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览台湾孔庙建筑的历史多样貌(中)
作者:陈国元
来源:原载于 微思客WeThinker
时间:甲午年九月十五
西历2014年10月8日
各位若阅读过微思客特约作者陈国元,所撰写这几篇关于台湾历史建筑物,一定不会陌生的就是台湾文化,在不同的时间,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盘根错节地交错在一起。若艺术与文化可能是一种统治阶层的教化方式,那么透过孔庙这类”正统”的象征或许是最好了解统治阶层如何教化的模式。透过本文作者清楚地整理这千丝万缕的脉络,让我们去了解这些交互间的影响,即使在同一时期的建筑,也会掺入不同文化的观点与作为。上次推送的〈饱览台湾孔庙建筑的历史多样貌(上)〉介绍明郑时期与清代时期所建造的孔庙,今日将介绍1895-1945(日本时期)台湾各地的孔庙建筑,包含新竹、苗栗、台北与宜兰。
饱览台湾孔庙建筑的历史多样貌(中)
四. 日本时期到二战后初期
1895–1945 年台湾因中日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台澎纳入日本帝国时期的的领土,初期原本代表满清政权的官吏与汉人许多选择回归大陆, 部分则归化成日本国民,随着日本引进西方的都市建设与教育系统,原本布满各县城孔庙县学及书院面临改造, 许多孔庙的”学宫”则成为台湾近代西式教育场所的开端,初期因清朝官吏离台,本岛人对日本刚开始的军事入驻有所戒心, 祭孔典仪跟着荒废,但日本人依旧保留汉文学习制度与书院, 逐渐地荒废或因西式都市计划而拆除的孔庙, 则开始异地重建, 许多原址则继续延伸教育功能。
本期间的孔庙兴建大多由本岛人私建而成, 但由于当时台湾民间及政府都已经缺乏设计孔庙的经验, 便从大陆邀请来台修庙的匠师帮忙设计修筑孔庙, 例如台北的孔庙。同时而许多迁建/重建/私建的孔庙建筑受到此时期与西方接轨的建筑工法材质,发展出外观是传统闽南与台湾区域性风格的孔庙, 但许多细节则开始有和洋混合的样貌。
下面所介绍的孔庙都原本建于满清年间, 但原本的建筑都因都市计划而异地重建, 反应了台湾的日本时期中期后当时对孔庙保持中立开放的态度, 不因文化不同而阻挠兴建或迁建, 让汉学继续在台湾开花结果,尤其许多日本研究台湾建筑的学者奔走, 留下文化相互融合的一面与历史的见证。
新竹孔庙
做为北台湾第一座设有县治的都市, 新竹(当年为淡水厅及竹堑城, 掌管大甲溪以北的范围) 县署所在地,新竹继台南, 彰化,凤山,嘉义之后,为具有官设孔庙及孔庙大成殿的都城, 原为淡水厅儒学学宫( 图 25) , 至清末一直都是北部重要的文庙建筑。
学宫的平面图里有大成殿(中央), 崇圣祠(后殿),东西庑,大成门,仪门及礼门义路, 泮池及照墙, 具体而微, 图中还说明了明伦堂在文昌祠内。
图 25: 淡水厅儒学学宫 ( 图: 网络)
在宜兰及台北府文庙兴建之前, 三座县属官设孔庙-台南,彰化,新竹, 各相距约100年, 而其中落成于 1824年的新竹孔庙的大成殿最为华丽 (图 26)。
图 26: 日治时期的新竹孔子庙大成殿明信片
日本时期后期新竹孔庙被拆除, 后期则部分建筑被作为新竹女子公学校(现为民富国民小学), 在日本时代初期(1910s), 被改成公学校 (图 27) ,这一幕日治时期新竹孔庙之棂星门,礼门义路的照片, 似乎可以发现棂星门的建筑上附有西式建筑 (日本辰野风) 的拱圈 (左), 照片远处还有一栋西洋式的建筑做为西式校舍。
图 27: 日治时期的新竹孔庙入口-礼门义路
