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孔子:我是校长
作者:孔华威(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中国》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7月16日
我述而不作,甚至我欲无言。
秦始皇焚书坑儒,把孟子一派弟子几乎赶尽杀绝,我无言;
谭厚兰这女娃子带人掘我坟墓,把我七十六代孙孔令贻曝尸,我无言;
把我的雕像在天安门广场莫名其妙的摆了一百天,我无言;
子贡听到我说“欲无言”的时候,担心地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他不知道后来的“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恰恰是因为对《论语》的过度阐述、矫情注释?
《论语》是啥?是答疑课的课堂笔记。你能够透过这 本笔记看见课程本身?而且还能够洞见那些藏在课程里的儒家思想?那可是连我自己都没有完整梳理过的“思想体系”啊!
我死后,儒分八家,各得一体;小我四十八岁的曾参,通过我孙子子思,传到孟子;后汉朝董仲舒独尊儒家,一路辉煌,宋有朱熹、明有王阳明,甚至韩国都有退溪一派,均成为大儒,但是你不觉得“渐行渐远”了吗?
即便是学问,也要脚踏实地,万有引力解惑了苹果为啥落地,解释为啥有春夏秋冬;那么修身的学问呢,那更需要体悟和力行。力行近乎仁!
这种学问的方式,就是我当年办学的本质:师生一起游学,言传身教。后人总结我是教育家,因为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我觉得缺了两条“教与学相长”、“学问和实践相长”
是的,儒家思想是活的,是生长的,而这棵大树的沃土是每个人的心田------这个观点也是我到了周游列国十四年之后,在我参透《周易》以后,才认识到的。这一点要今天要重点指出。
可惜的是,那个时候的十大弟子-----大都是我第二批学生------都在四处忙乎,皆不及门,为官的为官,退隐的退隐,冉耕病死了,颜回身体也不好,没有时间与我坐下来讨论学问;在我身边的都是比我小四十多岁左右的子夏、子游、曾参他们,这是我的第三批学生,这批学生都只喜欢学问,不喜欢为官------他们不知道学问、思考和实践是三个不可或缺的东西,缺一者必偏。
子贡应该是最有基础的,但是他心里似乎有他自己的逻辑。
因此在我唯一一次列举十大弟子的时候,我只是分四科列出,恰恰没说谁是全才。
德行好的,是颜回、冉雍、冉耕、闵子骞;言语好的是子贡和宰我;为政,也就是当官不错的是子路和冉有;文学比较好的是子夏和子游。
也许大家比较奇怪,我没有把“礼乐”分出一科,没有把公西华、曾参这两位在“相礼”上很有特长的学生列进去。十二门徒不是很好吗?礼乐不重要吗?您不是推崇周公,力行“周礼”吗?您不是说“克己复礼,就是仁吗?”
好问题!我今日为啥“有话说”,就是为这个。
曾参是我比较看重的学生,大概是因为有点像颜回------他们父子是同学,性格上都是好学、固贫、孝顺,对我的忠心,胜过他们自己老爸。
但是我没有把曾参列进去。也许他对此有意见,也许这是他坚决反对子夏和子游他们拥戴有子做我的接班人的缘故-------以至于我的孔子学院,在我死后就分裂了。
我晚年没事为曾参开小灶,传之《孝经》,与他说我一以贯之的思想核心,后来他与同学们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这真的是我说的吗?
这也是一个好问题!
