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高飞】北京儒家文化修身营及二五六四年春祭闻见学思录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13-04-14 08:00:00
标签:
 
     
     
     
    北京儒家文化修身营及二五六四年春祭闻见学思录
    作者:肖高飞(湖南科技大学)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4月13日


    一、见闻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张晚林老师说有去北京参加儒家文化修身营及孔历2564年春祭的机会时,我毫不犹豫的满口答应。一个土生土长南方人,自小在农村长大没见过世面,对于北国,对于北京,不可避免地带有一种情结。更何况,因在弘毅略读了一点圣贤书,对于儒学及夫子的崇敬与敬仰之情,不可已矣。

    有一丝激动,出发前早就准备好了衣服,同学说北京很冷,各自带了毛衣、棉衣,去超市买了一大袋零食,各自的书包都鼓鼓的。

    有一丝迫切,三号的下午,雷智,陈婧,我,怀着欣喜与好奇,我们出发了。

    第一站是湘潭火车站,公交上正好遇到一个北京的学弟,好不热情,迫不及待的打探起北京的一切。说起沙尘暴、堵车等,着实有点向我泼了一盆冷水的感觉。

    从湘潭上火车,不到一个半小时,我们就到了长沙火车站。这已是第二次来到长沙火车站了。出了站,到购票大厅,排了很长的队,终于取到了来回的火车票。到这时,我们还没有吃晚饭,三个人都有了饿意,于是找到旁边的肯德基,想大吃一顿。可进去后却发现已没有了座位,只好去了隔壁的小吃店,这里也是大部分吃的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很贵的点心。坐了下来,聊着天,修整了一下。店子环境优雅,很有浪漫情调,温柔的音乐充盈期间,是约会的好去处。

    因为等车的缘故,在车站滞留许久,倒阴差阳错的欣赏了长沙的夜。长沙的夜景很美,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时隔一年,又是夜晚,灯火璀璨,人来人往,青春就是这样,在不经意间让你感怀。晚风,很柔美。红黄橙绿,万家灯火,点缀着这座一直在忙碌着的城市,流线型的街道顿时变得这样的迷离了起来。让我感觉一切都变得那么不真实了,但这一切又是那样的真实。我是这其中的一份子。如果说在我的眼里,这路上的行人都是一道道掠过的风景,而我,也早已成为了风景中的一员。

    有人说,一个人闲下来的时候,要么,就去旅行,要么,就静静的看一本书,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其实,旅行的时候,也是要带着心的,不断掠过的风景,只有用心,才会懂得去珍惜。因为,这些风景,或许在你的人生之中,就只会出现这么一次了,因为你终归只是个在路上的人。

    晚上十点,我们坐上了火车,一声汽鸣,一路北上。夜已深,星星灯火点缀着窗外,给你遐想。

    学妹很活泼,使一路上充满生气。坐着无聊,同学提议打牌,我不会打,但还是很快学会了,于是一起打起了牌,输赢之间,大家都感觉很开心,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不经意间流过。

    半夜后,列车行驶到长江。有人说到长江了,心里立即就有了感情,“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多少文人骚客曾驻足于长江边吟咏或抒怀。能够见到长江,虽然只是惊鸿一瞥,粗重的线条隐在浓墨似的夜里,轮廓寂寥,但还是深深的印在了心里。

    第二天太阳升起时,我们已到了湖北境内。这是华北大平原。到了这里才感觉北国之与南国恍若两个不同的世界。一眼望去,望不着边际,茫茫一片,最远处是云天交际处。若是在南方,只会发现山外还是山。北方的平原,和南方大不一样,这里没有大片森林,田野上隔那么远,就有一条防护林,笔直的杨树,这个时候还不见绿叶。一路望去,可以发现树枝上鸟巢随处可见。这里看不到多少绿色,唯一可见的是平原上大片大片的绿色的小麦。南方不是这样的,南方到处是树木,到处是绿叶。南方可以用一个率字来形容。而北方只能用苍劲。一路上去,平原上不见池塘和水井,房子也显得那么矮,这些也是和南方大不一样的。

