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林】《论语》就在每个人心中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3-05-05 08:00:00
标签:论语、钱逊
黄晓林

作者简介:黄晓林,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用名惠林、复斋、一复。出版有《日用常行》。

     
     
     
    《论语》就在每个人心中
    作者:黄晓林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西历2013年5月5日
    
    
    
    在北京香山脚下,有一座四海孔子书院。前段时间有机会在那里参加了一个读书会,会上很荣幸的聆听了钱逊老先生的的演讲:如何读《论语》。钱逊老先生是清华大学教授,对《论语》有很深的造诣,家学渊源深厚,父亲为国学大师钱穆。
    
    钱逊老先生把读《论语》归结为两点,一是学做人;二是不定论。很是精辟。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解释,尤其是对二程、朱熹的说法都解释的很好,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一边听一边想,《论语》讲心性讲修持涵养,二程曾经说,别人读《论语》是从口中流过,我读《论语》是从脊髓中流过。这是一个怎样的境界啊!钱老还特别的强调,看过《论语》之后的人,如果气质上没有改变,等于没看。这些掷地有声的话让我感到震撼,更是令我汗颜。
    
    演讲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士纷纷发言,大家都说的很好,钱老也都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最后大家把读《论语》归结为要无限的接近《论语》的本意,也就是要在《论语》这本书里体会出它到底讲的是什么。
    
    这时我突然感到了一种不安,以上发言的人大都是国内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的教授、研究员,他们的话我不敢不信,可是这样的结论又和我平时的想法不一样,我带着一种诚恐诚惶的心情,举起手要求发言了。
    
    钱老您好,非常荣幸有机会聆听您的教诲,刚才几位教授、专家都谈了自己对《论语》的理解,对我也都有诸多启发。大家讨论发言时最后一致的看法,就是说读《论语》要无限的接近《论语》的本义,也就是说,要在《论语》的字里行间中,去理解、去体会、去无限的接近《论语》的本义。
    
    能不能这样理解,《论语》是儒家经典,是孔子秉承尧舜禹文王周公历代圣人的思想,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然后通过自己对宇宙人生社会的感悟,同时也是在体悟到天下众生之心的情况下得到的,虽然是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的文字记录,其实是每个人人心本来具足的,《论语》之迹是文字,《论语》之本是心性,照马一浮的说法,“此理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按佛家的说法,就是一切众生清净本源心地,诸佛如来所证法身果德,非生死之能羁,非涅槃之能寂,染净俱泯,湛若太虚。
    
    我个人的理解,也是一己之见,《论语》的本义其实并不在《论语》这本书里,而是在每个人的心中,所以搞明白自己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钱老听完我的发言后,停顿了一下,他老人家说:“其实,你说的是两回事。”然后又扼要解释了一下。
    
    会后不久,我看钱穆的《朱子学提纲》,才明白,大家所说的无限接近《论语》的本义和我提出的《论语》的本义在每个人的心里,就像钱老说的那样是“两回事”,也是个老问题,说到底也就是朱熹与陆九渊的“道问学”与“尊德性”的问题。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我前一段读书,过多的接受了陆王心学,而对朱熹关注的不够,尤其是对朱子“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思想理解的不够。其实每个人的向道之心是一样的,只是禀赋不同,所选择的途径不一样而已。
    
    通过这次对话与思考,我对《论语》又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真的要感谢钱老,感谢这次读书会。
    
    另外,还要感谢的是参加读书会期间我接触到的三个人。
    
    一位是我的同事,苏捷女士,她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的思考,和她聊天,常常受到启发和鼓励。在讲座之前,我们在一起闲聊,记不清什么原因了,我们一起聊到了马一浮的一句话“君诗皆喻道,吾道寓于诗”,这是一句很了不起的话,对这句话的理解,至今我也不敢妄加揣测。但是,此时此刻能想到马一浮的这句话,也只有在这样的场景下,在和苏捷女士这样有文化品位的人交流中,才能有机会聊到这些。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多的理解。
    
    说起来也很奇妙,“君诗皆喻道,吾道寓于诗”这句话其实也暗合了在以后发言中提到的观点,“《论语》的本义在每个人的心中”。
    
    另一位也是女士,我们萍水相逢,她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也在会场。她说的一句话挺好“人生苦短,只做自己了解的,亲身感受到的身边的事情。”这让我想到了《易经》复卦中的三个字“不远复”。最近两年,我一直在体会这三个字,去年一后辈晚生到美国读大学,我送给他一枚印章,就是“不远复”,他问什么意思,我没有正面回答,就问他美国最好的大学是哪所?他回答说:哈佛大学。我对他说:哈佛大学的所有智慧不会超出这三个字。
    
    这位女士在车上还说,她以前对中国文化没有什么感觉,尤其是对儒家思想,一直感到离自己的生活很远,通过这次座谈交流,还真有了一点不一样的感觉。这也让我想起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的一位大学者,名字叫徐凡澄,他在晚年常念叨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中国文化真好,儒家真好。
    
    在回城的车上,大家的交流甚欢。
    
    还有一位是主持四海书院的冯先生。冯先生个头不高,说起话来慢条斯理,有点儒者的风范。在四海书院的一楼大厅悬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子的画像,画像上面有一横匾,上面用正楷写下了遒劲有力的四个大字——“尊德问学”。说起来很奇妙,这四个字和我们在讲座上讨论的问题也不谋而合。
    
    四海书院的学生不仅要读“四书五经”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这一点已经和现代的教育有点不一样了,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冯先生还要求他的学生每周有两个下午的时间下地干农活,目的可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习惯,而是让学生们“感受大地的厚德”,我一听就特别有感觉,感到了一缕文化的气息。
    
    顺着冯先生思路我也提出了“耕读传家”的说法,“耕者,耕田种地也”,除了冯先生说的“感受大地的厚德”外,同样也能够“体会大地的勃勃生机,领略中国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读者,读圣贤之书也”,可以理解为“承续上天的恩赐,领会上天的懿旨,传继圣贤的绝学,参与宇宙的大化流行”。《诗经》有言:“上天之载,无声无臭”,孔子在《论语》中也有“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感叹。只有读圣贤书,而且是用心去读,才能领悟到上天的神圣和无处不在。
    
    人在天地之间,即“耕”且“读”,方能“与天地参”。
    
    所以,“耕读”才能“传家”,才能谈得上“治国平天下”,也才能做到长治久安。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年前,和一哥们散步,他突然问我如何理解“为天地立心”这句话,当时我想用重离卦解释,但很勉强,和冯先生交流“耕读传家”四个字,倒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读书会过去几个月了,对我的启发和帮助还在延续。当然,不仅要感谢读书会,也同样要感谢在读书会上接触到的每一个人、每件事。《论语》就在我心中,也在每个人的心中。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其旨要,“总在《孝经》,散在《论语》”,同样也“散”在每一个中国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
    
    (2013年4月16日星期二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