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华威】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子夏:西河学派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13-08-02 23:33:16
标签:


 

 

那些与孔子在一起的日子

——子夏:西河学派

作者:孔华威(中科院计算所上海分所所长)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中国》

时间:孔子2564年暨耶稣2013年7月16日

 

 

 

我是卜商,字子夏,晋国温邑人,晋国后来一分为三,我算是魏国人。

 

我十五岁那年在卫国入了孔门,那时,孔子已经从鲁国出走,周游列国四五年了。

 

记得那是孔子见南子那年。之后孔子就离开卫国南行,我就一直跟着。老师六十八岁荣归故里,我二十四岁,就被老师推荐去莒父这个地方当县官。按照惯例,我们学生走出校园去当官时,都会问老师要为政之道。这个习惯很有意思,有点问精囊妙计的意思。

 

这次我问的时候,老师的回答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也就是说凡事悠着点,别短视贪小利。

 

孔子去世后,我们这些弟子为他老人家守孝3年,本来大家拥戴有若为孔子学院的院长,曾参反对,于是就各自纷飞,我受魏桓子及其孙子魏斯的邀请来到龙门西河,在河津一带创办学校,从此,开始了55年的设教生涯。

 

我极其长寿的活到了八十七岁!按照仁者寿的逻辑,我近乎仁了。

 

曾参、子游、子张这一批后进同学中,我算是标准的三好学生,六艺皆通读书好,也听老师的话,也去实践了老师的为政之道。

 

老师尤其觉得我文学最好,所以与子游并列,成为十大好学生之一。

 

老师说我文学好,主要是我对《诗经》研究的比较通。而我是如此怀念与老师谈诗的快感,那是一种何等愉快的脑袋激荡啊。

 

有一次,我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何谓也”

 

孔子回答“绘事后素”

 

我接着问“礼后乎”

 

孔子回答“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这一问一答之间,看似在讨论诗经中的美女妆扮,忽然跳到礼乐,这种跳跃又恰恰生动的理解了“礼”的绚,要以仁为素,只有在白纸一张的、基于纯洁内心的,直于性的“仁”为基础,“礼”就是自然而然的,才会显得绚,才会自然。

 

这一段仁与礼的关系,比干巴巴的讲什么是礼,什么是仁,来得生动,难怪老师说“不学诗,无以言”。

 

老师确实很喜欢这种方式,这也是他对颜回学长有微词的地方。我觉得子贡学长是可以做到的,所以老师也说过“与子贡,是可以讨论诗经的”。

 

还有一段极其畅快淋漓的关于诗的讨论,老师的通达让我佩服的不行!

 

那一次,孔子闲居,我就问:老师,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那怎样才可以算是民之父母呢?

 

老师说: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这样可谓民之父母矣.

 

我追问:可谓五至?

 

孔子答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老师把志、诗、礼、乐、哀五个概念相互关联起来,而且类似金水木火土的“相生”的逻辑。这个很新鲜。

 

我说:哦,学生明白五至了,那何谓三无?

 

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

 

我觉得这三句话,有点玄妙,与老师通常的比较实在的表述不同,所以我试图从诗经上解读,就问道:诗经里与刚才您说比较近的是哪几段?

 

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我知道这三段诗经,但是没想到可以用来说明无声之乐、无体之礼和无服之丧,只好慨叹: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

 

老师并没有结束,接着说:实际上,还有这五声之乐、五体之礼、无服之丧,还有五个层次。老师顿了一下,一口气往下说,这五个层次是:

 

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

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

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

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

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这五个层次的展开,分明说的是三王之德啊,于是我直接跳跃着问道: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

 

老师果断回答:奉三无私以劳天下。

 

我追问:敢问何谓三无私?

 

老师娓娓道来:简单说来三无私就是指“天、地和日月”,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具体说,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那么什么是“三王之德”,三王之德在诗经里有具体的描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只.帝命式于九围”是说的汤之德也;“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说的是文武之德也。

 

从此你可以看出,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就像诗歌里说的“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因此,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

 

听到这里,我坐不住了,蹶然而起,背靠着墙,笔直的站着,毕恭毕敬地说:学生敢不承乎!

 

这段从五至、三无到三无私之三王之德,把诗经、礼、乐甚至服装都谈透了。老师的排比语言侧漏的凛然之气,在我的追问下急剧膨胀,充实整个房间,犹如黑暗中突然点亮闪电,灯光如此强烈,充盈房间,不留任何黑影!

 

我被这种光,这种气一下子逼得只能靠墙站立!

 

与老师的这种教学相长,一直是我之后五十五年教学生涯中所向往而追求的。

 

也许是我学到了一点,因此在我的学生中,有不少卓有成就的:除了魏文侯,还有后来成为法家的李悝、西门豹、段干木,也有军事家吴起,政治家田子方、禽滑厘,还有史学家公羊高、谷梁赤。

 

不敢说桃李满天下,也算是以“西河之学”弘扬了老师的儒学。

 

在这五十五年的教学中,我基本上照搬了老师的模式,那就是不断完善教材。

 

老师删诗三百成《诗》,我做了大小两序。

 

老师晚年好易,纬编三绝,我写了《易传》。

 

老师写《春秋》计一万八千字,写了九个月,当时传授给子游和我。我写了《公羊传》、《谷梁传》,花了我好多年。

 

老师他在世的时候的六本教科书,诗、书、礼、乐、易、春秋,除了《尚书》,我都做了些工作。至于说我为啥没做《尚书》的教案,是因为老师说我只懂其表!