今天,我想试图用朋友谈话的方式,与大家聊聊我这七十二年,看看你们能不能理解我为何述而不作,却实际上已经说清楚了儒家的逻辑。
我先抛出三段论:
因为仁,才有人
因为家,才有人。
所以乐于做人,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做求仁得仁的贤人,做世人木铎。
这个三段论的核心是一撇一捺的人。
但是真正理解人,要用仁。仁这个字,左边是人,右边两横是上天下地,这三者关系是互相依存的,其中人立于左,是天地人三者生生不息的核心,是CORE,是仁。我孙子子思在《中庸》里的表述比较准确,人如果“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这里赞的意思就是助,合起来用“赞助”去理解也可以。
从这个仁字,就可以看出,人是动词,必须有作为;人是复数,不是单独而立的,他与天地成为“参”,就是三。
这个三,还可以用“家”来理解,那就是一父一母生了你,成了一个最小单位的家。这个家稍作延伸就是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大家,再延伸就是宗族。
这里作为人的你,不是你个人,你个人是没有意义的,你有爸爸妈妈,有兄弟姐妹,有自己的妻妾,有自己的子女,如此延伸,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你们可能熟悉一句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我看来,人首先是家庭的一分子,而无数家庭组成社会。如果沿用你们现在熟悉的语言,家是一个局域网,无数个局域网连接在一起是一个互联网,那就是社会。
这里人的神奇被揭示出来,它是动词,它是关系的结点。
如此,你就可以推理出,为什么我在公元前500的春秋时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是各国诸侯大夫的冷遇,隐士高人的冷嘲热讽,即使是十四年的颠簸流离都没有能够阻挡我行我素,没能阻挡我的弹唱!
什么是我的作为呢?是重建东周,再做一把周公吗?
如此,你也可以推理出,为什么我实际上摒弃了周礼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民”的五个阶层划分,而代之以“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为了简化,我干脆划分为“小人、君子”两类。
为此大家可以理解,我当时的孔子学院是教什么,就是为了培养君子!所以我办的私学如果必须有一个校训的话,那就是智仁勇,因为这是君子之三达德。
只要你是君子,你可以去当民,也可以是士,也可以是卿大夫;诸侯、甚至天子也应该有小人诸侯君子诸侯之分,而且我与子贡说,当时春秋的那些达官贵人都是“斗屑之人”!
基于这样的理解,你们就会明白我做《春秋》时候,为什么会说“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为什么会有“乱臣贼子惧”?!
这242年的鲁国的编年史,用春秋笔法,寓说理于叙事之中,其中许多褒善贬恶,衍生出后世所流传的“春秋大义”。《春秋》面世之后,世间有无数“微言大义”的论者,更有众多“成仁取义”的志士,让历代“乱臣贼子”为之却步。
这本书18000多字的《春秋》,我完成的时候已经70岁了,那一年我儿子孔鲤,颜回相继去世,我只是编了这本册子,但是并没有成为当时孔子学院的教材------倒是后来子夏、曾参他们在自己的学院中用上了。
我从而立之年创办学校,除了5年鲁国从政,实际上是我的主业,所以后世成我为大成先师是比较贴切--------我这个学校之所以有别于当时其他教授六艺的私塾,就是我有6本自编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而这六本教材恰恰成为中华文明六块基石,无意中,我成了华夏文明的集大成者。
《诗经》305篇,是我从几千首里删出来的;读《风雅颂》,最有意思的是《风》,《风》是民间歌曲,能唱的,很鲜活,这是学生们首先要学习、背诵的。
我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
