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
宋王朝的权力结构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九月十三日壬子
耶稣2024年10月15日
前些天,我们讲了宋王朝的君权、相权与台谏(1、宋王朝的君权;2、宋王朝的相权;3、宋王朝的台谏),今日我们再从整体上总结一下宋王朝的权力结构。首先需要指出一点,宋朝的这个权力结构当然不是什么“三权分立”,而是一个复合式的“二权相制相维”。“制相维”正是宋人自己提出的概念。
在宋人的心目中,理想的权力结构,上端是“权归人主,政出中书”的二权分置,下端是另一个二权分置:“宰执得以行之,台谏得以言之。上下相维,彼此相制,以防私徇,以杜奸惑” 。许多宋朝士大夫就是这么跟皇帝讲治理之道的。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北宋元祐年间,秦观给宋哲宗上了一奏章,阐述君主御宇之道:“臣闻人主之术无他,其要在乎能任政事之臣与议论之臣而已。政事之臣者,宰相执政;议论之臣者,谏官御史。今天下之事,有执政之臣以行之,有议论之臣以言之,则人主可以弁冕端委而无所事。不然,则虽弊精神、竭筋力,以夜继日,犹无益也。”
秦观又说,仁宗皇帝就是这么治理国家的:“臣闻仁祖时,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群臣无得预者,除授或不当,虽贵戚近属,旨从中出,辄为固执不行。一旦谏官列其罪,御史数其失,虽元老名儒,上所眷礼者,亦称病而赐罢。政事之臣得以举其职,议论之臣得以行其言。两者之势适平,是以治功之隆过越汉唐,与成康相先后,盖繇此也。……愿(陛下)鉴汉唐之弊,专取法于仁祖,常使两者(执政与台谏)之势适平,足以相制,而不足以相胜,则陛下可以弁冕端委而无事矣。”
秦观的意思是说,将治理天下的权力委托给宰相带领的政府,再以独立于宰相的台谏来监察政府,君主则端拱在上,使执政权与台谏之权保持均衡,相制相维,这样,便可垂拱而天下治。
南宋绍熙年间,宋宁宗初即位,他的老师黄裳病重,在病榻上写奏疏,忧心忡忡地告诫皇帝:他最担心两件事,一是,“臣恐数年之后,陛下应酬日熟,聪明日新,亦欲出意,作为躬亲听断,左右迎合之徒,窃窥圣意,因而献说,谓陛下委任大臣,意非不善,然事皆决于外庭,权不归于人主,日积月累,恐成乱阶,陛下闻之能不介然于心乎?”
一是,“臣恐自今以往,台谏之言日关圣听,或斥小人之过,使陛下欲用之而不能;或暴近习之罪,使陛下欲亲之而不可。所言滋多,不能无厌,厌心既生,不能无怒,左右迎合之徒,窃窥圣意,因而献说,谓陛下奖用台谏,本以革弊,然台谏得志,遂使人主不能自由,陛下闻之能不怫然于心乎?”
黄裳希望宁宗皇帝牢记两点:第一,“虚心忘我,委任大臣,政出中书,万事坐理,此正得人君好要之道”;第二,“奖用台谏,每有弹劾,无不听从,善恶区分,纲纪振立,此正得祖宗设官之意”。“此二事者,朝政之大者也”,陛下“终身守之可也”。黄裳的意见,跟秦观的如出一辙,代表了宋代士大夫的政治共识。实际上,如果我们去看许多宋朝文臣的奏疏,便会发现,不少宋人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电视剧《清平乐》呈现的宋朝朝堂)
讲述至此,我们可以将宋人心仪的理想政体描述成君权端拱在上、执政权与台谏权相制相维的宪制结构,它显然不同于平行的所谓“三权分立”,而是复合式的“二权分置”:君主总揽大权,但统而不治,将治理权委托给执政团队,从而形成君权与相权的分工合作;同时,为了制衡与监督政府的权力,将独立的审查与监察权委托给台谏,从而形成执政权与台谏权的并置、对峙。
许多年之后,晚清的梁启超在向国人介绍“君主立宪”制时说:“其行使行政权,则责成于副署之内阁,而不以衡石量书为能;其行使立法权,则察迩于民选之议院,而不以防口若川为事”;“夫惟君权有限,然后政府、议院之权乃各得发生,各得充实,各得保障。政府权非不大,而常以议院之权为界;议院权非不大,而常以政府之权为界。两界不相侵越,而君权遂安于磐石。”
——你看,梁任公的思路跟宋朝士大夫的思路何其相似!宋人说君主“弁冕端委而无事”,任公说“君权有限”;宋人说“天下之事,一切委之执政”,任公说“行政权责成于副署之内阁,而不以衡石量书为能”;宋人说“择台谏之臣以察之,通天下之情以广之” ,任公说“立法权察迩于民选之议院,而不以防口若川为事”;宋人说“常使两者之势适平,足以相制”,任公说“两界不相侵越”。所不同者,只不过是梁任公使用了几个从近代西方传入的政治学概念,如“行政权”、“内阁”、“立法权”、“议院”。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宋朝已经是“君主立宪”了,但我们相信,从宋朝政制发展成近代的君主立宪与责任内阁,不会存在什么跨越不过的障碍。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