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泽高】贴近圣贤的温暖——《论语》课程学习感悟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2-11-13 08:00:00
贴近圣贤的温暖
——《论语》课程学习感悟
作者:魏泽高(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号:1253352)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西历2012年11月13日
刘强按:我在《论语导读》课学程过半时,照例会布置一个作业,请诸生谈谈学《论语》的感受。每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此文出自一位医学院大一学生之手,让我惊喜莫名。我想起程子的话:“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程子又云:“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此文作者能以意逆志,体贴圣贤之道,可谓善读书者也。
转眼间,我已与《论语》相伴九个礼拜。记得刚开始,我和室友每周周一周二都忙着背诵《论语》。我常说:看来这学期,周一周二就是我们的《论语》时间了。大概是后来,我发现这种关乎经典的背诵临时突击几乎是无效的,背得快,忘得也快。我想,学《论语》一遭,终应留下些什么。于是拿个小本子将其一条条记下,闲来就每天读读,并不以背下来为目的。后来读着读着,背下来,已是一件不必强求的事。
再后来,当我安静地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诸如早晨洗脸刷牙晨跑,抑或一个人漫步校园之时,《论语》中那些调皮的语句便会悄悄的冒出,某些时候,某些语句,便意味深长地点亮了我的一天。当我发现自己做的某些事情,或者某些时候的某种心境有股君子之风的时候,心中好不喜悦。知道自己是个好人(谁让《论语》中有那么多关乎仁人的标准呢),实在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于是,《论语》,在不知不觉时,便悄悄地渗入我的日子里了。可是,当初,九个礼拜前,我何曾晓得!
当初选课的时候,大家都忙着搜罗“好过”的选修课。特别我们医学院本身必修课就是普通专业的将近两倍,大家都表示:千万不能再被选修课累着了。可是在选课的时候,在那些五花八门的选修课里,看到“现代西方哲学”和“《论语》导读”的时候,我还是犹豫了。我想,当初那个提出“选修课”的人是怎样一种心境,怎样一种初衷,单为“好过”,岂不太过违心?并且,那个曾经一度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的语文,难道就这样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况且,既然在高考中失利的我终究被选择了专业,如果我还剩下一点选择权的话,为什么不慎重的选一门选修课?
于是,怀着对《论语》的好奇,可以说是“好奇”。因为它是所谓的“经典”,所谓“高深”的东西,像我等才疏学浅之人,想要自己从中读出什么意味,“体贴”先贤的智慧,恐怕也是弥足具有挑战性的了。所以,“导读”更是吸引我的字眼,跟着老师,我们大可不必逃避,不必敬而远之。所以,它是“经典”的话,就让我靠近一次“经典”,体悟一次“经典”的魅力;它的确“高深”的话,就让我在老师的带领下知道它到底“高深”在哪里。我想,如若哪天,都已大学毕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一无所知,岂不悲哀!先贤的智慧安放在那里,正如色香味俱全的菜肴,而我等,何必站在一边,看着它,然后挨饿!
我终于坐在了《论语》导读的课堂里,看到教室里稀稀落落的二三十人,还有讲台上一位温润厚重的老师。我小心的揣测着走进这间教室的每个人的初衷,想着我们是否会感慨一句“德不孤,必有邻”;想象着多年以后,我们会不会,或许再想起现在:那一年,我们走进南楼,坐在205教室,不为别的,只为贴近先贤的温暖。于是后来,我的书架上,除了大家都有的课本,多了一本《〈论语〉译注》,好不耀眼。凡是看到的同学都会好奇地问问我,怎么会有这书,为什么,选了这样一门选修课。
为什么呢?其实不为什么。
如果真的为什么的话,或许是,这里有老师循循善诱的声音,这里可以在诵读《论语》时,养人一身浩然正气。也或许是,在这里可以用心体悟,当年,那些交通不便的年代,古人千里迢迢,初春起程,深秋抵达,只为与朋友一聚的漫长路途中他的所想,以及那过程中所蕴藏的情思。可以去感慨那个被探望的人,是世间何等的幸福之人,能有一个不远千里,用近一年时光在路上来看他的朋友。那种重逢之时,又该是何等的幸福与珍贵!
也或许,是那些孝悌之道,让我回想过去的自己,然后知道:与古人一比,实乃相去甚远,羞愧难当。每当与父母意见不合时,我总是在语言上坚持到底,毫不退让,哪有古人“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恭敬之心?更何谈“色养”?我原以为,自己可以做到“父母唯其疾之忧”,后才发现电话的末尾,偶尔,妈妈还是会叮咛一句“好好学习”;爸爸还是会时不时不放心地发一条鼓励性的短信,怕我在这高手云集的地方失去自信;哥哥总会电话打过来,说大学要怎样怎样。总之,我,终究没能让人省心。
也有时候,会想想自己,自己能否每天做到“学而时习之”,能否“温故而知新”;自己能否每天像曾子一样“三省吾身”,更重要的是像他那样追求上进,渴望优秀;自己能否对世间万事万物怀有一份诚敬之心,尊重它的存在,欣赏它的独特……于是,我发现,《论语》所言,绝非什么条条框框的束缚,而是一种认真负责的生活态度,一种乐观积极的生命和谐之约。因为它告诉我们如何学习,如何择友,如何恭敬,如何尽孝;何为“忠恕”,何为“义利”,何为“君子”,何为“小人”,而这些,正是为了引领生命向更积极正向的方向发展。我想,那些读《论语》读成束缚的人,大抵是在读此之前,自己早已有了一定的积累。就像《易经》中对“谦卦”的解释,大抵自己已经成了一座山,却不愿将自己埋于大地之下,便忘了,怀有一颗谦卑的心。于是,靠近的时候,早有一种斥力让彼此成为束缚。
相反,我认为当下的我们,正是缺乏这种对生命和生活认真负责的态度,往往动机不纯,疲于应付。或许是我们要处理的事情太多,或许是欲望引领下跳动的心太过狂躁。于是懈怠了,迷惘了,兴趣衰退,热诚殆尽。于是,当某一天,连不纯的动机都没有的时候,便将生命推向了终点。所以,孔老夫子及其弟子日日讨论的绝非为了束缚人,而是为了帮助人们找到对待生活认真负责的态度和生命的热诚,然后提升其生活质量,更近一步,享受生命高质量的最大化自由。
一直在想,夫子及其弟子,到底是在何种情景下,一问一答,便成经典。我想,大概那里山川秀美,那一天阳光明媚,一棵花树下,许多渴望知识的弟子簇拥着一位长髯飘飘的长者,一起谈天说地,自由地思考人道,探索天道。一不小心,某句话便深植与某个弟子的心中,日后,我一言,你一语,就成《论语》,源远流长。(而如今,我们的老师要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赶上教学进度,谁又负担得起不计时间的“谈天说地”?)也许正是因为他们畅游于这种自由之境,才有了他们除了“答得妙”还有“问得好”的言论,他们才得以互相启发,是所谓“教学相长”;他们之间,同一个问题,大可以给出各式各样的多角度答案,还偶尔来个小幽默,是所谓“因材施教”。总之,他们之间,似有一种合乎自然的气氛,是所谓“自由”。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毕竟,当下不似从前,而我等,能做的,就只是,跨越千年的距离,了解你,仰望你。
不为别的,只为贴近你的温暖。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