我对所有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诗经中的风,是自然之声,发自内心,不做作,不掩饰,所以我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第二本是《乐经》,是音乐课本,是乐谱,有的是诗经的乐谱,还有不少各种礼仪对应的音乐。要知道,我当时是音乐高手之一,能作曲《陬操》,也能唱,能演奏。早年出访洛阳时候,见到国家乐师苌弘,而我的真正的师傅是师襄,我对《文王操》的理解,得到老师的赞赏。
第三本是《尚书》,就是上古之书,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重要公文集或者说是皇室档案汇编,其中有很多是我在梦里常常见到的周公的手笔。从内容上可分为两类,祭祀类和战争类:即所谓“古之大事,惟祀与戎”。从文体形式上也可以分两大类,即上行的奏议和下行的诏令。《尚书》的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在命题谋篇上非常讲究,不少篇章文采飞扬。
这个课程除了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写作公文以外,还可以得知体会周公的“明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治国原则。比如周公在平定三监以后,大行封建,封自己弟弟康叔于卫,另行前,送了他“康诰、酒诰,桎材诰”三篇文章,让他戒酒戒色重视人才;他儿子伯禽被封鲁国,临行前,也教诲儿子说要切戒骄逸;他摄政六年后还政成王,写了著名的“无逸”,告诫成王要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要先知“稼穑之艰难”,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还有一篇有名“牧誓”是他为武王讨伐商纣王的檄文。
你们可以发现,后世三国时候,诸葛亮也喜欢写这类文章。
第四本是仪礼,又是周公的手笔,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奠定周礼的基础。所谓礼,是天子、诸侯、大夫必须遵循的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主要内容有建侯卫、宗法制、封诸侯、五服制;爵位、谥法、官制和吉、凶等礼。
《周礼》被秦始皇彻底烧毁。你们见到的那本,是后汉以后的版本。
当时这些都是国家级别的礼仪,极其严格和详细,所谓礼不下庶民,就是因为普通百姓是没有财力也没有精力按照这些规则来进行生活、祭奠的,因此也产生了一种职业,叫儒,或者叫相礼,其主要工作是司仪。
所谓儒家之“儒”,本意就是这个,但是我把它按照前面说的君子和小人来分成君子儒和小人儒,专职的司仪是小人儒,而君子儒,应该执行的以仁德为基础的礼,所谓克己复礼的礼。我叮嘱喜欢相礼的公西华,不要做小人儒,而要做君子儒,就是这个道理。
第五本是《周易》,这是一本很怪的书,我在五十岁以前,只听说,没看过,也看不上,而且觉得这是一本占卜术的书籍。后来有幸在鲁国为官,才得以拿到这本书。
在我56岁辞职去鲁,离开家乡周游列国的十四年中,我看的最多的是这本书,韦编三绝;不但看,而且常常用来占卜实验,有时一日三占,以至于子贡都觉得我有点走火入魔了。
这部书渊源邃古:《易》源于河图洛书,夏代称《连山》,商代称《归藏》,到周代才叫《周易》。在我与学生们第二次南下陈国,在陈蔡之间、颖水之上游历的时候,在陈蔡之困饿了七天的时候,我真正体悟到了《易经》的博大精深。
易是日月,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是天地,是阴阳;
易是变化,是世间万事万物的无穷变化;
易是简易,即以简单诠释复杂、“以六爻穷变化”;是变化的推演;
易是不易,是不变,而且是永恒不变。
也许是因为这部书,让我明白我六十以前的“礼乐治国、恢复东周”并非真正王道,让我知道懂得人的真正含义,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三段论。还是我的好孙子子思说的直白“此儒者之学,必至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也。”