    当乘务员说,火车要到北京了,我忍不住激动,往窗外一看:没有高楼大厦,没有林立栉比的商铺,似乎和南方的城市没什么两样,这是我意料之外的。

    出了北京站,也让人很意外。古色古香的,顶部是一个大钟楼。外国人随时可见。

    一个小插曲,一个女孩过来乞讨,我给了十元。同学说要来接我们,我们没等多久,同学赶到了。我们要去北师大与其他同道会合。我们不熟悉路,幸好有北京的同学陪我们在一起。地铁外排着很长的队伍买票,纪律很好,没有插队的。很快我们就买了票,北京地铁很便宜,全城三块,这是我没见过的,也非常快。

    不到二十分钟,我们到了北师大,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京师大厦。打电话给礼媜祥,他很快从师大跑了出来,握手、问候,一片热情。其他的人已经在车上。车子开动,窗外下起了雨,模模糊糊的看到了中国邮电大学、中科院……

    到了郊外,混混沌沌,是在太困,我睡着了。车子开了两个多小时,来到了继光书院,这时已经六点多了。我们被各自安置在集体宿舍,环境和高中差不多,宿舍后面是燕山,我们正好在四面环绕之中。颇有桃花源之感,而这里本来就是一个度假村。

    书院是一座现代化的四合院的格式,如同一个学校,环境清雅,依稀透出一点古韵。七点钟我们开始换汉服,这就是接下来两天我们穿的衣服。第一次看到,很兴奋,请教了几个人,把汉服穿好了。体会了一把古代士大夫的摸样。

    穿上汉服,仁和师兄对我们说,再过半个小时,山西那边将有七十多个人过来,所以我们要学习礼仪,以汉礼接待同道。于是我们二十多个人开始在师兄的带领下很认真的列队学习者作揖见面之礼。

    学习了大概一个小时,山西的同道过来了,列队欢迎,热闹非凡。

    接着就是开营会,学习拜圣人之礼,直到十点半才结束,这时候身体已经很疲惫了。

    和我住在一起的是一位搞押运的大叔,以及几个孩子。和大叔聊了很多,了解到很多社会上的事情。他告诉我这些孩子家庭都是十分富裕的,大多在政府部门或国企上班,来了的很多家长也是有一定身份的,他们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才特意包车一起过来的。和他聊起孩子的教育,想起自己所受的教育,自己的童年,自己那时候一个人在镇上、在县里求学的场景,真是感慨万千,只可惜当时见的世面太少,到了大学才眼界始宽。我们聊着到了十二点多……

    第二天我们被要求六点集合五点半发信息给陈静雷智叫他们起床。当我穿戴汉服完毕,赶到大教室,却不见一个人,于是打电话是不是走错了,一问才知,很多人起不来了……六点多集合在一起大家一起读“学而”一篇,两遍,之后行跪拜礼拜孔子。这时候王瑞昌老师来了,本来八点开始的讲座因此提前了。所以大家就在一起听讲座了,他讲的是孔子“性善”的论证,他坚持性善的理由等,其后讲的是修身的方法即:静心养性、逐事体验良知、节欲刻勤以及读书明道。两个多少时的讲解论证清楚,感召力很强,为此我写了一篇记录交了上去。

    再就是早餐。这时已近快十点了。初到北方吃的早餐就让我非常难受。除了鸡蛋吃得下,白馒头和没有一点味道的玉米粥我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中餐也是一样,菜里没有辣味、没有咸味如同吃着白米饭而没有菜……

    吃完饭,休息才几分钟,唐文明老师开始了讲学即:儒之学--函泳与查议,从马一浮先生的功夫论说起。唐老师讲的都不是理论,他讲的都是日常的事情,比如小孩子的教育、家里、家庭的和睦、婚姻、学生老师的关系,从一个个故事与举例中引出一些我们是以为常的道理出来。内容很精彩,很多观点我都十分赞成,比如:孝敬父母、男人要有责任。。。但我的笔记却不知如何记起。

    十二点讲座结束,下午两点半才开始。吃了中饭突然有了兴致,这后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燕山啊,虽然只是余脉。据我了解,有大、小燕山之分。大燕山,即北京北部的燕山山脉,命名较晚;小燕山,位于北京西南部的房山区,房山城关街道与燕山办事处西北。也就是猫儿山、大房山和凤凰岭,曾称为大防山。小燕山为最早的燕山,大致命名于商代。后因燕都北迁,大燕山得名。燕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少就喜欢 爬山,看到这个有这么大来头的燕山顿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冲动。于是乎,脱掉了汉服,脱掉了外套,一个人向着山头进发了。子曰:仁者乐水,智者乐山。我的感觉是,爬上去心胸异常开阔,有一种思接千古,纵横古今的气势,放眼望去,群山奔来眼底,这大好河山,尽在一目之下,在哪里去体验这种浩浩乎与天地为一体的感觉呢?天是何等崇高,地是何等浑厚,易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才是我们要遵循的啊!

