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
儒家应不应该政治化
作者:余东海
来源:原载于 《南华早报中文网》2014年10月10日
时间:甲午年九月十七
西历2014年10月10日
儒家应不应该政治化,这个问题本来不应该成为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包括一些著名的儒家学者在这里犯了糊涂。余英时和汤一介两位就是反对儒家政治化的。余英时在接受《苹果日报》的采访时说:
“中国文化传统里许多价值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但是不可能作为将来中国的指导原则,也不可能成为新的意识形态。现代社会有公领域和私领域。在公领域,只有实行民主选举、司法公正等现代制度。私领域就是个人道德、人和人之间关系,儒家思想可以发挥作用。”(《苹果日报》:《余英时:回首辛亥革命,重建价值观念》)
这段话是对儒家的严重狭隘化,将儒家去政治化和去公域化了,不知道德有政治性,儒家亦政治学,公域公德与私域私德并重;同时将民主選舉司法公正与儒家割裂开来乃至对立起来,似乎儒家“作為將來中國的指導原則”,就会排斥政治制度的現代化。
“在儒家价值与现代社会之间建立制度性的联系是行不通”云,就现实而言确实,但障碍在现实,并非儒家价值不适合现代社会和政治,不是儒家开创不出现代制度文明。从应然角度看,儒家价值的普适性至高无上,可以与现代和未来任何社会建立制度性的联系。
汤一介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在《南风窗》的专访中说:“我觉得学术就归学术比较好。儒家,我不主张它意识形态化,最好把它看成一种学术去讨论,讨论到大家都觉得这个不错了,作为一种精神自然就接受了。”“政治化的儒家是会使儒家可贵的精神有所丧失,而起着负面的作用。”专访的标题就是《不要把儒家“意识形态化”》。
“不主张”儒家意识形态化显然是就政治意义上而言的,显然就是反对政治化。
其实与汤一介所说的恰恰相反,儒家意识形态化以后,其诚信、仁恕、孝悌、和谐、中庸、民本、德治、王道等等“可贵的精神”和思想才有希望得到更好的弘扬落实,从而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特别是政治领域产生全面、广泛和深入的影响。
汤先生承认“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化的儒学确实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一定的正面影响”,但却严重低估了,这应该是受五四反儒恶潮的影响过深所致。其实,作为中华文化的正统、主统政治指导思想,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岂仅是“有一定的正面影响”而已?中华文明数千年的辉煌都是在儒家主导下创造出来的。
当然,“我们原来的制度”难免有历史局限性,以现代民主标准去衡量,或有“非常致命的弱点”。但是,历史是不能这么纵向比较的,要求儒家在古代就设置出民主制度来是不现实的。不能将所有历史问题归责于儒家文化,断言说“政治化的儒家是会使儒家可贵的精神有所丧失而起着负面的作用”。
政治性是儒家文化至关重要的一环,割去了这一环,把儒家局限于学术领域,取消它的政治功能,儒家就不成其为儒家了,偏瘫了。这是自轻自贱自我狭隘化,是面对极权恶制的自我缴械,是主动放弃了驱马攘夷的历史责任。
东海说过,于丹们把儒家鸡汤化了。现在看来,余英时汤一介两位先生尽管资格老些,学术有深度些,但本质上似与于丹无异。当然,“心灵鸡汤”也是儒家的作用之一,只是儒家还有其它广泛而重大的作用有待提取发挥。这是于丹们难以胜任的。
有没有政治精神和王道追求,应是衡量儒者大小的重要标准。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里的君子小人,应是就度量规模的大小而言。钱穆说:“推孔子之所谓小人儒者,不出两义:一则溺情典籍,而心忘世道。一则专务章句训诂,而忽于义理。”
“心忘世道”就是“忽于义理”所致。儒家外王学致力于政治文明和制度建设,以体现对世道人心的关注,君子儒就应该是这种全面把握儒家义理的大儒。“溺情典籍专务章句训诂”的“小人儒”,作为学者很优秀,但对于有志于儒者,还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儒家道德具有强烈的政治追求和制度精神。关此,孔子一句话就说透了:“人道政为大。”孔子不仅把人道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视政治为人世间最重要的问题,为人伦、人事的关键和首要,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这句话出自《礼记-哀公问》,“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鲁哀公问出“人道谁为大”这个问题,让孔子非常高兴,悲欣交集,感叹说这是百姓的福德、百姓的幸运啊。
《哀公问》中孔子又指出:“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民之所由生,礼为大”。把礼视为政治的根本和民生的首要,这就要求将儒家的政治性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制度中去。四书五经论述政治及制度法律问题的言论很多,《尚书》更是先秦政治文献的结集。关此,东海在《礼乐制度初论》一文中有详细阐说,兹不赘。
或说:“自从孔子起,道统和王统是分开的。道在民间,而不在朝廷。”此言不确,道既不在民间,也不在朝廷。道指中道,道统指中道的传承谱系。历代圣人为道的代表者和道统的传承者。道统高于政统,就是儒家王朝;圣人在位,则政道合一,即政统道统统一。
仁者爱人,仁政爱民。仁者在位,自当爱之以良制良法。儒家道德和政治不可分割,儒家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是儒家矢志不渝的追求。儒家政治化是儒家“化政治”的结果。儒家政治化,意味着政治道德化和文明化那,意味着马主义去政治化;儒家意识形态化,意味着道统地位得以确立,道统高于政统。目前不能实现,那是现实的无奈,但如果持反对态度,性质就不同了。
应不应该和可不可能、即依然和实然是两回事。这里只说应该,至于儒家是否能够、如何能够、何时能够政治化,那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
目前不可能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可能。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强调要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民族文化血脉”,非儒家道统莫属,此外没有任何文化派别和体系有资格充当“民族文化血脉”。
从反儒到避儒(避而不谈)到尊儒,从低度的尊到高度的尊,从个人性尊到政治性尊,也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性趋势。近来,包括《人民日报》在内的不少媒体发表了大量尊儒文章,水平不一,多数文章思想并不中正,并不符合儒家文化立场和道德原则,但不要紧,能尊儒就是好事,就值得感谢。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现象也说明,一个尊孔尊儒的新时代的幕布已悄悄拉开,儒家的回归已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儒家复兴与良知觉醒、道德回升、中华重建同步。什么时候,儒家重新被尊为指导思想,中国就将在新的起点上重振汉唐雄风。
责任编辑:姚远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