上述三段论中的“人而仁,人而家,家而社会”的逻辑,不是暗合易之推演吗?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多么奇妙的三。甚至君子三达德的智仁勇,也是三。
我的学校中,除了上述六本理论性的教材,当然也不能没有六艺。当时六艺是官方学校中的常规课程,是贵族们培养“干部”的------按现在说法是培养公务员的。
教学的逻辑大概是:先之以诗书,导之以孝悌,说之以仁义,管之以礼乐,然后成之以文德。
这六本书,让我的学校有别于其他私塾,也恰恰把我的学校的发展和我自己思想的演变也划分为四个阶段,也刚好对应于三批学生。
第一是《诗经》阶段,时间是从我三十到四十岁。我办学是为了贴补家用,当时我是一个低层公务员,做点会计工作,已经有一女一儿,生活不易;二是当时招的学生,也是为了培养他们能够担任一些低级公务员的工作,当时的学生有子路、颜回的爸爸颜路、曾参的爸爸曾点等。所以当时的课程就是六艺,就是礼乐书数御射之类。六艺中,我擅长射箭,所以当时,我们学校常常在孟孙氏提供的场地里表演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喝彩。
另外我用自己删编的诗经,增加了一门可以唱的课程:诗。那段时间,我们玩很开心,子路、曾点他们与我相差不到十岁,大家亦友亦师,曾点喜欢唱,喝点酒就倚门而唱;子路,他原先是阙里一带好打抱不平的老大,有他在,我们办什么事都比较顺。
第二阶段是周礼,这个阶段我四十到五十六岁离开鲁国这个时间,由于孟懿子和南宫敬两个高干子弟的入学,以及公费去洛邑,问礼于老子,问乐于师襄,回国后名声大噪,门庭若市,来了一批资质很不错的学生,子贡、颜回、冉家三子、宰我、商瞿等都是那个时候入的学。
回国后,由于孟孙氏的关系,我有机会接触官学典藏,所以在课程中加入了乐经、周礼、《尚书》等三经,这三样都与周公、周礼有关。我小时候对相礼的爱好似乎被重新点燃,那段时间我狂热于周礼的仪式感和秩序感,那种金字塔式的体制设计,是如此精妙,周公对天子诸侯卿大夫的艺术住行的详细规定,如此得体,我想像中周礼统治下的国家是稳如泰山的。
因此我培养学生的要求也就比第一阶段提高了,希望他们懂得国家治理,他们的人生目标已经不应该是低级的士,而至少是卿大夫的家臣------就像当时鲁国司马季孙氏家的阳虎。
我本人作为老师,作为师傅,当然要为学生们立榜样,所以也跃跃欲试,尤其有一次受了阳虎的激将,我更加觉得自己应该出仕,应该展示自己的治国能力,为礼乐崩坏的春秋乱世重建一个秩序井然的东周!
于是就有后来的中都宰、大司寇之职,有中都之治和堕三都的事情。堕三都这个事情就是完全按照周礼来的,但是鲁国三个卿大夫各自有自个儿的城邑,分别交自己的家臣掌管,可是当时这个关系颠倒过来了,家臣都把城墙修的比首都曲阜的还高,面积也大过首都,这个事本质上是权力体系的颠倒,而表面上是城墙的高度,而我想由表及里,从拆城墙开始,而这次拆迁行动的依据就是“周礼”。
可惜堕三都在最后一堕的时候功亏一篑。
这次失败让我开始认识到“礼乐崩坏之不可扶”肯定另有原因,原因在在宫墙之内,在那些诸侯卿大夫的内心,因为他们内心小人;这次失败让公冶长入狱;这次失败也开启了我十四年的颠沛流离------而最重要的是,作为榜样的老师,其事业的成和败,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心里怎样想呢?
第三阶段可以叫易经,也可以说是周游列国阶段。我从五十五岁离开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整整十四年,这十四年,子路、子贡、颜回他们都在我身边,孔子学院非但没有解散,反而因为游学,招收了各国学生,比如陈国的陈亢、巫马期、还有一个很会打仗的公良儒;楚国的子夏,吴国的子游都来了;曾参也是这段时间从鲁国赶过来的。
这个时候的我,开始反思自己在鲁国的失败。
第一次南下期间,我仍然心存不甘,所以每到一个地方都试图获得国君的重视,得以掌管一个城邑,重新实现未成之事,但是一路不顺,麻烦不断,先是在匡城被人误认为阳虎,被困;再是见卫灵公的老婆南子,受辱;到了宋国,被一个同性恋大夫桓魋迫害;到了郑国,差点师生走散……你看看这一路!
第二次南下之前,我回了一趟陬邑老家,做了一曲《陬操》。回到卫国,百无聊赖击磬于卫。有一个背着柴禾的人听到了,说:击磬的人,很有心事啊!但是何必呢?你这样硁硁的敲鼓,没有人知道你的,难道你没听说过“深则厉,浅则揭”吗?我当然知道,他的意思是让我不要强求,实在不行就做个隐士。我当时说:不了,因为天下无道,我就更加应该担当!
