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华威】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自序:那些年我们一起论语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13-07-18 23:30:02
标签:


 

 

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

——自序:那些年我们一起论语

作者:孔华威(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7月16日

 

 

 

四十不惑前后,我开始读钱穆的“论语新解”,到现在读了五遍了,期间也顺带读了《子思子》、《孔子家语》、《曾子》和《孔从子》。

 

钱穆老先生有一种论语读法,“任何人,倘能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不论枕上、厕上、舟车上,任何处,可拿出论语,读其一章或二章。自二十岁起到六十岁,应可读论语四十遍。”

 

显然,我没达到钱老先生的要求------惭愧啊,我可还是一个每年参加祭孔、每两个月有论语读书班的一个孔家繁字辈后人!

 

看来,读一遍论语,在当下中国,绝非易事。

 

《论语》很短:二十篇512章,计15920个字,平均每章区区31字,大概等于一条微博的平均字数。

 

我们也不是不喜欢文字:那些在地铁里埋头刷微博的人,每天至少刷50条,按说,10天就可以刷完一遍《论语》!

 

但这事没有发生。

 

其原因可能在《论语》本身。一是文言文障碍,二是不连贯,缺少故事性。

 

所以,我用现在比较流行的“穿越”手法写了这本“孔子与十二门徒”,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采用“那些年我们xxxx”的场景设计,让孔子与十二个门徒坐在我们面前,来说说他们两千五百年前的事:当然这些事均有据可查,都记录在论语中或在“孔子家语”。

 

如此,我写了十二门徒,把论语的其中161章串在一起。

 

最后写老师“孔子”,有些犹豫。但是,最后让我下定决心用同样手法让孔老师的“口述历史”,是因为我对儒家,实在是有话要说。

 

当你随机调查地铁里的人们,“您完整看过一遍《论语》吗?”,估计比例是1%,还得四舍五入;当你问他“您对孔子和儒家有看法吗?”,那么估计100%的人,都会说那么几句,估计有10%概率,会因为你提倡读论语而义愤填膺,而且把当下的丑恶现象一盆子扣过来!

 

这种1%与100%的诡异,这种对儒家的粗暴偏激,不能去怨那些功成名就的五四愤青,不能怨掘了孔子祖坟却寿终正寝的谭厚兰,“反求诸己”的话,我们不妨反思《论语》。

 

所谓儒家思想,其经典四书五经,其中《论语》排在第一本,似乎是导读和纲要。但是回到两千五百年前,论语这本书是一本“答疑课笔记”:不同学生在不同场合问孔老师,孔子因材施教,因时因地因人各异的答复!

 

透过这样的笔记,去参透儒家思想,其难度可想而知------你听一堂四十五分钟的答疑课,就懂量子力学了?恐怕E=mc2也说不清。

 

同样的,历朝历代的儒学大家们也错了。他们把每一句----譬如“唯小人和女子为难养也”------当作不用质疑的经典,去阐述去辩解去证实。这种儒学的过度阐述似乎本身就有逻辑上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适得其反:让大家厌烦之后,对其他的真知灼见也起了疑心!

 

所以我最后在十二门徒后还是决定写“孔子”,让他老人家的“口述”,使得《论语》回归到它原先的场景: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答疑笔记。如此我又把《论语》中孔子自道和当时人评述孔子的47个章节,又串起来了。

 

对《论语》,我一直有一个问题: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开的有3000弟子的规模那个私塾,究竟培养什么人才?是官员吗,不是。因为似乎就子路、冉求、子贡、冉雍、子游、子羔几个当过官,而且孔子对不做官的颜回、曾参赞扬有加;是教师,确实有不少后来也继承了孔子,也开了私塾,曾参、子夏、有子等,似乎也不多,那么究竟是培养什么?

 

我找到的答案是“君子”。

 

孔子实际上不喜欢当时的“王、君、卿大夫、士、民”的等级划分,他也看不上很多君的无能、卿大夫的贪婪以及士的尸位素餐,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分类,也是五个:圣人、成人、君子、士人、庸人;他还嫌复杂,因为圣人难以企及,即使成人,按照他老人家自己的定义“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也很难,那就干脆只说“君子和小人”!

 

他从三十岁开始就开设私塾,一开始教射箭骑马算数等技艺,培养当差的公务员,后来教之以礼乐,读诗经、学尚书,终于确立“文行忠信”为教学大纲,他试图栽培出三千君子。

 

他说君子三达德,知仁勇,仁是根本。因此,我把关于君子的86章和关于仁的26章抽出来,大部分也串到了十三个口述历史中。

 

钱穆老师有一个很朴实的宏愿:“若使中国人,只要有读中学的程度,每人到六十岁,都读过论语四十遍到一百遍,那都成圣人之徒,那时的社会也会彻底变样子。”

 

那么,如果您读完了这本十三个人的口述历史,就大约读完三百章论语。之后,您也许真会在地铁里刷论语。

 

那就是功德无量了。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