    下得山来,非常有趣的是,回到宿舍,几个小家伙都躲在被窝里,还有一个爬到床底下去了,这让我非常奇怪。一问才知,他们把我的零食给吃了。哈哈。小孩子真是可爱,我对他们说“吃了就吃了吧,没事的”,把剩下的也分给他们了,他们真是可爱。跟这些小孩聊起他们平时都干些什么,得知他们除了学习就是上网,外面的世界之大,小孩子可玩的东西之多,他们都不曾见着,想起我小时候玩的,替他们惋惜,也感到自己是何等幸运。

    下午讲座由杨汝清教授主讲,主题为:至圣先师--重温孔子圣言圣行。杨老师和张老师主持下的弘毅知行会一样。一句句讲习,但不是连贯的而是从整本论语中选取了十多句加以解释。杨老师说:我的东西都是有本可循的,而不是胡编乱造的,这个本就是论语的原文。杨老师,滔滔不绝口才很好,而且连续讲下去都不觉累,他自己介绍说他给孩子们上课可以连续上八个小时。所以他一讲就从两点讲到了六点半。

    晚上是于小鹏老师讲座题目是:吟咏之美。于老师是男高音,他没给我们讲多少儒学,倒是谈起了历史,从三皇五帝一直谈到秦皇汉武。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最让人感动的是五号晚上于老师讲课结束后接着的分享心得环节,这些东西如果不是这个机缘我是听不到的。杨汝清教授老师、山西的李老师、于小鹏老师以及继光书院的院长各自分享了自己的独特经历。交流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才结束,感动、泪水,也许只有这两个词可以形容。

    第二天早上和前面一样,读书祭拜。七点半左右我们一起乘车离开继光书院前往孔庙。十点到了孔庙。十一点开始祭祀。十二点结束,十二点半一行来到北师大交流心得,五点结束修身营的行程。

    这期间,幸好有陈婧学妹同行,她活泼而又可爱漂亮,使我们三得以在严肃中又不失乐趣。

    二、感悟

    在车上以及回到学校后,我在反思这一路上的见闻。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其一是对于儒学的复兴与发展问题。

    这个问题从我的口中说出来也许会有些好笑,但是人有些想法就好,说出来即使是错了以后还可以改正。夫子就教导我们要“过而能改”嘛。

    纵观儒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单有学术本身的发展问题,还与历朝各代的政治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儒学在两千年来虽然一直作为主流,并逐渐印刻于中国文化之中,但其发展过程是曲折的.随着改朝换代以及社会经济的变化,儒学也在不停的起伏,当然这种起伏是以儒学为主体的情况下发生的,和现代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儒学的大体发展脉络。自夫子广传圣道是,处于天下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所以传道维间。汉武帝时天下一统,董仲舒趁机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这是符合当时的实际的,当时在大一统的环境下,君主专制需要一个合法的理论基础,天下安定也需要一个有效地伦理系统,而儒学在这两个方面都是如此切合,她对内“修身”对外“治人”讲求“内圣外王”之道,对一般的士人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治天下”安慰之,激励之,对于百姓则以“父慈子孝”“三纲五常”等约束之。需要指出的是,儒学的经义是普世的,所以很快就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专制之下,以一人理天下众人,终有积弊成灾之祸。所以“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种历史’周期律”在中国的历史上反复上演。尽管一家之兴亡,非一国一族之亡也。在乱世之中,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时期,儒学还是受到了影响。同时自佛教传入,也给儒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首倡“文以载道”。朱子集众家之长,是为理学之大成者。但是很快,理学陷于空谈理性,故阳明自成一家。明亡之后,夷族凌于华夏之上,华夷之变,是为汉人士大夫之大耻。故船山先生是为经世致用之学集大成着。清末“考据、义里、经济”之学交叉并行,古文经学、今文经学一直在争论。到了清末,列强入侵,中华遇“千年之奇变”至此,儒学开始由上而下的试微。

    在列强入侵与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下,许多仁人志士都逐渐取得了一致的观点,即“我们的儒学是导致我们国势衰落的文化原因,所以要自强就要先推翻文化,要复兴就要先革“儒学”的命”。姑且不讨论这种认识的错误之处,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其兴起是有社会的根源的。