嘴上是这么说,但是在第二次南下时,我心态平和多了,我从易经里得到很多对“时势”的理解,很多事情需要顺势而为。所以即使是陈蔡之困时候,即使饿的站都站不起来,我也是弦歌不止,没有怨色;即使与楚昭王失之交臂,差点得到一片不小的封地,也不放在心上;即使在几百里之外的楚国边境,也能够准确判断鲁国、卫国的局势,派出子贡,不费一兵一卒完成存鲁、弱齐、灭吴大业!
倒是这个时候的学生们,很多没有跟上我的变化,子贡、冉有、子路,甚至颜回,都没有理解,他们以为我的志向还是停留在“为官一方,用周礼把它治理得井然有序”,实际上我的思绪,已经超越一个小的城邑,超越一个诸侯国,甚至超越周天子的国土,也就是有“天下”的概念了。天下,不单单是周天子的,还有吴,还有越,而且推而远之,肯定还有其他更遥远的国家。
周公在公元前1100年制订周礼,到我这时已经过去500年,已经礼乐崩坏;那么何以治理天下呢?那应该是我说关于人和仁的三段论,有此三段论,才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君子之道。
因此在这第三阶段中,我不断的讲君子,通过与小人的对比来讲君子。以至于《论语》中有109处提到君子。
第四个阶段是孝敬和春秋,从六十八岁到去世。这个时候,在冉有的努力下,鲁哀公和季康子以重金聘我为国老,我修订春秋的同时,传孝经于曾参。因为我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悟到了“如何把仁的种子埋在每个人的心中”的方法,就是两个字“孝悌”,曾参之孝,由来已久,子路也是孝子,闵子骞也是,可惜他们都死了,所以曾参是最合适的!
在生命的最后四年中,孔鲤、颜回、子路先后死去,加上之前去世的我老婆幵氏,这些都是亲人,这些亲人的离去让我感受到生命之无情,时间之不可残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啊!再看到只有两三岁,但很懂事的子思,我悲喜交集,突然感到我是被串在一条鲜亮的红线中,那是一条绵延不绝的血缘之线。
人与人之间,千差万别,但是有一个共通点,就是你是一个血缘网络的结点:你有一父一母,而且是唯一的;你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这里体现了两个关系,父子母子之间的孝,兄弟姐妹之间的悌。
等你长大,你会有自己的老婆,所以多了一个夫妻关系,夫妻关系的核心是和,是顺;
在你生活中,你会有家庭以外的人,就是朋友关系,朋友关系的核心是信。
这四个关系是共通的,当然,你如果是独生子女,就不会有第二个“悌”的关系;如果你不结婚,就不会有第三个“顺”的关系;如果你不交朋友,你也不会有第四个“信”的关系;如果你结婚不生孩子,就不会传递“孝”的关系。
因此孝是本质。是人的本质,也是人而为仁的本质。
结合三段论和周易的映射,可以推演出从一个人、到家、到社的宏观关系;也可以孝悌推演出四个关系,从四个关系的衍生可以推演出一个和谐社会的天下,中间没有“国”的概念,也无需周礼的严格等级制度,只要是人,都是一样-------你诸侯、卿大夫,甚至周天子,不也是有爹有娘,而且也是一个爹一个娘!
当我悟到这个逻辑的原点时候,我尽管老的拄着拐杖,但是我知道,我无需梦见周公了。
甚至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说,我实际上不是周人。
在那个拼爹的年代中,要不是老妈之死,让我得以搞清自己贵族后裔的身世,我可能根本就是鲁国首都的一个普通草民而已。
要不是那个拼爹的年代,我也无需说是商纣王的后裔!那条从被周武王和周公所灭的商纣王一直延续下来的血脉,也是一条从王,到卿大夫,到士,到低级武士的没落曲线。我的十五世祖是商王帝乙,十四世祖是商纣王弟弟微子启,他被封宋国,到第十世祖弗父何,禅让诸侯,自降为卿,到了第六世祖孔父嘉,因妻美貌惨遭杀害,于是我太公防叔就逃离宋国,来到鲁国,又自降一级,变成武士,到我老爸叔梁纥,已经失去封地,靠俸禄为生了!