 

事情是这样的:我当时刚读完《尚书》,老师过来就问,你读得如何?

 

我满以为都懂了,就侃侃而谈:“《书》之论事,昭昭若明焉,所受于夫子者,弗敢忘。退而穷居河、济之间,深山之中,壤室蓬户,弹琴以歌先王之风,有人亦乐之,无人亦乐之。上见尧、舜之道,下见三王之义,可以忘死生矣。”

 

老师看着我越说越得意的样子,脸色变得不好看,说:“你快别在说了。你只见其表,未见其里;只窥其门,未入其中。”

 

老师如此说,有他的道理,所以我六缺一,六书中唯独没有为尚书做补充文字。

 

不过我撰写了一本讲礼仪服饰的《丧服传》,因为我喜欢丧服古礼,也要求学生在这方面有所讲究,立身细节处,而不欲藻饰。

 

除了完善教材以外,我还做独创了“章句教学法”,就是在文章中加标点符号,并分章分段分句讲解。

 

总的说来这五十五年的教学生涯,因为魏文侯、魏武侯的关照,风平浪静的,所以才有时间和精力把孔子的六本书完整的传下来,从一个孔子的好学生,变成一个“教弟子三百人,为魏文侯师”的好老师。

 

老师当年常说教导我们要做君子,而且专门告诫我“宁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我理解的君子儒,就是拥有“智仁勇”三达德的儒者。

 

而老师的“好学近乎智”,是我感受最深的。而且我觉得,无论是诸侯、大夫、甚至平民百姓都需要学习。

 

尤其是诸侯需要学习。

 

在鲁国的时候,鲁哀公问我“必学而后可以安国保民乎?”他话里的意思是,我作为一个诸侯也要学习吗?也要以XX为师吗?

 

我说:必须的。

 

他还有些犹豫,问,那三皇五帝的五帝,难道也有老师吗?

 

我直接给出了十一个圣人及其老师:黄帝学乎大真,颛顼学乎绿图,帝喾学乎赤松子,尧学乎尹寿,舜学乎务成跗,禹学乎西王国,汤学乎威子伯,文王学乎铰时子斯,武王学乎郭叔,周公学乎太公,仲尼学乎老聃。

 

最后,用我熟悉的诗经做结尾:诗曰:“不愆不忘,率由旧章。”此之谓也。夫不学不明古道,而能安国者,未之有也。

 

这些话,是因为我当时年轻,如此对话鲁国国君,有些狷狂。

 

不知怎么的,尽管我听老师的话,去当了一段县官,但是说实话,我并不喜欢当官。因为我觉得在诸侯手下当大夫,作为一个君子,要把握某个度,很难。

 

在鲁国,有一段时间,我家很穷,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我说:“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所以,后来我教导学生们,在为官时候,要把握“立信”之本: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在当官和学习之间,我主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理想的做法是做官和学习能够轮流,是理论和实践的两个轮子。

 

在学习这个事情,诸侯、君子是必须的事情,但是对于普通百姓,百工们呢?我觉得只要“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那么他虽然没有到我学校来上学,也应该是好学之人,也近乎智。

 

就像言偃子游和澹台灭明两位同学把把孔子的学问传播到了淮河以南,甚至长江以南;而我也为孔子的学问西游宏大,作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这也许是曾参当年坚决不合作的好处?

曾参学弟在晚年也到了我这边。是因为我晚年丧子,哭的太厉害,以至于把眼睛几乎哭瞎了。他得知以后,远道过来看我,也吊唁我儿子。

 

老师说,曾参也鲁。还真是说的很对,老师把曾参定了性。到老了,还是那“鲁”脾气。

 

他到了西河见到我,说着说着,就把我训了一顿,说我如此做有三大罪过。在西河让大家误以为我就是孔子,一罪;儿子死了,不让人知道,二罪;哭瞎眼睛,以至于不能弘扬孔子之道,是三罪!我当时被他一顿说,有点晕,把拐杖都丢了,连忙说:该死,该死!

 

哈,我、他还有子游、子张、有若,这五个同学,常常互相不服,互相PK。老师授《孝敬》于曾参,授《春秋》于我,大家各有所长,各得了老师的一支而已。

 

是啊,老师的学问,老师的儒学,如何完整的流传呢?

 

我在五十五年间,全力去整体传授六艺,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的学生李悝是法家,李悝的学生韩非子更是法家的集大成者。而后来焚书坑儒的,恰恰是法家啊!

 

世事难料!

 

现在陕西合阳有一景曰“石室桃花”,是因我而设的,大家去游览的时候,当记得我,记得有空读读《论语》,读读《诗经》,读读《春秋》,也可以参研一下《易》,尽管有点难。

 

从这些书中体会孔子的儒学,就像我当年看《尚书》一样,可能也是“只见其表,未见其里;只窥其门,未入其中”。

 

那也是好的,不是吗?

 

【卜商 子夏】507~?卫国(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石室桃花,陕西合阳八景之一;子夏家贫,衣若县鹑。人曰:“子何不仕?”曰:“诸侯之骄我者,吾不为臣;大夫之骄我者,吾不复见。柳下惠与后门者同衣,而不见疑,非一日之闻也。争利如蚤甲,而丧其掌。”

 

1)6.13君子儒小人儒

 

2)3.8后素 可以言诗

 

3)13.17呂父宰欲速不达

 

4)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5)19.3门人问交于【子张】,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6)1.7贤贤易色

 

7)19.7君子学以致其道

 

8)19.8小人之过也必文

 

9)19.9君子三变

 

10)19.10君子信而劳其民

 

11)19.11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12)19.13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