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樟法】东海微言集(50)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2-08-19 08:00:00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东海儒者余樟法按:微言,指精深微妙或委婉隐秘的言辞,也可以指细微短小之言,现东海用来指微博之言。


本集整理人:格筠



1.【答】或问如何安顿其他民族和信仰。答:1国内所有民族,都属于中华民族,完全平等;国际上尊重异国异族,“协和万邦”;2信仰自由。即使是邪教,也有其言论权和信仰权,只要不犯罪触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击蒙】自由主义的自由是政治概念;儒家的仁兼具道德性和政治性,更有普适性。仁本主义外而追求言论、信仰、没有恐惧等自由,内而追求“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追求。只要有仁义精神,没有自由,人还是人,可以去追求自由;不仁不义,人就不成其为人了,禽兽化了,自由将遥不可及。

3.【东海曰】儒家代表仁义礼智信,代表中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传。传到孔子,集其大成,称为儒家。孔子之前,无儒家政治之名,不影响儒家政治之实。可以说,儒家就是中国特色的自由主义,盖儒家内圣外王,追求的就是道德和政治的双重自由。这是更高层面的自由追求啊。

4.【击蒙】圣贤无不知行合一。孔子一生为了传道行道,可谓费尽心机历尽艰辛。历代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大儒和豪杰海了,鲁迅都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只是他不知道,这些脊梁多是儒家教育、培养或熏陶出来的。

附@流浪共和张建建7: 拿仁和自由比是瞎比,要比也和基督教的爱相比才有意义。耶稣信爱可以背十字架,可以去死,孔子为仁他除了嘴上说说他还做过什么?

5.【答】这“四个结合”说得好,我喜欢。不过,儒家道统具有超越性,既是传统的(继承传统)又是现代的(开出现代),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道统体现于政统,为德治。现代德治涵盖法治,以法治为基础;道统本身充满自由精神。

大河中游:非常佩服先生的精神,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把中国和世界结合起来,把德治和法治结合起来,把自由精神和道统意识结合起来。

6.【婆心】古今中外千宗万派,唯仁本主义具有最高的普适性,是中国政治的光明大道。她可以拯个体之沉沦,救社会之溃败,支民族于现在,援天下于将来。《儒宪纲要》反极权而动,却也是让中共多了一条道路选择。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中共最好的挽救,结束天怒人怨的体制,从无边苦海中救起大多数。2012-6-29

7.【宽容】儒家宽容,有道德支撑;西方自由主义宽容,有制度约束。中式自由派讲宽容,既没有道德支撑更没有制度约束,很容易沦为口头禅。他们对儒家就既狭且隘,利用一切机会排斥打压诬蔑诋毁,把古代王朝偏离违反儒家原则造成的问题,甚至把四九以后马家的罪恶,统统栽在儒家身上。2012-6-29

8.【儒宪】三代之礼都不同,何况现代?《儒家宪政》是现代仁政和礼制,具体规范当然具有现代性,当然要汲取西方制度的精华,既超越传统又超越西方。而精神文化命脉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一脉相承,这个“脉”就是中道,是放诸四海而皆准、历经万世而不变的原则。2012-6-29

9.【东海曰】或说:“在需要法治民主的今天,儒家强调的道德而非制度约束是其软肋。”这个误会很普遍但很幼稚。在传统文化中儒法两家的政治性、制度性最强。儒家法律的严峻程度并不低于法家,不同在于儒家强调道德教化,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故儒家当家,犯法者寡,且能得到公正对待。2012-6-29

10.【诲人不倦】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脩一词有三解。一、十脡干脯。古代见面,执贽为礼,束脩乃贽之薄者。二、古人年十五,可自束带脩饰以见外傅。三:束脩,指束身脩行言。习惯上采第一解,意谓只要修薄礼来见,孔子皆予教诲。东海仿而效之:提着问题而来,我未尝无答焉。2012-6-30

11.【看中国12】人格源于良知,没有良知就无人格;国格源于良制,没有良制就无国格。外媒说:“中国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大国。但在中国公众和国际媒体看来,中国政府的言行常常又显得像是个不成熟的小孩,而且是脾气不好的小孩,让人觉得很可笑。”这还是国际表现呢,在国内岂止不成熟脾气不好而已?2012-6-30

12.【答】或问:如统治者都声称尊儒,如何分辨其真假?答:主要可以从以下两点考察:1是否以儒家为主体文化和指导思想?2是否将仁义道德落实到政治实践中去,即是否致力于政治道德和道德政治的建设?所谓道德政治,核心是制度文明法律公正。以上两点,是则真,非则假。2012-6-30

13.【实事】孔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行是行为、实践,事是事件、事迹,见是表现、说明。“见之行事”,是孔子要借春秋这一段历史,表现儒家的各种正理大义,特别是政治原则和王道理想。立德立功立言都是实事。孔子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件件都是大实事。2012-6-30