我十七岁的时候,刚过三十的老妈去世,之后才知道我老爸是在72岁时候生的我,我三岁时候,老爸就去世了。
之后我才知道,在我陬邑老家居然有9个姐姐,1个拐腿的哥哥孟皮。
我十八岁娶了宋国人幵官儿为妻,十九岁就生了儿子,叫孔鲤。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鲁昭公送来了一条鲤鱼祝贺我得喜得贵子。我后来还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嫁给了我的学生公冶长,因为“堕三都”失败后,他遭人陷害锒铛入狱;我把侄女嫁给南宫容,他也是那个时候差点遭难。
我与老婆关系一般,后来干脆休书一封。孔鲤与他妈妈比较亲,很老实,很怕我这个严父。我离开鲁国的那一段,都是他留在鲁国照料家里的事,他妈妈是在我回国前去世的。
孔鲤到很晚才让我抱上孙子,公元前481年,我已经快七十了。孙子叫子思,我很喜欢。看着天真无邪的子思,我猛然觉得我对孔鲤和他妈妈不够好。我自己在孝悌这两个关键关系的处理上,是非常不够的,因此我不觉得我是求仁得仁的贤人,更不是圣人。
而且我一点也不喜欢这个拼爹的年代!
这倒不是因为我这孔氏的一路没落,因为我同样不喜欢孔氏的一路庙堂、一路荣耀:自我以后,尤其是西汉董仲舒以后孔氏一直为各朝各代加封。
我在离开鲁国以后的反思中,因为易经的启迪,使得我对“社会秩序”这四个字有较为开阔的思路,体现在三条:
一是秩序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是静止,流水不腐;
二是秩序有大秩序和小秩序,两者的关系是结构性的相似关系。所谓大秩序是很多人,长时间;小秩序是一个人、一家人、一辈子。
三是小秩序的维持,其榜样是君子,君子者智仁勇,而孝悌为仁之本。
这三条恰恰有机的对接我开头抛出的“三段论”:
因为仁,才有人;因为家,才有人;所以乐于做人,做文质彬彬的君子,做求仁得仁的贤人,做世人木铎。
这个对接,使得君子这个概念落地了。
到这里,一个所谓和而不同的“大同社会”的逻辑逐渐凸显:
大同世界,那不是人的世界,而是仁的世界。天地为仁,而生生不息;亲亲为上,家有仁,无数个“结构相似,个体迥异”的家,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是基本单元。每个人,首先是家庭的成员,然后按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互相交往,联成网,联成宗族和民族,联成国家,联成世界。
每个“食色性也”的人,如果其物质和权力欲望无所限制,则显然的发展是“家天下”,而家天下,一家之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家天下,恰恰是“仁的世界”的克星。
那么谁来做这麦田的守望者,那就是君子-----兼有智、仁、勇三达德的君子。
那么如何达成君子?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这就是君子之道。
就是因为有这些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他们可以是仕,也可以是民,可以是商人,也可以是武士。
是他们成为世人的榜样:郑国子产,齐国晏婴,卫国的蘧伯玉和史鱼------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 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那么是什么驱动他们好学、力行和知耻?是流淌于他们血液、根植于他们内心的两个字:孝悌。
孝悌是基本的仁德,或者说是德之仁。大家可以看看德这个字,左边是半个行动的行,右边上半部分是直,下半部分是心。这个直,是“如矢”的直,是“思无邪”的直;也是根植的植,要扎根于心,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使得他们“人不知而不愠”,他们学而时习之,他们有朋自远方来!
