子当中是头号的,“闻一而知十”。颜回立刻明白了,他跟老师说:“刚才是灰落到锅里了,我把灰吃了,扔了舍不得,我把它吃了。”老师心情五味杂陈,他就觉得自己对不住学生。他对学生们说,有时候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也不可靠。这就是颜回。

 

当他们碰到困难的时候,在匡这个地方(在今河南省),有人要杀孔子,大家都仓皇出逃。逃出来了,可是颜回没有来。孔子就很着急,颜回最后一个来了。孔子见了说的什么话呢,“我以为你死了呢”。颜回的回答不是很容易想象的,他说:“子在,回安敢死。”老师在,我怎么敢死呢?这个话当老师的感动,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就是说我没有死的资格。现在有的学生恋爱失败了,自杀。你想没想过家长该有多么痛苦。我是亲眼见到这样的家长,基本崩溃,已经无法正常上班。这个学生想没想过你的爸爸妈妈、姥姥姥爷,他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呢?你难道只为自己活着吗!颜回的回答,“老师在,我怎么敢死呢”,这个话就是对老师的“忠”,这个精神不得了。所以我们说“忠孝节义”,对老师,忠于老师,有什么错?可能你听着时间长了,认为是“愚忠”“愚孝”。怎么是愚忠呢?愚在哪里?

 

孔子对颜回的夸奖是不遗余力。孔子对他的学生子贡说,你和颜回谁更厉害?子贡说我怎么敢和颜回比,颜回是“闻一以知十”,我子贡是“闻一以知二”。子贡非常谦虚。但孔子马上表示同意,说你和我都不如他。所以孔子对颜回的肯定无以复加。颜回死了,孔子哭得很痛心。学生们说,老师你过于伤心了。孔子说,我不是为颜回,我还能为谁这么伤心呢。鲁国国君问孔子,弟子谁好学。孔子说,颜回好学,不幸早死,现在没有了。其他学生听了孔子这个话怎么想?老师心里只有颜回。孔子对颜回的夸奖从不掩饰,所以当他看到颜回伸手到锅里抓一把米吃了,在他看来除非这个人不是颜回,颜回不能干这种事情,可是明明白白他是吃了,所以他就要启发他。启发的结果,颜回还是颜回,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学生忠于老师,我们忠于工作岗位,都是忠。

 

三、关于“孝”

 

“孝”,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很大的传统。我以前出差时买了一本书,我为了消遣买的,《富兰克林自传》,是富兰克林给孩子写的3封信,讲他的经历。中国的家训其实主要是写的家书。我看了一遍,给我的儿子看。我儿子也看了一遍,他说,爸爸,富兰克林什么都好,有一条不好,外国人不孝顺。我说何以见得?他说,整本书没有谈任何孝顺的事情,自从富兰克林离开家再也没有提到过他的爸爸妈妈。我心想很对,但外国人有自己养老的办法,人家也不是说爸爸妈妈不亲,人家有人家的办法。但是这件事情让我考虑,“孝”还是中国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东西。

 

闵子骞,《二十四孝》之一,也是孔子的弟子,在山东嘉祥武氏祠的东汉画像石上就刻有他的事迹。大家看,一共三个人。东汉的马车是一匹马,车轮,一边一个。车上的长者就是闵子骞父亲,右上角有“子骞父”。长者背后一个小朋友,是闵子骞后母的孩子,车下的青年就是闵子骞。

 

 

 

山东嘉祥县武梁祠画像石(拓片局部)

 

闵子骞背后有两行字:“闵子骞与后母居,爱有偏移,子骞衣寒,御车失棰”。他替父亲驾着车,大概是说马绳或马鞭子掉下来了,也有可能他从车上掉了下来。他父亲伸手拉他,当然发现他的手冰凉,已经冻僵了。回去以后,跟他的老伴说:“我为什么要娶你?我为了孩子。你现在这样对待,你作为后娘,这是没法再过了。”闵子骞在这时候,极其关键的时候,他说的话你就很难想象。我们看唐朝欧阳询《艺文类聚》引西汉刘向《说苑》:

 

闵子骞兄弟二人,母死,其父更娶,复有二子。子骞为其父御车,失辔。父持其手,衣甚单。父则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衣甚厚温。即谓其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去即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单,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故曰:孝哉闵子骞,一言其母还,再言三子温。

 

母亲在,我一个人受冻。母亲不在,哥儿四个都要受冻。他是多么深明大义,多么顾全大局,他只是个半大孩子。所以孝不单纯是给父母吃喝,他有很高的要求,就是在精神上支持父母。这不就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榜样么。所以在孔子弟子当中,孔子夸奖孝顺就夸闵子骞,至于闵子骞怎么孝顺法,孔子没有说,但这个故事里说了。他记入《二十四孝》,绝对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孝顺,他有非常高尚的境界,他真不愧为孔子的学生。

 

