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坟,不是一平了之的
栏目:殡葬改革
发布时间:2012-11-23 08:00:00
|
许石林
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坟,不是一平了之的
——兼以许老庄为例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博客 (2012-11-23 11:59:14)
河南周口最近的平坟事件,网上闹得很凶,仅就网上信息所知,其做法是简单粗暴的,其政绝非仁政,据说机关干部要带头平自家的坟,经验收获得平坟证以后,才能上班——“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以威胁别人的饭碗迫使其就范,是愚蠢的息讼而不平怨的做法,早晚要反弹的。至此,中国汉语里多了一个词:“坟本”,中国这个证件大国,又多了一个证件:平坟证。
周口平坟,其政令所出之由,无非是坟头占耕地太多,且坟冢累累,望之不雅。的确,乘车路经各地,道路两旁,时有坟群,在平原地区,坟头群凸于千里平畴,的确是占了一些耕地。然而我每观此情景,却丝毫不觉得有碍观瞻,反而能从飞驰而过车窗中,观一地之坟茔,感受该地的丧葬习俗,进而思其气候人文等等,颇有意思。
坟墓,埋藏先人骸骨之所,寄托后辈孝思之地,封而树之,是一个标志,祭之享之,使思亲之情有所指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岂能轻易平毁?
坟头占耕地太多,的确是个问题,但是,问题的根本却不在这里。它涉及和反应出的问题很多。
以笔者所熟悉的陕西关中许老庄为例,许老庄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全村人口一直保持在380人左右,村民至今实行传统土葬,即建坟头,所占的都是平展的耕地。自60多年前建公坟起,许老庄的公坟占地,往多处说不过10亩多,询问村中长者,有人说还没有那么多。建公坟前的私坟,从前是零散地分散在村子周围的,有的是家族坟,有柏树、槐树,村人站在村口,思忆祖先,抬手一指,见远处树木,仿佛如见先人。后来这些私坟,慢慢地就消失了,一是包产到户分地的时候,坟在别人地里,慢慢地耕种,犁铧删削,逐渐成为平地。由于是慢慢地消失的,村人默契地接受这个变化,没有一人有怨言,没有产生过一个矛盾,那种来自村民的谅解之风,是城市里的人无法感受到的。
许老庄人和关中许多地方一样,至今保持着许多古老的丧葬习俗,比如他们会在重孝子所穿的孝服“斩衣”上,用毛笔书写《诗经》中表达孝思的词句原文;用以代替墓志的铭旌的落款,会缀一个本村有出息的人的名字,叫缀衔,但是不缀官衔,而缀学衔,就是说,许老庄人认为当官不算最有出息,读书好才是最有出息——他们说,当官当得多大,都有下来的时候,甚至有犯罪被黜或法办的时候,但是,无论如何你不能剥夺一个人的学问,所以,缀学衔不缀官衔是这里的传统。
许老庄人祭祖,通常是薄祭,礼仪周全而不奢靡。清明节上坟,不过是一碗用小蓟当地人叫刺蓟做的面条。笔者有一回打电话问老家长辈,要不要从广东带回一只祭祖用的金猪,被长辈制止:咱不能破坏村里的规矩,让人说闲话。礼从宜,使从俗,在许老庄人那里,一点不用特别规导地自觉执行着,不逾矩。
许老庄人祭祖,一般祭三代祖先,太久的不祭,过年或家中有红白喜事的时候,于中堂设供牌位,上书“供奉某氏历代祖先之位”即可。岁数太大的老人过世,儿孙枝叶繁茂者,丧礼会办得隆重,丧礼的头一天午后,孝子扫墓前,要先请老陵,即请历代祖先一起回家受祭,这样会到更老的祖先坟茔——其坟年久已成为平地,就是找个大致方向,放鞭炮烧纸,心到神知即可。平常清明上坟,很简单;过年的时候到坟上烧纸礼请先人回家受祭过年;过冬烧纸做的棉衣被等,在十字路口即可。
许老庄办丧礼,做坟、买棺木、租大轿、办酒席、请乐人仪仗、纸扎香烛等,按照现在的物价,一般人家,不到两万元花销,就非常像样了,负担不算重。礼尚往来,有的亲友会“行门户”即送礼,但也不是乱送,跟上面说的一样,你不能破坏规矩,不能成为你耍大钱、出风头的机会,必以礼节之,所以,其送礼的奠仪,也不过分。事主办完丧礼,正常情况下,墙倒壕平,没有什么过重的负担,村民承担得起。往往给先人办丧礼的过程没有是非、能通过办丧礼化解兄弟亲友中的以往恩怨、也没有破坏本村规矩、没有伤害本地习惯的,会被人称颂,自己也觉得做人很成功。