    现代大儒徐复观先生论及其著作的写作动机时说:“我写这部书的动机,是要通过有组织的现代语言,把这一方面的本来面目,显发出来,使其堂堂正正的融合于整个文化大流之中,以与世人相见。”那么我们今天的儒学复兴之路何尝不是这样?即:找到一个切合点,使其在现代环境下,融合与整个文化大流之中,为大众所接受。

    在复兴儒学的方式上,修身营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启发作用。究竟如何找到一个切合点,使其适应于现代社会,或者使现代社会的人更好的重视并践行儒教,这需要很大的智慧。从儒学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推动儒学发展的有几个因素,第一个便是儒者有一定的政治地位,而其自身对于儒学的造诣非常大,藉此机会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推广之。比如朱熹。第二个是政治上需求,政治上有这个需求了,在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就可以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比如董仲舒。第三是要有真正的大师出现,儒学和任何一个宗教一样,是需要大师的,是需要几个真正懂得其中三味即儒道是何物并能使大众所信服的大师的。这几个方面在如今的现实中如果能够出现,那是再好不过的了。那么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我们不能死等着。我想还有两个方法就目前来说是较为稳妥的。首先,儒学在民间的传播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比如儒仕社,有那么几个人敢于担当,在民间弘道,这就可以起到一个自下而上的效果,以后形势好了,由上而下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阻力。其次是高校,高校的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我想没有学术上的支撑,儒学复兴是非常困难的。经过这么多年的隔断,以及经济与政治形势的不同,儒学需要一个完好的学术上阐释,一要符合其要旨,不是其变了味,二是要以现代化的语言去阐述他,让大众理解之。要做好这个工作非高校儒者的研究不可;其次就是人才的培养,从高校毕业的人以后基本上以后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阶层的机要位置,这些人如果在高校就受到了良好的儒学熏陶,那么儒学将会见诸与他们的实践之中,同时有些人也会借其身份地位以弘道。这就相当于毛主席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方面张老师的读书会是非常好的,我虽然不敏,但还是受用极大。如果每个大学都有那么几个张老师一样的弘道之人,我们还愁儒学之不兴否?

    其次是个人对于儒学的理解与选择问题。

    这个想法是那天受杨老师的激发而产生的。具体的是这样,来自山西的李老师这个带了72个同道过来,基本上是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他说道了这样一个问题。他说这几年,他一直在做传统文化的复兴工作,模式是开办培训班,每天一个小时的课堂讲学,安排在学生们完成学校的课程后。当然这个培训班是收取一定的费用的,这个费用用来支付日常开支。到目前为止李老师已近开设了十八个班,有十八个老师每天在同时给孩子们授课。可是现在,他说自己真的不愿意再干了。说起自己的苦衷,他说,他自己一个公务员身份本来可以安分守己,得到升迁是不难的,本来家庭也可以更美满、更幸福。做这个事十年来,每一次去向家长各学校的老师推广宣传这个时,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比如有些人就会当着李老师的面说他是“神经病”,这些他都可以接受。可是这几年,做这个事,家庭的经济上毫无改善,一家人还是住在一个房子里,老婆孩子跟着受苦,最悲伤的是年迈的父母没有得到自己的好好照顾也相继去世,最近李老师的弟弟也去世了。这一连串的打击使他看不到希望。李老师说,自己的铺路工作已近做的差不多了,这些老师都可以继续他的弘道事业,现在自己想退下来,照顾好家庭。

    我只是大概描叙了下,还有很多细节。对此,杨教授表示同情并支持。结合杨老师的解释和我的理解,大概是这样。儒学本来就是和生活的实际联系到一起的,修身、齐家、然后才有治国平天下。比如说,在弘道的过程中开设培训班,获得一些利润是可以理解的,也是为儒家所赞成的。因为家庭和睦了,夫妻、儿女、父女、朋友的方方面面都照顾好了,这本身就是儒家齐家的体现。又比如说学生把宿舍、学习、朋友、老师、家庭的关系处理好了,这才是修身齐家的开始。所以弘道的事业原则上是应该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要想在修身、齐家方面找到衔接点,这就需要你的智慧与技巧。如果你在齐家之前,找不到把弘道与齐家衔接在一起的方式,你可以选择先齐家。除了弘道外,在生活中,你处理好了方方面面,你影响了身边的人使他们也被感化了,这也是弘道。所以往外可以弘道,往内一样可以弘道。

