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芙】试帖诗简论与精品选评

栏目:依仁游艺
发布时间:2014-05-29 08:10:30
标签:
刘梦芙

作者简介:刘梦芙,1951年生,安徽岳西人。现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安徽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安徽大学兼职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幼承庭训,习作诗词,中年师事中央文史研究馆著名诗词家孔凡章先生,并向缪钺、施蛰存、钱仲联诸前辈学者问学。已发表诗词千余首,获各种全国诗词大赛一、二、三等奖十多次,出版作品集《啸云楼诗词》等。主持并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百年名家诗词及其流变研究”,出版多种论著。编有《二十世纪中华词选》、《中国现代词选》等,主编、校勘二十世纪诗词各类文献丛书六十余种。


试帖诗简论与精品选评

作者:刘梦芙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网

时间:孔子2565年暨耶稣2014528

 

 

 

(一)

 

关于试帖诗之历史及写作格式,网上已有多篇文字予以介绍,百度可查,本文不拟赘述。有人认为:“试帖诗有着严格的格式和规范,比之八股文,其程序化更为严重。”“由于受韵的限制,比八股文还难作,也更没有味道。”并举一首合格的试帖诗为例说:“内容重复,没有任何意境可言,是典型的文字游戏或文字垃圾”。“试帖诗比八股文还要僵化,其程序化程度可称科举文体之冠了”(邓瑞全:《清代科考另一卷——试帖诗》,见网上文)。笔者以为,这是以现代人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动辄批判,实为浅妄之见。众所周知,考试之目的是选拔人才,而试题必须有严格的要求和相对客观统一的评判标准,阅卷者方能依据标准判定优劣,不致因主观倾向性而使判卷不公。传统诗歌体式甚多,为何选用五言六韵至八韵的排律作为考试之诗体,是经过许多饱学之士充分酝酿、讨论的,古人的智力不比今人差。试帖诗篇幅不长,中间六联需对仗,内容要求切题,字句高度洗炼,章法严谨,这就迫使应试的士子自幼既要大量诵读群经子史以及名家诗文,积累词汇与典故;又要大量习作,在构思立意和锻炼字句上苦下功夫,科举考试切实有力地推动了诗教。具备丰厚的学养和扎实的试帖诗写作基本功后,写其他诗体更能得心应手,变化自如。八股文考试,其理相同,重点则要求士子纯熟理解儒家经典深蕴的义理。科举考试绵延一千数百年,为国家选出无数优秀的人才,古代士大夫的人文修养与品格,今日政府官员岂能企及。至于说“试帖诗和八股文一样,都是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更不值一驳,今人参加各级学校考试以及公务员考试,乃至评学术职称,所考科目与所交论文、著作不都是“求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吗?不都有严格的程序和评判标准吗?古代士子考试帖诗,丝毫不妨碍他成为杰出的诗人,所谓“僵化的程序”未曾束缚其艺术想象力,朝廷也从未规定诗人在考试帖诗之外不得写作任何诗体。将考试手段与目的混为一谈,不考察历史实际,主观臆测,自以为进步高明,是今日学界的通病。

 

杜甫是中国诗史上被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诗集中有大量五言长篇排律,诸如《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上韦左相二十韵》、《奉赠太常张卿二十韵》、《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喜闻官军已临贼寇二十韵》、《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谒先主庙》、《偶题》、《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夔府书怀四十韵》、《哭王彭州抡》、《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塘峡久居夔府将适江陵漂泊有诗凡四十韵》、《水宿遣兴奉呈群公》、《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德叙怀斐然之作三十韵》、《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奉赠萧二十使君》等等,举之不尽。中唐诗人元稹作《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以李白诗与杜诗比较:“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高度肯定杜甫五言长篇排律的成就。杜甫正是以“读书破万卷”的学养和掣鲸碧海的才力,在唐人试帖诗的基础上大大扩展了篇幅,开拓出前无古人的意境,森严的格律未曾束缚其思想。杜甫以后的历代诗家,不乏五排长篇,清人诗集中力作尤多。对古人厚重的文学遗产,我们应该全面继承,才能有所创新,继承越多,创新之力越大,切忌不顾史实、不加研究,随意贴上“糟粕”的标签。国诗大赛采用试帖诗这种体式,目的在于选拔才华、学养、工力兼备的诗人,要求在考试前大量读书习作。在诗教中断、元气凋伤的今天,借鉴古代科举考试的办法,不失为一种良方。何况古代士子应试,是在考场规定的时间内完篇,有考官监考;现因条件所限,无法请参赛者当场考试,出题后在家中写作,可查阅资料并反复修改后交卷,其难度与古时不可相提并论。而那些喜发高论的当代学者,往往一首像样的绝句都写不出来,妄议古人,岂非笑话!

