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勇】儒学能为新一轮改革贡献什么?

栏目:谏议策论
发布时间:2014-02-13 00:25:41
标签:
姜志勇

作者简介:姜志勇,江西南昌人,1980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政治学硕士。曾在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发改委工作,现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处副处长,多年从事内部材料写作,长于政治分析。学术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和当代中国政治。

 

 

 

儒学能为新一轮改革贡献什么?

作者:姜志勇

来源:联合早报网

时间:2014127

 

 

 

中国正在兴起新一轮改革,这轮改革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如此重要的改革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学,能为新一轮改革贡献什么理论资源和历史经验?

 

中国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和儒学对改革的重要性。中共领袖习近平说,中国改革的道路是由三大原因决定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中国要走独特的发展道路。不过,仅仅决定道路的独特性还不够,传统文化还能为改革贡献更多的东西,改革者还能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中获得更多的能够对改革提供助力的资源。

 

事实上,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超过了建国以来的任何一位最高领导人。20131126日,中共全面改革方案刚公布不到两周,他就来到了山东曲阜,考察孔府、论道儒学。这次政治活动在中共领袖的历史上具有突破性意义,也显示了他要从儒学中寻找更多改革资源的决心。

 

夯实改革内功

 

中国开启的新一轮改革是全面改革,涉及方方面面,这其中有改革决议中明确列出来了的改革目标,也有隐藏在这些改革目标背后需要准备、夯实的内在功夫。对于新一轮改革来说,儒学能在改革的内在功夫和具体目标实现方面提供助力。更为重要的是,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它的最大贡献应是通过自身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复兴,进而推动民族复兴,而民族复兴正是改革的最大目标。

 

第一,凝聚改革共识。包括知识界共识和大众共识。在中国知识界,除官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外,民间还存在多种价值或主义,包括自由主义、权威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文化保守主义以及新老左派等。这些主义间相互有冲突,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设计不尽相同,中国要凝聚改革共识,就须把这些不同的主义信奉者凝聚到同一面旗下;在官方意识形态说服力、凝聚力不够的现状下,传统文化无疑是最好的资源。当前,传统文化受到国内各种主义的重视,他们都积极从传统文化和儒家中汲取资源,都想把自身的理论发展和传统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和儒学成了各家各派争抢的香饽饽。在大众共识方面,虽然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传统因素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淡,但毫无疑问的是,至今为止,社会大众最熟悉、感到最亲切的还是传统的东西。发扬传统、坚持传统的政府,无形中会获得社会大众更多的支持。

 

第二,提升改革成效。这一轮改革的总目标,改革者设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是制度,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就是通过制度的改进和变革,实现制度的现代化。能力是运用制度的能力,在新制度建立后,需要一批信奉新制度并熟练掌握、运用新制度的官僚,因此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指官僚队伍的现代化。也就是说,新一轮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新制度和培养新官僚,通过建立新制度和培养新官僚来巩固执政党的执政地位。

 

但要达成这一目标,光有新制度和新官僚是不够的,还得有接受、信奉、敬畏新制度的社会大众。如果社会大众不接受、信奉、敬畏新制度,经常采取违规、甚至对抗行为,新制度将很难正常运转,新官僚也将疲于应对。从这个角度来看,要确保、提升改革成效,应“新民”,即培养具有新观念、新道德的社会大众,改革之后的国家应是“旧邦新民”的国家。儒家中有大量革新制度和塑造“新民”的资源。习总视察孔府时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要通过改革激发人们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即自觉遵守、践行制度的能力。

 

第三,形塑改革者。改革中,改革者的角色至为关键和重要,对改革者来说,要顺利推行改革、实现改革目标,除应具有足够权威外,还要有坚定的改革意志、不畏强权的改革品质,和一往无前的改革精神,甚至要随时做好为改革牺牲的准备。这样的改革者就是儒家所说的“志士仁人”,改革者就应是志士仁人,只有具备“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改革者才能不畏权贵、才能一往无前。培养这样的改革者,儒学的资源是丰富的,儒家历史上的改革家大多具有这样的品质和精神。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形成了大量的既得利益者和利益集团,中国近年有些改革之所以成效不彰,和利益集团的阻扰有关,也和改革者是否具有“志士仁人”的精神有关。新一轮的改革要取得成功,就必须选拔一批认同改革、信奉改革的人,让他们作改革的执行者、推动者和坚守者。更要让社会大众切实享受改革成果,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扩大改革的受益者,通过增大改革的受益者,进而造就更多的改革支持者和守护者,造就更多愿意为改革作出牺牲的人。

 

助力改革目标

 

新一轮改革主要分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保和党建等六大方面,每个方面又包括若干子目标,对于其中的一些改革目标,儒学能贡献自身资源,这里以社会比较关注的三个改革举例。

 

第一,社会治理方面。在社会治理上,传统儒家的乡村自治、家族自治传统能提供启发。相对今天来说,传统社会政府官员在社会大众中的比例并不高,但却能维持社会的良好运转和稳定,也能较好解决社会矛盾,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和借鉴。

 

第二,环境保护方面。这方面的资源儒家是很多的,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儒家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水草木和人一样都富有生命和灵性,不能随意破坏。

 

第三,社会保障方面。中国正参照西方福利制度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但西方一些国家的福利制度已经给财政带来巨大负担,其弊端暴露无遗。如果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建立西方式的社会保障制度,财政的压力得有多大?这样的制度即使建立起来又能运转多长时间?须知,中国已经为养老金不足而发愁,政府更开始考虑延长退休年龄。相反,儒家的家庭养老传统和对弱势群体予以关注的仁政则富有启发性,中国应改变无论贫富,一律给予保障的西方式福利制度,国家应只对弱势群体予以保障;富人阶层应以家庭保障为主,中间阶层则给予部分保障。

 

推动民族复兴

 

中国新一轮改革是为实现民族复兴梦想而进行的,然而民族复兴的条件,除经济增长和制度变革外,还需要文化复兴,没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国家不能称为真正大国。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许多西方人眼里,他们也愿意称呼中国为儒教国家、儒家中国,儒家文化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因此,中国软实力建设、中华文化复兴离不开儒学;甚至可以说,没有儒学的复兴,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中华文化复兴。

 

不过,基于儒学的研究和发展现状,目前儒学离复兴的目标还比较远,但改革为儒学复兴提供了一个机遇。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的兴盛都和时代变革有关,汉武帝的治理变革推动了汉代儒学的发展;王安石的变法运动促进了北宋理学的诞生;近代康有为的戊戌变法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儒学的现代化问题,并激发了现代新儒家的思考。从研究的角度看,改革中,社会的状况、问题、矛盾会更加真实地暴露出来,社会的渴望和需要会更加形象地展现出来。这样的现实易于激发研究者的理论思考,也利于他们从社会的渴望中获得推动儒学发展的灵感。因此,新一轮改革对儒学来说是一次发展的机遇。

 

儒学在为改革贡献资源的同时,改革也能促进儒学的发展。事实上,文化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是交织在一起的,文化的衰落必然预示着民族的衰落;相反,文化的兴盛也必然会助力民族的强盛。儒学的复兴正在途中,它对民族复兴的贡献也一直在进行中。

责任编辑:李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