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孔家:抢救孔子家谱
记者:张宏磊
来源:齐鲁晚报
时间:甲午年闰九月十一
西历2014年11月3日
核心提示: 孔子家谱续修一事,曾一搁就是7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和会长匡亚明,建议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续修家谱。谷牧认为,续修孔子家谱,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孔氏家族的传承脉络,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和历史传承。
9月28日曲阜祭孔大典现场(齐鲁晚报记者 乔显佳 摄)
孔府鸟瞰图
《孔子世家谱》是世界上传承时间最长、最广泛的家谱,其修著历来被孔府世家所重视。“对家族来说,修家谱能让家族文化、人脉传承的记录更加有序,也更加系统。”孔令绍说。
而孔氏家族的这一工作,也曾遭遇波折。孔子家谱在汉唐时期均为官修,宋代以后转为私修。自明朝以来,在明天启年间和清康熙年间、乾隆年间及民国时期(1937年),共大修过四次,但在“文革”期间,存于孔府的《孔子世家谱》悉数被毁。
孔子家谱续修一事,曾一搁就是70多年。上世纪80年代,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会长谷牧和会长匡亚明,建议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续修家谱。谷牧认为,续修孔子家谱,一方面是为了完善孔氏家族的传承脉络,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文化和历史传承。
据孔德墉先生回忆,1987年,已经在香港定居的他,到曲阜参加关于孔子的研讨会。会上他见到了孔子基金会的两位创始人谷牧与匡亚明。在谈及续修家谱一事时,匡亚明说,“《孔子世家谱》如果不修,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
随后,官方多次与孔德墉联系,希望他能发起孔子家谱续修事宜,直到1996年,孔德墉才答应下来。
接受媒体采访时,孔德墉说,他之所以迟迟未敢接受续修家谱的重任,一是担心被认为封建宗族文化的社会风气尚存,二是历朝历代修谱之事均由“衍圣公”主持。
“末代衍圣公”是孔德墉身在台北的哥哥孔德成。1996年,孔德墉去台湾向孔德成请教有关续修《孔子世家谱》的工作时,76岁的孔德成语重心长地说:“应该修,应该修……然时隔六十多年,战乱频仍,怎么和孔氏族人联络?经费又从何而来?”
说完这些,孔德成无奈地告诉孔德墉:“我没办法续修了,你回去和近支兄弟商量着办。”这算是孔德墉被“授权”了。
1998年6月,修谱工作正式宣告启动,尽管前期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遇到了障碍。
由于历史原因,孔氏的部分族人及社会上的相关人士仍旧认为孔子家谱属于封建糟粕,不肯配合修谱。对此,孔德墉及工作人员只能耐心地解释说,修谱是为了理清孔氏家族内部血缘传承和分布变迁,也能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料。
孔德墉说,《孔子世家谱》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没有文字记载,不能继承下去非常可惜。目前在我国历史上还无法找出任何其他家谱,在历史人文价值上能够与孔子家谱相媲美。
认识到这一点后,孔氏族人对入谱态度有了转变,但是经过70年沧桑巨变,一些族人颠沛流离,失去世系,一系列运动也让部分家谱、祠堂被毁坏。工作人员为了实地调查,经常“上山下乡”,他们走过崎岖的山路,坐过手扶拖拉机、三轮车,还坐过牛车。
克服社会心态的障碍,解决修谱经费上的困难,历经13年,《孔子世家谱》终于尘埃落定。2009年9月24日,这一版本的家谱在曲阜孔庙大成殿举行了颁谱典礼。
新世纪修著的《孔子世家谱》,留下了孔府世家进入新时代后的清晰印记。
与民国时期的家谱相比,新家谱规模更加庞大。1937年,由孔德成主修的《孔子世家谱》是首次全国合族谱,累计收入54万人,共108个有叙支,分154册。而2009年修成的家谱,则是海内外合族谱,累计收入约200万人,共123个有叙支,分80册。
此外,此次修谱还首次允许女性、少数民族及外籍后裔入谱。“刚开始确实有人反对女性入谱,但什么事情都有个开始。”孔德墉曾对本报记者说,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家庭只生一个孩子,如果不允许女性后裔入谱,一是有歧视女性的嫌疑,二是孔子家族将损失不少后裔成员。
据孔德墉介绍,“新的家谱女性大约占20%,有的原来名字没用辈分的女后裔听说能入谱甚至专门改了名字。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居于国外者,入谱意味着找到了家的根,这是历史的进步。”
更为可贵的是,经过本次大修,《孔子世家谱》全面实现数字化,孔子后裔资料录入也随之实现了常态化。
孔德墉告诉记者,即使在民国的旧家谱里,仅叫“孔宪明”的就有1192个,新家谱收录的人数比原来多了近3倍,这样的情况就更为多见。为此,新家谱信息量增加,以往只收录姓名,这次增加了性别、配偶、学历等个人信息,同时实现了数字化,建立了数据库并具有分类统计功能。“这也是把续修家谱和现代科技相结合,查询起来特别方便。”孔德墉说。
责任编辑:危敏
【上一篇】【环球网】汉服文化周上方文山扮李时珍惊现千年古镇西塘
【下一篇】【人民政协报】儒学的回归与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