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作者简介:张其成,男,西元1958年10月生,安徽徽州歙县人。出生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张一帖”医学世家,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舜华之长子。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讲席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 |
守住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内核
作者:张其成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4年5月8日
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世界的充盈成正比吗?面对这个提问,很多人都会陷入思考,甚至给出否定答案。而这个问题的提出,对于年轻人的成长,尤其是当代高校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建构有着重要意义。如何让大学生们不过度依赖网络,如何让大学生能够精心阅读、诵读经典,从而避免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心灵却越来越孤独的现象发生,记者专访了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
记者:当前,物质生活很丰富,可还是有一些年轻人感到“不快乐”,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张其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外在原因。由于生活节奏太快,社会处于转型时期,许多年轻人会对自己的未来、前途、学业、生活感到一种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内在原因。当前,社会公众有一种普遍的孤独感和焦虑感,正如网上流传的顺口溜:“挣的钱越来越多,幸福指数可能越来越低;吃的越来越好,身体可能越来越差;住的房子越来越宽,心胸却可能越来越窄;沟通的方式越来越便利,可是我们的心灵可能越来越孤独。”
高校并不生活在真空中,也会受到社会大环境影响,因此,普遍的社会心态会不可避免地浸染到高校当中来,高校的大学生也会受到社会情绪与心态的影响。
记者:在您的观点中,希望将传统文化作为让年轻人心灵更加丰富的“抓手”,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张其成:一个民族的现代化应该建立在本民族传统文化之上。如果说文化是整个社会的灵魂,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现代化的活水。因此必须重视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挖掘精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这一点对于当下的年轻人,尤其是高校青年学子精神世界的建构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举例来说,现在许多大学生国学素养相对匮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十分有限,一些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还不如外国留学生,这令人心生焦虑。
放眼当前的国学教育,在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台湾比较,大陆高中生课本中文言文的比例只占40%,而台湾占到了70%还多,台湾高中生都要学《四书》。中小学要加强国学教育、大学要加强国学通识教育的提倡与呼吁始终在学界存在。国学教育其实就是人格素质的教育,教我们提升修养,教我们找到幸福感,让我们变得温和、宁静、不急功近利。
记者:如何让传统文化更好地为大学生所接受?
张其成:让年轻人接受传统文化,当务之急,就是要让他们正确对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能只学西方文化。在鼓励青年人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守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守住我们中国人精神世界的精髓。
要变“教”为“育”,注重国学经典的体验式与实践性教育。国学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要以文化人、知行合一,探索以实践为主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行。将国学经典通识教育融入家庭、学校、社会,在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中,在对待父母、师长、同学的态度言行上,加以应用实践。
记者:您提到在高校开展国学教育的通识教育,可否详细介绍一下?
张其成:翻开高等学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计划,占主导的是西方理论、西方语言……东南大学一项研究显示,西方文化占大学非中文、非中国史专业课时的85%以上。大学校园里听到的读书声很少是读中文的。大学生很少知道“四维”“八德”“三玄”“六艺”。在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过程中,逐渐淡忘、迷失甚至抛弃了人的精神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中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逐渐走向衰微。
要充分认识国学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目前,通识教育课程大多为打破学科专业壁垒而设置,课程往往体现为文理等多学科、多专业的板块组合,或一些“概论”课程,这些课程很难起到对人的终极关怀、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国学教育资源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思想动力,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和主要载体。要加强国学经典课程的研究、开发与设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责任编辑:泗榕
【上一篇】【笑思】东方“家哲学”的普及之梦
【下一篇】【张作】人类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