    这段话对于我的启发就是,我是一个学生,学生时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个人在学习上的选择就格外重要。首先,如果我在学习上阅读上对儒学的基本认识上都不能及格,是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谈论这些个儒学大道理的,即使谈了也是空谈、泛泛而谈而已,没有任何意义,所以这学习的功夫是必须下大力气反省并躬行的。其次是,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我们可以大声的讲“仁以为己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但是我们做起来很多人就忘了,这就是空谈。在生活中,与人为善了,在社团里,认真负责了,在宿舍里,与室友和睦相处,奋发向上了,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体会到儒之为儒。

    总的来说,要以践行为基础。要以修身为要旨,再是齐家、治国。

    其三,对于在北京所见的感受。

    第一次来北京,之前去过广州,而且去了十次以上。广州给我的印象是高楼大厦林立,立交桥四通八达公交车非常方便。这次到北京,进站的时候就给我不一样的感觉,北京站广场不是特别大,也没见高楼,特别是后来在玩的时候,几乎没见高楼,除了长安街一带的金融中心区看起来还比较洋气。一栋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建筑里或是中共中央组织部,或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都是不太高的建筑,这给我很深的感受,因为我们县里的政府大楼都比这个要高。虽然有时候看到高楼大厦就会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即:这个城市很发达……但是理性上我还是觉得,一个城市比的不是高楼而是人文气息、人们的素质与生活水平。所以北京给了我一个好的开始。

    同时,令我失望的是,北京城墙已经没了,什么东直门、复兴门、西直门、宣武门……等等,只不过留下了一个名字而已,原来的地方只剩下一个十字路口、立交桥或者地铁站。天安门一带也是这样,只剩下一个大门而不见城墙。

    在我的理解里,这些东西是不能失去的,我们的传统文字、传统文学在我们这一带已近产生断层了,而这些个城墙庙宇宫殿,作为一个实物的见证,她积淀的不仅仅是文化,更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纽带,这个纽带是从古自今,一一而贯之的。看到这个状况怎么不叫人痛心?

    人家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文明史没有断绝的国家,那么什么才算是文明呢?文明的载体首先是文字,其次就是我们的建筑。我们的文字承载着几千年来的文化,如今我们用的是白话文简体字,虽然在生活上方便了,但就文化来说是一种丢失,况且,那么多的文化遗产,离开问言语繁体字是无法继承的。那么对于建筑来说,这是我们日常所接触的,和文字一样,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大部分人来,建筑是耳濡目染最好的见证。那么,对于今人来说,连最后的见证都没有,怎么去了解我们的文明?

    还有就是,在北京车站下车不久,就出现了一个女孩,向我乞讨。我毫不犹豫从袋子里掏出了十元,给了她。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个。排队买地铁票是,一下子就四五个。同学都说不要相信这个,我知道这种事情很多在哪个城市我都曾碰到过,但我还是想议论下。第一:很多人包括学生,见到这种情况都是置之不理的,因为他们认为很多人都是把这个当成了职业。我在想,为什么大家都没有了怜悯之心了呢,即使他或她在地上是一个职业的乞讨,那么,他们放弃自己的尊严去干这个,我们给他们一块或几块钱,有什么不妥,或者我们承受不了?况且,大部分他们是有身体残肢的,这些难道也不可信?我们在怀疑他们的真假时,实际上是自己道德修养的下降,也是社会的悲哀,如果不是真实的,将心比心有几个人会这样乞讨?如果一个社会,当有人把自己的道德与尊严拿去出卖都得不到支持与理解,我想这是不可思议的!第二,在这样的事情上,我一直纳闷,政府在干嘛去了,我们的财政收入都达到五十万亿了,连这些人都照顾不好,真是不可思议,我们的富人资产在一百万以上的都达到了一千万人,这一对比,不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吗?政府的职能与作用体现在哪里?

