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晚林】湖北大冶还地桥镇胡龙巖村敬祖归宗盛事记

栏目:礼仪祀典
发布时间:2013-02-22 08:00:00
标签:
张晚林

作者简介:张晚林,号抱经堂,男,西元一九六八年生,湖北大冶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任教,现任湘潭大学碧泉书院·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兼职湖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著有有《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赫日自当中:一个儒生的时代悲情》《美的奠基及其精神实践——基于心性工夫之学的研究》《“道德的形上学”的开显历程——牟宗三精神哲学研究》《荀子译注(选本)》等。于2009年以自家之力量创办弘毅知行会,宣扬儒学圣教,践行“知行合一”之精神。



 奉天敬祖,回归宗族
——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胡龙巖村敬祖归宗盛事记
作者:张晚林(湖南科技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哲学博士)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2月21日 


     
   

 猪羊大祭

 


     
    尚定祖堂

 


     
    宗族大会前夕

 


     
  

  太公神像及牌位
    


     
    唱大戏现场

 


    传统的宗法社会有什麽好处,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似乎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因为宗法社会解体已经近百年了,我们不但不生活于其中,且其影像也很难扑捉了。随着近年来外出打工潮的出现,竟使中国农村仅存的那一点乡里亲情,亦近乎消失殆尽,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亦随之渐行渐远了。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都有无尽的“乡愁”。
    
    今年春节,作为胡氏的女婿,我有幸见证了“湖北省大冶市还地桥镇胡龙巖村敬祖归宗”这件盛事,当地俗称“奉迎太公”。此处胡氏宗族属“安定堂”,盖始祖为北宋理学家胡瑗(993-1059),与孙复、石介合称“宋初三先生”。从祖堂匾额“尚定祖堂”来看,这次迎奉的应该是胡尚定太公。但从民国九年修的《胡氏续修宗谱》中可知,先祖即为胡尚定公,但因笔者尚未看到族谱,故太公之生平事迹这里无法呈现,从祖堂陈列的匾额,诸如“状元及第”、“翰林院编修”等看,太公之子嗣中,当有不少为朝政重臣或学界巨子。此一脉在大冶市还地桥镇盖有十四门,每年由一门迎奉太公一次,十四年一个轮回。
    
    壬辰岁腊月二十二即是奉迎太公吉日。那一天,全宗族大小老少悉数归乡,在宗族长老的引领下,去邻近胡氏宗门迎奉太公神像及牌位,人群及车马队伍延绵几近四五里,锣鼓之声不断,烟火之光冲天。太公接回以后,供奉于“尚定祖堂”,每日安排胡氏子嗣守堂,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同时,每日都有胡氏后人上香祭拜,敬祖祈福。依照当地传统,只要是奉迎太公,必须要唱大戏,以示热情与隆重。于是,恭请武汉市周萍阶楚剧团,从正月初五-初九,共唱了五天合十本传统剧目。邻近乡里的人,特别是老人都来此看戏,好不热闹。而且,邻近胡氏宗门爲了恭贺胡龙巖奉迎太公之盛事,特地恭送猪羊大祭,献礼于先祖尚定公神位之前。这是笔者第一次看待真实的猪羊大祭。
    
    关于奉迎太公这种古礼,现在主事的人所懂不多,笔者亦根本不懂。这里只是记述笔者所见到的情况,至于依古礼应该怎样做,这次胡氏奉迎太公是否符合古礼,笔者在此都不敢赞一词,止可求教于儒林之先进了。但既恭逢盛事,总有一些感想,故不揣固陋以陈。
    
    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社会,这样的社会,从我们接受教育时候开始,就以为是万恶之源,因为它以宗法伦理、秩序乃至血缘来剥夺个人的自由。后来研修中国哲学以后,看到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诸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不但没有批判传统的宗法社会,且尽其溢美之词。再加上自家思想的成熟与思考,于是,对宗法社会的看法有所改变。但这种改变依然是思想理念上的,即依然是抽象的。这一次胡氏奉迎太公,使我对于宗法社会的优长有一种质实的感触。现代中国,随之城市化的推进,不但宗法族里不复存在,就是传统的自然村落,亦随时有消失的危险,因为大部份农村人都进城务工,有些积蓄的人也就在城里买房安家了。现在的城市住宅小区,其居民来自五湖四海,既无宗族血亲,也不邻里往来,每家每户纯粹是原子式寄居在莫大的城市之中。但其实,人或许天生就有一种宗族血缘情结,这一次胡氏奉迎太公,就笔者看到的,远在城市的胡氏后人,无论长有尊卑、贫富穷通,皆悉数归来,大家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其中有一位老人,三十多岁以后即随夫到黄石安家了,不久前得了大病,卧床不起,寝食不安。恭逢此次盛事,亦执意回归乡里,据她的儿子说,回来以后,不但睡得安稳,吃得亦香甜了。可见,宗族乡里的号召力与神化力是很大的。中国传统的宗法族里社会,其优长与特色有很多,笔者没有作特别的研究,但从直觉上可以想象,且学界亦有相当的成果面世了,这里不必详述。中国现在在构建和谐社会,讲美丽中国,但如果完全不藉助传统宗法族里社会的优长,使人彻底消解在原子式的个人社会里,这样的目标是很难实现。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