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文质彬彬的君子,谁不喜欢?这恰恰是我办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培养君子。
这也是我为什么说我的思想发展与我的学校发展过程,分成四个阶段,而最后一个《孝经》阶段,尽管只有三年,却是一个升华。然后真是这个孝经,后来被过度形式化,最要命的是被纳入重新发现的《周礼》中!我好不容易把“孝悌”两个字与自上而下顶层设计的周礼分开啊。
这种悲催的消解,从曾参那里就开始了。
一是曾参的“身体发肤取之父母,不能损伤”之类的“孝”有点行为艺术的意思,他死的时候,据说让他的弟子“启吾足,启吾手”,当看到自己的手和脚都完好无损,才安心闭眼。
二是孝是纵向的,悌是横向的。太过重孝,而没有横向的悌,很显然对系统的延展会出现维度上的缺陷,一个是一维,一个二维甚至三维的。
这种消解等于消解了整套体系!又回归到拼爹了!难怪我的九世孙孔鲋后来参加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成为陈胜的博士,提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
在论语中,君子这个词出现很多,而且也是大量的被讨论。
我与子路、子贡、司马牛、宰我、冉有都讨论过,子夏和子张还有很多自己的演绎;我提出了君子九思,君子五美,君子四恶,君子三戒三畏三变三道,专门用十一次个君子和小人的对比来凸显君子,而这些还不够,我还用十二个否定句来限定“君子不该做什么”。
所以,你甚至可以说论语是君子教科书。
但是后面的大家把这本二十篇五百一十二章两万字的小册子,当一本哲学书看,说是儒家学说。这个不免有些为难大家-------因为刚才我就提到,这是一本答疑本。
造化弄人,时者势也!公元前500年被后来称为世界文明的“轴心时代”。因为当时有三个哲学家,我在周朝鲁国,以儒家著称;印度有个释迦摩尼创始了佛教、希腊有一个苏格拉底发明了真理追求法。苏格拉底这一派,后来很莫名的对接了几乎与科学家有仇的基督教,成就了西方文明。
佛教、基督教以及再后来的伊斯兰教,都是宗教,那么儒家思想也是宗教吗?不是?反正即使是,也不能叫“礼教”-----鲁迅骂之为“吃人的礼教”。
我是个老师,一不小心,因为六本教材成为华夏文明的集大成者。
我是一个老师,一不小心因为弟子三千,成了儒家创始人。
但是我欲无言,却是很故意的。
到了2012年12月21日,这个玛雅人定义的世界末日这天,我如此长篇发言,也是无奈。因为如果不能把“孝悌为本的仁”彻底的从“礼教”里剥离出来、分清界线的话,我依然只能无言。
我觉得如果你们真要责怪我的话,只有一点是可以的,那就是我在孔子学院中,重文轻理,重文轻武,重文轻商!以至于后来的所谓才子都是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文人。
从这一点看来,我用“君子不器”来批评子贡,有点过。
而且我对企图把《周礼》简易化的宰我,也太过严厉,如果我鼓励他去消解周礼的子上而下的顶层设计,而变成自下而上的动态秩序的话,可能会是另外的一个华夏。
子路对我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正名之说”颇有不屑,他觉得只要去做就好;他看到百姓饥馑就拿出自己的口粮煮粥他们喝,而我却让子贡去阻止他,因为这样做有可能降低百姓对国君的感恩-----现在想起来,是我过于拘泥于条文,拘泥于诸侯卿大夫之类的分层?我应该让这十大弟子用他们年经而改革的思维去发展儒家?而不是后来的庙堂经学?
也许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的儒家,要基于易经,要方便简易、要变化,也要不变君子之道。这要靠各位新时代年经人。
好吧,2012年的这一天,我穿越过来说那么多,我回去了。
有事微博联系,让我们把论语激活,我有问必答!