 

清代在文学方面有集大成之概。古近体诗、词、古文、骈文、赋以及楹联的创作都达到高峰,试帖诗亦不例外。清人林辛山《馆阁诗话》云:“唐诗各体俱高越前古,惟五言六韵、八韵试律之作,不若我朝为尤盛。盖我朝法律之细、裁对之工,意境日辟而日新,锤炼愈精而愈密,虚神实理,诠发入微,洵为古今极则”(梁章巨《试律丛话》卷之一)。作为科举文体,其技法之圆熟远越唐代,大量指导写作的试帖诗话和模板应运而生。《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着有《唐人试律说》、《我法集》、《课馆存稿》、《庚辰集》等,风行一时;其门人梁章巨着有《试律丛话》(上海书店出版社整理出版)。试帖诗选本如嘉庆初《九家试帖》、其后的《七家试帖》、《后九家诗》,都是优秀的模板。经“文革”劫火,我家藏书被焚掠一空,仅存《七家试帖》残本,兹选出若干首,并附简评,或可为广大诗友提供借鉴。

 

(二)

 

天台仙子送刘阮还家

 

已作天台客,如何转念差。同来游福地,不惯住仙家。送汝乘云去,还乡落日斜。两行新眷属,一路古烟霞。丹诀防人问,红颜莫我嗟。离踪飘柳絮,别泪洒桃花。迢递归春色,团圆让月华。石梁重采药,休被晚峰遮。(其一)

 

懒作神仙婿,商量欲转家。郎心多世故,洞口即天涯。春好留难住,云深去莫差。御风还梓里,流水送桃花。携手离情诉,回头别路赊。可添惟岁月,相赠祇烟霞。犬吠泉声乱,桥通石径斜。再寻苔迹到,长与饭胡麻。(其二)

 

《列仙传》载: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邀还家,停半年而归,家中见七世孙矣。诗以此神话为题,无史实依据,凡手甚难下笔。作者想象丰富,写出天台仙子送刘阮时亦嗔亦怨、依依难舍之缠绵心态,并以景物烘托,诗句清畅如话,对仗精工而灵动,通篇若行云流水。原评云:“‘别泪洒桃花’五字,真是锦绣罗胸、历劫不磨之句,学者当从此等处用心”。“二首深情远韵,工力悉敌。”诸如“两行”与“一路”、“迢递”与“团圆”、“郎心”与“洞口”、“御风”与“流水”、“可添”与“相赠”诸联,第二首之起联,皆颇为佳妙,炼字极工而浑化无痕。

 

对酒当歌

 

一槊功名老,楼船涌暮涛。江山余夏口,星月射秋毫。不有杯中物,谁为席上豪?酒须千日醉,歌定五云高。跌宕挥金斗,淋漓看锦袍。远天惊夜鹊,沧海汲神鳌。逝水怀前事,雄风属我曹。莫随原上露,空自滴蓬蒿。

 

曹操举兵征吴,屯军江夏,秋夜与麾下谋士诸将赏月饮酒,横槊赋诗。此诗笔力雄浑,境界广阔,化入曹操诗意,极写老瞒不可一世之气概。“夏口”与“秋毫”,“逝水”与“雄风”皆为活对,炼字炼句皆精当。

 

吴季子挂剑

 

挂剑当年事,高风说至今。纵横三尺影,生死两人心。秋水寒芒动,斜阳宿草深。赠原同缟带,诺早贱黄金。拂拭余虹气,苍茫托树阴。难凭双鲤报,长剩一龙吟。交谊因之重,斯人不可寻。几时凭绣铗,弹出泪沾襟。

 

《史记·吴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诗写古贤风义,情怀沉郁,警句珠联。

 

严子陵钓台

 

一钓严陵濑,名山孰与争。台曾传后代,地竟属先生。鱼国藏踪迹,羊裘变姓名。别联仙眷属,俯视汉公卿。诏速三征起,星占一刻明。狂奴高士节,天子故人情。祠事千秋肃,滩流七里清。富春江畔路,不住画眉声。

 

严光(子陵)与汉光武帝早年同学,光武即帝位后召见,不肯出仕,隐居终老,世称高士。诗写子陵风骨,颇见笔力。尾联写景以衬钓台,尤有悠扬不尽之韵味。

 

