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熙】《孟子》中的孟子形象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4-10-30 20:33:11
标签:

 

 

 

《孟子》中的孟子形象

作者:李祥熙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首发

时间:甲午年闰九月初五

      西历2014年10月28日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地位仅次于孔子,孔孟之道即儒家思想的代名词。近代以来,孟子的遭际和孔子一样落落起起,仿若过山车。后人对孟子的评价或褒或贬,见仁见智。孟子留下一部与《论语》齐名的传世之作《孟子》,宋代大儒朱熹曾取《礼记》中的《中庸》、《大学》两篇文章,与纪录孔子言行的《论语》、纪录孟子言行的《孟子》合为“四书”,作为儒家学派的奠基之作。在《孟子》这部书中,我们不仅看到孟子大大丰富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而且更看到了一位仁智义勇集于一身的大丈夫形象。

 

一、孟子是孔子的私淑弟子。据考证,孟子生于周安王十七年(公元前385年前后),大约于周赧王十一年(公元前304元年)辞世。当孟子出生的时候,孔子已经离世将近100年。孟子坦称,“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私淑是指没有亲身受教于某人,只是因崇仰而自认其学生而已。孟子的意思是说,我没能赶上做孔子的门徒,我是私下从别人那里学习孔子的道德学问的。据《史记•孟荀列传》称,孟子“受业于子思的门人。”而子思是孔子的孙子。

 

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外表。他称自己“四十不动心”(40岁就心志专一了),“知言”(善于识别分析别人的言论),“善养浩然正气”。孟子认为,自有人类以来,还没有比孔子更伟大的人物,自己的“不动心”,就是从“出于其类,拔乎其萃”的圣人孔子那里学来的。

 

二、孟子反对单纯从利的立场去思考问题。认为如果“枉尺而直寻”(比喻吃小亏占大便宜)以获利,那么也会发生“枉寻直尺而利”(比喻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事情,而“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一个扭曲自己的人,是不可能让别人正直的)。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他曾比喻:“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认为当义与生命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三、孟子崇尚大丈夫气概。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使自己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自己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自己意志屈服)。他秉持无功“不受禄”的理念,根据国君有无诚意决定进退去留。孟子严格按照古代礼制行事,决不低三下四讨好权贵,在大人物面前始终保持应有的尊严。

 

四、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他评论说:“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今之诸侯,五霸之罪人也”;今之大夫,今之诸侯之罪人也。春秋战国时代当权者的道德也一代不如一代。孟子认为“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顺从君王而助长了君王的过错,这个罪行还算小的;故意逢迎君王的过错,这个罪行就大了),他谴责做臣子的帮助国君发动不义战争,劝诫国君实行“仁政”。

 

五、孟子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为了推行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端正人心而使天下走出“一乱一治”的循环,他不辞劳苦去各诸侯国游说,尽管不被知遇,但仍然十分自信地对别人说:“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齐王如果任用我,那么岂只是齐国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天下的百姓都可以安居乐业)。

 

六、孟子提出尧、舜之道的传承系统。认为这个系统是“由尧、舜至于(商)汤(王)”,“由汤至于(周)文王”,“由文王至于孔子”一脉相承成的。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圣人中最识时务的),也可以说是“集大成”的人。作为道统的继承人,他坚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每五百年必定会有圣王出现,这期间也必定会有闻名于世的贤才),认为自己是继孔子之后辅佐圣王“平治天下”的最佳人选,甚至放言“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在当今这个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起辅佐圣王的重任呢)?

 

七、孟子坚定不移地维护孔子的学说。为了继承大禹、周公、孔子三位圣人的事业,挽救当时“无父无君”的世道人心,使天下由乱而治,孟子挺身而出,与鼓吹“为我”、“兼爱”的杨朱(先秦哲学家,道家杨朱学说派创始人)、墨翟(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等非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进行理直气壮的辩论。他指出,杨朱主张为我,这是目无君主;墨翟主张兼爱,这是目无父兄。目无君主,目无父兄,这是禽兽。杨、墨的学说不消除,孔子的学说就不能发扬光大。能够用精辟的言论来抑制杨朱、墨翟学说的人,才是圣人的信徒啊。

 

责任编辑:危敏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