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主权在民论——与许章润教授商榷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4-11-18 13:13:55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主权在民论

——与许章润教授商榷

作者:余东海

来源:原载于南华早报中文网

时间:甲午年闰九月廿三

           西历2014年11月15日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认为,儒家学说回避了权力来源问题。他说:

 

“所有的学说都要回答一个问题:政治权力的来源问题。到今天为止,儒家学说没有给出让人信服的回答。比如自由主义者还有一般人都要承认主权在民,政权为主,政府为客,民治以法,大概这样一个基本思路。所以政治权力的来源问题不能回避,而儒家恰恰在回避。”(共识网《许章润: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是两回事》)

 

这个判断是错误的,不符合事实,以民为本、主权在民是儒家王道原则。儒家道德上以仁为本,为仁本主义;政治以民为本,为民本主义,可以用现代话语表述为两个政治原则:一、人民利益为重,二、主权为民所有。关此,儒家经典提供了大量思想依据。

 

《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子之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荀子说:“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差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荀子·大略》)《吕氏春秋》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阴阳之和,不长一类;甘露时雨,不私一物;万民之主,不阿一人。”(《贵公篇》。《吕氏春秋》是儒家副经典)……这都是主权在民的古典表述。

 

孟子的表述特别明确到位。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尽心下》)

 

孟子说的非常明确,得到天子器重才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才可以成为大夫,得到百姓拥护才可以成为天子。人民是政治主体,决定性的力量。在政治秩序中,民是第一位的,民这个主体从根本上决定天子的产生。这可以说是古典特色的“主权在民”思想,是“人权高于主权”的古典表达。

 

孟子认为,臣民对于君主,拥有选举和罢免的权利。孟子说,君有大过,异姓之卿劝之不听可离去,贵戚之卿劝之不听可“易位”,甚至可以诛一夫;又说,君若无道,臣子可以视之如寇仇。

 

根据尧舜禅让制的历史事实和《泰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经言,《孟子万章篇》提出了天位为天授、天授即民授的观点。孟子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作了天子。

 

在孟子看来,天子权力来源于天与民两方面,但天意与民意实际上是一致的。天道无言也无视无听,天虚而民实,自由表达的全体人民的意志就是天意的体现,因此,民意就是政治权力的来源。舜的天子之位,虽为尧所禅让,但最后必须获得百姓同意和支持。关此,我在《儒家文化实践史》一书中有详细论述。

 

上古禅让和主权在民一体两面。尧逝世,三年之丧后,天下之民不从尧之子而从舜,民意在舜;舜逝世,三年之丧后,天下之民不从舜之子而从禹,民意在禹。禹逝世,三年之丧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民众用脚给启投票呢。

 

禅让制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但与西式普选有所不同,一要有四岳群臣推举,二要有前任天子委任,三要有一定的试用期,最后取得民意支持正式登基。舜和禹都顺利通过,禹推荐的益却没有被民意通过,民意在禹之子启。于是益虽符合前三个条件,但仍不能正式继天子位,只能自动退出。这一点与现代民主制不谋而合。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理想追溯,也是对主权在民的肯定。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得乎道之谓德,上得天道,下得民心。得民心就是得天道最重要征象,民意所向即是天意。儒家倡导王道。王者往也,天下归往,四方所往,即民意所向。

 

《春秋繁露》:“王者皇也,王者方也,王者匡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是故王意不普大而皇,则道不能正直而方。道不能正直而方,则德不能匡运周遍。德不匡运周遍,则美不能黄。美不能黄,则四方不能往。四方不能往,则不全于王。”四方不往、民意不向则王道亏缺。

 

公羊学讲“王道通三”,“王三重”。“通”是包含、贯通之意,王道通三,通天通地通人,象征着王道政治的三重合法性,民意合法性又最为基础。没有民意价值作基础,传统价值就无所依托,天道价值就成了空中楼阁。

 

儒家对革命权的肯定,也从侧面肯定了主权在民。孟子高度赞赏汤武革命,荀子认为君王不尽职守,不行仁义,就可以被取代。

 

或说:“主权民有也只是权说,其实儒家只讲天命之归属,而不问主权之在谁。且天意不等于民意。”云。答:天命归属和主权在谁不尽一致。如天命归夏启和商汤,主权依然在民,当民心改变,天命就从夏商改归汤武了。故在主权层面,天意等于民意,儒家高度尊重民意的取舍选择。

 

是君本位、国本位还是民本位,是重大原则问题,是政治正邪、学说正邪的关键所在。政治上,制度可以与时俱进应该因时制宜,但民本原则不能变。无论“天下为公”的禅让制还是“天下为家”的世袭制,无论封建制还是郡县制,儒家始终坚持民本原则。

 

《鹿鼎记》中顺治出家后对康熙说了一段话:“天下事须当顺其自然,不可强求,能给中原百姓造福,那是最好。倘若天下百姓都要咱们走,那么咱们从哪里来,就回哪里去。”这就蕴藏着主权在民的精神,清末退位诏书就蕴含着这种精神。不过,家天下政治会严重影响这个原则的落实,很容易产生君本位倾向,包括清朝在内的历代王朝大量政治问题无不根源于此。所以我说过,西方民主制和儒家君主制,各有优点也各有局限,都不值得过分抬举。民主制固然弊端重重,君主制也痼疾多多。

 

西式民主制有其民意合法性,但道德性有限;儒式君主制有其历史合理性,但现代性不足。启蒙派唯民主,主张全盘西化,复古派反民主,一味“全盘古化”,都走了极端,都要不得。中道政治主张主权在民,尊重民意,权为民所授,同时又不唯民意,在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上,无適无莫,义之与比。

 

或问:重民意而不唯民意如何实现?答:主权在民,强调政治权力的民意合法性,这是重民意;儒家政统之上还有道统,政府要负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责任。民众对于国家大事有言论权而没有决定权,这是不唯民意。

 

主权属谁,史上另有“君主主权说”、“国家主权说”,都不成立,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句话无意中否定了这两种观点,“人民主权说”取得决定性胜利。不过,由于缺乏制度保障,在历史上,尽管儒家不断强调,民本原则未能完全落到实处,中西历史都有其局限性。争取早日把政治为民和主权在民思想落实到制度层面中去,是现代儒家和有志之士最重要的政治追求和社会责任。


责任编辑:姚远