人淡如菊

 

淡极篱边菊,翛然世外人。此花宜此客,相似转相亲。品拟秋容净,芳兼晚节新。寒香篱下梦,瘦影画中身。自觉无言契,偏怜有味真。白衣同寂寞,乌帽想风神。竹古堪医俗,兰芬愿卜邻。一般诗致好,如此益超尘。

 

诗题出自司空图《诗品》:“落花无言,人淡如菊”。诗人以菊花与高士合写,人菊浑融,形神兼备,扣住题中“淡”字传神写影,可见诗人襟抱。

 

醉卧沙场君莫笑

 

放胆沙场卧,全拼一醉休。粗豪君莫笑,酩酊我浇愁。燐火余青闪,烽烟大白浮。孤身偎虎豹,短梦叫鸱鶹。痛饮楼兰血,狂惊吐谷头。盌红盛琥珀,月黑枕骷髅。块垒何人识,揶揄与鬼俦。封侯多少将,生入玉门不?

 

题目选自唐人七绝。诗中前四句破题,三四五六诸联写沙场之险恶环境与战士志在杀敌、视死如归之英雄气概,淋漓悲壮。形容颜色的字词锤炼极精,交织成色泽斑斓而阴森可怖的画面,情景浑融。以“大白”(酒杯)借对“余青”,构思巧妙。尾联作旷达语,呼应首联,章法圆合。

 

易水送荆卿

 

衔杯浇浊酒,匹马去燕山。发指三千客,心经百二关。有图藏匕首,无梦卜刀环。落日愁云黯,西风老泪斑。将军惟死报,壮士肯生还?气贯长虹外,魂销短筑间。寒心衣尽白,热血剑能殷(读yān)。遗恨看流水,潇潇冷一湾。

 

试帖诗首句一般仄起(第二字仄声),此为平起格。诗写战国时荆轲入秦、易水饯别之场景与心态,笔势腾骞,风格苍凉悲壮。

 

似曾相识燕归来

 

绝似多情客,年年作伴来。相逢新燕到,如见故人回。社雨关心处,春风识面纔。从新安壁垒,依旧认楼台。门巷凭谁问,帘栊为尔开。红丝如有约,白屋不须猜。芳径抄能熟,香巢倦欲偎。画梁刚小住,安稳莫徘徊。

 

诗题取自宋人晏殊《浣溪纱》词句,凡手作之,易落纤巧。此诗写春燕归来,紧扣“似曾相识”展开描绘,语工韵稳,笔调委婉而落落大方。

 

商人重利轻别离

 

悔作商人妇,含愁托四弦。别离成我恨,老大有谁怜?计为蝇头误,书难雁足传。无情抛玉镜,如命惜金钱。路每三千隔,腰常十万缠。薰心真俗物,结发负良缘。夜雨萧娘曲,秋风估客船。琵琶羞再抱,回首一凄然。

 

题出自白居易名篇《琵琶行》,诗句平实,很不易写。作者代“商人妇”立言,曲传心绪,辛辣讥讽商人无情重利,入木三分,无穷怨愤,无限悲凉。

 

山月照弹琴

 

万古清高气,都归此夜琴。月华弹不落,山影照来深。镜寂蟾窥座,弦幽鹤避林。人谁天上听,秋是曲中心。冰玉当头鉴,星辰满指音。数峰青了了,孤籁自沉沉。调逸难为谱,霜多欲上襟。四更斜汉转,余韵尚松阴。

 

此为陈沆《简学斋试律》中作品。梁章巨评云:“苍莽沉雄,声律俱足,是冠集之作。”形式虽为试帖诗体,但极见诗人幽洁之怀、孤高之性,试帖诗岂专为功名利禄而作耶!

 

韩蕲王湖上骑驴

 

驴背西湖客,鹃声北狩年。英雄嗟末路,山水了前缘。壮志仍千里,余生付一鞭。中原悲赤地,战垒失黄天。尽我寻诗去,同谁载酒便(读pián)。落花双袖泪,衰柳六桥烟。短策堪忘世,长城孰捍边?东南偏半壁,光景尚流连。

 

韩蕲王即韩世忠,南宋抗金名将,曾大破金兵,困其首领兀术于黄天荡。岳飞被害后,权奸得势,韩世忠退隐,骑驴于西湖,以遣余生。此诗写英雄末路之悲,笔力深切,“落花”与“衰柳”一联,堪称名句。尾联于南宋小朝廷深致讽刺。

 

其人如玉

 