    当然,我们都希望这些事情都是可以改善的,我们大部分人对此抱有十足信心。

    其四,我的一些疑问。

    在我所了解的历史知识中,我们新中国的两次改革中,都涉及土地,1952年土地改革是全国的农民均分了土地,全国莫不热情高涨,这是因为土地的实际使用权到了农民手中。之后大跃进,搞集体制,土地的实际使用权又从农民手中流失,这导致了农民耕种积极性的极大下降,所以1978年,邓小平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实际上是把土地实际使用权再次均分给农民。所以改革开放,经济上即使有失误,即使有经济危机,有广大的农村消化,一直没产生大问题。

    从这个思路上理解,去考察古代的朝代更替,我们可以看到相似的场景。因为我发现很多农民起义都是和土地的兼并发生的。

    我们可以看到自秦以来,土地兼并与抑制兼并的策略反复上演。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人丁入亩制度,民国孙中山提出的节制资本、扶助农工、联俄联共三大政策,中共在解放区的土改,国民党在台湾的土改等。当年太平天国打得旗号就是“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因此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兼并很严重的的时候大都国势已近破败不堪,而均分土地的时候大都是一个朝代的开始或处于改革的时候,这就是我们的教训。有人把朝代的更替叫做“历史周期律”说不可避免。在我看来,土地的兼并与贫富差距的扩大以至两极分化非常严重,这是很重要的两个因素。不可不慎之!

    学生看到,华北大平原,广袤的土地,人口同样是非常稠密。自前几年中央法律通过后土地流转后,土地可以转让,现代化的“土地兼并”已近开始。这样之后,很多农民的确富起来了,粮食也增产了。大家的经济都上去了,这不是两全其美吗?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农民由原来的农民已经变成了工人。这就由自己是主人变成了别人是主人。身份换了。同时,如果出现经济危机,那么资本家是以利润为指导的,他不会关心这些以前的农民的生活状况,粮食的生产还能保证么?农民的收入还能保证么?农民如果自己守着自己的土地,不被兼并的话,虽然不能马上富裕起来,但可以保证的是,不会产生饥荒,也不会产生动乱。现在仅是开始,学生也可能是杞人忧天,但是这个问题还是得提出来,需要大家的重视。

    其五。对于大学教育的一些想法

    学生所理解的大学是这样的。

    这是一个何等严肃的地方,这又是一个何等神圣的地方。这是一个探讨学问的天堂,这里培养的该是名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

    这里的老师该是为着“强壁桃园做太古,欲载长树柱青天”而虔诚耕耘,这里的学生该是为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意识,奋发向上。

    我们有着这样一群人,聚之一起,探讨学问之高低,激扬文字,论及社会之需要。人人为着求学而来,人人为着理想而来,人人心中有一份担当与使命。

    这样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

    一个专业,如同一门技巧,而一个人的信仰,才是人的灵魂。一个人可以没了技巧,但是不能丢失灵魂。大学的教育也该是这样,要把培养学生的信仰放在第一位。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在短暂的一生中,总该留下些什么让后人知道,你,曾经存在过,你曾经做了些有价值的是。如果学生都有着这样的信仰,去追求,何尝名族不兴?

    可是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代表着我们中华名族根基的东西,正在从我们身上消失。我们名族积淀了几千年的文明,因为一个文字的改革,因为一个白话文的应用,正在退出历史的舞台。那些稍微懂得这些的,都成了教授、专家!真是不可理解!

    一个国家,文化才是根本,共同的文化使人民有了共同的归属感,这样,才是一个国家,历经世事沧桑,也会走向统一之根本所在。

    一个国家,需向全民提供一种可以接受的信仰,这种信仰才能使那些处于绝望的人们找到活下去的勇气,这种信仰,才能是那些富裕的人们,不至于迷失在欲望之中。

    贫困的人们有了一种外在的更高的追求,他才不至于对社会绝望,以一种有目标而和谐的方式和谐的生存下去。富贵的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他才能是真正的快乐。

    三、结语

    生活需要一双眼睛,既可以发现美,又可以审视美。如今,正是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正是我们发现美的时候,也是我们大有为的时候。

    张晚林老师的一段话让我非常感动。他说“就我而言,时常感到莫名之忧伤、无言之悲悯袭来。此悲悯无人知晓者,亦为我自己无法说清者。他不是生活之困顿,情感之挫折,亦不是事业之失意,学业之无成。他似乎来自天边,是洪荒苍茫中之’灵光”直透我的生命,而给我”灵根”与”慧眼”,我对于人生之理解,学问之感悟,归根结底是有这莫名之忧伤、无言之悲悯出发的……”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张老师做学问的根本,为人之根本。也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儒者是一种什么样的担当。

    高中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张载先生说的,冯友兰先生加上了一句“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青年是处于朝气蓬勃的时代,就是要有这种以自己为莫大担当之人的抱负。失此之时,又何处寻之?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