14.【密诀】曾有网友问良知大法有没有什么修炼秘诀。我说,四书五经每一章每一段都是“修炼密诀”。比如这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做到了,就入门或登堂了;做好了,做圆满了,就入室了,成德成圣成为良知佛了。(摘自《论语点睛》)2012-6-30

15.【无敌】或说要分清敌友,我说圣贤是“广大教化主”,何敌之有?孔子说有教无类,没有富贵贫贱、天资优劣智愚、等级地位高低、地域远近、善恶不同等等的区别与限制;又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又说:与其进不与其退,与其洁不保其往。儒门广大,对一切人物开放,包括中共人。

16.【冒昧】制礼作乐,圣王之事。即使圣贤,若无其位,也不能作礼乐。这是《中庸》教导。东海匹夫耳,作《中华宪政纲要》,别说在当局眼里是冒犯,依照儒家标准也是不自量力的僭越。但我又深切认识到,儒宪是拨乱反正的最高手段和中华民族的最佳道路,人皆谦让我不让,知我罪我,其惟《宪纲》。2012-6-30

17.【思无邪】《诗》三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情者见情欲者见欲,怨者见怨怒者见怒,甚至淫者见淫。但孔子对《诗》的概括评论则是:思无邪。仁智当然无邪,其情欲怨怒,也都是人情之常,发乎情性之正。“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朱熹),都不出格(淫)。

18.【思无邪2】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的高明建立在正常的基础上,故对常情常欲常理常道十分尊重,认为它们都是正当的。诗经中明明有不少描写淫奔和发抒忿恨心情的诗,有许多讥刺政治社会昏乱的诗,怨恨至深,但孔子认为都很正常,真淫美刺,都是民众的真情流露和人生的自然表现。

19.【答】菜市口是进入中华历史和光明队伍的重要通道之一。若能重蹈谭公覆辙,那是东海的大幸。不过,中共固然很难真正尊儒归仁,却也未必再坑儒灭儒。东海早已豁出去了,早已“简在帝心”,但十多年来真言直发而风雨无恙,至今连拘留所也没进过。要抵达菜市口,只怕非易事也。

附桃园弟兄:手无虎符,空有理想,亦不免重蹈六君子覆辙也,吾不愿菜市口相见。

20.【规律】吕坤曰:“民鲜耻可以观上之德,民鲜畏可以观上之威,更不须求之民。”通俗地说,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小则一个博主,大到一个领袖一种学说,都逃不出这个规律。如果粉丝群体或拥护信仰群体寡廉鲜耻,其博主、领袖或学说肯定好不到哪里去。2012-6-30

21.【公论】公论有两种,一种是公共、公众之论,即舆论;一种是公正之论。儒家对于公众之论尊重,但不一定尊奉遵循,因为公众之论不一定公平公正。儒家以儒家经典为最高标准,唯良知、真理和正义是从,不是唯民是从---那是民粹主义。

22.【击毛1】南宋时,金军攻陷袭庆府,有军士要掘孔子墓。金军元帅粘没喝(完颜宗翰)问通事(翻译)高庆裔:“孔子什么人?”高答:“古代大圣人。”粘没喝大怒:“大圣人的墓怎么可以发掘!”下令斩杀了试图掘墓的金兵。(《纲鉴易知录-南宋纪》)

23.【义利】儒者做事的原则道义挂帅,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问的是应不应该、合不合适、可不可以;其次才是危不危险、值不值得、有没有用和有没有利。董仲舒说:“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道明义正,本身就是最大的功利。故《易经》说:“义者利之和”。

24.【东海曰】儒家强调“虽千万人吾往矣”、“威武不能屈”必要时应舍生取义,那是“尽其道而死”,重于泰山。但是,可以死可以不死,死伤勇。故孟子又说“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因为冒这样的险或死于类似的意外,毫无意义和价值,轻如鸿毛,“非正命也”,纯粹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25.【答】或说:需要的不是彻底去马列化,而是自由选择的时代,有人喜欢马列就选择,但是需要去除强制模式!答:马列化就意味着强制模式。只有去马列化,即除去马主义的宪位和文化主导地位,国民才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自由宪政或儒家宪政的框架下,马主义甚至邪教都可以拥有信仰自由和结社自由。

26.【义者利之和】面对利益,儒家倡导互让,官员让利于民众,君子让利于小人。
当然也不反对一定程度的争,只是争利的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和底线。见利思义,以义导利,和气生财,争取共赢。

27.【流浪狗】生平挨骂多矣,今天第一次被人斥为“没人搭理的一条流浪狗”。想起郑人形容孔子的那句“累累若丧家之狗”的名言和孔子“然哉!然哉!”的回答,又想起鲁迅骂梁实秋“丧家的乏走狗”一语,不由得好笑。上比孔夫子,大大不足;下比梁实秋,绰绰有余。2012-6-30

28.【答】或担心儒家宪政流于政教合一。可勿虑。因为政教合一的教是指宗教,而儒家不是宗教。一定要称之为教,她是道德教、良知教,其“教旨”或“教条”有: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重君轻等等,果能合一于政治,政治只会越来越文明。