论语可是最早的微博体噢。
(36条)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7·1子曰:“述而①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②。”注释:①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作,创造。②老彭:商代大夫,“好述古事”。
7·2子曰:“默而知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②?”注释:①识:音zhì志,记住。②何有于我哉:有两种解释:一,对我有什么难呢?二,谦虚之词,我有哪一点呢?联系《论语》别章内容看,前解较好些。
7·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注释:①周公:姓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鲁国国君的始祖。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代圣人之一。
9·6太宰①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牢①曰:“子云,吾不试②,故艺。”
7·17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矣。”
7·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①,惟我与尔有是夫②!”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③,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④,好谋而成者也!”注释: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行和藏都是指道言,意思是:有能用我之道也,我就推行这道;没有用这道的,我就把道隐藏起来。舍同捨,不用的意思。②惟我与尔有是夫:尔,指颜渊。是,指道。即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道。③暴虑冯河:暴虑,徒手与虎搏斗;冯河:徒步涉水过河。冯同凭。④临事而惧:惧,这里是警惕和谨慎从事的意思。
7·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子曰:“加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②,可以无大过矣。”注释:①加:这里同假,给予。②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鲁论这一章易字作亦,全文是: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7·19叶公①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②。”注释:①叶公:楚国大夫沈诸梁,字子高。任叶城的地方官,自称叶公。②云尔:云,代词,如此。尔同耳,而已,罢了。
7·20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4子曰:“二三子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注释:①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33子曰:“文莫吾犹人也①。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注释:①文莫吾犹人也:有几种解释:一,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莫,无也。二,就书本知识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莫,大约。三,文莫连读,是忞慔的假借。忞,自强。慔,勉力。忞慔,努力。全句意思是: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
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②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注释:①抑;助词。②为之:指前文圣与仁。
9·2达巷党人①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释:①达巷党人:古时五百家为党。达巷,党名。②博学而无所成名:有两种解释:一,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二,学问广博,因此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后一
说似更能反映出对孔子的崇敬心情。
9·6太宰①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②,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注释:①太宰:官名。这个太宰是谁,不清楚。②天纵之将圣:纵,不加限量的意思;将,大的意思。
9·7牢①曰:“子云,吾不试②,故艺。”
注释:①牢:孔子的学生子牢。②试:用,指被任用。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①而藏诸?求善贾②而沽诸?”子曰:“沽③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注释:①韫椟:音yùndù运独,韫,收藏;椟,柜子。②贾:有两种解释:一,同价;二,音gǔ古,商人。③沽:卖。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二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13·10子曰:“苟①有用我者,朞月②而已可③也,三年有成。”注释:①苟:如果。②朞月:朞,同期。期月,一周年。③可:仅仅可以而还不足的意思。
14·28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4·29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②?夫我则不暇。”注释:①方人:有两种解释:一,方,比的意思。比方人物而议论其短长;二,方同谤,“言人之过恶”。②赐也贤乎哉:也有两种解释,一作疑问语气解释,意思是批评子贡;一作肯定语气解释,肯定子贡的贤。
14·32微生亩①谓孔子曰:“丘,何为是②栖栖③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④也。”注释:①微生亩:人名,姓微生,名亩。②是:如此。③栖栖:忙碌不安貌。栖音xī西。④固:有两种解释:一,固执;二,指世道的固陋。
15·25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①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②”注释:①试:考察、验证。②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斯民指当代的百姓。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是说夏商周三代都是依靠这些百姓而使直道通行,也就是说三代以来百姓都是依直道而行的,对是非毁誉都有公正的评判。从这一句中可以知道,前面说其有所试,不是指孔子亲自去考验,而是指在百姓中是经过考验的。
17·7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②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④而不缁⑤。吾岂匏瓜⑥也哉?焉能系而不食。”注释:①佛肸:音bìxī必希,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臣,中牟邑宰。②中牟:地名。③磷:音lìn吝。薄,损伤。④涅:音niè聂,黑土,黑色染料。这里作动词,用黑色染料染物。⑤缁:音zī资,黑色。⑥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不能吃,但可系在腰间作泅渡用。匏音páo袍。
18·6长沮、桀溺①耦而耕②。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③焉。长沮曰:“夫执舆④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⑥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⑦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⑧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注释:①长沮、桀溺:两隐者,真实姓名已不清楚。②耦而耕:两人并耕。③津:渡口。④执舆:就是执辔。拉缰绳的本是子路,因子路下车问路,所以在车上的是孔子。⑤谁以易之:以,与。⑥辟:同避。辟人之士指孔子。⑦耰:音yōu忧。用土覆盖种子。⑧怃然:怅然,失意。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