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朵生作者简介:慕朵生,男,独立学者,曾创办中国儒教网暨儒教复兴论坛并任总编。 |
“三庙合一”折射出官员对文化传统的隔膜
作者:慕朵生
来源:中国儒教网
时间:2014年6月23日
尽管遭到了激烈的批评和反对,但南昌市规划局仍一意孤行,坚持拆迁与合并本市三座寺庙,为其另辟新地建造一座“高大上”的“南海行宫”,并拟采用“僧尼同庙”制。笔者以为,这一做法不仅有违文物保护原则和历史文化传统,而且有违宗教文化场所建筑初衷,宜重新进行规划论证。
众所周知,“拆旧建新”是文物保护的一大忌讳。南昌市的十里古寺、西观寺、净业寺三座寺庙,其历史长则六七百年,短则上百年,都是十分珍贵的文物建筑。至于所谓“南海行宫”,虽然历史更加悠久,规模更加庞大,声闻更加显赫,但却早已灰飞烟灭,不再属于历史建筑,不在文物保护的范围。如今,“南海行宫”还没有重建起来,三座古庙却已被拆得七零八落,让人痛心不已。
同时,以新建的“南海行宫”取代三座古庙,也面临两大传统和情理上的挑战。首先,带“宫”字的建筑,在历史上多为帝王和道教的建筑,尤其是“行宫”多为皇帝出行时的临时住所。所以,“南海行宫”之名取得差强人意,伤害了佛教信众的感情。一个是,历史上虽然也有“僧寺同庙”的现象,但却非常稀少,而且都有其特殊的、不可复制的历史原因。“南海行宫”拟采用“僧尼同庙”制,自然会遭到僧尼和信众的质疑与反对。
更重要的是,作为宗教场所和公共建筑,无论是寺庙还是道观,抑或是孔庙,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信仰和心灵生活,其兴建、重建以及拆除、搬迁等重大工程项目,都应事先充分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事实上,历史上的宗教文化场所,绝大部分都是民间自发动议甚至是由民众自行集资兴建的,而政府则往往是乐观其成,很少干预。
但是,从目前披露的有关信息来看,南昌拆迁三座古庙和重建“南海行宫”,都是由政府职能部门独自规划论证甚至暗箱操作的。这一做法虽然符合官方“程序”,但未必符合民心民意。尤其是,这一规划项目带有明显的经济甚至是政绩方面的考量,即通过拆迁三座古庙腾出大片空地用于房产和商业的开发,而重建一座占地40亩且“高大上”的“南海行宫”,则会吸引更多的信众和游客前来礼拜和观光,从而拉动经济增长,获取政绩声誉。
南昌市的这一做法,只是近些年来中国拆迁旧庙、重建新庙大潮中的一个最新事例。而类此的事例之所以每每会引发高度关注和强烈争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在进行项目规划论证时,不是立足于宗教文化本身,而是从商业、旅游甚至是政绩的角度的来看待问题,从而使原本应庄严神圣的宗教文化建筑,透露出一股俗不可耐的铜臭味和世俗气,从而背离了宗教文化建筑的初衷。同时,也反映了官员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隔膜与疏离——他们尚没有走出行政和计划掌控一切的陈旧思维模式,没有学会如何在现代社会场景下有效推进宗教文化建设。
南昌市寺庙建筑问题引发的巨大争议,再次透露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即经过几十年狂飙突进的现代化进程之后,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化生活状态下,人们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越来越强烈,因而对安顿身心性命的宗教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突出,重建和新建宗教文化场所的现象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尊重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生态的前提下,充分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提前论证、科学论证宗教场建筑布局,对各级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很严峻的考验。
笔者注意到,迫于当地居民强烈反对和社会各方面批评,南昌市政府已宣布停止在现选址上重建“南海行宫”,但会另行选址——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举动。但是,三座古庙是否需要全部拆除,“南海行宫”到底选址何处和使用什么寺名,以及是否还是“僧尼同庙”等问题,仍宜要重新进行规划论证,给人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责任编辑:李泗榕
【上一篇】【马吉照】秋风《一个文教,多种宗教》札记
【下一篇】【姚选民】复立正教辟邪教是根本之道?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