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朵生作者简介:慕朵生,男,独立学者,曾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并任总编。 |
清明祭祖扫墓:中华文明的遗传密码
作者:慕朵生
来源:中国儒教网
时间:2014年4月4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深情缅怀逝者的时节,了解些异域他国追思逝者的文化特征,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何祭祖扫墓、慎终追远这一清明传统,会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遗传密码。
说到追思逝者,自然离不开生死观,亦即人的起源和归宿这一宗教和文化的核心问题。西方人对此问题的解答有两种:一种是耶教(俗称基督教)宗教学的解答,即人是造物主上帝的子民,死后灵魂会进入天堂——包括罪孽深重的人,只要临终忏悔改过,灵魂也可进入天堂;一种是科学进化论的解答,即人类是由猴子演变而来的,人的生命只不过是物种的延续和客观的存在,死后将尘归尘、土归土。
两种解答虽大相径庭,但其共同点则是促使西方人普遍对死亡持一种较达观的态度。因此,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轻松地说:“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古罗马政治家奥勒留也幽默地说:“始终以愉悦的心情等待死亡降临。死亡不过是生命元素的分解而已。”而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则冷静地宣称:“我们的本性就在于运动,安全的安息就是死亡。”
因为对死亡持一种比较达观的态度,所以西方人的临终关怀、丧葬礼仪以及追思逝者,也都显得比较轻松。在亲人弥留之际,守护在身旁的多是医生和牧师——医生负责治疗即科学的事情,牧师则负责弥撒即宗教上的事情。在亲人葬礼上,气氛虽然庄严肃穆,但生者不会过于悲恸,反而会将重点放在回忆逝者一生给亲友们带来的帮助和欢乐,有时还出现一些嬉笑打闹的场景。去年12月份,在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仪式上,美国总统奥巴马、英国首相卡梅伦以及丹麦女首相施密特三人,就嘻嘻哈哈地玩起了自拍。至于追思逝者,西方人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节日,但也会在周年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前往陵园扫墓,奉上鲜花,静默片刻。
相比西方人,中国人追思逝者的礼仪更为肃穆和凝重。原因是,中国文化既没有上帝创造人的宗教性传统,也没有猴子演变成人的进化论传统,而是认为“先祖者,类之本也”,人的生命都是祖先延续下来、父母所赋予的。因此,“祖有功,宗有德”,作为子女必须养生送死孝敬父母,特别是要“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所以,中国人在亲人弥留之际往往衣不解带、彻夜守护,在亲人葬礼上常常情不自禁、痛哭失声,在亲人去世之后复又制定各种礼制时加祭祀和缅怀,如百日卒哭、守孝三年等,并逐渐形成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半)、寒衣节(十月一)等全国性追思逝者的节日。
或以为,中国人缅怀逝者的传统因过于凝重而变得十分沉重,不如西方人的传统轻松自然。然而,正如德国医生和思想家、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非洲圣人”史怀哲所说,中国文化是一种“敬重生命”的文化——既包括敬重生者,也包括敬重死者。事实上,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以感恩和敬畏的态度祭祖扫墓、慎终追远,才有效强化了逝者和生者的对话、联系以及情感沟通,使祖先、自己以及子孙后代的生命之流,进而使整个民族的生命之流以及历史文化传统,连绵不绝,永不间断。就此而言,以清明节为代表的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传统,实乃中华文明的一大遗传密码。
因此,中西文化在追思逝者方面的差异,不是一个价值上的优劣问题,而是一个不同传统的传承问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希尔斯所说:“所谓传统,就是世代相承的东西”。所以,西方人能坚守和传承自己的传统,中国人同样应坚守和传承好自己的传统。遗憾的是,百余年来,“西风东渐”,加之大家族解体以及家庭独子化、人口流动化等因素,中国人祭祖扫墓、慎终追远的传统正在悄悄流逝,令人怅然。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明时节,尽量抽出时间与家人一起祭祖扫墓,既是陶冶生命优美价值和存在意义的难得机会,也是中华文明遗传密码永不消失的重要途径——即使不能亲自前祭扫墓,但心香一瓣,遥祭祖先,虽不与祭,亦是祭也!
(以《慎终追远,我们的遗传密码》为题,刊发于《人民日报》2014年4月4日,有删节)
【上一篇】【余东海】天人感应论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