四、关于“节”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列传》,第一篇《伯夷列传》。伯夷和叔齐两兄弟,周武王把商朝灭了,兄弟两个认为他们是商朝人,他们不能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逃到首阳山,就在山里采野果子吃,饿死在山里。司马迁修《史记》,那么多人物,有几个人这么有面子在《史记》里有传?都是立了大功劳。伯夷和叔齐有什么功劳?所谓的功劳就是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司马迁要树个标,我们要有气节。节,就是现在的身份证,证明你身份的。《汉书·苏武传》记载苏武牧羊,苏武是大汉使者,到了北方,人家扣留了他,无论什么情况下他手里都要举着这个节。那时候的节大概像现在的小旗,没有那个旗,而是上面坠着牛毛。始终拿在手上,这个东西标志着你是大汉的使臣,这个东西不能变,命可以没有。

 

文天祥,已经打得没有一兵一卒了,他作为大宋宰相被俘了。他一个人没法战斗。一个这么高尚的人,敌人也想用他,问他是不是一块来管理天下。文天祥说,我怎么能跟你一块呢,我是宋的宰相。当文天祥还没有死的时候,王炎午就写了一篇祭祀文天祥的文章,你虽然活着,我写好祭文了。为什么?文天祥你可不能投降,我们都看着你呢。所以文天祥不能活,只能死。他是从容就死。这是什么东西呢?是“节”。“节”是文天祥的工作证,大宋的丞相,这个东西不能变。

 

所以司马迁把伯夷、叔齐作为《史记》第一篇,不是他们有什么功劳,而是他们是个标杆。如果历史仅仅是真实就可以了,那还需要历史学家干什么?有档案就可以了。历史学家之所以是历史学家,是因为他能提供一面镜子,让人们照照自己。不是仅仅真实就可以了。苏武一生如果都记下来,他自己就是一本书,班固就把苏武牧羊放大,让你看这一块,这就是我们的史学家。史学家不能撒谎,但要表现什么,是他们的任务,要不然叫《资治通鉴》?“鉴”就是镜子,所以读史就是看一面镜子。

 

这个“节”很关键,凡是民族危亡时伯夷、叔齐就蹦出来了。古代的诗歌文章提到伯夷、叔齐频率多么高,每提到他们的时候唯一指向就是气节。如果没有气节的话,什么人来了和什么人合作,那国家还有吗?所以这个“节”是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五、关于“义”

 

我们说舍生取义。以前曾经批判过武训,一九五几年。批判武训干什么呢?武训是个要饭的,连个名字都没有。武训这个名字是他死了以后,别人给他的名字。他没有名,他要饭,一边要饭一边打工,他把积累的钱办学校,让人家的孩子来上学。他请了一个老师,他要管老师吃饭。老师吃饭的时候,他在门外伺候着,他都不敢进去。武训要饭办学,这不就是“义”嘛,所以武训这么一个没有任何地位的人在修《清史稿》的时候,他进入《孝义传》,有《武训传》,没有任何学校教育他,他连个家都没有。谁培养了武训呢?是我们的土壤培养了武训。当然武训的思想属于那个时代,这是必须明白的。

 

再一个是童书业先生家的保姆。童书业先生是个名教授,祖籍是浙江人,山东大学教授。当年山东大学在青岛。保姆姓张,也不知道名字。有一次童书业的外孙子,他是陕西师范大学教授黄永年先生的儿子,版本学家。他从小在外祖父家。前些年他回山东大学,已经50多岁了。他要去看望当年他在山东大学家属院里的那些伯伯。那时他可以随便串门,童先生孙子上谁家都行。他现在要看看这些先生们,找不着门了,我带他去。在董治安先生家(原山大古籍所所长)谈及往事,说到他家保姆张妈。谁会记得她?张妈在青岛一主人家当保姆,四个孩子,夫妻两个因为意外的原因都不在了。四个孩子还没成年,那张妈怎么办?肯定不能继续在这家当保姆了。于是到童书业教授家当保姆。挣了钱,她接济这四个孩子。她没有上过学,连个名字都不知道,她怎么会这样做呢?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了她?

 

后来童先生过世了,童太太给她女儿看孩子,童先生外孙子回到西安自己父母那里。张妈就没地儿去了,青岛这四个孩子把她接去养老。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没有血缘关系。在谈到这个保姆张妈的时候,董先生的话很少,但他嘴里冒出两个字:“义仆。”仁义的仆人。

 

这样的人物还有。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王献唐,国学大师。一个拉洋车的李义贵。献唐先生经过观察,认为李义贵很不错的,他和李义贵说,拉洋车一个月多少钱?说洋车不要拉了,给我当仆人吧。这是解放前。李义贵就成了王献唐的仆人。王献唐日记里“李仆长、李仆短”很常见,就是这个李义贵。转眼之间日本人占领了济南,山东图书馆的国宝装箱,先运到曲阜,后来经过长江运到万县,再运到四川的乐山,存在大佛寺。运到那里就稳下来了,但他们在漫长搬迁当中有谁给经费呢?山东省政府?没有了。没有后路了。所以到了万县的时候,山东大学也迁到了万县,山东大学校长林济青聘任王献唐为教授,你是山东大学教授,这些国宝就能装到山东大学船上。不然怎么弄?这样就运到后方。

 