空谷高人往,风流想见之。每当吟宛在,辄欲赋温其。缅彼千金宝,萧然一褐披。谁家生玉树,之子是琼枝。洁白平生许,雕锼几度施。蒹葭空见倚,琬琰最堪思。好识连城璧,休言无当卮。凭看裴叔则,朗朗照人时。

 

这是清代大学者纪昀的作品,诗题取自《诗经》“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诗中化用经史,写出士君子高贵的质量和清俊的丰采。尾联“裴叔则”指裴楷,西晋河东人,容仪俊爽,时称“玉人”,《晋书》有传。

 

嫦娥奔月

 

莫挽嫦娥驾,丹偷九转成。竟教奔月去,直欲御风行。搔首君王恨,回头姊妹情。霓裳应有泪,环佩渐无声。迅速扶鸾杳,徘徊顾免惊。六宫仙子迹,万古美人名。玉阙排新侍,金钿忆旧盟。年年秋思落,应悔觅长生。

 

诗写上古神话,刻画嫦娥窃不死药飞往月宫之心情与动态,“搔首”与“六宫”诸联一气流转,精彩传神。

 

赤壁烧兵

 

此壁何由赤?周郎一炬红。火船飞北岸,战鼓促东风。烟涨人声沸,江翻夜色空。大旗销烈焰,折戟落残虹。失计舟曾缆,当歌槊不雄。蛟龙思水外,乌鹊散云中。焦骨横流乱,苍山剩日烘。清箫谁吊古,坡老自孤篷。

 

诗写周瑜纵火、大破曹军的历史故事,紧扣题中“烧”字落墨,有声有色,画面精采,笔锋雄劲。“蛟龙”与“乌鹊”一联,侧面烘托,构思奇特,且化入曹操诗“乌鹊南飞,无枝可依”,写出火热之烈,妙在自然。尾联以苏东坡游赤壁吊古作结,与前文战争场景对照,一片苍凉,无穷感喟。

 

木兰从军

 

十二频年戍,黄河黑水滩。铅华销甲帐,巾帼出丁兰。挥泪爷娘老,操戈弟妹难。柳腰拖宝剑,莲步蹑雕鞍。跋涉惭乌哺,骄憨惯马盘。人呼花当字,天铸铁为肝。貌纵红尘黦,颜犹白发安。何期东阁返,依旧髻云蟠。

 

诗据《木兰辞》写木兰代父从军,穿插其家庭状况,以突出木兰忠于国孝于亲之女英雄形象,全诗婀娜刚健,一体浑融。诗中诸联炼句炼字与对仗,均见匠心;结句愈添丰采。

 

以上引述清人试帖诗十多首,可见其艺术成就。作者围绕诗题展开想象,抒发情感,描绘景色与人物,诸作字句的锻炼、章法的安排,都达到极为精湛的程度。在语言运用方面,炉火纯青,自然浑化,配合和谐的声韵,汉字之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风格上则因题而异,多姿多彩。这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果,应作为精美的艺术品细加欣赏,岂能以“文字垃圾”视之。当今诗坛的“老干体”无个性无艺术,千人一面,充斥标语口号,才是令人作呕的文字垃圾。限于篇幅,不能遍举,以后将陆续介绍试帖诗佳作。

 

(三)

 

今人蔺德生、赵萍合著《御用文体试帖诗》(语文出版社2011年版)一书,对试帖诗的相关知识,多有论介(惜校对不精,多有误字),赏析佳作与注释,多引自古人模板。言及试帖诗的基本特征,第三点为“讲究格调”,略述于下:

 

中国历来就有重视诗化教育的传统,清真雅正一直是诗文创作所崇尚的行文标准。无论是八股文还是试帖诗,都必须符合其雅正的思想要求。换句话说,学子们创作的试帖诗,必须格调高雅,健康向上。有清一代一直提倡着这种雅正的文风。梁章巨在《试律丛话·例言》中称:“国朝自康熙以逮今兹,中间制艺流派不无小异,而清真雅正之轨则屡变而不离其宗。”……陶镜堂(鉴)《试帖标法·凡例》云:“诗总六义,试律则多赋体而少比、兴,其咏民间事物尚为风,应试应制半属雅,而朝庙礼乐则駸駸乎入颂矣。赞美处勿涉阿谀,干请处勿失身分。即有规勉,亦当温厚和平,言之无罪,闻之足戒。一切不吉之语,衰飒之字,慎勿犯其笔端”。姚文田也说:“科举之五言排律,其体实兼赋颂,依题敷绎,惟在意切词明。所谓赋也,言必庄雅,无取纤佻,虽源本风雅,而闺房情好之词、里巷忧愁之作,不容一字阑入行间”(见梁章巨《试律丛话》卷一)。……这就要求学子在试帖诗的写作中,必须具有高雅的情趣,就是在平常的写作训练中,也要从“清真雅正”上着眼,避免使用一些格调不健康的词汇,只有这样,日后在考场上才能写出符合朝廷衡文标准的试帖诗来。