1957 年迁建到新竹中山公园后的孔庙, 除了照墙,仪门不复存在,似乎大致上还保留 210年前的规划, 规模比原本旧城内的1824年的版本小了许多, 图 28 为迁移后慎重的祭孔大典。
图 28 : 1958年异地重建的新竹孔庙祭孔大典
迁建后的新竹大成殿 (图 29) , 比起台北彰化孔庙迷你许多, 但外貌跟之前版本 (图 26) 一致, 也接近于台南, 彰化, 台北的大成殿风格, 面开五间, 比例上较正方立体, 设有石柱廊, 脱离了泉漳洲的孔庙面宽扁平大成殿样式,说明了台湾在台南彰化孔庙确立后, 走向本岛内孔庙风格的形塑。
图 29: 最近 2014 年重修当中的新竹孔庙大成殿
迁建后新竹市孔庙, 小而美, 泮池与棂星门也示意性地跟迁建过来。(图 30)
图 30: 新竹孔庙前的泮池
异地重建的新竹孔庙, 有着许遗留自日本时期建筑和洋混合的工艺, 棂星门前旁两侧厢房, 具有全台孔庙唯一看得到的日本时的西式教育所盖的校园建筑特色, 孔庙应该有的中国木构造及窗框, 这里变成西方式的木构屋顶及拱门, 四方木门, 洗石子墙角, 这些或许从旧城内的原址迁移过来时, 所一并承接的建料与风格, 战后初期的施工, 也延续许多日本时期工匠的技艺。(图 31-32)
图 31: 西式学堂样貌的新竹孔庙内部
图 32:新竹孔庙围墙, 日本时期洗石子及装饰风格苗栗象山孔庙
向来是山城围绕的苗栗县, 远在山边人口聚集不多, 在1901年日本时期的英才书院, 教育的脚步延伸至当时的偏乡聚落, 并不因为日本帝国而改变原来本岛人的汉文教育;后来英才书院也转型成孔子庙, 形成少数在深山里因书院而发展的道教儒教合一的孔庙建筑。
图 33: 苗栗象山孔庙的台湾传统庙宇样貌
说是孔庙, 不如说是一间传统庙宇 (图 33) , 加上两翼厢房做为早期书院的教学空间,没有官设孔庙的多建筑群格局。建筑在日本时代, 苗栗象反应当时西洋建筑装饰, 如有仿西洋柱饰的庙宇柱头,洗石子工法,红砖拱廊与拱型窗格 (图 34-35) , 以及日本庙宇常见的石宫灯 (图 36) 。
图 34: 苗栗象山孔庙书院教室拥有闽南建筑外观, 却有着西洋建筑的屋顶结构与窗墙。
图 35: 苗栗象山孔庙有着西式建筑的样貌
图 36: 日式风格的石宫灯
由于原本的苗栗象山孔庙为一庙宇与书院, 庙宇的部分保留了道教习俗, 可以在官设孔庙里只设牌位的规矩里发现孔子神像塑立在拜殿里的例外状况 (图 37), 成为台湾儒道合一的见证, 在许多以庙为名的私设孔庙、孔子祠在台湾佛道综合的庙宇信仰里形成另一种神祇。
图 37: 苗栗象山孔庙里的孔子神像
苗栗象山孔庙因为历史渊源及山地开发的特殊条件, 发展成文化园区, 里面除了书院建筑, 也具备在 1950 年增建的台湾传统庙宇大门 (图38) , 为少数孔庙具有多元文化(台, 洋, 日) 建筑风格及信仰传统(儒, 道) 的参观地。
图 38: 苗栗象山孔庙入口台北孔庙
台北在 1879年建城之际, 就有规画了台北府文庙及府学(图 39) ,但在 1895 年台湾纳入日本帝国, 日本除了将台北城内各衙门移作官署使用外,并把更名为台北儒学 (图40)。在台北府城逐渐实现新的欧式都市及转型西式学堂教育, 原有的台北儒学就变成国语(日语)学校, 也就是之后的台北第一女子中学/台北市立大学市本部(女师专) 前身, 延续教育功能。日人在国语学校内建一小阁,重雕至圣先师及诸贤之牌位奉祀,每年的孔子诞辰,开放阁楼供各界祭孔,让学校师生致祭。
图 39 :清代台北文庙的礼门义路, 台北文献会, 国家图书馆
图 40 : 日治时期初期的台北文庙照片, 附近已经有日本军队近驻的营区建筑, 台北文献会, 国家图书馆