许老庄的坟占地很小,坟由明暗两庭组成:明庭就是上宽下窄,根据棺材的形状下挖一个整齐的坑,然后在上方即宽的一头坑底掏一个窑洞,即为暗庭,放棺材。下葬时,将棺木用绳子护着,稳稳当当地从明庭下到底,再推入暗庭,讲究的人家会给棺材上套一个布做的棺罩,用以代替椁,上面再放好铭旌,周围放上陪葬品:一般是两只玩具一样的小板凳、一张玩具一样的小桌子、水壶、毛巾面盆等,布置成一个人简单过日子的样子,点上长明灯,撒五谷杂粮,还有一个装了酵面的瓷罐,上面盖一只白面馍馍,馍馍上面插一根铁钉,寓意后代发丁,人丁兴旺。然后封暗庭的门,从前是用土坯当地人说胡基封门,封上以后,就可以回填明庭,边填土边用石椎将其砸结实,而多出来的土就是暗庭的那些土,这些土被堆成一个土堆,即坟头。这种土葬的坟,会年年有沉陷,人们去上坟,见坟有沉陷,会用铁锨将旁边的土再回填。等年代久远,暗庭也会沉陷踏实,慢慢地坟头就变小了。现在许老庄最早埋在公坟的坟,大都沉陷得几乎成平地了。许老庄人习惯上认为,人的尸骸归于泥土,是最干净的归宿,所以不刻意再圈土堆坟。尤其对太老的坟,既然沉陷已平,不主张有意圈堆,说这样会使祖先心里不安,属于没事找事,并且能举出谁家的例子,说再堆圈会不吉利云云。可见,老百姓并没有非要死守着坟不放。
但是,许老庄现在也和其他地方一样,遇到了问题,一是地下水位抬高,原来完全土葬的做坟方式不可行,做到一半都会见水,塌陷。所以,就做地下建筑,即将暗庭做成一个砖做的窑洞。后来更简便,暗庭三面用砖,上面覆盖楼板,内部粉刷,最后用楼板封门。但也是尽量在地下深处。不过,有这样的地下建筑,这个坟就不会像从前的土坟一样塌陷了。另外,殷实之家,会在坟前立碑建砖石碑楼,由于没有法度,谁家愿意修多高就修多高,比许老庄更厉害的,是旁边镇上人家在乡下的坟地,其石碑加上碑楼,十分高耸,一家比赛着高过一家。人们敬祖先,在传统断裂、世风浇薄的时代,能够自觉地隆礼厚祭,当然是孝心的体现,是好事,但由于没有法度,不知节制,就造成了一些失范的现象。即便这样,也没有多占一寸耕地,墓碑和碑楼都建在紧挨着坟头的地方,惟有高,但不占别处的地。
有人担心这样的坟多了,一个挨一个,还不让平,将来很多耕地都会变成坟地,这是很不会算账的简单臆想。上面说了,坟头有自然泯平的规律,再高的碑也有年久失修仆地断裂的时候,许老庄过去的私家坟地里有许多这样的石碑,后来都不见了。你不要急,宽转弯,勿触棱,什么事情要依情循理,生硬地来,不行。
许老庄的人过世,至今没有火葬的。据说火葬的费用还高于土葬,更主要的是,不符合人的情感习惯和传统。习惯就是这样,你认可不认可,它就在那里,实实在在地起着作用,许老庄的老人,一般不愿意跟儿女到外地尤其是到城里享福,怕的就是一旦突然过世,在外地会被烧。
所谓丧礼,以及孝子每7天一祭,共50天,无非是一系列仪式,让哀痛在礼仪中逐步消散化解,让后人接受丧亲的现实,节哀顺变。骤然见亲人火化,在别处,人们可能已成习惯,但在许老庄,还不是习惯,村民都不接受,你要他们成为习惯,必须慢慢来,不能强行来。许老庄旁边几十里外,也有县市强行推火葬,有的粗暴地将棺木尸骸挖出来烧,但村民与政府打游击战,有的火化了,但回头交了罚款又搞隆重的土葬,让亲友隆重地送逝者一回,将骨灰放在棺材里重新葬埋,起坟头。
不能简单地说土葬就是愚昧陋习,你凭什么说你的方法就是文明?争论不下,要会算账,许老庄60多年,占地不过10来亩,这是什么概念?没有占多少耕地嘛。还不算坟地树木成林,自然绿化得很好,坟地有草,每年养活了许多羊。我看比那些城市里营业性墓地要好,那些墓地永远都占着土地,而许老庄这种占地,会慢慢地还原成可耕种的土地。
现在政府官员恐怕要改变一下思维,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一是继续可以鼓励引导火化,同时在还不接受火化的农村,引导鼓励深埋、不做地下建筑;不得不做地下建筑的,尽量简单。比如给丧主家一些补助,意在引导其深埋和不做、简做地下建筑。二是鼓励帮助其在坟地植树绿化,使坟地尽量有用。三是鼓励有礼节地恢复传统文化中的丧葬礼俗,让人在树碑、祭祀等等方面,既要隆礼敬诚,又要懂得节之以礼,不能没有法度,无谱失范,烂祭淫祀。
人情其实好沟通,你是做好事,又不是害老百姓,应该没有问题。陕西农村这几年,从90岁以上开始到60岁的老人,都有发放养老津贴和别的什么钱,重阳节还给80岁以上老人送礼、免费体检,老人们人人手里有一张到几张卡,非常感激政府,别看网上对政府和国家有牢骚,在老人们这里行不通,他们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感激的,许老庄的老人们说:某某某(领导的名字)比儿子都好!有这样的民情基础,干部与民众在这个问题上的沟通,只要依情循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一任一任干部,推行仁政,逐步积累,成功不必在我。不要急功近利,推行什么不要搞突击战,不要弄得鸡飞狗跳的,不要弄得别人心里不接受,迫于压力不的不违心屈从你,“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中国人普遍是很善良的,很容易被感动,中原农民尤其忠厚容易被感动,情理所至,即便一时不见事功,但必也在民众心中埋下进步的种子。为政,替国家治理一方,“必也使无讼乎”,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以文化民,让人活得幸福而有脸面,民心悦服,上下谅解,四方和谐,才是大治。
2012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