29.【仁宅】孔子为了推销仁政理想而周游列国,饱经风霜和艰险,到处碰壁颇为狼狈。所以郑人嘲笑他“累累若丧家犬”,他便自我调侃“然哉然哉”。实质上丧家的恰恰是那个郑人,更是那些盲目昧心的政治人物。而孔子是他们回家最好的引路人。他们拒绝排斥孔子,恰恰绝了自己回家的希望。2012-6-30

30.【建议】四书五经都是儒家正经,四书相对好读。建议批孔批儒的诸位,化一两个星期时间,把四书通读一遍---不必读通,只要过目即可。如果还嫌累,至少通读一遍《论语》吧。注意,要读原典,不要读现代学者的注释解析。关于《论语》的,唯钱穆《论语新解》尚可。2012-6-30

31.【补充】或说:“斯大林控制人的两个绝招:恐惧与收买,所有的独裁者都是靠这两招。”这种认识很肤浅。1邪说与恶制才是所有独裁者的两大绝招。2即使在邪说加恶制,对“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儒家依然无效,故在中国,秦洪毛这些古今大独裁者都会不约而同地反儒灭儒。2012-7-1

32.【儒学与科学】1儒学不是科学却充满科学精神,可以很好地指导科学研究。2儒学也是对自然社会思维等各种现象的深入研究和正确反映,如“格致”是针对物质现象,“诚正”是针对意识现象,“齐治平”针对社会现象。可以说,儒学涵盖各门科学,是中式形而上学(道学)和形而下各门科学的综合。

33.【儒学与科学】3儒家下学上达,知识和智慧、智慧和道德不二,科学和道学不二。《皋陶谟》“天工人代”、《易》“开物成务”和《大学》“格物致知”等要求,都指向科学实践科技实用。从《尧典》“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到《考工记》再到明朝《天工开物》的总结,可见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的历史成就。

34.【儒学与科学3】儒家“厚德利用厚生惟和”,要利物之用、厚民之生,离不开科学;“曲成万物而不遗”,科学也是“曲成”的重要手段。“要求基督教神学开出科学”,确实“像要求公鸡下蛋一样荒唐”。但是,要求儒学开出现代科学,却是合乎儒家义理和精神的。(与蒋庆先生商榷)

儒门蒋庆:【驳儒学无用论(三)】科学解决的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问题,不涉及人的生命价值问题,而儒学解决的是人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儒学不解决科学问题正是儒学的本性与特色。我们现在不要求基督教神学开出科学,有什么理由要求儒学开出科学?这就像要求公鸡下蛋一样荒唐。

35.【答】或问东海擅讲什么内容。答:量体裁衣看菜吃饭。儒者不讲假话,但有针对性,讲啥内容可以因人(听众)而异。如对政界讲政治,对学界讲人文,对宗教界讲信仰,对教育界讲教育,对老师讲师道,对学生讲孝道,对科技界讲科学精神…儒家包罗万象,道德无极限,文化无局限,智慧无止境。2012-7-1

36.【直报】“你不给我一个说法,我就给你一个说法。”这句话很经典。民间类似说法还有:你不让我过初一,我就不让你过十五;你不给我一个交代,我就给你一个交代;你不把我当人,我就把你贼…诸如此类说法,都是儒家“以直报怨”和“大复仇”思想在民间的残遗。2012-7-1

37.【治史原则1】或问如何看“董狐直笔”。答:直笔治史,是儒家儒家优良传统之一,也是儒家的修史原则和政治原则。“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文天祥),就体现了这一原则。董狐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秉笔直书的精神,受到孔子高度称赞:“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不隐盾之罪。”

38.【治史原则2】“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三讳”说,非孔子说,非圣人说,不是经典义理,有违儒家原则。它出自于公羊家,是公羊家对《春秋》笔法的冒昧总结和过度解读,被公羊家及后儒将此公羊家言强加给儒家了。详见东海《是公羊作俑,让儒家蒙冤---翻一个两千多年的案》一文。2012-7-1

39.【抱个歉】鉴于儒学饱受误解,正理郁而不彰,故多年来往往有问必答。实则网络不是课堂和讲堂,大多数人也非我学生,并无为之释疑解惑的责任,答,实是出于诲人不倦和兴儒弘道的热情。令人厌恶的是,不少人似非为追真求理而来,而是为了买弄炫耀争高求胜。对此恕东海既没兴趣又没时间精力奉陪。2012-7-1

40.【知识】知识可以是通往智慧的桥梁,但知识本身却不是智慧,“格致”必须与 “诚正”相结合,才能成为“修身”之助。否则,知识反而会成为智慧的障碍,即佛教说的所知障。知识越广博丰富,人越浅薄愚痴不知无畏。知识越多越愚昧,此之谓也。五四以后知识群体越来越不堪,要因在此。20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