 

考场上的衡文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各种试帖诗集的刊刻。选家往往以朝廷倡导的这一宗旨而标傍,认为只有选择符合这一标准的诗,才能有益于教化,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如果不符合标准的诗,即便写得再工巧,也一概不予选录。《硃批七家诗选·凡例》云:“试帖诗属对自当以典雅庄重为主,即大家偶有游戏之作,亦须立言有则,巧不伤雅。近见坊间选本及各家集中,间涉香奁题目,狎亵之言,殊乖风雅。倘后生转相仿效,弊将安穷。兹选七家中莫不各具典型,一归庄雅,实足以维持诗教”(《御用文体试帖诗》,6768页)。

 

这里首先要辨析的是,试帖诗固然是所谓“御用”即皇家用以选拔人才的考试文体,但根本目的在于维持诗教,培养士子良好的素质与诗风。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希望英才济济,长治久安,古代如此,今天也不例外。追求民主自由,也需要德治与法治的保障,否则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浏览《七家诗选》,颂圣之诗只有开卷寥寥数首,绝大部分诗题都是古诗名句、经史典故或神话;而清辞警句,俯拾即是,无愧诗人吐属。一味批判“御用”与“程序化”,无视绝大部分作品中诗人丰富的情感和精美的艺术,属于无知的偏见。其次,传统诗歌千古以来融贯中华文化精英高贵的人文精神,体现高雅的审美情趣,诗教培育了无数文质彬彬的士君子,文化因此维持不断,“清真雅正”的标准没错。如果以虚伪粉饰、放僻淫邪取代这一标准,才是诗歌的堕落。在今天,爱好诗歌的朋友应该批判帝王专制,挺立人格;但又需继承“大雅正声”的优良传统,修身律己,追求优美崇高的精神境界,成为知行合一、名符其实的诗人。当今社会道德沦丧,人欲横流,诗词界黄钟毁弃,瓦釜雷鸣,做一名真正的诗人极为困难,然而放弃艰辛的努力,随波逐浪,包括诗歌在内的中华文化之复兴,永无希望。

 

今人诟病试帖诗的理由,除认为它是皇家取士的“御用文体”外,还认为它受命题的约束,不能表现诗人自家的性情,内涵贫乏,流于徒有形式的文字游戏,这也是肤浅之见。清人王廷绍曰:“或问试帖与古近体有以异乎?余曰:同而异,异而同,惟善学者参之耳。古近体义在于我,试帖义在于题。古近体诗不可无我,试帖诗不可无题。古近体之我,随地现形;试帖诗之题,随方现化。泥之者土偶也,失之者游魂也。此同而异、异而同之说也。曰然则为试帖者,何以基之?曰法必老,气必空,词欲其灵,笔欲其卓,四者相需,缺一不可。舍是而以虚夸藻缋为工,失之远矣”(梁章巨《试律丛话》卷之一)。正因为是考试,必须有统一的题目,但在高手笔下,同样能寄托自家的情思志趣,如前引诗《吴季子挂剑》、《严子陵钓台》、《山月照弹琴》、《其人如玉》、《人淡如菊》即是。所谓借古人酒杯浇自家块垒,试帖诗模板中有大量佳作。八股文出题,限于四书五经,试帖诗之题则不拘何书,需要士子有广博的学养,否则不明题意,不知出处,无法下笔。郑光策曰:“八股与古文虽判为两途,然不能古文者,其八股必凡近纤靡,不足以自立。试律亦然,试律虽以用法诂题为主,然无性情、学问、风格以纬于其间,则亦俗作而已。深于风雅者,当自得之。”纪昀云:“此当寝馈于古人,培养其根柢,陶镕其意境,而后得其神明变化,自在流行之妙,不但求之试律间也”(《试律丛话》卷之一)。总之,试帖诗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沃土,是无数风雅之士心血的结晶,应该深入理解其存在价值。国诗大赛参与者如能写出品质上乘的试帖诗,必然也能写出各类古近体诗佳作,这是毫无疑问的。

 

2014520日稿

 


 

责任编辑:泗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