一起搬运的还有一个屈万里,山东鱼台人,后来去台湾了,大学者,“中央图书馆”馆长。这三个人没有饭吃了,李义贵去要饭。要了4个汤圆,王献唐说,李义贵吃两个,他和屈万里一人吃一个。到了后方,他们不得不找工作,王献唐到了“国史馆”当总干事,他每个月挣的工资要供应李义贵,因为李义贵要看守文物。屈万里去了“中央研究院”,后来去了台湾。但王献唐后来很艰苦,供不上李义贵了。李义贵就自己卖菜赚钱,看守文物,一件都没有丢。解放后,这些文物回到了济南。李义贵没有上过学,不知道这些文物多重要。但王献唐是他的主人,王献唐让他看着,他就看着,一件东西都不能少。所以李义贵作为仆人,也是义仆。李义贵这样的人怎么办呢,建国之后安置在山东博物馆当工人。他没有学历,只能当工人。他家里一家人,也很困难,收入低。每个月发了工资,王献唐要拿出一部分给李义贵,还维持着主仆关系,已经不是仆人了。童先生家保姆张妈和王献唐家的仆人李义贵,他们都是在建国前后,离我们很近。“义”是很感人的,不能丢,这是我们传家宝。

 

张妈的事迹,我和黄寿成教授说要写一篇东西,不能让它淹没了。他比较忙,我久久不能忘,我写了一篇《义仆张妈事略》,我念一下:

 

义仆张妈,不知何许人也,在青岛某氏家做保姆。其家夫妇四子女,忽遭变故,夫妇皆亡。四子女失怙,生计无着。无已,张妈转至山东大学童书业教授家,仍做保姆。时山东大学在青岛,后迁济南,亦随之至济。童先生夫妇,有外孙黄寿成,幼名小宝。国家计划经济,供应凭票,有粮票、布票、油票、肉票、鸡蛋票、糖票等,童家票证常由张妈领取。小宝在大学宿舍区,来往于王仲荦、路遥、董治安各教授家,如穿街市,口称王公、路伯、董叔。尝云:王公夏天写书,光脊梁,忽红卫兵来,即躺床装病,红卫兵去,爬起来再写。家中开饭,张妈即大呼:小宝!小宝!吃饭了!四邻尽闻之。
 
童家浙人,夫人能做南方菜。张妈北人,口味不同,常自为之。遇有剩饭菜,不忍弃,则回锅加热自食之。所获酬劳皆寄青岛老主人四子女,俾免于饥寒。时局渐紧,不许佣工,张妈复无所依,则青岛四兄妹迎以奉养之。今寿成教授年近花甲,十数年前来济,余陪同访故旧,至董先生府,娓娓叙往事,谈及张妈,董先生叹曰:“义仆。”余重有感焉,时萦于怀,因记之,以告世人。
 
2022年7月13日

 

六、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转化什么,转化的目的是什么?其实不甚明白。我觉得转化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把“仁义礼智信”“忠孝节义”转化来。仅仅搞一个“文创”也是转化,但那个转化用不着从国家战略层面来提。文化的转化是件大事。为什么要转化呢?主要是经过转化之后,在现在要好使,要好用。不需要再让我们去敦促,仁和义就可以深入人心了。如果不转化,我们就把它作为“历史文化”来对待。什么是历史文化?已过去的文化,和现在没有关系了。我们要把已经过去的文化,看似和我们疏离的文化,经过转化重新流到我们的血液当中去,这样转化才有用。所以“转化”的目的是让过去的好东西、感人的东西在现在还好用,这是转化的目的。现在好用,就能让我们的人民生活的质量更高,生活得更幸福,让人事关系更融洽,让我们对周边的人和事情,包括国际上的事情,它的态度和认识更高明一些,这就是转化的目的。所以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个很大很大的任务。孔子周游列国,他的那一套没有玩转。到了汉武帝时期出一个董仲舒,他是春秋学大家。他提出了孔子儒学统治天下,被汉武帝采纳,一管就管了两千年。这就是说孔子那一套经过董仲舒的创造性转化,成了汉朝好用的东西。当然到了宋朝又出了朱熹,到了明朝又出了王阳明(浙江人),他们是创造性转化的典范。

 

我们当代也很需要董仲舒,也很需要朱熹,也很需要王阳明。能够对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出创造性的转化。转化以后它的名称叫什么?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当中,提出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1000年之后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标志。当历史回头看的时候,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文明的时代,有文化的时代,它是要有标志的。我们在座各位青年在这方面可以考虑考虑,怎么样为这件事情做做工作。当然你要想做工作的时候,老祖宗基本的书要念得懂。如果那几本书念不懂,你不知道优秀传统文化是什么,感人的故事在哪里,你又怎么能讲好中华故事,又怎么能够让我们的典籍活起来呢?所以还是要读懂古书。

 

浙江省图书馆、杭州的国家版本馆这种地方,让我们的孩子多来一来,这里好东西很多。我匆匆忙忙参观,吴馆长亲自介绍,我眼界大开,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几天几夜也看不完,好东西太多了。在这里讲传统文化是应该的。我实际上是一种感受式的讲法,讲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

 

谢谢!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