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奎】习近平“‘去中国化’很悲哀”说与谁听?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4-09-12 16:49:57
标签:

习近平“‘去中国化’很悲哀”说与谁听?

作者:郭俊奎

来源:人民网

时间:甲午年八月17日

      西历2014年9月10日

 

 

 

习近平今日赴北师大看望师生,翻看全国课程教材。他表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很悲哀。(9月9日 新华社)

 

习近平“‘去中国化’很悲哀”说与谁听?笔者认为,就是那些肆意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自以为是的所谓现代文化精英们,那些讲英语十分流利、说中文已经口吃的“假洋鬼子”们。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与传承,是经历史长河洗炼与淘漉后沉淀下来的最纯粹的文化精华。特别是那些最核心最灿烂的部分,直接构成了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把老祖宗留下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扬好,不仅能培养温润儒雅的气质、乐观豁达的胸襟和高洁的人文情怀,而且,能提升艺术品位,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那些自以为是的现代文化精英们,为什么会一步一步地把那些脍炙人口的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剔除出学生课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崇洋媚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方文化的逐步融入,一些人出现了“思想上的沙漠”,极力排斥国内文化,极度推崇国外文化。比如,同样是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都会被判定不如境外期刊发表的。讲课水平再差的学者,只要在境外期刊发表过学术论文,就会被捧为学术大师。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课本中的古典诗词,被一些编撰课本的学人驱赶删除,就很容易理解了。

 

其实,一个民族或国家真正得到世界高度认同的是其文化。这种认同主要表现在对其民族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普及。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灿烂的古典文明的伟大民族,如果今天我们自己都怀疑甚至抛弃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那又怎么让他人高度认同我们?我们又拿什么来与世界进行文化交流?因此,我们断不能干自我割断民族传统文化的蠢事。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种文化一样,既有精华也含糟粕,我们在弘扬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也必须批判扬弃其中的糟粕。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传统文化的旺盛生命力。单就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而言,只要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就会既学到儒家修身经世的深邃理路,又学到道家恬淡无为的放达情怀;既能感悟先秦、两汉古朴瑰丽的神话和铺陈宏阔的大赋,又能领略魏晋慷慨沉郁的古诗和唐宋刚健清婉的诗词,既能汲取唐宋清雅哲思的散文精华,又能品评到元代雅俗共赏的元曲,使我们在古代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的熏陶下,更好地把握古典诗文的精神命脉,使之与民族文化、民族情感和民族命运浑然融为一体,傲然物外。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