台北文庙改建西式学堂之后, 1925 年代, 台北本岛人聚落的大稻埕仕绅门就倡议将台北文庙搬举大龙峒,即在辜显荣所经营的大和行对面,设立「台北圣庙建设筹备处」,共推辜显荣为主理事长, 并购地五千坪 , 延请当时替台北龙山寺/新竹城隍庙修庙的泉州匠师 – 王益顺担任设计孔子庙的总工程师。(图 41)
图 41: 20世纪初泉州名匠王益顺, 以斜角透视法绘制所绘之台北大龙峒新建孔庙设计图, 上方为武庙及奎楼, 下方则为明伦堂及朱子祠, 但可惜都未实现(图: 台北市孔庙儒学文化网)
台北孔庙并没有因为设计者来自泉州, 而长得像泉州府文庙 (修建于宋代), 当时他也刚好负责重建过台北艋舺龙山寺大雄宝殿, 三个作品相比较(图 42), 台北新建孔庙大成殿比较接近台北艋舺龙山寺, 面开五间, 视觉比例接近正方, 似乎也延续了自台南(图 2) 与彰化孔庙(图 14) 接近正方的中央拜殿做为视觉焦点, 这点台湾传统庙宇建筑并不讲求中国大陆内, 透过面宽大小决定庙堂建筑位阶层级的做法而造成比例过于扁平, 这是20世纪初泉州匠师来台参考了过去经典建筑的作法, 这比例美学, 也一直是台湾的闽南式传统庙堂特有的基因。
图 42: 泉州匠师的台北龙山寺(上), 台北孔庙(中), 与泉州府孔庙(下)
台北孔庙规模 (图 41) 仅次于台南孔庙 (图4) 原始古制孔庙配置的完整性, 仍然有左学右庙的体制, 其中庙堂部份中轴线在所有台湾孔庙中最完整, 保有由南到北的万仞宫墙, 泮池, 泮桥, 礼门义路, 黉门与泮宫, 棂星门, 仪门(又称大成门), 大成殿, 东西庑, 崇圣祠。(图 43 的俯视照片)
图 43: 1970年代前景为腑看台北孔庙与背后兴建中的圆山饭店
台北孔庙文化园区的入口为黉门与泮宫 (图 44), 进入之后, 会再经过礼门与义路(分居中轴线左右, 且只开单门), 为由「学」进入「庙宇」必经的建筑转折,以礼义为名,意指追求夫子之道要循礼蹈义 (图 45)。
图 44: 台北孔庙的入口 – 黉门与泮宫
图 45: 台北孔庙的礼门与义路
进入庙的部份, 首先会看到南面的万仞宫墙, 泮月池, 石拱桥 (图 46), 台北孔庙很幸运地保留了连国家一级古迹的台南彰化孔庙都没有的这片空间。台北孔庙的泮桥为三孔石拱桥,其栏杆利用竹节形,象征高风亮节,柱头呈毛笔头状, 象征带来文运。
图 46: 万仞宫墙, 泮月池, 石拱桥
万仞宫墙与一般庙宇的照墙形式虽然一样, 但孔庙另有其特殊涵义, 取自论语「夫子之墙数仞, 不得其门而入, 不见宗庙之美」。其内璧的彩绘麒麟, 脚下踩着四个宝物, 象征带来吉祥福气。台湾岛内尚存闽南照墙的建筑群,台北孔庙也属于个中代表,大部份都因之后的都市发展而拆除。(图47)
图 47: 万仞宫墙
泮池与照墙的另一边则为棂星门, 红色门板上108个门钉, 且具有罕见的面开七间, 是首都孔庙国学的规格对待, 是台湾传统庙宇建筑少有的建筑特色; 来自泉州匠师王益顺的设计, 似乎把扁平的泉漳州庙宇, 在此部分的实现了(图 48),可见得虽然在日本时期, 重建的台北孔庙并没有受到日本帝国限制本岛人建”汉学”庙宇的议题, 这七开间, 可比全台首学台南孔庙与彰化孔庙的层级还高。
图 48: 台北大龙峒的孔庙棂星门
左学部分的明伦堂 (图 49) 是清代学生上课的地方, 台北孔庙因当初经费不足, 才迟到1956年才增建完成,由当时熟稔中国北方宫殿现代化建筑的建筑师卢毓骏所设计,但在当时原本是泉漳州建筑风貌中矗立了一座现代化水泥钢筋并盖有北方古典宫殿黄色琉璃瓦,在当时则有许多批评讨论, 然而当时中国内部的正值批孔运潮,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以维护儒家道统,并替其建立儒家圣殿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意识型态的反扑,相教于后来1970年代后新建的孔庙清一色大型化, 北方宫殿化,台北孔庙所幸逃过被拆掉重建算是文化资产中一项幸运的事,此建筑在1991年重修扩建展演设施,并设讲堂,仍具古代教育学习功能 ,经过近一甲子历史,成为台北孔庙里, 近代卢建筑师能保留下来的时代作品。登上三楼高的明伦堂,更可饱览台北现代都会建筑群中难得一见的宫殿之海 (图 50)。
图 49: 台北孔庙明伦堂
图 50: 登上明伦堂可饱览台北孔庙的屋顶色彩丰富与建筑之美
台北市孔庙另一个特色就是自日治时期开始的首都级的祭孔典礼,尤其在大陆文革之后消失的祭孔文化在台湾却持续发扬光大,成为世纪传统, 规模之大,为国家元首必定参与的典礼,是许多岛内及国外旅客常观光的地点及庆典活动, 历年皆由孔庙旁的大龙小学担当佾生,跳八佾舞,在全台孔庙中最为具有传统及规模(图51)。
图 51: 台北孔庙自日本时代落成后至今都会在教师节举办祭孔大典, 由大龙小学学生担任佾生,跳八佾舞祭孔 (网络)
1960 年, 鉴于尊孔重道为国家大政, 原主事者辜振府与陈锡庆协议,决定将孔庙捐给市政府, 并于 1971 年由私设孔庙转变成官设孔庙,并为台湾目前最精致华丽且规模完整的孔庙代表。
宜兰孔庙
虽然与西半部台湾相对隔离的兰阳平原三角州汉化开发时程相较于西部与北部台湾慢了两百多年, 但清末汉人的开垦与葛玛兰族的通婚加速了兰阳平原上地景的改变, 1881年, 终于有了清代最后一座”官设孔庙”, 也替古中国旧儒学政教合一留下最后的封建脚印。
宜兰为水田 之乡,初建孔庙时,像漂在水田上的精致小皇宫,当年的宜兰孔庙还有一面万仞宫墙, 及耸立着全台最美的歇山重檐的大成殿(中央拜殿), 孤傲地驻立在山海田一连贯的宜兰田野景色中。 (图 52: 日本叶绘书里的旧宜兰孔庙模样)
图 52: 难得一见宜兰孔庙日本时期的模样 (网络)
宜兰孔庙大成殿有着罕见的楼阁般的歇山屋顶, 在当年日本时代学者眼里, 是当年全台湾最美丽的大成殿。(图 53)
图 53: 宜兰孔庙大成殿旧址原貌 (日本时期拍摄, 网络)
可惜宜兰孔庙毁于二战的轰炸,在战后 1969年,异地重建, 其中大成殿仿建了原本高耸的重檐歇山屋顶 (罕见的挑高二层屋檐拉开形成阁楼的样貌)及庙堂比例,大量地使用水泥钢筋建材,尝试的新建材, 多了一些处理不慎的细节收尾与不如木结构的细腻, 如图 54。
图 54: 异地重建的宜兰孔庙大成殿现貌
宜兰孔庙的棂星门有着仿古代中国木结构现代版的钢筋水泥柱( 图55), 宜兰孔庙重建的年代约是王大闳的国父纪念馆落成之时, 建筑师或许已经对于现代建筑如何诠释故有文化建筑及展现建筑”结构的理性”有着充分的运用, 难得用现代工法处理闽南式纤柔宛约的曲调。
图 55: 宜兰孔庙里的现代钢筋水泥梁柱取代木结构
宜兰孔庙重建时期,事逢全台湾陷入1960-1980年代蒋氏政权对台湾建筑的北京故都风格化, 大量明清风格建筑取代了原本的闽南建筑,除了大成殿,万仞宫墙,泮池保有纯闽南风格(图56), 在前殿棂星门,屋身及院落隔局都还是闽南漳泉州样貌,或者说是台湾的闽南乡村民居, 但却戴起了北方明清朝代”黄色的琉璃屋帽” (图 57) , 让游客时空错乱,可以看出这一项过渡时期的宜兰孔庙特质。
图 56: 宜兰孔庙的万仞宫墙, 泮池与洗石子的泮桥大致上依循闽南式风格, 这一处万仞宫墙仿造台北的大龙峒孔庙(图45)
图 57: 宜兰孔庙闽南民居风格建筑群混搭了北方宫殿风格屋顶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